?

疼痛護理管理在肛腸科病房應用

2018-05-14 15:20李少蘭
中國衛生產業 2018年1期
關鍵詞:肛腸科疼痛評分護理管理

李少蘭

[摘要] 目的 探討疼痛護理管理在肛腸科病房應用效果。方法 選取該院2015年3月—2017年3月收治的84例行手術治療的肛腸疾病患者,將其隨機分成兩組各42例,對照組實施常規護理管理,觀察組在對照組基礎上實施疼痛護理管理,采用面部表情評分法與該院自制的護理滿意度調查問卷表比較兩組患者疼痛評分和護理滿意度。結果 經過護理干預后,觀察組疼痛評分(5.26±1.18)分明顯低于對照組的(6.94±1.55)分(P<0.05);觀察組護理滿意度97.62%明顯優于對照組的83.33%(P<0.05)。結論 在術后對肛腸疾病患者展開疼痛護理管理干預能夠幫助患者緩解疼痛癥狀,提升護理滿意度。

[關鍵詞] 護理管理;肛腸科;疼痛評分;滿意度

[中圖分類號] R473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2-5654(2018)01(a)-0010-03

[Abstract] Objective To study the application effect of pain nursing management in the ward in the anorectal department. Methods 84 cases of patients with the anorectal diseases treated in our hospital from March 2015 to March 2017 were selected and randomly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with 42 cases in each, the control group adopted the routine nursing management, while the observation group adopted the pain nursing management on the basis of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pain score and nursing satisfactory degree of the two groups were compared according to the facial expression score and self-made nursing satisfactory degree questionnaires. Results After nursing intervention, the pain score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obviously low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5.26±1.18)points vs(6.94±1.55)points](P<0.05),and the nursing satisfactory degree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obviously bett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97.62% vs 83.33%)(P<0.05). Conclusion The development of pain nursing management intervention in patients with anorectal diseases can relieve the pains, and improve the nursing satisfactory degree.

[Key words] Nursing management; Anorectal department; Pain score; Satisfactory degree

肛腸科常見疾病包括痔瘡、肛瘺、肛裂、肛周膿腫等類型,多發生在直腸肛門段區域[1]。手術治療作為肛腸疾病治療的主要手段之一,在臨床中發揮重要的作用。多數患者術后受換藥、排便、縮肛等因素刺激,致使手術切口產生痛感給患者的生理和心理造成嚴重影響[2]。為了改善預后,促進患者恢復,該文選取2015年3月—2017年3月收治的84例患者為研究對象,對肛腸疾病術后的疼痛護理應用效果進行了探究,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該院肛腸科收治的行手術治療的肛腸疾病患者84例作為該項目研究對象,采用抽簽法將其隨機分成兩組,各42例。對照組男25例,女17例;年齡25~71歲,平均(50.84±2.47)歲;其中包括痔瘡15例、肛瘺11例、肛裂9例、肛周膿腫7例。觀察組男24例,女18例;年齡26~72歲,平均(51.23±2.39)歲;其中包括痔瘡16例、肛瘺10例、肛裂11例、肛周膿腫5例。所有患者或其家屬均已簽署知情同意書,排除精神病、依從性差、嚴重臟器或心肺功能障礙、妊娠及哺乳期病例。兩組患者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 方法

1.2.1 常規護理 對照組實施常規護理,醫護人員需做好入住登記、生命體征監測、病房巡視、告知患者注意事項、予以患者鎮痛治療、定時換藥等護理事項。

1.2.2 疼痛護理 觀察組在對照組基礎上實施疼痛護理管理,具體內容如下。

(1)成立疼痛護理管理小組。由肛腸科專業的醫師、護師及護士等醫護人員組成肛腸疾病術后疼痛護理管理小組,根據患者疾病類型、治療方法及恢復情況合理設計護理方案,例如,可根據患者具體疼痛時段展開針對性護理,提高護理效果,同時還需對患者過往病歷進行詳細了解,為護理方案制定提供可靠信息。

(2)定期培訓。根據肛腸科疾病術后護理知識、要點、臨床實施注意事項等相關內容,對醫護人員展開定期培訓,要求護士熟練掌握鎮痛藥物使用、超前鎮痛、多模式鎮痛等護理理念和具體方法,通過情景模擬訓練、小組成員互助等方式,進行疼痛護理演練,為疼痛管理后續的有效落實奠定堅實基礎。并且醫護人員在每一次培訓結束后均需進行小組溝通和交流,對疼痛護理實施中存在的問題加以分析和總結,做好整理和改進工作,以此確保疼痛護理工作的準確展開。

(3)圍手術期實施。①針對患者術前存在的緊張、焦慮等不良心理情緒現象,醫護人員需鼓勵患者表達術前自我感受,傾聽患者內心訴說,輔助患者宣泄焦慮、恐懼等術前負面情緒,并為患者詳細介紹手術治療方法及積極作用,例舉成功手術案例為患者樹立治療信心,設計可行的心理護理方案。②患者術后通常存在創面滲血現象,為防內出血等危急情況發生,醫護人員需嚴密觀測患者血壓、呼吸、創口滲血情況,一旦出現異常情形需立即告知醫師并積極配合治護。由于患者疼痛大多發生在術后麻藥失效6 h后、每次換藥時和術后第一次排大便時,因此需實施針對性疼痛護理干預,緩解術后痛感。此外,患者在術后因創口問題通常難以生活自理,此時醫護人員需指導并協助家屬為患者進行體位護理,調整臥床姿勢,講解翻身方法,教會患者學習正確的咳痰、咳嗽及深呼吸方法,定時幫助患者翻身。同時根據培訓內容和護理方案對患者進行鎮痛,嚴防傷口受壓情況發生,還需為患者及患者家屬詳細介紹傷口感染和傷口撕裂預防等術后恢復要點。③患者可通過聽音樂、聊天等方式轉移注意力,增加疼痛耐受力。同時對于康復良好的患者,醫護人員需幫助其進行功能練習及下肢鍛煉,以防肌肉萎縮。由于手術創傷屬于手術治療無法避免的必經歷程,醫護人員為了改善患者焦慮情緒,必須使患者具備充分的思想認知,放松心態,幫助患者消除排斥、羞恥等心理情緒,從而進一步緩解術后痛感,促進患者術后恢復。若患者出院后仍存在創口痛感,可繼續采用坐浴法緩解痛感。

(4)方案改進。在專業小組實施心理護理、疼痛護理、健康宣教等內容時,需根據實際執行效果和患者反饋結果及時調整和完善護理方案,彌補原有護理方案中存在的漏洞和不足。

1.3 觀察指標

1.3.1 疼痛評分標準 采用面部表情評分法對患者疼痛程度加以判斷,滿分10分,分值越高說明患者疼痛程度越劇烈。預后通過觀察患者疼痛時的表情,判斷患者疼痛程度10分,患者疼痛程度由10分減輕為3分,則表明方法有效。

1.3.2 護理滿意度標準 根據該院自制的護理滿意度調查問卷表,對兩組患者的護理滿意度進行調查,總分100分,90~100分視為非常滿意;60~90分視為基本滿意,0~60分視為不滿意。

1.4 統計方法

借助SPSS 20.0統計學軟件處理該次實驗數據,計數資料以[n(%)]表示,行χ2檢驗,計量資料以(x±s)表示,行t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干預前后疼痛評分對比

護理干預前兩組疼痛評分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護理干預后觀察組疼痛評分明顯低于對照組,組間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根據面部表情評分法確認,觀察組患者經過疼痛護理管理后,痔瘡有效14例,肛瘺有效10例,肛裂有效10例,肛周膿腫4例,預后效果良好。

2.2 護理滿意度對比

觀察組護理總體滿意率為97.62%,與對照組的83.33%進行比較后發現,兩組數據組間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3 討論

肛腸疾病在臨床治療后總具有發病率高、病程長、嚴重影響患者日常生活的顯著特點,手術治療作為肛腸病癥治療的有效方式,雖然能夠有效改善患者病況,然而術后患者極易出現創口疼痛現象[4]。據相關數據調查統計顯示,超過75%的術后肛腸疾病患者均伴有明顯痛感,對患者術后恢復產生負面作用[5]。為了改善預后,在臨床護理環節對患者展開疼痛護理成為了行之有效的干預路徑。

經臨床實踐證明,肛腸疾病患者術后受排氣、大小便、換藥等客觀因素影響,致使機體傷口處反復摩擦產生劇烈疼痛現象,嚴重影響患者術后恢復[6]。疼痛護理作為一種行之有效的臨床護理模式,在醫學界已經獲得廣泛專家及患者的認可,其能幫助患者緩解術后創口疼痛,疏導患者不良心理情緒,使患者由消極恢復向積極恢復方向轉變。醫護人員通過設立疼痛護理小組、定期培訓、護理方案設計、疼痛護理實施等方式,可有效提高醫護人員臨床專業護理水平,使其更加熟練地掌握與疼痛護理相關的護理知識及實踐方法,同時根據患者實際情況設計護理方案可提高護理針對性和有效性,包括坐浴護理、熏蒸護理、飲食指導等方式,幫助患者緩解痛感,以此為患者提供更加優質的護理干預服務,促進患者術后恢復。與上述分析一致,經該次臨床實踐證明,觀察組患者經過疼痛護理干預后SAS評分(5.26±1.18)分相較于對照組的(6.94±1.55)分明顯更低(P<0.05),說明觀察組患者術后疼痛狀況改善效果更加顯著。與此同時,觀察組護理滿意度97.62%較之對照組的83.33%而言明顯更高,充分表明在圍手術期護理中對行手術治療肛腸疾病患者實施疼痛護理,能夠有效緩解患術后痛感,提升患者護理滿意度,臨床效果顯著。

綜上所述,采用疼痛護理管理方式對行手術治療的肛腸疾病患者展開圍手術期護理,不僅能夠改善患者術后疼痛情況,緩解患者不良情緒,還能夠增進患者與醫護人員的溝通和交流,促使患者以更加積極的態度配合治療,提高護理效果,促進患者術后恢復,因此具有重要的臨床應用與推廣價值。

[參考文獻]

[1] 寧獻芬,譚毅.肛腸疾病術后尿潴留的治療及護理進展[J].中國臨床新醫學,2012,5(3):277-280.

[2] 李婷.疼痛護理管理在肛腸科病房應用后的效果研究[J].中國實用醫藥,2016,11(1):265-266.

[3] 崔新霞.淺談肛腸患者的臨床護理效果[J].中國衛生標準管理,2015,6(4):169-170.

[4] 劉佳香.名片式健康教育卡在優質護理病房的創新應用[J].內蒙古中醫藥,2014,33(10):101-102.

[5] 萬高鳳.中醫護理技術在肛腸疾病圍手術期介入治療效果分析[J].中外醫學研究,2016,14(6):95-97.

[6] 曹平.疼痛護理管理在肛腸科病房應用的效果分析[J].中國衛生產業,2017,14(14):142-143.

(收稿日期:2017-10-10)

猜你喜歡
肛腸科疼痛評分護理管理
《中醫肛腸科常見病診療指南》臨床應用評價研究
《中醫肛腸科常見病診療指南》臨床應用評價研究
中藥灌腸療法治療肛腸科疾病的療效觀察
三種不同鎮痛技術用于全膝關節置換術術后的鎮痛效果比較
疼痛性骨質疏松性脊柱骨折的中西醫結合治療效果研究
針灸在痛癥患者中的應用及對治療預后的影響研究
層級護理管理模式在外科護理管理中應用管理的方法及效果
舒適護理模式在外科臨床護理中的應用效果分析
疼痛護理管理在肛腸科病房應用后的效果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