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國服務型企業環境經營的驅動因素研究

2018-10-19 18:51楊博
智富時代 2018年9期
關鍵詞:驅動因素環境規制

楊博

【摘 要】隨著服務業對環境的影響逐漸顯性化,服務業的環境規制趨于嚴格,消費者環境意識不斷高,環境經營將成為當代服務型企業的戰略課題。本文從環境規制、利益相關者的壓力等企業外部要素以及效益驅動力等企業的內部要來分析影響服務型企業實施環境經營的驅動因素。在文獻分析的基礎上提出假設,構建概念模型。

【關鍵詞】服務型企業;環境經營;驅動因素;環境規制

一、引言

隨著我國服務業對國內生產總值的貢獻度不斷提高和制造業的服務轉型, 服務業在吸收和消耗大量社會資源的同時, 必然會加重對自然環境的負面影響,因此服務型企業的環境行為需要更有效的約束和規范。與此同時, 隨著服務業對環境的影響逐漸顯性化,服務業的環境規制趨于嚴格,消費者的環境意識不斷提高,環境經營將成為低碳經濟時代服務型企業的戰略課題。

不容置疑,環境問題已經受到政府、環境團體、消費者、媒體和企業自身的廣泛關注,越來越多的企業積極地參與到環境保護活動中,但是大多數企業都面臨著同樣的問題。其一,我們的企業是否真的需要環境經營, 環境經營是不是只是一種宣傳手段, 或者是一種潮流。第二,如果環境經營很重要,實施環境經營需要考慮哪些因素,如何有效地開展環境經營。第三,我們所采取的環境行為會對企業的業績帶來怎樣的影響,如何進行定量評價和分析。關于企業環境經營的動機 , Bansal & Roth (2000)認為企業主要追求競爭力的提升、 行為的正當性和社會責任意識三個方面。第一,競爭力方面,如有些研究者認為環境經營可以提高企業的生產效率,帶來成本和資源的節約,實現綠色產品和服務的差別化競爭,提高顧客滿意度和增強員工忠誠度,提升企業形象,激發技術創新,生成稀有的、有價值的能力,從而有助于獲取競爭優勢地位。第二,正當性方面,環境合理的企業,可以避免發生環境污染事故、經濟制裁等潛在的風險,可以減少利益相關者的批判,降低股票市場的非系統性風險,進入新市場時還可以避免當地的干預和反對。第三,社會責任意識方面,指的是當企業或者企業經營者具備很高的社會責任意識時,會主動減少對環境的污染和影響,采取環境保護行為?;诖?,本文從環境規制等外部因素以及企業提升競爭力等內部因素等視角進行研究,提出假設并進行實證檢驗,以期獲得有價值的結論,對服務型企業實施環境經營的頂層設計提供指導,并豐富相關理論研究。

二、理論基礎與研究假設

2009年11月,我國政府明確了減排目標,到2020年單位國內生產總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45%,并將把減排目標納入國家經濟發展的中長期規劃。隨著我國服務業對國內生產總值的貢獻度不斷提高和制造業的服務轉型,服務業在吸收和消耗大量社會資源的同時,必然會加重對自然環境的負面影響,因此服務型企業的環境行為需要更有效的約束和規范。與此同時,政策的正向激勵逐漸加大,環境經營帶給企業的正向效應也逐漸顯現,環境經營將成為低碳經濟時代服務型企業的戰略課題。本文從環境規制等企業外部要素以及企業效益驅動力的內部要素來分析影響服務型企業實施環境經營的要素。

(1)政府壓力與服務型企業環境經營

至今,有許多理論文章已經研究了規則因素對環境經營行為的影響,這些研究大多用博弈論闡明企業與監管者在特殊環境目標下達成合作意向的過程。Jennings和Zandberger認為強制力是企業環境管理行為的主要推動力。Bansal和Roth(2000)提出企業在環境問題上的行為受社會責任因素的驅動。Klassen和McLaughlin(1996 )指出企業自愿采用標準化環境管理體系(VA:Voluntary adoption)的驅動力還來自媒體和環境團體等方面的社會壓力?;谏鲜龇治?,本研究就政府媒體壓力與企業環境經營行為的關系提出假設H1,擬加以驗證:

政府媒體壓力與服務型企業環境經營呈正相關關系。

(2)市場壓力與服務型企業環境經營

Arora和Gangopaddhyay(1995)的研究表明消費者愿意為環境友好的產品支付溢價及對差異性產品放松價格敏感的條件,導致企業生產高質量的“綠色產品”,以區別同行業企業而贏得市場份額,企業也會自愿參與環境項目或采納環境管理系統,目的在于想得到消費者的認可,并獲得環境友好的好名聲,從而差異化其產品。Henriques和Sadorsky(1996)對加拿大大型企業的調查發現,客戶是僅次于政府的企業環境計劃壓力來源,同時越來越多的股東在評價企業價值時考慮到環境因素。另外,企業采納環境管理系統的決策還來自同行的影響。就市場壓力與企業環境經營行為的關系提出假設H2:

市場壓力與服務型企業環境經營呈正相關關系。

(3)效益驅動力與服務型企業環境經營

除了規則和市場因素這些外部因素影響企業主動改善環境外,企業引進產品環?;O計比原有的產品設計相對效益大、引進清潔生產技術比末端治理技術相對效益大等是推動企業進行環境經營的內在動力。北京大學楊東寧博士在對企業自愿采用VA的驅動力研究文獻時,指出現有以經濟學的理論和假設為基礎,強調基于效率的驅動作用。Segerson和Miceli認為潛在的成本節約能對企業自愿環境管理行為產生刺激作用。Caswell的研究結果表明新技術能提高產出,節約資源和能源。就效率驅動力與企業環境經營行為的關系提出以下假設H3:

效益驅動力與服務型企業環境經營呈正相關關系。

三、理論模型

綜合上述文獻分析與假設,沿著驅動因素影響環境經營的邏輯思路,可以構建出服務型企業環境經營驅動因素的理論模型,包含以下三個待驗證的路徑:“政府與媒體壓力→服務企業環境經營建設”、“市場壓力→服務企業環境經營建設”“效益驅動力→服務企業環境經營建設”。

四、結論

通過對環境規制、經濟服務化以及環境經營相關文獻分析和典型的傳統、現代服務企業的實地調研,本文從服務企業外部、內部兩個視角,三方面因素構建出了服務型企業環境經營驅動因素的理論模型,研究結論如下:

(1)政府和媒體的壓力正向影響服務型企業的環境經營建設。這與我國一直以來倡導的低碳經濟,提高環境規制的強度是一致的。(2)市場壓力正向影響服務型企業的環境經營建設。消費者是影響服務型企業環境經營的最主要因素。服務業生產和消費同時性的特質,使消費者在企業的環境經營中扮演共同參與者和評價者的雙重身份?!皡⑴c”一詞具有情感投入和主人翁意識的內涵。

【參考文獻】

[1]中國社會科學院工業經濟研究所課題組,李平. 中國工業綠色轉型研究[J]. 中國工業經濟,2011,(04):5-14.

[2]陳詩一. 節能減排與中國工業的雙贏發展:2009—2049[J]. 經濟研究,2010,45(03):129-143.

[3]趙玉民,朱方明,賀立龍. 環境規制的界定、分類與演進研究[J]. 中國人口.資源與環境,2009,19(06):85-90.

[4]薛偉賢,劉靜. 環境規制及其在中國的評估[J]. 中國人口.資源與環境,2010,20(09):70-77.

猜你喜歡
驅動因素環境規制
城市化包容性發展的綜合測度及驅動因素研究
中國企業的環保投入與企業效益分析
遼寧省鄉村旅游發展驅動力因素分析
環境規制下外資引進對環境治理的利弊分析及影響因素研究
公司EVA現狀及EVA驅動因素分析
中國企業管理創新的驅動力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