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教學過程與生產過程對接”人才培養模式的課程建設①

2018-05-14 16:20梁廷中,閆秀萍
現代職業教育·高職高專 2018年3期
關鍵詞:課程內容模塊教學活動

梁廷中,閆秀萍

[摘 要] 就中等職業學?!敖虒W過程與生產過程對接”人才培養模式的課程建設做了三方面的探討:建立教學過程與生產過程對接的課程體系;以生產過程為導向進行課程建設與管理;推行教學、學習、實訓相融合的教育教學活動。

[關 鍵 詞] 教學過程;生產過程;人才培養模式;課程建設

[中圖分類號] G715 [文獻標志碼] A [文章編號] 2096-0603(2018)07-0007-01

《國務院關于加快發展現代職業教育的決定》指出,職業教育“堅持以立德樹人為根本,以服務發展為宗旨,以促進就業為導向”“推動專業設置與產業需求對接,課程內容與職業標準對接,教學過程與生產過程對接,畢業證書與職業資格證書對接,職業教育與終身學習對接”“堅持校企合作、工學結合,強化教學、學習、實訓相融合的教育教學活動”。而“課程內容與職業標準對接”“教學過程與生產過程對接”是實現中等職業教育培養技術技能型人才的前提,也是關鍵,課程和教學決定著人才培養的方向、素質與能力,有什么課程與教學,就有什么人才,因此,具有基礎性地位的中等職業教育必須把課程建設與開發、推行教學過程與生產過程對接的教學模式當作學校教育教學工作的重中之重深入研究,抓細落實。

一、建立教學過程與生產過程對接的課程體系

服務發展的宗旨和促進就業的導向決定了中等職業教育培養的人才要具備基礎知識、專業技能、職業能力,據此,中等職業教育課程體系包括公共基礎模塊、專業技能模塊、職業方向模塊。

公共基礎模塊由德育、文化知識、人文素養組成。以“服務于核心模塊”為宗旨,打破課程本身的系統,實用、夠用;語文以應用文、閱讀為主,數學掌握與專業知識相應的知識,英語以聽說應用為主,體育學會運動健康觀念和基本運動技能,計算機通過國家技能鑒定(根據學生實際分類確定等級),學會基本的心理健康知識與調節方式,學會職業生涯規劃。

專業技能模塊由專業理論、技能模塊、生產項目組成。技能模塊、生產項目是核心技能,包含通用能力與專用能力,將核心課程的知識分散在核心技能的訓練過程之中,做中學,邊做邊學。每一門課程的重點圍繞著核心技能的需要展開,不強調課程的系統性,突出課程的模塊化、任務化和技能化。

職業方向模塊由職業標準、頂崗實習、企業文化組成。這一模塊是測評“教學過程與生產過程對接”是否真正落地的關鍵一環,要形成校本技能鑒定,并能選取2~3項通過國家技能等級鑒定;通過頂崗實習,與企業無縫對接,實現準企業員工的轉換,體驗崗位技能、企業管理、團隊合作等職業素養和企業文化。

二、以生產過程為導向進行課程建設與管理

課程建設的原則。課程建設遵循“兩主、兩化、兩融合”原則:課程內容以職業活動課程為主體,課程目標以培育職業能力為主線;課程結構模塊化,課堂教學理實一體化;文化知識與專業實踐相融合、教學內容與崗位標準相融合。

課程內容與職業標準對接。以生產過程為導向,對原有教材進行科學的“增、刪、調”,淡化知識的系統性,堅持實用、夠用的原則,對課程內容進行合理遴選,按照職業崗位和職業能力要求,整合為3~5個模塊,每個模塊下面再分若干項目任務,實行模塊化項目任務教學,實現課程內容與職業標準對接。及時吸納新知識、新技術、新工藝、新設備、新標準,刪除陳舊的技術、工藝、標準,做好課程開發工作,不斷適應經濟發展和產業升級的需求。

深入進行課程研究。在課程目標和內容上,根據辦學定位和崗位需求、職業標準,遴選教學內容,適應崗位需求;在教學方法和手段應用方面,借鑒國內外先進的教學模式和方法,構建生產過程為導向的教學模塊;完善以課程目標、課程標準、教學內容、實訓實習、學生評價為主要內容的教學資源庫。

三、推行教學、學習、實訓相融合的教育教學活動

制定清晰的任務導向型教學目標。教學目標是教學活動的指揮棒,中等職業學校的教育教學活動要圍繞培養具有綜合職業素質的技術技能型人才進行,作為教育教學中心環節的教學就必然始終要瞄準職業標準與生產過程,并以此來開展教學活動,包括教學場景設置、教學工具準備、教學環節設計、師生互動方式、仿真訓練、規范操作過程、學習成果展示與評價,突出學生為本的教學理念與就業職業技能的訓練。

推行場景教學、案例教學、項目教學、生產過程導向教學。教學過程是實現“課程”與“生產過程”對接的橋梁,職業教育因其自身人才培養的特點,決定了其教學過程和教學方式的獨特性,就是遵循“生產過程教學化、課堂教學理實一體化”原則,通過場景教學、案例教學、項目教學,學中做,做中學,知行合一。

改變學生考核評價的內容與方式??己藘热菀詫W習過程與核心技能考核為主,以知識考核為輔,將知識考核融入學習過程和核心技能考核之中;考核的主體多元化,由實習指導教師、企業師傅、實習小組、學生等多元主體參與,做出客觀、中肯的評價。

當前的課程已經無法完全適應社會發展、產業轉型升級和學生就業的需求,改革勢在必行。同時,課程建設又是一個復雜的工程,牽涉面很廣,諸如,全體師生要有先進的職教理念,教師和學生要認同新的課程,教師要經過大量的學習和訓練,逐步適應新課程;不同層次的學生都要有收獲感;還要正視學校的教學設施,創新校企結合的內容等。因此,需要充分研究各個環節,分步實施,直至達到“教學過程與生產過程對接”的目標。

猜你喜歡
課程內容模塊教學活動
幼兒園教學活動中信息技術的應用思考
培優輔差小組教學活動的實踐研究
基于核心素養之自主發展的教學活動設計
Module 2 Highlights of My Senior Year
Module 4 Music Born in America
課程思政視域下職業院校實訓課程內容的重構
以數學類繪本為載體的幼兒園教學活動探究
析課程內容 謀教學佳策——“數的認識”模塊知識的教學思考
新生態學校如何詮釋課程內容
必修模塊相關知識過關訓練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