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護理風險管理在重癥護理查房中的應用效果評價

2018-10-21 07:16陳圓圓
健康周刊 2018年18期
關鍵詞:應用效果風險管理

【摘? 要】目的:觀察護理風險管理在重癥護理查房中的應用效果。方法:抽取我院實施護理風險管理模式前后重癥病房(ICU)患者各60例作為研究對象,其中實施前為對照組,實施后為試驗組,觀察兩個階段的護理工作質量。結果:試驗組患者壓瘡、靜脈血栓、護理差錯等護理不良事件發生率為3.33%,明顯低于對照組的18.33%(P<0.05);試驗組患者護理總滿意度為98.33%,對照組患者護理總滿意度為86.67%,組間對比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重癥護理工作所面臨的風險因素眾多,而將護理風險管理引入重癥護理查房工作中,能夠極大地降低墜床、護理差錯、脫管等不良事件發生率,促使護理工作質量得到持續改進。

【關鍵詞】重癥病房護理;查房護理;風險管理;應用效果

重癥患者病情危重、變化迅速,可能會伴隨一個或多個器官功能的損傷。重癥患者“重、快、繁”的臨床特點決定了其對護理工作充滿了挑戰。在重癥患者的護理過程中,護士必須抓住關鍵環節,快速實施準確有效的護理干預,提升患者的救治效率。在重癥醫學科,護理查房是重要的護理活動之一,有助于協調醫療護理工作,使日常醫療護理工作科學、有序。

1 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取實施護理風險管理模式前后重癥病房各60例患者,其中,2016年1月-12月期間為實施護理風險管理前,將此作為對照組;2017年1月-12月期間為實施護理風險管理后,將此作為試驗組。試驗組男38例,女22例,年齡49歲~75歲,平均年齡(62.28±10.48)歲;ICU住院時間3d~10d,平均(6.52±2.14)d。對照組男36例,女24例,年齡48歲~76歲,平均年齡(63.29±10.48)歲;ICU住院時間3d~9d,平均(5.48±2.22)d。納入標準:均選自重癥監護病房,且均知情并同意此調查。排除標準:預計存活時間不足1年者;存在意識障礙者。2組患者性別、年齡等基線資料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對照組每天使用護理輪,責任護士每天進行兩輪日常檢查,回顧患者的一般情況,積極回答患者的問題,不合理的行為應該給予指導。測試組根據常規護理輪進行如下護理風險管理:①組織查房小組:明確規定重癥病房查房小組應包括護士長、護理組長、責任護士,特殊情況下需要邀請責任醫生一同查房,查房人員對重點與疑難治療護理問題進行討論,最終統一意見。②確定查房時間:規定重癥病房每天查房頻率為2次,在醫療早間查房之后實施首次護理查房,下午醫療晚間查房之前實施第二次護理查房。③病房的關鍵點:在治療和護理工作集中的那一天,第一輪病房舍入被視為護理風險關注的關鍵階段。重點是治療和護理操作過程中不良事件的風險評估,以及預防計劃的規劃和實施,如治療和護理工作的實施,醫院感染和護理操作等風險因素得到控制。就夜間而言,護理人員的數量將大大減少。第二輪病房舍入的風險防范是控制各種事故,例如病人掉落事件,導管脫落事件,意外拔管事件等需要頻繁預防的常見事件④確定護理病房輪次的討論模式:在實施病房輪檢工作之前,責任護士需要充分了解病人的基本信息,同時掌握病人的治療過程和操作,重視護理人員解釋患者病情和治療效果的現狀,提出護理工作中存在的困難和關鍵問題,并根據實際情況探討可能的護理風險和可能的不良事件。由護士長、護理組長等對可能發生的風險進行評估與總結,并與責任護士進行商討,最終制定具有針對性的風險防范方案以及具體實施細節。

1.3觀察指標

對比2組患者護理不良事件發生率及護理滿意度。其中不良事件發生情況由護理人員進行記錄,在調查截止日進行發生次數的統計。

1.4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7.0統計學軟件處理數據,計量資料以x±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X2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2組患者護理不良事件發生率對比

試驗組患者壓瘡、靜脈血栓、護理差錯等護理不良事件發生率為3.33%,明顯低于對照組的18.33%,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3 討論

3.1 ICU護理風險分析

ICU也被稱為重癥監護病房,它集中了患者更為關鍵的疾病,并在人力資源,物質資源和技術方面提供最大程度的保護,以獲得最佳治療效果。入住ICU的患者包括必須在嚴重創傷或大手術后,需要接受心肺復蘇治療的患者,嚴重休克或中毒患者等進行生命體征的連續監測。從入院患者的特征來看,病情更為嚴重,變化迅速任何時候的都將受到生命威脅。重癥監護病房的護理工作基于患者病情的不穩定性進一步增加了相關風險,從而也提高了對護理管理的要求。

3.2護理風險管理模式分析

護理風險管理是一種管理模式,具有識別,評估和治療護理風險等功能。將其應用于重癥監護管理有助于控制各種護理風險因素,從而提高整體護理質量??梢愿鶕撛诘奈:颊叩娘L險進行評估,同時應用合理的計劃來控制各種風險因素;將其引入到日常查房管理工作中,有助于控制護理不良事件的發生率,從而進一步提升重癥護理質量。據相關調查結果顯示,在重癥護理工作中引入護理風險管理后,將護理不良事件的發生率由12%降低到了2%,充分證明了護理風險管理在重癥護理工作中的應用價值。

4 結論

綜上所述,重癥護理工作所面臨的風險因素眾多,任何一個環節出現問題都有可能會威脅到患者的生命安全,而將護理風險管理引入到重癥護理查房工作中,能夠極大地降低墜床、護理差錯、脫管等不良事件發生率,促使護理工作質量得到持續改進,同時也有助于提升患者的護理滿意度。

參考文獻

[1]張霞.風險管理模式降低醫院護理不良事件的意義[J].中國衛生產業,2016,13(23):155-157.

[2]吳瓊.“風險管理”模式在護理管理中的實踐體會[J].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2017,17(A4):271-295.

作者簡介:

陳圓圓(1991-)女,籍貫:湖北天門,職稱:護師,學歷:本科。

猜你喜歡
應用效果風險管理
住房公積金風險管理信息化審計探討
風險管理在心內科中的應用效果觀察
護理風險管理在急診科護理管理中的應用
養老保險精算的分析與風險管理的研究
養老保險精算的分析與風險管理的研究
體驗式教學法在小學品德與生活教學中的應用研究
任務驅動教學法在C 語言教學中的應用研究
手術中個性化心理護理在原發性青光眼患者中的應用
健脾扶正湯在晚期胃癌治療中的應用
化療聯合CIK細胞治療卵巢癌的臨床觀察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