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環境規制

  • 我國環境規制與產業結構升級探究
    區應有不同的環境規制標準。鑒于此,文章把中國30個省份分為東、中、西部,使用門檻效應模型探究在創新能級距離下,不同環境規制強度對經濟增長和產業結構升級的影響。研究表明,環境規制的效應呈區域異質性。不同地區環境規制產生的顯著激勵疊加效應總體上呈現出“東低西高、呈階梯狀”的分布特征,并且對產業結構升級有明顯促進作用。產業結構升級通過刺激科技革新和產業結構合理化,對經濟的刺激效應呈現出從東部到西部的“對勾”型分布。關鍵詞:環境規制;產業結構升級;門檻效應中圖分類

    中國市場 2024年2期2024-01-27

  • 環境規制與不同類型技術創新對新型城鎮化的影響效應
    模型實證檢驗環境規制與不同類型技術創新對新型城鎮化的影響效應,且在考慮穩定性檢驗后證實了研究結論的可靠性。結果表明:中國省份間新型城鎮化發展極不均衡,研究期內整體呈現M型發展態勢。環境規制與新型城鎮化均具有顯著的空間交互效應,環境規制對新型城鎮化發展具有直接促進作用,環境規制下不同類型技術創新的作用效應存在明顯差異,生產技術創新對新型城鎮化發展更加穩定和顯著??刂谱兞匡@示,人力機制、市場機制等均對新型城鎮化能夠產生顯著正向效應,而內在機制表現為顯著負向作用

    技術與創新管理 2023年6期2023-12-22

  • 環境規制影響工業綠色轉型的中介及門檻效應研究
    模型實證分析環境規制對工業綠色轉型的內在影響機制及傳導路徑,發現正式環境規制對工業綠色轉型的直接影響為負,非正式環境規制對工業綠色轉型的直接影響為正,技術創新在正式環境規制影響工業綠色轉型中起到正向的部分中介效應,而非正式環境規制通過技術創新和產業結構雙重中介要素促進工業綠色轉型。正式環境規制和非正式環境規制的門檻效應顯示均存在單一門檻。因此,亟需持續推進環境規制的深度和廣度,從工業經濟增長和綠色低碳發展的“共生”“雙贏”視角加快工業綠色轉型。關鍵詞: 環

    財經理論與實踐 2023年6期2023-12-11

  • 基于技術創新視角下的環境規制與財務績效關系研究
    于愈發嚴格的環境規制,本文對環境規制與企業技術創新、財務績效的關系進行研究。選取重污染上市企業作為樣本進行研究,研究發現,環境規制對財務績效具有積極的改善作用;環境規制可以促進企業積極進行技術創新;技術創新對環境規制和財務績效的影響具有中介效應。說明重污染企業在環境規制下,可以通過技術創新提升財務績效水平,實現可持續發展。 關鍵詞:環境規制;技術創新;財務績效;重污染行業 一、引言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十八屆五中全會以來,黨和政府提出綠色發展成為未

    中國集體經濟 2023年32期2023-11-16

  • 環境規制與長江經濟帶工業綠色轉型
    帶為樣本考察環境規制對工業綠色轉型的排污異質性影響效應,結果表明,環境規制對長江經濟帶工業綠色轉型存在正向促進效應,符合“波特假說”,且這種影響存在排污異質性特征,表現為排污強度越高的地區促進作用越強。進一步研究表明,這種影響還存在非線性和門檻特征,其中,環境規制對長江經濟帶整體工業綠色轉型的影響呈現“J”形特征,對輕污染和重污染省市的影響均呈“U”形關系,對中污染省市的影響則不顯著。此外,2016年起實施的長江經濟帶綠色發展戰略有效增強了環境規制對長江經

    改革 2023年9期2023-10-15

  • 環境規制如何影響資本跨區流動?
    資的視角考察環境規制如何影響企業的資源配置策略。首先,文中基于理論模型考察了環境規制影響企業異地投資的作用機制;其次,以2004—2019年中國A股上市公司為研究對象,實證檢驗了環境規制對企業異地投資的影響。結果顯示:①伴隨著環境規制強度的提高,企業的異地投資規模顯著提升。②作用機理檢驗顯示,生產成本、技術創新水平、資產質量和市場競爭效率是環境規制影響企業異地投資的重要機制。具體而言,企業生產成本的增加是環境規制推動企業異地投資的重要原因,而技術創新水平的

    中國人口·資源與環境 2023年8期2023-10-14

  • 環境規制對綠色全要素生產率的影響研究
    摘? ?要:環境規制下經濟發展與節能減排雙贏問題一直是政府和學術界關注的熱點話題。在系統梳理國內外有關環境規制和綠色全要素生產率的研究成果后,發現目前已有的研究多是以“提高企業生產成本”為代表觀點的“遵循成本說”和“推動企業技術創新”為代表觀點的“創新補償說”。相關研究表明,環境規制對綠色全要素生產率的影響主要表現為正向促進、抑制和非線性關系。在此基礎上,對相關文獻進行總結和評述,指出當前研究的局限性,并對今后的研究進行展望,以期為我國的環境規制和綠色全要

    經濟研究導刊 2023年13期2023-08-26

  • 環境規制對涉農企業綠色技術創新的激勵效應:國際實踐與中國方案
    [摘?要]?環境規制成為世界各國應對生態危機的制度回應,其誘發綠色技術創新效應引起全球熱議。歐盟重視環境保護與經濟利益掛鉤,農業綜合補貼綠色化改良,產學研深度融合,搶占綠色專利的戰略高地,把握綠色先發優勢。美國央地之間、部門之間權責分明,建立著名的評價、信息公開和訴訟三大環境制度,選擇性實施綠色技術貿易自由化與技術壁壘。日本的農業環境規制主要是從國家糧食安全和食品安全的角度來考慮,以合適的價格支持涉農企業進行環境保全型農業創新。中國可從四個層面采取相應措施

    當代經濟管理 2023年8期2023-08-06

  • “雙鏈”融合對綠色技術創新的影響效應研究
    業結構升級或環境規制水平提高都會強化創新鏈與資金鏈融合度對綠色技術創新的促進作用。研究旨在揭示“雙鏈”融合對綠色技術創新的影響效應,為創新鏈與資金鏈深度融合以及提高綠色技術創新水平提供實踐指導?!娟P鍵詞】 “雙鏈”融合; 綠色技術創新; 產業結構升級; 環境規制【中圖分類號】 F234.3;F124.3?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4-5937(2023)15-0026-07一、引言黨的二十大報告強調,中國式現代化是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

    會計之友 2023年15期2023-08-04

  • 經濟高質量發展與新能源政策研究
    創支持與區域環境規制均能正向提升政策效應。研究結論為進一步推廣新能源試點政策、優化新能源城市空間布局及城市經濟高質量發展提供了經驗證據。關鍵詞: 準自然實驗;新能源示范城市;綠色經濟;科創支持;環境規制中圖分類號: F 062.9文獻標志碼: AHigh Quality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New Energy PolicyResearch: Testing on DID ModelSUN Zhennan LI Zhongyu

    上海管理科學 2023年4期2023-08-01

  • 數字金融發展如何賦能二氧化碳減排?
    一步探究政府環境規制的調節效應及數字金融發展的空間溢出效應。研究發現,數字金融發展能顯著降低二氧化碳排放,在進行一系列穩健性檢驗后結論依然成立。特別地,數字金融的覆蓋廣度和使用深度對二氧化碳排放的抑制作用更顯著,且在西部地區數字金融發展的二氧化碳減排效應更大。機制分析表明,數字金融發展能夠有效促進綠色金融發展、技術創新和產業結構升級,進而減少二氧化碳排放。進一步來看,政府環境規制能強化數字金融發展的二氧化碳減排效應;本地數字金融發展會通過“虹吸效應”抑制鄰

    當代經濟科學 2023年4期2023-07-29

  • 環保稅征收與企業全要素生產率
    研究,豐富了環境規制對企業高質量發展的相關研究,為建立有效的市場化環境規制提供了政策啟示。關鍵詞:環境規制;環保稅;全要素生產率中圖分類號:F275? ? ? ?文獻標志碼:A? ? ? 文章編號:1673-291X(2023)11-0109-04一、研究背景在過去相當長的一段時間里,中國經濟快速增長的推動力主要來自生產要素的數量投入,而非來源于生產效率的快速增長。過度依賴要素投入的經濟增長模式導致生產資料的過度耗費以及日益嚴峻的環境污染問題。黨的十九大提

    經濟研究導刊 2023年11期2023-07-24

  • 環境規制、經濟增長目標管理與中國經濟高質量發展
    ,實證考察了環境規制對經濟發展質量的影響。研究發現,環境規制顯著地促進了經濟高質量發展,但經濟增長目標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這一積極影響。異質性檢驗結果發現,在經濟發展相對落后的城市和經濟下行時期,經濟增長目標的負向調節作用更為明顯。文章結論為加強經濟增長目標管理,進而充分發揮環境規制的經濟高質量發展效能提供政策啟示。關鍵詞:環境規制;經濟增長目標管理;經濟高質量發展一、引言能源消耗與環境污染一直是中國經濟高質量發展過程中亟需關注的重要議題。很長時間以來,中國

    宏觀質量研究 2023年3期2023-07-11

  • 數字普惠金融、環境規制與區域經濟增長研究
    字普惠金融;環境規制;區域經濟增長一、引言《“十四五”國家信息化規劃》提出“深入推進綠色智慧生態文明建設,推動數字化綠色化協同發展,以數字化引領綠色化,以綠色化帶動數字化”。在全球經濟競爭日趨激烈的背景下,數字化與綠色化成為全球經濟社會轉型的兩大趨勢。普惠金融的發展為世界做出了重大貢獻,數字化的浪潮已經極大地影響了傳統經濟的所有領域,金融業加速向數字化轉型,為打通普惠金融的“最后一公里”帶來了諸多好處,使中國經濟的快速發展提供了可能。此外,環境監管被認為是

    遼寧經濟 2023年4期2023-07-10

  • 債務融資成本與農業企業綠色技術創新
    務融資成本、環境規制及綠色技術創新之間的關系進行了研究。結果表明,債務融資成本對綠色技術創新具有顯著的抑制作用;債務規模對債務融資成本產生互補效應,員工激勵、政府補助則產生替代效應;環境規制在債務融資成本與綠色技術創新之間發揮單門檻效應,只有當其高于門檻值時,低債務融資成本才能促進綠色技術創新,否則,會導致綠色技術創新被擠出。因此,政府應加強金融政策與環境規制間的配合,發揮政策組合的“合力”效應,農業企業應調整債務規模及強化員工激勵,提升對債務融資成本波動

    會計之友 2023年13期2023-07-06

  • 多重異質下環境規制影響資源型城市綠色發展的傳導機制研究
    摘要:為探究環境規制對資源型城市綠色發展的影響機理與傳導路徑,以中國95座地級資源型城市2007—2020年面板數據為樣本,采用B-K中介效應模型分析環境規制的傳導機制,并在此基礎上,選取“空間區位+資源依賴度+發展階段”三重異質性進行分析,探究環境規制對資源型城市綠色發展傳導機制的異質特征。研究發現:環境規制與資源型城市綠色發展呈“倒U型”曲線關系;環境規制可以通過技術創新提升、產業結構調整、引導外商投資、人力資本積累4條路徑間接促進資源型城市綠色發展;

    中國石油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23年3期2023-07-04

  • 異質性環境規制、空間溢出與漁業碳排放效率
    鴻宇關鍵詞:環境規制;漁業碳排放;空間溢出;非期望產出超效率SBM 模型;空間分位數回歸模型中圖分類號:F326.4;P74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5-9857(2023)02-0003-150 引言自2003年聯合國發布《21世紀議程》并宣布漁業經濟發展的重要性以來,中國漁業經濟迅速發展,中國漁業生產總值實現2003—2019年年均增速9.6%的“經濟增長奇跡”[1-3]。然而,漁業經濟的粗放式發展模式導致資源環境約束日益趨緊,溫室氣體排放問題

    海洋開發與管理 2023年2期2023-06-25

  • 環境規制、綠色科技創新與產業結構升級
    ,實證分析了環境規制、綠色科技創新與產業結構升級三者之間的關系。結果表明:(1)環境規制強度有利于產業結構升級且效果顯著;(2)綠色科技創新的發展有利于推動產業結構升級,且效果顯著;(3)環境規制與綠色科技創新彼此存在正向的沖擊作用,從貢獻度的角度來看,綠色科技創新的作用要大于環境規制。因此,應合理確定環境規制水平,逐步提高企業環境保護意識;加大企業科研投入,不斷提高企業創新能力;協調環境規制與綠色科技創新的關系,共同推動產業結構升級?!娟P鍵詞】? ?環境

    廊坊師范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 2023年1期2023-06-12

  • 環境規制對碳排放效率的多重性影響
    才保摘?要:環境規制對碳排放效率具有多重影響,本文對環境規制與城市碳排放效率的關系及作用機理進行深入分析,并采用非參數百分位Bootstrap法、逐步回歸法、聯合顯著檢驗法和調節效應檢驗產業結構升級、產業集聚、綠色技術創新和能源效率提升的多重中介機制。研究發現:環境規制有助于碳排放效率提升;環境規制對碳排放效率存在既有正向促進也有負向“遮掩”的多維關系;考慮時間和空間外部性,短期內環境規制對碳排放效率具有“本地-鄰地”溢出效應,長期來看,會抑制鄰地碳排放效

    商業研究 2023年1期2023-05-30

  • 環境規制與綠色金融協同效應探究
    ,文章探究了環境規制和綠色金融對企業綠色技術創新的影響。研究發現,環境規制對企業綠色技術創新具有顯著的“邊際遞增”效應;綠色金融對企業綠色技術創新具有顯著的正向促進作用;綠色金融與環境規制具有協同效應,綠色金融發展程度越高,環境規制對企業綠色技術創新的“邊際遞增”效應越強。 關鍵詞:環境規制;綠色金融;企業綠色技術創新;協同效應 隨著我國社會主義建設進入新時代,如何擺脫過去“高投入、高消耗以及高污染”的粗放型經濟發展模式,統籌好環境保護與經濟發展的關系

    中國集體經濟 2023年14期2023-05-30

  • 環境規制、企業金融化與研發創新
    奕翀關鍵詞:環境規制;研發創新;企業金融化;數字金融0 引言近年來,我國政府不斷向社會傳遞環境規制趨緊的信號,特別是2014年對《環保法》進行了重新修訂,加大了環境執法力度,建立了工藝訴訟和巨額罰金等制度,并且完善了環境保護與政績考核掛鉤的考核績效,可稱得上是史上最嚴格的環保法[1]。在環境規制政策日趨嚴苛的背景下,我國經濟可持續發展動能不足,轉向經濟高質量發展階段已成為客觀必然。實現經濟高質量發展需要社會各界的共同努力。由于企業研發創新能夠有效地促進企業

    科學與管理 2023年2期2023-05-30

  • 環境規制、綠色技術進步與中國低碳轉型
    要]嚴格把握環境規制政策導向,推動中國低碳轉型,對于構建和諧社會與促進經濟高質量發展意義深遠?;?010—2020年30個省份面板數據構建計量模型,從綠色技術進步視角探究環境規制對中國低碳轉型的影響,剖析環境規制對中國低碳轉型影響的空間溢出效應及區域異質性特征。研究結果顯示:環境規制對中國低碳轉型具有明顯正向推動作用,綠色技術進步在環境規制推動中國低碳轉型進程中發揮中介效應;綠色技術進步對中國低碳轉型的促進作用受環境規制強度門檻作用影響,即隨著環境規制

    現代管理科學 2023年2期2023-05-30

  • 地方政府競爭、金融發展與二氧化碳排放的異質模式
    要:異質性環境規制對二氧化碳排放具有差異化影響特征?;?002—2020年中國省域面板數據,應用有限混合模型,解析了地方政府競爭和金融發展作用下,異質性環境規制對二氧化碳排放作用的特征。研究結果表明:(1)異質性環境規制對二氧化碳排放的影響可以被客觀劃分為兩種模式,模式一下,市場型環境規制與命令型環境規制均表現出顯著的增碳作用,自愿型環境規制無法顯著影響二氧化碳排放,模式二下,市場型環境規制與自愿型規制均能夠抑制二氧化碳排放,且與模式一相比,命令型規制

    重慶社會科學 2023年3期2023-05-30

  • 雙碳目標下數字經濟對中國綠色能源效率的影響
    率的影響具有環境規制的門檻效應,當環境規制低于門檻值時,數字經濟阻礙了能源效率的發展,跨越門檻后,數字經濟顯著提高了我國能源效率。數字經濟對東部和中部地區能源效率的影響呈現正“U”型的非線性特征,跨越環境規制的門檻后,數字經濟顯著促進了東、中部地區的能源效率。關鍵詞:數字經濟;綠色能源效率;環境規制;能源依賴中圖分類號:F0621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1-148X(2023)02-0065-08收稿日期:2022-06-26作者簡介:程云潔(196

    商業研究 2023年2期2023-05-30

  • 環境規制對私營企業雇傭結構的影響研究
    而日趨收緊的環境規制將對其產生怎樣的影響鮮有研究?;?016年中國私營企業抽樣調查數據,考察環境規制對私營企業雇傭結構的影響,結果表明:(1)環境規制顯著促進了私營企業雇傭結構的穩定性,即增加了企業長期雇傭占比,該結果在考慮內生性問題后依然穩??;(2)環境規制主要通過擴大企業環保赤字的“成本效應”和引進綠色技術設備的“替代效應”增加企業長期雇傭占比,使私營企業的雇傭結構更穩定;(3)異質性分析表明,對具有政治關聯、成立時間10年及以上、處于公眾環境關注度

    當代經濟科學 2023年3期2023-05-30

  • 環境規制與制造業價值鏈攀升:助力還是阻力
    方面綜合考察環境規制對我國制造業價值攀升的影響機制。研究發現,環境規制動態影響制造業價值鏈攀升,短期內環境規制產生阻礙作用,長期中將顯著激勵制造業價值鏈攀升。進一步的面板門限檢驗發現,僅有環境規制強度達到一定“門限值”后,才能有效促進制造業價值鏈攀升。在“波特假設”的傳導機制檢驗中,環境規制既能夠通過弱“波特假說”的技術創新,也能夠通過強“波特假說”的生產效率增長,促進我國制造業價值鏈攀升。關鍵詞:環境規制;制造業價值鏈攀升;弱“波特假說”?;強“波特假說

    商業研究 2023年1期2023-05-30

  • 政府環境規制對市場契約關系的影響
    梁琪關鍵詞 環境規制;供應商-客戶關系;風險規避中圖分類號 F062. 2 文獻標志碼 A 文章編號 1002-2104(2023)04-0147-14 DOI:10. 12062/cpre20220926中國環境保護一直帶有鮮明的政府主導色彩[1],政府在發揮促進經濟增長和環境保護的雙重職能時往往面臨角色緊張[2],存在環境規制后污染反彈[3]及污染轉移[4]現象?;趯χ袊h境保護實踐的不斷總結和探索,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要“構建政府為主導、企業為主體、

    中國人口·資源與環境 2023年4期2023-05-21

  • 社會信任對環境規制碳減排效果的影響
    社會信任;環境規制;碳減排;調節效應中圖分類號 X321 文獻標志碼 A 文章編號 1002-2104(2023)04-0082-11 DOI:10. 12062/cpre. 20221030“雙碳”背景下,環境問題一直是各國關注的重點話題[1]。中國作為發展中國家正面臨著綠色轉型的艱巨任務,即需要在發展經濟的同時重視二氧化碳的協同減排。為此,政府制定并實施環境規制政策以加強環境保護和生態優化。環境規制政策的實施是否真正起到了降污減排的作用,環境規制尤其

    中國人口·資源與環境 2023年4期2023-05-21

  • 環境規制、研發費用加計扣除與企業綠色創新
    。研究發現:環境規制與企業綠色創新之間存在顯著的倒“U”型關系,并且隨著研發費用加計扣除政策力度的增大,倒“U”型曲線表現出拐點右移和下降傾斜度減小的變化,說明研發費用加計扣除政策能顯著增強環境規制對企業綠色創新的促進作用,削弱其抑制作用。進一步研究還發現低碳試點政策和產權性質會影響這兩種政策對綠色創新的協同作用,研究結論為完善環境政策與財稅政策、促進企業綠色創新提供了新的思路?!娟P鍵詞】 環境規制; 研發費用加計扣除; 綠色創新; 調節效應; 倒“U”型

    會計之友 2023年5期2023-03-02

  • 企業數字化對綠色技術創新的影響研究
    企業責任感與環境規制作為調節變量,考察對企業數字化水平與企業綠色技術創新關系的調節作用。研究發現:企業數字化在促進企業綠色技術創新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企業社會責任正向調節了企業數字化與企業綠色技術創新之間的關系;環境規制負向調節了企業數字化與企業綠色技術創新之間的關系。本文的研究不僅對企業數字化和綠色技術創新的研究提供重要的理論補充,而且通過對企業社會責任感和環境規制調節效應的研究,為企業發展提供了思路,激發了企業綠色技術創新的活力與積極性,在數字化轉型的

    科技與管理 2022年6期2023-01-15

  • 環境規制對河北省企業綠色技術創新的影響研究
    積極性受損。環境規制實現將企業環境治理成本私人化,進而可能對企業的綠色技術創新產生影響。文章選取河北省2012~2018年11個城市的面板數據,通過理論分析與實證檢驗來探尋環境規制與綠色技術創新間的關系,實證結果顯示:環境規制對企業綠色技術創新存在積極的正向影響,嚴格的環境規制強度能夠有效刺激企業進行綠色技術創新投入,并提高綠色技術創新的產出,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 關鍵詞:環境規制;綠色技術創新;面板回歸 一、引言 技術發展推動著經濟快速發展的同時,

    中國集體經濟 2022年33期2022-12-08

  • 環境規制對經濟增長的影響研究
    要:為探究環境規制政策的實施對長征沿線區域經濟增長的影響,基于2008—2019年長征沿線區域的面板數據對環境規制政策與經濟增長之間的關系進行實證分析。結果表明:環境規制對經濟增長的影響具有不確定性,環境規制的強度對經濟增長的影響受限于地區經濟發展的階段;城鎮化水平對環境規制與經濟增長的影響具有顯著的負向調節作用,但隨著城鎮化的發展,其負向作用在逐漸減弱。長征沿線各省市政府應該根據當地的發展水平制定相應的環境規制政策,加強環境政策落實力度。關鍵詞:長征沿

    長江技術經濟 2022年5期2022-11-07

  • 環境規制對農戶清潔取暖采納行為的影響
    替代”政策及環境規制執行效能。鑒于清潔取暖雙重政策目標,將農戶清潔取暖采納分為采納決策和采納效果兩個階段。采用Heckman模型,從約束型規制和激勵型規制兩個維度分析不同環境規制手段對農戶清潔取暖采納的影響效應。結果表明:約束型規制對農戶清潔取暖采納決策具有顯著正向影響,而對農戶清潔取暖采納效果具有顯著負向影響;激勵型規制對農戶清潔取暖采納決策和采納效果均有正向影響??刂苾壬缘腎V-Heckman模型和PSM反事實估計結果支持了上述研究結論。運用同時克服

    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22年6期2022-11-04

  • 環境規制對技術創新的影響研究
    【摘? 要】環境規制與技術創新關系的研究是我國經濟高質量發展過程中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論文以2000-2019年我國25個省為研究樣本,采用因果逐步回歸檢驗法,研究各省份的環境規制對其技術創新的影響。研究發現,環境規制不僅能夠直接對技術創新具有顯著的促進作用,而且能夠通過人力資本的中介作用,對技術創新產生積極影響。企業為應對政府提高環境規制,會采取引進人才或培訓的方式增強人力資本,進而增強企業的技術創新能力,最終提升各省份的技術創新能力?!娟P鍵詞】技術創新

    中小企業管理與科技·下旬刊 2022年7期2022-11-04

  • 環境規制對綠色經濟增長的異質聯動效應
    型的關鍵,而環境規制是促進綠色經濟增長的重要抓手。從財政分權程度和金融發展水平視角出發,利用面板門限模型考察在不同財政分權程度和金融發展水平下,環境規制對遼寧綠色經濟增長的影響,發現財政分權和金融發展水平均存在單一門檻,財政分權和金融發展水平均在環境規制促進遼寧綠色經濟增長過程中發揮積極作用,并且隨著財政分權程度提高和金融發展水平提升,環境規制對遼寧綠色經濟增長促進效果愈加明顯。[關鍵詞]環境規制;綠色經濟增長;門檻效應[中圖分類號]F124? [文獻標識

    黨政干部學刊 2022年9期2022-11-01

  • 城市經濟高質量發展研究
    空間視域研究環境規制與技術創新對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內在影響機制,并運用中國城市與城市群樣本在時空動態SDM模型中進行實證檢驗。研究表明:城市經濟高質量發展具有空間溢出效應與時間慣性效應;環境規制與技術創新主要通過直接效應對城市經濟高質量發展發揮促進作用,技術創新具有傳導機制。在城市群樣本下技術創新對經濟高質量發展存在顯著推動作用,但尚未發揮傳導作用。關鍵詞:環境規制;技術創新;城市經濟高質量發展;新經濟地理學中圖分類號:F061.5 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

    河北經貿大學學報 2022年4期2022-07-22

  • 環境規制對技術創新的影響研究
    據為樣本,就環境規制對技術創新產生何種影響做具體的回歸分析。結果證明,環境規制與技術創新符合先降后升的U型曲線關系。起初,較低的環境規制水平還不足以促進技術創新,以抑制作用為主,隨著環境規制水平的提高,環境規制對技術創新的影響轉變為正面作用。人力資本水平、收入水平、外商直接投資和行業利潤率對企業技術創新起積極作用,證實了波特假說的成立。因此,要制定合理的環境規制政策,提高人力資本水平,加大引進外資力度,提供對企業環境規制的補貼,使環境污染防治和經濟發展實現

    經濟研究導刊 2022年18期2022-07-15

  • 環境規制對經濟增長的影響研究
    型來實證分析環境規制對經濟增長的影響。結果表明:78%左右的省區表現為高高集聚和低低集聚的空間特征,我國經濟增長在空間上表現出高度的空間正自相關性,并呈現逐年增強的趨勢??臻g滯后項系數ρ為0.457,且在1%的顯著性水平下顯著,經濟增長具有顯著的空間溢出效應,本地區經濟增長會對鄰近地區的經濟增長起到正向促進作用。環境規制、對外貿易、人力資本以及資本投入對鄰近省區經濟增長的溢出影響并不顯著,財政支出、產業結構和技術創新對鄰近省區的經濟增長產生顯著促進作用。關

    客聯 2022年10期2022-07-06

  • 環境規制對綠色全要素生產率的影響機制分析
    心秀摘 要:環境規制是協同我國推進綠色經濟高質量發展和實現生態環境高水平雙重保護任務的關鍵所在。從經濟可持續發展角度而言,綠色全要素生產率是兼顧經濟效應與環境效應的綜合指標,其深入研究也更符合當代經濟發展的現實需求。本文力圖探討環境規制影響綠色全要生產率的內在機理,得出環境規制主要通過技術創新和產業結構優化這兩方面的因素對綠色全要素產生影響。關鍵詞:環境規制;綠色全要素生產率;作用機制一、引言Solow(1956)首次提出全要素生產率這一概念,他把經濟增長

    客聯 2022年3期2022-05-31

  • 環境規制、技術進步偏向與勞動收入份額
    理論框架揭示環境規制對勞動收入份額的作用過程,闡釋環境規制影響技術進步偏向進而影響勞動收入份額的路徑及機制,并采用超越對數生產函數方法測算各省技術進步偏向指數,利用2000-2018年中國大陸地區各省份數據和中介效應模型,運用SYS-GMM法進行實證檢驗。研究發現:環境規制對勞動收入份額呈現先抑制后促進的影響特征,當前我國環境規制實施強度已過拐點,有利于促進勞動收入份額上升;影響機制分析表明,環境規制通過技術進步偏向這一路徑促進勞動收入份額的上升。環境規制

    商業研究 2022年4期2022-05-30

  • 企業綠色技術創新的策略選擇
    境管理能力對環境規制壓力變化做出策略調整。資源條件和能力較強的企業,更大的環境規制壓力并不會導致其改變策略,但資源和能力較弱的企業則會脫離逐底競爭向地區均值趨同。在弱環境規制下,無論資源與能力條件如何,企業均不再采取逐頂競爭。關鍵詞:綠色技術創新;同群效應;環境規制;內部資源;環境管理能力中圖分類號:F272.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1-148X(2022)05-0058-12綠色技術創新是實現轉型的關鍵驅動力,具有雙重外部性、投資周期長、

    商業研究 2022年5期2022-05-30

  • 環境規制能否促進海洋科技創新
    板數據,檢驗環境規制與海洋科技創新的關系是否支持“波特假說”,進而采用門檻效應模型驗證不同類型的環境規制對不同海洋科技創新變量的非線性影響,并提出發展建議。研究結果表明:“波特假說”在海洋領域更多適用于控制型環境規制與科技創新,其所強調的嚴苛環境保護政策對海洋科技創新的影響路徑是增加海洋環境污染治理項目,進而強化海洋科技課題應用成果;未來應加強和規范海域使用金的征收和使用管理,不斷優化海洋產業結構,以及科學選擇環境規制工具和合理確定環境規制強度。關鍵詞:環

    海洋開發與管理 2022年4期2022-05-28

  • 海洋科技創新路徑下環境規制對海洋經濟發展的影響
    技創新路徑下環境規制對海洋經濟發展的影響,并提出發展建議。研究結果表明:環境規制與海洋科技創新的聯動顯著促進海洋經濟發展,且命令控制型環境規制的促進作用顯著,而市場激勵型環境規制的促進作用不顯著;海洋勞動力投入對海洋經濟發展起重要作用,對外開放程度對海洋經濟發展的影響不顯著;環境規制與海洋科技創新的聯動顯著促進東部和北部海洋經濟圈的海洋經濟發展且促進作用東部大于北部,但對南部海洋經濟圈的促進作用不顯著;未來應進一步完善環境規制政策、加快海洋科技創新、因地制

    海洋開發與管理 2022年4期2022-05-28

  • 環境規制視閾下長三角區域物流產業效率研究
    原因。文章從環境規制視閾出發,對長三角16個核心城市物流業2010~2019年投入產出面板數據進行測度分析,并對其綠色全要素生產率進行評價。結果表明:10年內長三角整體物流業綠色生產率水平有所提高,各分解指標也均處于上升態勢,但各市在研究年份均未達到生產前沿面,技術效率與規模效率上均有繼續改善空間。分省域看,兩省一市物流綠色效率表現出浙江>江蘇>上海。有鑒于此,各地政府需重視環境規制在長三角物流業發展中的積極作用,加大物流創新投入,引導鼓勵物流業綠色運營技

    物流科技 2022年5期2022-05-26

  • 環境規制與制造業產能利用率
    任務。本文從環境規制影響產能利用率的理論脈絡出發,探索環境質量與制造業產能利用率提高雙贏的可能性,采用2001-2017年制造業19個細分行業面板數據,構建隨機森林和系統廣義矩估計模型,檢驗環境規制、技術創新及二者交互項對制造業產能利用率的影響。結果表明,環境規制與制造業產能利用率之間存在顯著的倒U型關系。整體而言,技術創新并未在環境規制提升制造業產能利用率中起到顯著地調節效應,但具有明顯的行業分化特征。其中,技術創新的正向調節效應在中高技術制造業和清潔型

    商業研究 2022年2期2022-05-18

  • 環境規制影響中國裝備制造業發展的現狀分析
    究一般項目“環境規制對中國裝備制造業產業結構升級的影響及對策研究”(2020SJA2220)。作者簡介:王冉(1983-),女,漢族,河南柘城人,南京航空航天大學金城學院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為財務會計與審計、產業組織學;李然(1978-),男,漢族,江蘇南京人,南京航空航天大學金城學院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為國際金融。摘 要:伴隨經濟的發展,經濟、社會、環境的協調發展成為全球各國關注的焦點,人類可持續發展成為經濟發展的目標,本文在可持續發展背景下探索了中國裝

    現代商貿工業 2022年11期2022-05-15

  • 環境規制對中國裝備制造業產業結構升級影響的實證分析
    究一般項目“環境規制對中國裝備制造業產業結構升級的影響及對策研究”(2020SJA2220)。作者簡介:王冉(1983-),女,漢族,河南柘城人,博士在讀,南京航空航天大學金城學院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為財務會計與審計、產業組織學;周蕾(1982-),女,漢族,江蘇南京人,碩士,南京航空航天大學金城學院講師,主要研究方向為國際經濟。摘 要:我國自上世紀70年代末開始改革開放以來,經濟保持快速增長,伴隨而來的是對生態環境的負面影響,經濟增長與生態環境保護之間的

    現代商貿工業 2022年10期2022-05-15

  • 環境規制對區域綠色創新效率的影響研究
    ;雙重差分;環境規制中圖分類號:F205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2097-0145(2022)02-0063-07doi:10.11847/fj.41.2.63The Impact of Environmental Regulation on Regional Green Innovation Efficiency——A Guasi-natural Experiment Based on the Pilot of “Carbon Emission Righ

    預測 2022年2期2022-04-29

  • 金融機構助力綠色發展的可持續路徑與啟示
    性嗎?根據“環境規制——金融機構創新——綠色發展”理論邏輯,剖析地方政府與金融機構支持綠色金融發展的動力來源,并以綠色金融改革創新先行區——“湖州”為例,通過個案研究,歸納總結金融機構助力綠色發展的運作機制和瓶頸。研究發現:實施多元化環境規制策略,形成激勵與約束相容機制,有助于協調金融機構雙重目標之間的矛盾,驅動金融機構持續參與綠色金融創新。在環境規制策略的激勵與約束作用下,金融機構探索了有助于平衡風險與收益的自我可持續推進綠色金融的路徑。但是,部分金融機

    北京聯合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 2022年2期2022-04-27

  • 環境規制對企業綠色經濟績效的影響分析
    ,推出了許多環境規制措施來制約企業對于環境的影響,這些環境規制措施當中,包括許多的行政規章制度和對相關的污染行為進行一定的處罰,以及對污染排放征收必要的排污費等等,不僅在一定程度上有效地遏制了企業對于環境的影響,降低了大部分企業對于相關污染物的排放量,同時還促進了一部分企業的綠色創新,發展了綠色經濟,提升了綠色經濟的績效。關鍵詞:環境規制;綠色經濟;企業發展;影響中圖分類號:F272? ? ? ? 文獻標志碼:A? ? ? 文章編號:1673-291X(2

    經濟研究導刊 2022年9期2022-04-19

  • 環境規制會阻礙產業集聚嗎?
    復雜影響,在環境規制政策日益嚴格的背景下,企業作出地理決策改變產業集聚度水平,進而影響經濟與環境的可持續發展,因此研究產業集聚在環境規制下的變化規律具有重要的經濟應用價值與學術研究意義。為增強不同行業集聚程度的可比性,降低環境規制政策實施與外生變量的差異,采用DO指數法測算江蘇省12個產業集聚度,并按“三廢”排放污染水平將其分為高中低三類產業,構建面板回歸考察環境規制對各類產業集聚的影響。實證結果表明,江蘇省各細分產業的集聚程度存在明顯差異,長短期中環境規

    現代管理科學 2022年1期2022-04-03

  • 環境規制對國有企業轉型升級的影響
    重差分法考察環境規制對國有企業轉型升級的影響。結果顯示,環保問責制顯著促進國有企業轉型升級,且該結論經過一系列的穩健性檢驗依然成立;技術引進(設備更新)是環保問責制推動國有企業轉型升級的重要機制;環保問責制對國有企業轉型升級的促進作用存在等級和區域差異。鑒于此,實現“雙碳”目標進程中可進一步加強和完善環保領域的問責制度,針對不同隸屬等級、不同區域的國有企業實施差異化的環境規制政策,同時,國有企業應建立以技術創新驅動轉型升級的長效機制。關鍵詞: 環境規制;環

    財經理論與實踐 2022年2期2022-04-01

  • 環境規制對長江經濟帶制造業綠色全要素生產率的影響
    摘? ?要:環境規制是協同推進經濟高質量發展和生態環境高水平保護的關鍵。利用2012—2020年長江經濟帶沿線11省市數據,采用SBM模型、Malmquist-Luenberger指數、門限回歸模型、工具變量法等模型方法,分析環境規制對長江經濟帶制造業綠色全要素生產率的影響。研究發現,命令控制型和市場激勵型環境規制能夠顯著提升長江經濟帶制造業綠色全要素生產率,綠色技術創新和產業結構升級發揮中介作用;環境規制對長江經濟帶制造業綠色全要素生產率的影響作用具有區

    改革 2022年3期2022-03-31

  • 政府、企業、公眾三者間的演化博弈
    研究對象,從環境規制視角出發,構建政府、企業和公眾三者之間的演化博弈模型,通過演化仿真分析研究影響三個主體最終策略選擇的因素。實證結果表明:政府是否選擇監管策略受企業技術革新概率大小的影響,且政府監管概率與監管成本呈負相關,與名譽收益、企業上繳的罰款以及由政府監管不利導致的社會損失呈正相關關系;企業是否選擇技術革新策略受政府監督概率大小的影響,且企業技術革新概率與技術革新成本呈負相關關系,與企業不進行技術革新的成本、企業對公眾的賠償、政府對企業的罰金以及公

    商業研究 2022年1期2022-03-26

  • 欲益反損:土地供給偏向與城市綠色全要素生產率增長
    偏向政策通過環境規制和經濟集聚兩種路徑對中西地區中小城市和東部地區核心城市綠色全要素生產率產生影響。關鍵詞:土地供給偏向;綠色全要素生產率;環境規制;經濟集聚文章編號:2095-5960(2022)02-0100-12;中圖分類號:F062.2;文獻標識碼:A分稅制改革以來,中央政府基于平衡區域經濟展、限制大城市規模過度擴張的考慮,在城市建設用地供給上存在偏向中西部地區和中小城市的政策傾向。[1]考慮到中國區域間和大中小城市間經濟發展的不平衡以及由此引致的

    貴州財經大學學報 2022年2期2022-03-26

  • “身份”分割、環境規制與就業
    分割問題導致環境規制對不同身份勞動力就業影響存在非對稱性?;凇吧矸荨狈指钜暯?,利用2009~2018年30個省份面板數據實證分析環境規制對不同身份勞動力就業的異質性影響及作用機理,進一步采用面板門檻模型驗證環境規制對勞動力就業的“身份”分割門檻效應。研究結果表明:環境規制對勞動力就業的影響與其“身份”具有較強相關性,環境規制強度提升對“非國有”“外地”“非壟斷”勞動力就業的負面沖擊大于“國有”“本地”“壟斷”勞動力就業;環境規制對勞動力就業存在顯著的“身

    貴州財經大學學報 2022年2期2022-03-26

  • 自然資源資產離任審計對水資源環境的影響剖析
    水環境質量;環境規制【中圖分類號】F239? ? ? 【文獻標識碼】A? ? ? 【文章編號】1004-0994(2022)06-0088-8一、引言近年來, 我國環境問題日益突出, 經濟社會的可持續發展面臨挑戰, 黨和國家從國家審計層面探索環境治理的新思路, 充分發揮審計監督的作用。 2013年, 十八屆三中全會通過《關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并提出“探索編制自然資源資產離任審計資產負債表, 對領導干部實行自然資源資產離任審計, 建立生態環境損

    財會月刊·下半月 2022年3期2022-03-26

  • 異質性環境規制能否倒逼產業結構優化
    要:當下我國環境規制可歸納為三種形態,即命令型、市場型和自主型,環境規制不僅能夠依靠制度的倒逼效應來直接影響企業的生產行為,促使其進行生產技術改造,同時也能夠依靠制度的市場效應來助推企業自主創新和技術升級,邁向經濟高質量發展階段。利用SBM-DEA模型來測度中國30個省份工業企業綠色技術創新效率,可以發現命令型環境規制對產業結構優化的直接效應顯著為負,而市場型、自主型環境規制對產業結構優化則產生了正向影響;工業綠色技術創新效率在命令型環境規制與產業結構優化

    江漢論壇 2022年3期2022-03-11

  • 雙碳背景下數字經濟對碳排放強度的影響研究
    板數據,基于環境規制的中介路徑與綠色創新的調節效應分析數字經濟發展對碳排放強度的影響,并進一步分析了數字經濟不同維度和碳排放強度、環境規制和綠色創新之間的異質性關系。研究表明:數字經濟、環境規制和綠色創新降低碳排放強度;環境規制在數字經濟對碳排放強度的影響中存在中介效應,綠色創新在數字經濟通過環境規制影響碳排放強度的過程中具有調節作用,不同綠色創新水平下數字經濟對碳排放強度的影響不同;數字基礎設施和數字產業化顯著抑制碳排放強度,而產業數字化的抑制作用不顯著

    現代管理科學 2022年6期2022-03-07

  • 環境規制與產業結構優化協調發展的經濟增長效應研究
    的沖突不斷,環境規制與產業結構優化的協調發展作為關乎經濟綠色增長的關鍵,成為社會關注的重點?;隈詈弦暯?,利用2010—2020年數據測算全國31個省區市的環境規制與產業結構優化的協調發展水平,并用面板回歸模型分析兩者協調發展的經濟增長效應。研究表明:中國總體環境規制與產業結構優化的協調發展水平不斷提高,但尚處于勉強協調階段,距優質協調發展還存在差距,且全國不同區域協調發展水平存在異質性。此外,兩者的協調發展有助于經濟增長,對于不同地區經濟增長的推動效應存

    現代管理科學 2022年6期2022-03-07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