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改良拋錨式教學法在規培護士急診帶教中的應用

2018-05-14 15:20蔡新妤林春梅曹靜
中國衛生產業 2018年1期
關鍵詞:應用效果

蔡新妤 林春梅 曹靜

[摘要] 目的 研究改良拋錨式教學法的建立及在規培護士急診帶教中的應用效果。方法 選取2015年12月—2016年9月轉輪至該院急救中心的規培護士50名為對照組,另選擇2016年12月—2017年9月轉輪至該院急救中心的規培護士50名為觀察組。兩組護士均參與日常護理操作,對照組采用一對一培訓帶教,觀察組則根據專家咨詢法所建立的改良拋錨式規培護士帶教模式進行培訓。分別比較兩組出科理論與操作考核成績,臨床適應狀況,問題解決能力情況。結果 觀察組出科理論與操作考核成績分別為(82.54±4.59)分、(96.75±2.14)分,均明顯高于對照組的(74.78±5.32)分、(92.85±2.45)分。觀察組護士臨床適應良好人數占比為82.00%(41/50),明顯高于對照組的64.00%(32/50),而中重度適應不良人數占比為0.00%(0/50),明顯低于對照組的8.00%(4/50)。觀察組護士正性問題、理性問題評分分別為(4.15±0.44)分、(4.09±0.42)分,均明顯高于對照組的(3.24±0.41)分、(3.28±0.43)分,而負性問題、沖動/疏忽分隔、回避分隔評分分別為(1.33±0.24)分、(1.27±0.25)分、(1.14±0.21)分,均明顯低于對照組的(1.87±0.27)分、(1.86±0.29)分、(1.90±0.33)分。結論 改良拋錨式教學法在規培護士急診帶教中的應用效果明顯,可有效改善護士臨床適應狀況,提高問題解決能力。

[關鍵詞] 規培護士;急診帶教;改良拋錨式教學;方法建立;應用效果

[中圖分類號] R19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2-5654(2018)01(a)-0013-04

[Abstract] Objective To research the application effect of modified anchoring teaching method in the emergency teaching of compliance training nurses. Methods 50 cases of compliance training nurses in the emergency center in our hospital form December 2015 to September 2016 were selected as the control group, while 50 cases of compliance training nurse in the emergency center in our hospital from December 2016 to September 2017 were selected as the observation group, and both groups participate in the daily nursing operation, the control group adopted the one-to-one training teaching, while the observation group conducted training according to the modified anchoring teaching method, and the after-the-department theoretical and operation examination sores, clinical adaption conditions and problem-solving capabilities of the two groups were compared. Results The after-the-department therapy and operation examination score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obviously high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82.54±4.59)points, (96.75±2.14)points vs (74.78±5.32)points, (92.85±2.45)points], and the number of good adaption of clinical nurses was obviously high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82.00%(41/50)vs 64.00%(32/50)], and the ratio of adverse adaption of moderate and severe degrees was obviously low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0.00%(0/50) vs 8.00%(4/50)], and the positive issue and understanding issue scores were obviously high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4.15±0.44)points, (4.09±0.42)points vs(3.24±0.41)points,(3.28±0.43)points], but the negative issue, impulse/nattention separation and avoidance separation scores were obviously low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 [(1.33±0.24)points, (1.27±0.25)points, (1.14±0.21)points vs (1.87±0.27)points, (1.86±0.29)points, (1.90±0.33)points]. Conclusion The application effect of modified anchoring teaching method in the emergency teaching of compliance training nurses can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clinical adaption status and improve the problem-solving ability.

[Key words] Compliance training nurses; Emergency teaching; Modified anchoring teaching method; Establishment of method; Application effect

由于護理專業的飛速發展以及醫學模式的不斷變化,患者對護士專業素質的要求日益升高[1]。對于剛入醫院工作的實習護士,為了促使其更好、更快地適應臨床護理,醫院通常對其進行為期1年的轉輪期,該類護士亦稱之為規培護士[2]。急診重癥科屬于醫院規培計劃中必須輪轉的重要科室之一,由于其是救死扶傷的“最前沿陣地”,加之工作環境、相關急救技術與普通病房存在明顯差異,因此對護理實踐能力具有更嚴格的要求。而臨床輪轉是規培生理論聯系實際進行綜合培訓的重要階段,臨床帶教質量對規培生在臨床輪轉中獲得知識、技能、職業價值觀、以及今后的成長極為重要[3]。目前,我國護理帶教模式主要包括情景模擬教學、多媒體教學、應急模式法、案例教學以及反面模擬訓練法等[4]。其中拋錨式教學是20世紀80年代末90年代初所開發的一種教學方式,其在醫學理論教育中已得到顯著效果,但在臨床帶教中的實踐應用較少。該文選取2016年12月—2017年9月的規培護士50名為觀察組,實施改良研究改良拋錨式教學法,拋錨式教學法的建立及在規培護士急診帶教中的應用效果,旨在尋找最佳教學模式。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5年12月—2016年9月轉輪至該院急救中心的規培護士50名為對照組,另選擇2016年12月—2017年9月轉輪至該院急救中心的規培護士50名為觀察組。其中對照組年齡20~25歲,平均(21.6±0.4)歲。觀察組年齡21~25歲,平均(21.7±0.4)歲。兩組年齡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納入標準:①于急診科規培時間≥2個月;②學歷在大專以上;③均知情同意。排除標準:①在急診科規培時間<2個月;②中途退出規培護士;③拒絕參與該次研究的護士。兩組護士均簽署了知情同意書。

1.2 研究方法

兩組護士均參與日常護理操作,對照組采用一對一培訓帶教。觀察組則根據專家咨詢法所建立的改良拋錨式規培護士帶教模式進行培訓,具體方式如下:①改良式拋錨式教學工作組的建立:首先由工作組成員5人組成研究工作組,主要任務為擬定研究主題,選擇專家,編制專家咨詢表以及對指標的討論、數據統計等[5]。②咨詢問卷名稱擬定為《規培護士急診重癥改良拋錨式帶教方式建立》。③咨詢問卷形式:以量表問答方式呈現,由研究者根據條目逐一提出問題,并參照專家回答選擇最佳答案。④咨詢問卷目的:篩選有效急診重癥護理常見案例,建立量化評價標準,確定經典案例供帶教學習;篩選有效的講解方案,建立量化評價標準,確定案例方便有效的帶教方法。⑤詢問卷條目量化原則:專家權威程度由對指標的熟悉程度來表示,專家對于急診護理規培帶教方面的熟悉程度共分為很不熟悉、不熟悉、一般、熟悉、很熟悉5個等級,對應的熟悉程度分值分別是0.2、0.4、0.6、0.8、1.0,其均數即全體專家對于規培帶教方面的熟悉程度,反映了專家權威程度[6]。各項指標的重要程度將會依據5-Liker scale進行賦值:重要程度會分為很重要、重要、一般、不重要以及很不重要5個等級,對應的賦值分別是5、4、3、2、1分,根據此賦值方法對各項診斷指標進行評分[7]。

1.3 觀察指標

分別比較兩組出科理論與操作考核成績,臨床適應狀況,問題解決能力情況[8]。其中出科理論考核問卷為該院自制,滿分100分,預調查顯示其重測信度系數為0.91;出科操作考核主要是由專家主持,于考核現場進行抽簽后從隨機題庫中抽提,要求護士現場操作,并由2名高級以上護士或從事急診重癥護理工作5年以上護士進行評分,滿分100分。臨床適應狀況采用實習護生臨床適應狀況量表進行評估:主要包括人際關系和社交方面、行為方面、職業認知與情緒方面4個維度,共28個條目,每個條目包括完全符合到完全不符合5個等級,分別賦分1~5分,總分28~140分,其中>94分者為適應良好、78~94分為輕度適應不良、<78分為中重度適應不良,量表的內部一致性a系數是0.921,重測信度為0.885;各因子內部一致性系數在0.743~0.877之間,各因子重測信度在0.716~0.890之間,表明量表具有較好的內部一致性和重測信度[9]。問題解決能力采用問題解決調查問卷進行評估[7]:主要包括3個正性問題定向條目,7個理性問題解決條目,5個負性問題定向條目,5個沖動/疏忽分隔條目以及5個回避分隔條目[10]。5個維度評分分別記為1~5分,前面2個維度得分越高表示解決問題能力越佳,后3個維度得分越低表示解決問題能力越強。該量表的Cronbachs′a系數為0.871,重測信度為0.781,分半信度為0.933。

1.4 統計方法

采用SPSS 20.0統計學軟件分析數據,計數資料采用χ2檢驗,計量資料采用t檢驗,并分別用[n(%)]、(x±s)表示,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出科理論與操作考核成績對比

觀察組出科理論與操作考核成績分別為(82.54±4.59)分、(96.75±2.14)分,均明顯高于對照組的(74.78±5.32)分、(92.85±2.45)分。見表1。

2.2 兩組護士臨床適應狀況對比

觀察組護士臨床適應良好人數占比為82.00%(41/50),明顯高于對照組的64.00%(32/50),而中重度適應不良人數占比為0.00%(0/50),明顯低于對照組的8.00%(4/50)。見表2。

2.3 兩組護士問題解決能力對比

觀察組護士正性問題、理性問題評分分別為(4.15±0.44)分、(4.09±0.42)分,均明顯高于對照組的(3.24±0.41)分、(3.28±0.43)分,而負性問題、沖動/疏忽分隔、回避分隔評分分別為(1.33±0.24)分、(1.27±0.25)分、(1.14±0.21)分,均明顯低于對照組的(1.87±0.27)分、(1.86±0.29)分、(1.90±0.33)分。見表3。

3 討論

拋錨式教學是指建立在構建主義上的以解決問題為導向的情景教學方式,要求教師創設感染力較強的真實事件或問題情境[11],從而令學生通過互動交流、討論等方式從其中發現問題、提出問題并研究解決問題,進一步促進學生反思,提高學生解決復雜問題的能力[12]。傳統的拋錨式教學大部分均為初學者所設計,其中所有的“錨”均為預先設計好,通過影像技術進行呈現。然而,規培護理學專業的見習生均非急診重癥護理學的初學者,他們在見習之前均接受過護理學的理論學習,且在此過程中通過臨床病例資料為其提供了現成的真實事件與問題情境,無需借助影像技術呈現。該文秉承傳統拋錨式教學中的“注重能力培養”教學理念的基礎上,對其進行改良,提高規培護士急診帶教的效果。

該次研究結果提示,改良拋錨式教學應用于規培護士急診帶教中提高了護士理論與操作考核成績。其主要原因在于:改良拋錨式教學首先是通過專家咨詢法建立適合急診重癥規培護士的帶教模式,有利于為急診重癥規培護士全面掌握適應急診重癥臨床實踐提供科學依據。研究表明,改良拋錨式教學應用于規培護士急診帶教中可有效改善護士的臨床適應狀況。分析原因,該研究認為改良拋錨式教學可使護士在真實的情境中充分體驗解決問題的全過程,從而有利于其快捷有效地獲取專業知識,進一步通過對??浦R的反復學習、訓練,最終提高了觀察病情以及??谱o理操作的能力,提高了護士的專業信心[13]。另外,觀察組護士正性問題、理性問題評分均明顯高于對照組,而負性問題、沖動/疏忽分隔、回避分隔評分均明顯低于對照組,提示改良拋錨式教學可顯著提高護士解決問題能力[14]。究其原因,該研究認為改良拋錨式教學有效培養護士的自學能力,同時繼發其學習興趣以及積極性,有利于提高護士的團隊意識;與此同時,該帶教方式可提高護士的理論知識以及實踐操作能力,進一步提高了其綜合能,從而促使其在實際工作中可獨立完成任務,更加規范地處理緊急情況。

綜上所述,改良拋錨式教學法在規培護士急診帶教中的應用效果明顯,可有效改善護士臨床適應狀況,提高問題解決能力。

[參考文獻]

[1] 朱迎霞.臨床基本能力評價表在急診科新護士規范化培訓中的應用效果觀察[J].臨床醫學研究與實踐,2016,1(16):197-198.

[2] 丁芬娟,毛雅琴,朱麗華,等.急診科輪轉護士規范化路徑培訓的實踐[J].護理與康復,2015,14(12):1161-1162.

[3] 崔奇玉.臨床護理帶教方法的探討[J].中國醫藥科學,2014, 4(19):134-135.

[4] 張全英,李瓊,朱玉花,等.Seminar模式在護士規范化培訓中的應用[J].中國繼續醫學教育,2016,8(17):6-7.

[5] 王瑞祥.拋錨式教學在中醫院校數據挖掘實驗教學中的應用[J].西部中醫藥,2017,30(4):54-55.

[6] 林秀芝,于彩霞,郭書芹,等.基于建構主義的拋錨式教學法在助產專業崗位能力綜合訓練中的應用[J].護理管理雜志,2013,13(10):718-719

[7] 王軼,王志穩,吳雪,等.拋錨式教學法在本科生《護理研究》教學中的應用效果[J].中國護理管理,2016,16(6):800-804.

[8] 馮曉君,錢海浪,黃蕊棉.老年患者臨床護理帶教課程中循證護理的臨床應用[J].深圳中西醫結合雜志,2015,25(4):197-198.

[9] 王丹逢,劉恩益,藍曉嫦,等.中文版苯丙胺渴求量表信效度檢驗[J].中國醫藥科學,2016,6(13):9-12.

[10] 仲吉婷,劉小琴,王小梅,等.高校臨床實習護生對職業知識與能力需求的差異性調查研究[J].中國當代醫藥,2015, 22(26):171-173.

[11] 喬昌秀,吳偉.拋錨式教學在護理健康教育學中的應用及效果[J].中國高等醫學教育,2017,17(4):74-75.

[12] 王琳琳.PDCA循環在神經外科規培護士帶教管理中的應用[J].繼續醫學教育,2016,30(4):13-14.

[13] 劉思維,吳艷平.實習護生自我分化水平與臨床實習適應不良的相關性分析[J].中國護理管理,2016,16(8):1069-1071.

[14] 陳來舒,陳明黎.交互式教學在新生兒科新護士復蘇培訓中的應用效果[J].中國高等醫學教育,2015,15(3):71.

(收稿日期:2017-10-09)

猜你喜歡
應用效果
體驗式教學法在小學品德與生活教學中的應用研究
任務驅動教學法在C 語言教學中的應用研究
手術中個性化心理護理在原發性青光眼患者中的應用
健脾扶正湯在晚期胃癌治療中的應用
化療聯合CIK細胞治療卵巢癌的臨床觀察
負壓封閉引流技術治療四肢創傷復雜創面的臨床應用分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