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書法教學對學生生命意識的培養

2018-05-25 10:50陳小松
北方文學 2018年11期
關鍵詞:生命意識書法教育

陳小松

摘要:書法藝術的價值在于表現生命、觀照生命和提升生命。書法教學應讓學生真正感受到書法藝術中蘊含的生命力量,培養學生的生命意識,以實現人之生命與藝術之生命共同生長。

關鍵詞:書法;生命意識;教育

“中國的書法是節奏化了的自然,表達著深一層的對生命形象的構思,成為反映生命的藝術?!泵缹W大家宗白華先生一語道破了書法的本質問題。書法教學在培養學生的書寫水平和審美能力的同時,還應融入生命意識教育。教學中如能較好地把握住這一藝術特點,引導學生感受書法中的生命意味,對于提高學生的技法能力和欣賞水平有很大的促進作用。

一、學會體悟生命之形

無論是漢字還是伴隨漢字的產生過程共同成長的書法,均受到充滿自然生機的自然啟發。自然界的生命形象啟迪了漢字的產生,漢字的雛形中就有藝術的萌芽,生命的種子。

書法作為造型藝術,其所造之型非一般意義上的造型,歷代書家常以自然或人的形象為參照來塑造書法之形。東漢蔡邕在《筆論》中明確指出“為書之體,須入其形。若坐若行,若飛若動,若往若來,若臥若起......縱橫有可象者,方得謂之書矣?!本褪且髸ǖ男蜗笠獜淖匀恢芯鹑∩?,從而使書法與自然萬物建立起了聯系。宋代蘇軾在《論書》中提出“書必有神、氣、骨、肉、血,五者缺一,不為成書也”,他把書法作品當成一個富于生命力的有機整體來看待,是外在之形與內在之神的統一。

對于書法而言,不同的字體也要將有生命意蘊的形象表現出來。蘇軾在《書唐氏六家書后》一文中說“真生行,行生草,真如立,行如行,草如走,未有未能行立而能走者也?!痹谶@里,蘇軾把真、行、草分別比做人的站立、行走和奔跑三種不同的姿態。不難理解,真書呈現靜態之美,行、草書則呈現動態之美。

二、學會體悟生命之力

以力為美,是人類的天性。力是書法生命形式的本源,這種力量與人的生命形式是一致的,實質上是人的生命力的外在表現。

書法的生命意味當然離不開力量的支撐,表現了力量的作品才能感染人,給人以審美享受。衛夫人在《筆陣圖》中云“點如高峰墜石,磕磕然實如崩也?!庇脕碚f明寫出來的點畫應呈現出一種有動勢的力量感來。漢代蔡邕在《九勢》中指出“藏頭護尾,力在字中;下筆用力,肌膚之麗”。就是要求起筆和收筆分別要做到藏鋒起筆、回鋒收筆,這樣力量才能含在其中;下筆用力寫出來的線條才有意味,有神采。

值得一提的是,書法中的這種力量,不是物理世界中的力,而是與人的內心情感相融合的心理力,是視覺心理上的感受,是來自書法家內心的表現。對于錯誤理解書法中的力量現象,周汝昌先生在《永字八法》指出:“近世寫字的和教人的多有誤解‘筆力是指一個單一的死力氣、犟勁頭,把筆盡力往紙上畫粗重笨拙的‘杠杠,自以為這就是‘有筆力,于是書道藝術,蕩然無復多存?!?/p>

三、學會體悟生命之氣

中國古代哲學認為,氣是宇宙萬物的本原。一切形體都是氣或由氣凝聚而成,有了氣就有了生命,沒有氣就沒有生命。包世臣在《藝舟雙楫》云:“字有骨肉筋血,以氣沖之,精神乃出”,可見氣的地位所在。

氣不僅在筆畫字形之中,更在筆墨之外,黑白虛實皆是氣。點畫在分割空間的同時,也促進了其中氣的活動,彌漫于在空白中的氣流使得書法生命體得到了如同雨露般的滋養,煥發出生命的意象。清代蔡和《學書要論》將書法之氣分為內氣與外氣,說“一字八面流通為內氣,一篇章法照應為外氣。內氣言筆畫疏密、輕重、肥瘦,若平板散渙,何氣之有?外氣言一篇虛實、疏密、管束、接上、遞下、錯綜、映帶.....?!边@里的內氣是從結體上講的,外氣是從章法上講的。要造成一個有生命的形體,內氣與外氣比較而言,內氣更為重要,當然書法在考慮內氣的同時,還要考慮外氣,二者缺一不可。

理解了中國書法之“氣”,就能夠對書法藝術進行深層的把握和深度的創造。

四、學會體悟生命之情

“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有情感表達的書法作品才是好作品,才能打動人。蔡邕在《九勢》說“筆跡者界也,流美者人也”,就是說書法作品要表現的是人的思想情感。

元代陳繹曾在《翰林要訣》中說“喜怒哀樂,各有分數。喜即氣和而字舒,怒則氣粗而字險,哀即氣郁而字斂,樂則氣平而字麗。情有重輕,則字之斂舒險麗,亦有淺深,變化無窮?!笨v觀歷代書法名作,哪件不是書法家個人情感、氣質和審美追求的集中體現。顏真卿在極度悲憤狀態下寫就的《祭侄文稿》,完全不計工拙,任隨情感起伏而揮灑筆墨,真實地反映了作者情感的起伏,是一件表現內心真摯情感的杰作。懷素《自序帖》所述“粉壁長廊數十間,興來小豁胸中氣”、“醉來信手兩三行,醒后卻書書不得”,是作者進入了一種忘我創作狀態的表現,更是情感宣泄的傳神寫照。

總之,書法教學不應是抽象的理論灌輸和枯燥的技巧練習,而應注重啟發學生去體會書法藝術中蘊含的生命意識與精神,并通過書法練習去表達和豐富對自我生命的認識,真正讓學生得到文化的熏陶和精神品格的塑造,成為一個身心健康的人。

參考文獻:

[1]韓盼山.書法的生命意味[J].當代人,2002(12):78-80.

[2]帥偉.書法何以是一種生命的形式[J].大眾文藝,2009(18):91-92.

[3]王興國.書法的生命意蘊論綱[J].重慶交通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9(3):86-90.

(作者單位:東華理工大學藝術學院)

猜你喜歡
生命意識書法教育
國外教育奇趣
書法
書法欣賞
題解教育『三問』
書法
教育有道——關于閩派教育的一點思考
書法欣賞
沈從文筆下底層人物的生命意識
《老人與?!放c《活著》的生命意識比較
淺議小學語文課堂生命意識的培養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