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從翻譯目的論看《西游記之大鬧天宮》的字幕翻譯

2018-05-26 06:55張嫻
文學教育 2018年5期
關鍵詞:翻譯目的論字幕翻譯

張嫻

內容摘要:翻譯目的論是德國功能學派翻譯理論最具影響力和最為核心的內容,也是當前影視作品字幕翻譯研究中較為流行的翻譯理論。它強調譯文要在譯語語境中努力實現文化交際的目的,要求譯者根據不同的目的來選擇不同的翻譯策略,從而擺脫了對等翻譯的局限性。本文以電影《西游記之大鬧天宮》為例,運用翻譯目的論之目的、連貫和忠實三原則分析譯文,認為譯者恰當地將英文字幕融入更加符合目的語觀眾的文化語境,生動形象地再現了中國的民族文化精神。

關鍵詞:翻譯目的論 《西游記之大鬧天宮》 字幕翻譯

電影《西游記之大鬧天宮》取材于我國古代著名的浪漫主義長篇神話小說《西游記》,這部以大鬧天宮為主題的魔幻電影既顛覆了傳統的西游記的情節,又穿插了原著《西游記》中的經典橋段。為了讓這部電影更好地被英語國家的觀眾所接受,同時也為了讓膾炙人口的中國經典故事在世界范圍內得以廣泛傳播,電影《西游記之大鬧天宮》在其字幕翻譯上用詞考究,簡潔明晰,注重在中西文化的碰撞中提升目的語觀眾的觀影熱情。本文擬從翻譯目的論的角度來分析這部電影的字幕翻譯,希望能為走出國門的電影字幕翻譯研究提供新的研究視角。

1.《西游記之大鬧天宮》簡介

電影《西游記之大鬧天宮》描述了一個在中國家喻戶曉,同時又富含中國傳統文化的英雄故事。這部電影由眾多華人影星聯袂演出,它以全新的IMAX3D方式創造了一個中國的魔幻世界,給觀眾帶來了一場精彩絕倫的視聽盛宴。在故事情節的安排上,這部電影基本延續了原著,如石猴誕生、拜師學藝、龍宮借寶、龍王告狀、大鬧蟠桃園、天庭招安、大鬧天宮、身壓五行山,那些曾經伴隨許多中國觀眾成長的經典人物也沒有發生改變。但是,在故事內容和人物關系上,這部電影卻對原著做了大膽的改動。

《西游記之大鬧天宮》通過鏡頭創新地演繹了一個神魔對立的世界,并將陰謀與愛情貫穿其中。電影開篇描述了玉皇大帝統領的神界在一次戰役中擊退了牛魔王率領的魔族,女媧為避免再生戰事化身晶石筑起南天門保衛天庭,其中一塊晶石隕落凡間化為孫悟空。孫悟空在其成長過程中與九尾狐建立了深厚的情誼,牛魔王看重孫悟空的本領,表面上與其假意稱兄道弟,暗地里卻利用九尾狐設計蒙騙孫悟空與天庭開戰,而九尾狐之死最終在牛魔王的挑撥下成了孫悟空大鬧天宮的導火索。這種對文學經典的差異化閱讀行為,頗具解構主義色彩,其反傳統、反成規的特點成為了電影《西游記之大鬧天宮》的一大亮點。

2.翻譯目的論概述

翻譯目的論是德國功能學派翻譯理論最具影響力和最為核心的內容,德語為Skopostheorie。它產生于20世紀70年代末期,由德國學者漢斯·弗米爾(Hans J. Vermeer)在《普通翻譯理論框架》一文中最先提出。理論術語Skopos源于希臘語,表示“目的、動機”。翻譯目的論認為,翻譯是一種行動,在行動的背后必然蘊含了目的。因此,行動的目的在很大程度上制約了翻譯的過程,翻譯的好壞主要看它是否能達到預定的目的。翻譯由此變成了一種以原文本為基礎的、有目的的、人與人之間的跨文化交際行為。

翻譯目的論規定任何翻譯都應當遵從三個原則,即目的原則、連貫原則和忠實原則。所謂目的原則是指翻譯要使得譯文能在譯語語境中發揮某種功能,能在使用它的人身上發揮應有的功效;連貫原則是指譯文在目的語的讀者看來必須是連貫的、可讀的和可以接受的;忠實原則是指翻譯與源語文本之間要語義連貫,即要忠實于原文。在這三個原則當中,目的原則是最重要的原則,忠實原則的重要性低于連貫原則,而兩者同時又要服從于目的原則。翻譯目的論要求譯者根據不同的目的來選擇不同的翻譯策略,譯者不必拘泥于直譯,而原文與譯文不一定完全對等。因此,翻譯目的論的貢獻在于它將“充分”而不是“對等”作為翻譯的標準,培養了譯者和翻譯研究者的目的意識。它不僅突破了西方自上世紀60年代以來的“對等”觀,而且也突破了中國傳統翻譯中的“忠實”論,為翻譯理論和實踐研究開辟了一個全新的視角。

3.翻譯目的論視角下的《西游記之大鬧天宮》字幕翻譯

字幕翻譯通常是指在保留影視原聲的情況下將源語譯為目的語疊印在屏幕下方的文字,包含了三層含義,即語際信息的傳遞,語篇的簡化或濃縮,以及口語轉換為書寫文字。字幕翻譯的后兩層含義使得它有別于其他的翻譯類型,因為對原文的刪減在其他翻譯類型中雖然也存在,但決不會達到字幕翻譯這樣的廣度和力度。同時,影視作品不同于小說、散文、詩歌等文學作品,其目標受眾主要是廣大的普通觀眾,這要求影視語言及字幕翻譯都應簡潔明晰。影視本身的特點還將字幕翻譯設置在一定的時間和空間范圍之內,決定了字幕的翻譯具有瞬時性的特征。為了在較短的時間之內讓觀眾領會源語所傳遞的文化信息,字幕譯者常常采用縮減的翻譯策略,但是這種策略并非是盲目的壓縮,而是為了達到預期的交際目的使用較短的語句譯出源語的意義。因此,字幕翻譯擺脫了對等翻譯的局限性,凸顯了譯者的作用,與翻譯目的論的內涵不謀而合。

在電影《西游記之大鬧天宮》的字幕翻譯中,譯者根據電影的情節和內容,用切合電影的語言表達習慣把人物之間的對話簡潔明了地向目的語電影觀眾傳遞,同時也把中國膾炙人口的經典故事較為完整地講述出來,讓目的語電影觀眾感受到與源語電影觀眾相同的視聽效果,實現了字幕翻譯的根本目的。

(1)目的原則下的字幕翻譯

目的原則是翻譯目的論指導下的第一原則,它要求譯文必須達到交際的目的,譯者在翻譯的過程中首先要考慮到目的語讀者閱讀時能否順利實現交際目的。

例1 原文:這個可是藕絲步云履,鎖子黃金甲,鳳翅紫金冠。如果穿在好人身上可以陶冶情操,穿在壞人身上,它就變得低俗下流。

譯文:These are cloud walking boots, gold chain amour, and phoenix-feather cap. It turns good on a good guy, and turns bad on a bad guy.

這是孫悟空到東海龍宮借兵器時東海龍王向他所說的話。藕絲步云履,鎖子黃金甲,鳳翅紫金冠分別是北海、西海、南海龍王三兄弟送給東海龍王的寶物,具有豐富的漢語文化內涵。如果完全采用直譯的方式,勢必還須使用較大的篇幅才能將這三件寶物的文化內涵準確地表達出來,這也令目的語電影觀眾無法在極短的時間內掌握其全部內容,而類似的詞匯在影片中還有不少,如女媧、菩提、如來、玉帝、哪吒等,這些極具漢語文化特色的詞匯很難在簡短的譯文中說清道明。為了達到交際的目的,譯者在描述這三件寶物時采取了縮譯的方法,準確地向目的語電影觀眾傳遞了核心的概念。此外,譯者為了表達“陶冶情操”與“低俗下流”的意思,并沒有字當句對地用“cultivate ones taste”與“low and indecent”來直譯,而是巧妙地使用了“good(好)”和“bad(壞)” 兩個簡易的詞匯,行文簡潔明晰,契合了字幕翻譯的基本含義。

(2)連貫原則下的字幕翻譯

連貫原則要求譯者在翻譯的過程中考慮到目的語讀者的文化背景,在最大程度上做到語義連貫,以幫助目的語讀者理解譯文。

例2 原文:天將降雷災劈你,火災燒你,風災吹你。躲得過,壽與天齊;躲不過,五臟成灰,其身自滅。

譯文:You are destined to be struck by lightning, burned by fire, blown by hurricane. If you can avoid them, youd live till the end of time. But if you cant, youd be burned to ashes and youd dissipate into thin air.

這是菩提祖師向孫悟空講述天命時所說的話。孫悟空在拜師學藝的過程中,因不愿甘受同門師兄的欺負,反而把他們狠狠地捉弄了一番。由于孫悟空生性頑劣,注定要經受不少的磨難。菩提祖師于是告誡他不要違抗天命,否則會使自己落個灰飛煙滅的下場。譯者有意識地將這里的“lightning(雷電)”、“fire(火)”、“hurricane(颶風)”等自然元素引申為人的生命中將要經受的各種苦難,同時讓目的語電影觀眾通過“destined(命中注定)”、“time(時間)”來了解中國的天命觀,幫助他們認識到中國的“天”是有意志的,能夠對人們的行為進行賞罰。目的語電影觀眾通常會很自然地將中國的“天”聯系到他們自己所敬奉的上帝。在目的語文化中,人們自幼被教導要順應上帝的意志,不可違抗上帝的意志來行事,否則會命中注定地受到上帝的懲罰。這種通過譯文而產生的文化共鳴進一步加深了目的語電影觀眾對中國天命觀的了解,進而實現了交際的目的。

(3)忠實原則下的字幕翻譯

翻譯的目的決定了文本的忠實程度,譯文和原文所傳達的內容和文化可以是最大程度

的忠實,也可以是最小程度的忠實,因而擴大了翻譯的可能性,同時也增加了翻譯策略的多維選擇。

例3 原文:你還有什么能力?拿出來???全都拿出來??!

譯文:What else can you do, huh? Come on! Is that all youve got?

這是二郎神挑釁孫悟空時所說的話。孫悟空因為受到二郎神的誆騙誤闖天庭的禁地,被其師傅用捆仙索綁了起來,二郎神乘機狹私報復。譯者特意在字幕翻譯中使用了“huh(哼)”以及“come on(來呀)”等極具挑釁的詞語。在語音和畫面的映襯下,這樣的表達既生動又形象,忠實地表達了二郎神得逞之后內心里對孫悟空充滿的輕蔑之情,從而保證了目的語電影觀眾在瞬間即能看懂說話者的表達意圖。如果直譯原文,譯文變成:Do you have any other ability? Can you display any? Display them all! 看似忠實的直譯反而很難揭示二郎神此時真實的內心世界,達不到交際的目的。

例4 原文:大圣,今天就讓我們一起腳踏南天門,棒打凌霄殿。

譯文:Great Sage, today, lets fight cooperatively against the heaven.

這是牛魔王陰謀屠殺花果山眾生之后,故意栽贓給玉皇大帝時對孫悟空說的話。南天門與凌霄殿分別是中國神話傳說中的天宮門戶和玉皇大帝面見朝臣的寶殿,這兩個對中國人來講耳熟能詳的文化詞對于普通的西方人來說卻是相當的陌生?!澳_踏南天門,棒打凌霄殿”的本意就是攻打天庭,直譯之后的譯文變成了:Trample the South Heavenly Gate and destroy the Lingxiao Palace。這樣的譯文無疑會給目的語電影觀眾的眼睛蒙上一層文化的面紗,使得他們很難瞬時就能明白個中的含義,因此完全忠實的譯文反而增加了他們理解的負擔。相反,電影字幕的譯者并未拘泥于原文的字句,恰當地使用heaven一詞代替天庭,簡潔的譯文在一定程度上忠實地表達了原文的意思。

電影字幕是跨文化交流中一種重要的實用文體,因其具有鮮明的目的性而備受關注,翻譯時應充分考慮到目的語電影觀眾的需要,譯文并不是一定要與原文等值。由于不同的文化語境要求字幕翻譯使用不同的翻譯策略來達到預期的交際功能,翻譯目的論的誕生正好為字幕翻譯方法的多樣化創造了條件。本文結合翻譯目的論的三原則分析了電影《西游記之大鬧天宮》的字幕翻譯內容,認為譯者擺脫了對等翻譯的局限,恰當地將英文字幕融入更加符合目的語觀眾的文化語境。譯者通過英文字幕生動形象地表達了中國的民族文化精神,不僅給目的語電影觀眾帶來了多樣性的文化內容,而且幫助他們領略到獨具風格的東方文化經典。綜上所述,翻譯目的論為字幕翻譯開辟了全新的視角,使譯者在翻譯過程中能充分考慮目的語電影觀眾的審美情趣和信息需求,有利于譯者在翻譯過程中發揮自身的主觀能動性,對于有效指導字幕翻譯實踐活動具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

參考文獻

[1]楊柳.20世紀西方翻譯理論在中國的接受[M].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2009.

[2]李運興.字幕翻譯的策略[J].中國翻譯,2001(7).

[3]曹群英.從目的論角度談英語片名的翻譯.外國語文,2012(6).

(作者單位:四川農業大學人文學院)

猜你喜歡
翻譯目的論字幕翻譯
從目的論看戲劇《理想丈夫》的三個譯本
從翻譯目的論淺談《黃土大塬》字幕翻譯
翻譯目的論視角下字幕翻譯策略研究
目的論指導下的電影字幕翻譯
從《破產姐妹》看美劇字幕翻譯者的限制與選擇
接受美學視角下Mulan的翻譯研究
翻譯目的論三原則下的文學翻譯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