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醫學信息技術在家庭醫生與居家養老健康檔案管理中的應用

2018-05-14 15:20周廣旻呂琛欣趙茂森張魯春
中國衛生產業 2018年11期
關鍵詞:居家養老家庭醫生

周廣旻 呂琛欣 趙茂森 張魯春

[摘要] 目的 在“家庭醫生”與“居家養老”的健康檔案管理中利用醫學信息技術,達到優化存儲、精準查詢、全程質控目的。方法 利用醫院HIS、LIS、PACS系統建立健康檔案的三維結構模型,統一健康信息數據標準,優化整合健康檔案相關的各方面的信息資料,改變傳統健康檔案管理模式,將醫學信息技術應用于“家庭醫生”與“居家養老”的健康檔案案管理工作中。結果 信息利用便捷,有效節省人力資源,提高健康檔案管理工作效率和管理質量,提高健康檔案檢索精準度。結論 健康檔案信息化管理,體現了高度精準、高工作效率、低人力成本,為“家庭醫生”與“居家養老”的更好開展打下堅實的基礎。

[關鍵詞] 醫學信息技術;家庭醫生;居家養老;健康檔案管理

[中圖分類號] R7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2-5654(2018)04(b)-0157-02

醫學信息技術(MIT)是近40年來隨著計算機、通訊、網絡及信息處理技術的飛速發展,在生物醫學工程領域中迅速形成的一個新興學科和重要分支。它的含義是指醫藥衛生事業活動過程中產生的所有信息,包括文字、曲線、圖像、聲音以及與人體健康狀態有關數據的采集、整理、傳輸、存儲分析,服務、反饋等,以促進健康事業的發展[1]。

“家庭醫生”與“居家養老”的健康檔案資料中包含服務對象的身份資料、健康相關的醫療信息,改善健康檔案的存儲管理能為“家庭醫生”與“居家養老”工作提供發展基礎[2]。該院近年來利用現有的HIS、LIS、PACS系統,改造傳統的健康檔案管理,收到良好效果。

1 傳統健康檔案管理

國內開展“家庭醫生”與“居家養老”工作的醫院在健康檔案管理上仍處于紙質版階段,基本流程是:紙質資料回收—核對(健康管理中心確認歸檔)—健康檔案整理—健康檔案當事人信息錄入—終末質控—裝訂—上架—存儲。健康檔案回收后,由工作人員進行手工分類填寫信息,不僅耗時耗力,還存在人為的信息錄入錯誤情況[3];檢驗報告單“覆蓋”黏貼,常有錯貼、漏貼現象,不僅耗時還在紙質資料的整理復印工作中耗費人力,難以提高效率;健康檔案相關資料的調閱,還需工作人員獲取權限后親自辦理才能完成[4]。

2 現代化信息技術在健康檔案管理中的應用

該院自2016年初,基于醫學信息技術改造落后的健康檔案管理,整合HIS系統及附屬數據庫應用于健康檔案管理工作中。

2.1 取締首頁信息錄入

醫院系統智能識別,健康檔案首頁中的內容可自動從HIS系統獲取,工作人員只需補充缺如信息,既提高準確性又杜絕了重復工作。

2.2 取締“覆蓋”式黏貼報告單

醫院LIS系統共享化驗報告資料,“家庭醫生”與“居家養老”服務對象的化驗報告從輔助科室通過院內網絡傳輸并在院內打印存儲。解決“覆蓋”式檢驗報告單黏貼及復印過程中所造成耗時耗力情況,同時確保檢驗報告單完整準確性。

2.3 取締紙質借閱

健康檔案資料為“家庭醫生”與“居家養老”工作提供支持,健康檔案存儲在醫院服務器上,使用具有安全性、高效性以及可多線程同時使用等特點,可以同時滿足多個使用者的不同需求,且不必擔心紙質健康檔案在儲存及流通使用過程中的遺失和意外損毀[5]。

基于醫學信息技術,利用HIS系統信息查閱功能,使查閱工作能在網絡終端發出申請,由HIS系統進行權限篩審,具備權限人員可在終端獲取查詢結果,在HIS系統限定時間內能閱覽健康檔案資料[6]。

健康檔案資料在有需求時,可以從健康檔案數據庫調出直接打印,無需再從檔案架查找后手工復印。所獲得的打印資料準確快速,提高了健康檔案管理工作的質量與效率。

數字化存儲健康檔案資料,建立相應數據庫,能節省存放空間,提高檢索查找準確率與速率,為實施醫院信息共享以及“家庭醫生”與“居家養老”服務開展起到了積極作用[7]。

3 應用效果與評價

3.1 便捷共享信息

健康檔案首頁信息自動從“家庭醫生”與“居家養老”服務過程產生的信息中采集,實現信息及時、準確的收集與整理;健康檔案的統計資料能及時準確上傳,使高頻率使用中的健康檔案能更好地為“家庭醫生”與“居家養老”工作服務[8]。2015年,科研調閱健康檔案1 100余人份,服務對象住院就醫調閱健康檔案400人份,為服務對象及保險公司等復印檔案約3 000張,統計上述服務人群滿意率為71%。至2017年,科研調閱健康檔案2 000余人份,服務對象住院就醫調閱健康檔案800人份,為服務對象及保險公司等復印檔案約9 000頁,統計服務人群滿意率提升至96%?;卺t學信息技術建立的健康檔案數據庫能實現紙質檔案同時滿足多線程需求,健康檔案信息共享更便捷。

3.2 優化人力資料配置

3.2.1 節省管理人力 “家庭醫生”與“居家養老”健康檔案資料中包含檢驗報告、影像報告、特檢報告,有時還會有內鏡檢查報告單。該院統一打印這些檢查報告結果單之前,由 4名“家庭醫生”與“居家養老”服務工作人員對報告單進行 “覆蓋”式黏貼。報告單改復印為打印后,取消人工粘貼。2016年,1名工作人員可以為“家庭醫生”與“居家養老”服務對象管理20 000頁 A4紙雙面影像報告及檢驗報告,節省人力3人。

3.2.2 節省轉送人力 既往“家庭醫生”與“居家養老”健康檔案資料中的報告單由相應檢查科室打印,經“家庭醫生”與“居家養老”健康檔案管理人員挑選確認后取回,從事挑選報告單及轉送的工作人員為5人。健康檔案數據庫建立后,服務對象的所有報告單統一打印后只需1人便可完成上述所有工作。取締了人工轉送相關資料,節省超過4個傳送人力,若再統計個人排班班次,會節省更多人力資源[9]。

3.2.3 節省輔助人力 取消紙質健康檔案借閱、手工輸入首頁信息、“覆蓋”式粘貼檢驗單,降低人力成本,至少節省輔助科室人數3人?!凹彝メt生”與“居家養老”健康檔案以每年 300份的比例逐年遞增,而輔助科室人員編制卻沒有增多,反而減少了。2015年“家庭醫生”與“居家養老”服務工作人員數 22人,服務滿意率92.7%。到2017年“家庭醫生”與“居家養老”服務工作人員數只有14人,人員減少36%,工作量卻逐年遞增12.6%,服務滿意率提升到98%。由此可見,基于醫學信息技術構建“家庭醫生”與“居家養老”健康檔案數據庫,有效地節省輔助人力。

猜你喜歡
居家養老家庭醫生
家庭醫生簽約體檢的中醫體質辨識及指導
家庭醫生能破解“看病難”嗎
物業服務企業參與居家養老調查與對策研究
構建政府、社區、家庭“三位一體”的居家養老服務新模式
試析金華市社區養老問題
試析金華市社區養老問題
“互聯網+”時代養老政策探究
新加坡逾六成基層醫療醫生 成功注冊為家庭醫生
中國式家庭醫生:源于社區易,再進社區難
三金家庭醫生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