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紅·綠·古”的三重奏

2018-05-25 10:50王小娥
北方文學 2018年11期
關鍵詞:紅色文化

王小娥

摘要:江西當代小說創作,與“紅色文化”、“綠色文化”、“古色文化”等江西地域文化資源交相輝映,既有革命歷史與歷史敘事交織交融的紅土地上的歷史言說;也有濃得化不開的江西本土地域文化厚重的贛地鄉情的綠色書寫;更有歷史文化積淀深厚的古色傳統文化的描摹與傳承。為“文學贛軍”的突進奏響了“紅、綠、古”的三重奏。

關鍵詞:紅色文化;綠色文化;古色文化

江西素有“物華天寶、人杰地靈”的歷史文化資源,又是革命歷史文化積淀深厚的一方沃土。江西當代小說創作雖與新中國的誕生相伴而生,但走過“起步”與“沉寂”,到新時期方呈欣欣然的崛起之勢。新時期以來,以胡辛的“陶瓷”系列,熊正良的“紅土地”系列,傅太平的“小村”系列,以及楊佩瑾的“天意”系列、李志川的“鄱湖”系列、邱恒聰的“井岡山”系列與羅旋的“南國烽煙”系列等,或為陶瓷古文化描摹,或為綠色鄉土書寫,或執著于紅色革命題材創作,因飽含地域特色和歷史厚重感而立足于贛鄱大地;為江西當代小說的繁榮譜寫了一曲“紅色文化、綠色文化、古色文化”交相輝映的三重奏。

江西因了中國革命圣地井岡山、共和國搖籃瑞金、軍旗升起的古城南昌、中國工人運動策源地安源,發起三年游擊戰爭的贛南,上饒集中營茅家嶺……在贛鄱大地所演繹的無數革命斗爭史為這方水土承載了厚重的紅色記憶。這些“紅色記憶”無疑是春風化雨,為江西籍作家譜寫贛地華章、傳播贛地紅色文化給予了豐富養料。

羅旋扎根于贛南這塊紅色熱土,對贛南紅色革命歷史進行人情詩性的禮贊?!稅叟c憎》敘述了紅色蘇區一對恩愛夫妻,丈夫參加紅軍出征久久未歸,鎮守家中的妻子亦秘密加入地下工作。豈料久盼而來的是出賣同志的叛徒丈夫,在革命與愛情面前,妻子歷經愛與憎的情感糾葛,最終理性戰勝情感,大義滅親的故事?!都t線記》則講述了身負重傷的游擊隊員山虎,被居于深山老林中的獵戶老炳及女兒紫娥從醫院抬回家中。在患難與共的朝夕生活中,山虎與紫娥產生戀情并結為夫妻,最終一起進入深山,重建游擊隊伍投身革命的故事。作品雖聚焦于贛南紅色革命斗爭史,但并未直面硝煙四起的戰爭描寫,而是鐘情于人性人情的抒寫和刻畫。

同樣,自詡為江西老俵嫂的胡辛亦鐘情于江西這方紅色熱土,用文字的細雨、筆墨的聲畫從容地展現著對贛南這方熱土不變的“紅色情結”,彰顯贛南紅色文化內涵?!段业哪棠铩匪茉炝艘晃辉羌t軍戰士妻子的蘇區普通女性“奶娘”形象。她為了保護女紅軍烈士遺孤石丹,不得不犧牲自己的親生骨肉;為了撫養石丹,不得不兩次改嫁甚至被迫喂養偽團長家少爺,最后至解放后卻被戴上“壞分子”家屬的帽子?!墩碀M紅壤的腳印》中的土壤工作者艾小雨遭遇丈夫的不理解不支持,是老區烈屬程嬸的理解與懂得給了她繼續改良紅壤的信心與力量?!毒凵场分衼碜跃G竹海深處的秋月的養母殷山紅是革命烈士的后代?!端N薇雨》中的糯糍女用奶汁救活了身負重傷的凌光明,幾十年后,又給了走投無路的徐?,|母子一個遮風避雨的港灣?!肚榈缴钐帯分?,出身官宦之家的二小姐桑桑,因了意中人周君為紅軍進城籌糧餉而犧牲,便“離奇失蹤”,去到周君戰斗過的山里教書。意外繼承一筆巨款后,便回到菜園角11號“揮淚繼承烈士志,誓將遺愿化宏圖”。故事著重演繹的不是革命者周君的革命事跡,而是受革命精神影響的女性的覺醒和永恒的愛。胡辛的筆端亦沒有硝煙四起的戰場,其用女性細膩的筆觸發掘英雄背后的無名英雄——默默無聞地為革命做出貢獻的蘇區婦女們,抒寫其綿長悠遠又情到深處的紅色情懷。

客家作家溫燕霞歷時五年創作的《紅翻天》將筆觸直接伸向1933年秋到1937年底的贛南地區,講述了江采萍、周春霞、瑪麗、劉觀音、杜青秧及楊蘭英六位女性在紅鷹宣傳突擊隊以她們火熱的激情和純潔的生命,為那段戰火紛飛的歲月篳路藍縷,百變其身?!皯馉幒团?、鮮花與硝煙、青春與死亡、戰爭背景與客家風情,這些原本放在一起并不和諧的元素被六個如花女子扣人心弦的命運神奇而又繁復地糅成了一曲低回、哀婉并壯烈的戰地之歌,將戰爭的殘酷與女性的柔美推向讓人撕心裂肺的境地,用青春和生命的凋零喚起人們對正義的向往和對那段如火如荼歷史的深情追憶?!?(1)

在革命先輩們用鮮血浸染積淀而成的這方紅色熱土上,江西當代小說家們無不積極地從這片紅色沃土中汲取靈感,或回述革命風云,或書寫井岡山革命根據地及贛南蘇區那種革命英雄主義氣概,將“紅色文化”傳播與小說創作交織交融。

江西不僅有著歷史厚重的紅色記憶,且有著“山清水秀”的自然鄉土景觀。這無疑給紅土地的言說又增添了一份厚重的“綠色鄉土”記憶。

李志川的“鄱陽湖系列”小說用筆墨文字繪制了一幅優美的贛北鄱陽湖畔的水鄉風情圖。楊佩謹的“天意”系列雖為革命歷史題材,但所展現的竹林小溪、工棚小店、古亭渡口等意象飽含著湘贛邊濃郁的鄉土氣息。李伯勇的“幽暗家園”四部曲亦將筆觸伸向故鄉贛南邊地客家文化和歷史深處,展現打量著贛地這方水土這方人在現代化進程中的激流勇進。

傅太平熱衷于以故鄉的鄉村生活為背景創作,其“小村”系列“并不以家族為線索,而是把大自然的節令與一年四季不同的農耕形態有序地組合起來,形成了一幅多維度的、充滿寓意的江南農村生活畫?!?(2)《小村》為讀者勾勒了一幅陶淵明“桃花源”式的理想王國圖景。小村的人們詩意地棲居:春天,男人們下稻種、扳魚,女人們孵小雞,小孩子抓鱔魚;夏天,不管男女老少,割稻、打谷、曬谷、犁田;秋天忙豐收,忙耕種,忙相親;冬天,干魚塘、曬太陽、閑談、趕集?!氨憩F出以天之道、自然之道來反對人欲和人之道這樣一種回歸自然的情調……” (3)

胡辛的小說世界,“紅色言說”與“綠色鄉土”交織交融,我的奶娘、程嬸、糯糍女、殷山紅等紅土地上樸實而又堅韌的蘇區婦女與翠竹如海、峰巒疊嶂、丘陵連綿的美麗而貧瘠的紅壤山地疊印交錯?!段业哪棠铩肪佑诖笊缴钐?,作者多次描寫“奶山”這一意象:“過了飛潭瀑,登上了山坳。抬眼,細雨濛濛中,那一對赤褐色的乳峰依舊飽滿、坦然地聳立著?!?(4)《薔薇雨》中救了凌光明家“祖孫三代人”的糯糍女亦生活在大山深處,阿瑋和曉峰在深山中的生活日常便跟贛地的綠色鄉土緊密聯系在一起?!毒凵场分械囊笊郊t生活在綠竹海深處。胡辛在時間的流變與空間的轉換中,將翠竹青青的自然生態與紅色歷史定格在其獨特的敘事空間中,奏一曲“紅”與“綠”的交響。

羅旋亦然,在一種紅綠交融的藝術世界盡情徜徉,但作品并不僅僅局限于自然生態,而是仍然著眼于人性人情的禮贊。其綠色題材小說《天嶷山神女》講述了善良勤勞的母親雖被人潑污水,但老年時期仍帶領家人綠化荒山,造福人類。文字中不乏綠色鄉土的描摹,最終匯集于純美的人情贊歌?!丢毣睢匪茉炝艘晃辉诰G海中浮沉但仍勇于與恣意污染環境的人與事進行抗爭的主人公形象。在“那蔥綠碧透的綠色世界中洋溢著紅土地精神氣質與美學神韻?!?(5)

江西在文化積淀方面可謂一口取之不盡的富礦。涵蓋了贛南文化、廬陵文化、臨川文化、袁州文化、饒州文化等子地域文化的多元性,其中以儒家文化、書院文化、稻作文化、陶瓷文化、青銅文化和宗教文化為代表的古色文化理所當然地進入江西當代小說家的視野。胡辛不僅秉承著對“紅色文化”、“綠色文化”的弘揚與傳承,其小說創作從充盈著古風古韻的“共和國之源”贛南拓展開來,將筆觸伸向更加久遠的古城南昌、千年瓷都景德鎮,賦予作品以厚重的文化感。

胡辛在《<薔薇雨>創作談》中所言,“它是今天的古城,它更是記憶中的古城。童年的夢里,佑民寺的大佛,繩金塔的銅頂,青云譜的唐朝老桂,分明牽扯著遙遙歷史的那一端;系馬樁上擠擠挨挨的店鋪、茶肆、花生鋪、醬園、京果店、燒餅鋪、豬血攤,喧鬧著世俗的熱騰騰……” (6)《薔薇雨》講述的是徐家書屋七姊妹的命運沉浮,但卻嵌進了徐孺子的古老掌故,在七姊妹命運的沉浮起落間,一條古巷、一所民居、一座古橋、一個酒肆、一間巷口的小小花生鋪……如畫卷般襲來,烙刻進作者對古城文化的深層思考,凸顯出久遠的隱文化。

千年窯火不熄的景德鎮亦是胡辛小說中古色文化的承載地?!逗滩堇腺摹坊厥隽斯爬系暮滩莅b瓷器的技術,似乎將煉瓷的古鎮與種田的農村緊緊相連?!兜厣嫌袀€黑太陽》將家族史身世謎嵌進古陶瓷史的追憶中?!丁鞍贅O碎”啟示錄》講述了某中學操場暴雨一夜后盡現露天百極碎瓷奇觀。以玄幻手法對傳統古文化進行著解構與新的建構?!洞沙且粭l街》以記者江波的視角追尋著瓷器街燒窯的、繪瓷的、絞草的、陶瓷考古的、搞雕塑的等世俗百昧?!短沾晌镎Z》則以省城女教師樹青應邀為皇瓷鎮電視專題片撰稿為開端,在對景德鎮陶瓷文化歷史長河的溯源中,將幾個家族的興衰成敗故事嵌進樹青對往昔的尋夢中。將陶瓷歷史與陶瓷技藝融匯其中,將源遠流長的中國陶瓷文化歷史的沉寂與當代形形色色的人們的浮躁故事交織一起,對埋藏在時間厚土下的古陶瓷文化與歷史進行別樣追溯、挖掘與反思。

陶瓷文化似乎是江西當代文學繞不過的話題。楊毅亦在上世紀80年代寫下了長篇巨著《瓷魂》。當然,陶瓷文化并不是江西當代小說創作弘揚古色文化的唯一。劉歐生的《谷雨茶》從表層來看似乎凸顯的是香蕈與菊女的姐妹情緣抑或眾姐妹成長的心路歷程,但敘述卻將成興老倌的制茶手藝、青龍山的茶鑲嵌其中,將香蕈等少女們的生活日常娓娓道來的同時弘揚了古老的茶文化。溫燕霞的《夜如年》將夫死守寡的女性集中在客家圍屋這一小小舞臺上進行展示,在講述傳統“政權、族權、神權、夫權”對女性欺壓的同時彰顯了古老的客家圍屋文化……

地處吳頭楚尾的江西,有紅色革命斗爭史的故事,也有綠色家園綠色鄉土的故事,還有古色文化的故事。江西當代小說創作,將贛地這方水土這方人的日常生活與社會現實,融入贛地“紅綠古”的故事,不辱“傳承紅色基因,建設綠色家園,弘揚古色傳統”的歷史使命,取得了可喜的成績。當然,相較于20世紀90年代以來“文學湘軍”、“陜軍東征”等文學熱點的頻頻出現,“文學贛軍”的壯大仍需不斷努力。

注釋:

(1)夏漢寧等,《江西文情報告》,江西美術出版社,2009年版。

(2)劉華主編,《江西當代作家創作論》,江西高校出版社,2013年版。

(3)《獨特的風格新的開掘——“傅太平作品研討會”發言紀要》,《星火》,1994年第5期。

(4)胡辛:《我的奶娘》,《百花洲》1986年第6期。

(5)羅旋,《<還魂草>后記》,中國文化出版社,2007年版。

(6)胡辛,《花謝花會再開——〈薔薇雨〉創作談》,南昌大學學報(社科版)1995年第1期。

參考文獻:

[1]夏漢寧等.江西文情報告[M].江西美術出版社,2009.

[2]劉華主編.江西當代作家創作論[M].江西高校出版社,2013.

[3]《獨特的風格新的開掘——“傅太平作品研討會”發言紀要》,《星火》,1994.

[4]胡辛.我的奶娘[M].百花洲文藝出版社,1990.

[5]羅旋.<還魂草>后記[M].中國文化出版社,2007.

(作者單位:南昌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

猜你喜歡
紅色文化
紅色文化融入高職校園文化的途徑探索
紅色旅游對紅色文化傳承和發展的作用研究
依托紅色文化資源 傳承紅色文化基因
紅色文化的當代價值及其實現路徑
新媒體環境下的紅色文化的發展和傳播
社會主義意識形態對紅色文化的價值訴求
淺析紅色文化與高職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紅色文化:加強高校學生黨支部建設的有效載體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