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談在學科教學中培養學生積極心理品質

2018-06-13 09:01陳軍
學周刊·上旬刊 2018年18期
關鍵詞:心理品質學科教學中學

陳軍

摘 要:學生在學校接受教育,不僅應該學習科學文化知識,更重要的是要在教育教學的影響下,形成良好的道德行為和心理品質。在學科教育教學的實踐過程中,滲透心理教育是其重要的手段。通過研究在學科教學中培養學生的積極心理品質,探索學校培養學生積極心理品質的途徑和方法,通過學科教學促進學生心理品質的提高,真正有效地全面推進學校素質教育,使學生全面、健康地發展,使師生在積極有效的學科教學互動中得到身心和其他方面的發展。

關鍵詞:心理品質;學科教學;中學

中圖分類號:G6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132(2018)18-0028-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8.18.015

培養學生積極的心理品質是心理健康教育的一項重要內容。學科教學作為學校教育的主要形式在學生全面發展中起著關鍵作用。在學科教學中培養學生的積極心理品質,幫助學生通過日常學科教育教學工作,在潛移默化中形成良好的積極心理品質,從而促進學生和諧、健康的發展,更有效推進學校素質教育的實施。

一、在學科教學中培養學生積極心理品質的意義

學校心理健康教育于早年就開始致力于在學科教學過程中培養學生積極心理品質的實踐和探索。一方面,我們的心理健康教育策略從以前的心理健康教育課、學校心理輔導與咨詢、心理健康講座等方式,向全方位、全過程、全滲透的積極心理健康教育策略轉變。另一方面,由于以前不太重視心理健康教育與學科教學的相互融合,僅僅把心理健康教育當作學校開設的一門課程,許多學科教師認為心理健康教育只是心理教師的任務,這不僅導致了學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局部化和片面化,而且也挫傷了心理健康教育專任教師的積極性,更沒能充分發揮學校心理健康教育在學校素質教育中所應有的作用。

顯然,傳統的心理健康教育已經不能滿足學生心理的全面健康發展的要求?,F代學校的學科教學是學校教育活動、學生學習發展最主要的過程和形式。我們要挖掘學科教學中培養學生積極心理品質的教育資源,探索如何更好地在學科教學中培養學生的積極心理品質的新策略和新方法,通過學生的積極的心理體驗以及充分開展積極心理品質的教育活動,使學生學會悅納自我,接納他人,養成健康良好的積極心理品質。

二、在學科教學中培養學生積極心理品質的途徑和方法

在學校教育教學過程中,要以課堂教學為依托,因為學生在校期間的大部分學習時間都在課堂,在課堂中滲透積極心理品質教育就更加方便。學科教學是學生接受教育的最主要途徑,學生的各種心理品質的培養也主要在學科教學的過程中得到發展的,所以學科教學也是影響學生心理品質發展的最主要的途徑。

(一)加強教師隊伍建設,培養教師積極的心理品質

在學科教學中,教師在課堂教學中處于主導地位,并且比學生的心理品質更為成熟,是學校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成員。學科教師應注重自身積極心理品質的培養,這樣才有利于全體學生積極心理品質的培養。教師在傳授給學生學科知識的同時,也影響著學生人格的發展。要使學生形成健全的人格和積極的心理品質,學校首先需要有良好心理品質的教師隊伍。

學科教師可以通過參加積極心理學的培訓和參加“陽光”活動來提高自身的心理素質,也提高了應對常見情緒問題的應對能力。教師在學科教學過程中,能充分利用自身的積極心理品質潛移默化地影響學生,幫助學生形成積極的心理品質。

(二)引導學生形成積極的心理品質

在學校教育中,教師是主導,學生是主體。教育的目標是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在學科教學過程中,學生的心理品質對學科教學的效果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學生需要轉變學習方式,提高自身的綜合素養。教師除了要保障學生學習的主體性、激發學生學習的信心、興趣和主動性以外,還必須引導學生以良好的心理品質來促進學科學習。但由于師生之間的成長環境、年齡都不相同,在社會、學校及家庭中的社會地位不同,使學生和教師對待同一件事物時所引起的心理變化并不一致,這時師生之間就會產生矛盾。

在實踐中,我們學校的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缺少積極心理品質的原因是:缺乏與他人的溝通、交流,自我封閉。教師要鼓勵學生互相交流,不僅討論成長的煩惱和心理的困擾,更重要的是傾訴。在此過程中,學生的不良情緒得到了緩解。因此,讓學生多參加集體活動,相互溝通,對課堂教學過程中某些不易克服的困難在學生同伴的幫助下得到了解決。例如,有的學生對某些學科教師習慣性語言和行為的誤解,由于不喜歡某個教師而影響其學科的學習,缺少毅力不能及時完成學科作業等等,在同學的幫助下,都得到了一定程度的解決。雖然,與心理咨詢專業教師相比,學生的同伴互助雖然有時顯得很有限,但它的“同伴效應”卻是學科教師所很難達到的。

培養學生擔任小小心理輔導員,把自己所學到的一些理論知識和自己學科學習結合起來,并推薦給身邊的同學,幫助他們擺脫學科學習方面的心理困擾,或者及時向教師反饋,使心理健康教育真正滲透到教育教學的每一個環節,拓寬了學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策略和方法,為全面推進素質教育提供了一個很好的途徑。

(三)在學科教學中形成一些積極心理品質

加強學生積極心理品質的培養,培養學生學科學習的主動性和意志力。在當前的教育評價體系中,學生的壓力來自家庭、社會、學校等多個方面,其中最根本的壓力來自于學科教學的評價。正確引導和培養學生的積極心理品質,將有助于有目的地發現和培養符合自身個體發展所需的積極心理品質。在教師的鼓勵和支持下,學生主動、樂觀、積極地通過各種途徑去尋求學科學習的樂趣,他們在克服困難的過程中發現、體驗成功的快樂,理解良好的意志品質和積極的心理狀態都會對學習和生活帶來益處。

三、結語

總之,教師要充分挖掘學科教學中的心理健康教育資源,培養學生自我拓展的積極心理品質意識。通過對學科教學和積極心理輔導的相互融合,將心理健康教育活動貫穿到教育教學的每一個環節,豐富學科教學過程中學生學習的心理體驗活動方式,培養學生積極的心理品質。

參考文獻:

[1] 夏小俊.學科教學中學生積極心理品質培養的策略[J].文學教育(中),2016(3).

[2] 張秋鈐,鄭朱明.高中地理教學中學生積極心理品質的培養[J].才智,2014(13).

猜你喜歡
心理品質學科教學中學
普通高中家長積極心理品質培養課程的設計與實施
在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培養學生積極心理品質
江蘇省兒童七項心理品質調查報告(下)
Big Hero 6: Always be with You
在教學中有效滲透德育的策略與方法
小學生積極心理品質教育的實踐
淺談德育在學科教學和日常生活中的滲透
寧波市四眼碶中學
諸暨市學勉中學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