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臨床護理路徑對人工膝關節置換術患者的應用及效果探析

2018-10-21 05:14李苗苗王振濤黃東輝
健康周刊 2018年18期
關鍵詞:臨床護理路徑臨床效果

李苗苗 王振濤 黃東輝

【摘? 要】目的:探討對于人工膝關節置換術患者選擇臨床護理路徑進行干預后獲得的臨床效果。方法:選擇我院2017年11月~2018年05月收治的50例人工膝關節置換術患者作為實驗對象;采用抽簽法分組后進行人工膝關節置換術護理措施的研究;對照組(25例):選擇基礎措施展開臨床護理;觀察組(25例):選擇基礎措施+臨床護理路徑展開臨床護理;最終就兩組人工膝關節置換術患者膝關節功能恢復正常耗時以及住院耗時展開對比。結果:同對照組人工膝關節置換術患者膝關節功能恢復正常耗時以及住院耗時對比,觀察組獲得明顯縮短(P<0.05)。結論:護理人員選擇臨床護理路徑完成人工膝關節置換術患者護理工作,對于患者膝關節功能恢復正常耗時以及住院耗時的縮短可以獲得明顯效果,從而促進人工膝關節置換術患者的早期康復。

【關鍵詞】臨床護理路徑;人工膝關節置換術;臨床效果

臨床對于骨科膝關節病癥患者在實施疾病治療期間,膝關節置換手術獲得廣泛應用,此類手術表現出顯著的操作難度,并且對于處于術后康復階段的患者,呈現出系列并發癥的概率較為顯著,主要體現為血栓、關節水腫以及手術后感染幾方面,對此配合進行護理對策的研究意義顯著[1]。本次研究將針對人工膝關節置換術患者確定最佳的護理措施,從而通過臨床護理路徑,將患者的膝關節功能恢復正常耗時以及住院耗時顯著縮短。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擇我院2017年11月~2018年05月收治的50例人工膝關節置換術患者作為實驗對象;采用抽簽法分組后進行人工膝關節置換術護理措施的研究;對照組(25例):男13例,女12例;年齡分布范圍為41歲~72歲,平均年齡為(55.29±2.23)歲;觀察組(25例):男15例,女10例;年齡分布范圍為43歲~75歲,平均年齡為(55.31±2.29)歲;觀察對比兩組人工膝關節置換術患者的性別、年齡,最終發現無明性差異(P>0.05)。

1.2 方法

對于入組后的兩組人工膝關節置換術患者,合理進行人工膝關節置換術護理措施的研究;對照組:選擇基礎措施展開臨床護理;觀察組:選擇基礎措施+臨床護理路徑展開臨床護理;對于對照組,主要于服藥指導以及出院宣教幾方面展開;對于觀察組,具體為:

1.2.1 做好住院首日護理工作

就住院設備以及住院環境,醫院安排專業人員對人工膝關節置換術患者進行介紹,并且就對應負責的醫護人員進行告知,對患者的個性特征以及病情狀況展開總體評測工作,就醫院具體規則以及體制進行講解,并且對患者負性情緒加以評判,給予必要的心理慰藉,將手術治療關鍵性進行有效明確,將患者擔憂充分清除,就患者的系列檢測內容以及檢測時間給予全方位解釋[2]。

1.2.2 做好住院次日護理工作

合理完成樣本搜集工作,對于術前系列檢測協助完成,對患者肌力情況進行測算,對患者用藥進行引導[3]。

1.2.3 做好住院第3日護理工作

對于術前系列教育,安排護理人員對人工膝關節置換術患者認真展開,就系列儀器的使用以及相關使用要點進行認真告知,就床上排便合理展開鍛煉操作,就系列準備工作需要全方位展開,就術后功能訓練規劃,需要對患者進行告知,手術前<10h,對于進食需要進行禁止[4]。

1.2.4 做好住院當天以及術后護理工作

護理人員針對人工膝關節置換術患者做好皮膚檢測工作,完成手術后護理人員需要詳細了解患者的身體情況,并且協助患者進行≥6h的平臥位選擇,此外手術后<6h,對進食進行禁止,做好疼痛感評測工作,對于用藥加以引導,并且做好冷敷操作[5]。

1.3 觀察指標

觀察對比兩組人工膝關節置換術患者膝關節功能恢復正常耗時以及住院耗時。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統計學軟件SPSS20.0對兩組人工膝關節置換術患者護理結果展開數據分析,計量資料(膝關節功能恢復正常耗時以及住院耗時)以形式實施t檢驗,最終P<0.05為差異表現出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同對照組人工膝關節置換術患者膝關節功能恢復正常耗時以及住院耗時對比,觀察組獲得明顯縮短(P<0.05),見表1。

3 討論

對于膝關節疾病患者,如果病癥表現尤為嚴重,臨床需要及時展開膝關節置換手術治療,期間通過研究護理對策予以針對性配合,對于膝關節疾病患者病情康復可以顯著性促進。

臨床護理路徑的實施,對于患者作為護理核心特點可以顯著突出,對于護理的全方位實施可以充分確保,對于優良醫患關系構建以及人文關懷凸顯可以做出保證。

觀察本次研究結果,同對照組人工膝關節置換術患者膝關節功能恢復正常耗時以及住院耗時對比,觀察組獲得明顯縮短,可充分說明對人工膝關節置換術給予臨床護理路徑干預可行性。

綜上所述,護理人員選擇臨床護理路徑完成人工膝關節置換術患者護理工作,對于患者膝關節功能恢復正常耗時以及住院耗時的縮短可以獲得顯著效果,從而對于人工膝關節置換術患者術后狀態的改善以及早期康復奠定基礎。

參考文獻

[1]鄭紅葉.臨床護理路徑對人工膝關節置換術病人SAS評分、術后并發癥發生率及護理滿意度的影響[J].全科護理,2017,15(09):1087-1089.

[2]宋雯,余華晨.術中舒適護理對人工膝關節置換術患者術后疼痛及膝關節功能的影響[J].中國現代醫生,2015,53(26):151-153+156.

[3]付莉,張萍,張戈,等.保溫護理對人工膝關節置換術患者術中應激及凝血功能的影響[J].河北醫學,2014,20(12):2099-2102.

[4]馬澤萍,巫惠珍,王友梅.臨床護理路徑在人工膝關節置換術護理中的應用及效果評價[J].齊魯護理雜志,2014,20(16):26-28.

[5]黃麗華,曹平.程序化護理干預對人工膝關節置換術患者康復效果的影響[J].實用臨床醫藥雜志,2013,17(20):65-67.

猜你喜歡
臨床護理路徑臨床效果
臨床護理路徑在子宮肌瘤患者圍術期護理中的應用
臨床護理路徑在開顱手術患者術后健康宣教中的應用
白眉蛇毒血凝酶與泮托拉唑聯合應用于上消化道出血的臨床療效評價
觀察奧曲肽治療腹部手術后粘連性腸梗阻的臨床效果
蘭索拉唑聯合抗生素三聯療法治療胃潰瘍的臨床療效觀察
替米沙坦不同給藥時間治療高血壓的療效分析研究
觀察不同劑量阿托伐他汀治療腦梗死的臨床效果
成人腹腔鏡疝修補術92例臨床分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