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教學資源建設與教學方法學歷與非學歷教育的研究

2018-10-21 10:46曹利菊
天津教育·下 2018年10期
關鍵詞:非學歷學歷教學資源

曹利菊

2004年由教育部發起、國家開放大學(原中央廣播電視大學)具體實施“一村一名大學生”培養計劃,為全國各地農村培養了一大批“留得住、用得上、干得好”的農村實用人才和致富帶頭人。為了繼續推進這一項目,順應“互聯網+”時代發展的需要,國家開放大學于2016年在“一村一”培養計劃中的農業經濟管理專業中增設了農村電商方向,目的是要為農村電子商務發展培育相應的人才,或是為從事農村電商活動的人員提供相應的智力支持。

習近平同志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從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戰略高度出發,把優先發展教育事業作為提高和改善民生水平、加強和創新社會治理的重要舉措,要求“辦好繼續教育,加快建設學習型社會,大力提高國民素質”,并且提出要“辦好學前教育、特殊教育和網絡教育”。在建設教育強國的國家戰略指導下,學歷教育與非學歷教育作為當前普遍存在的兩種教育形態,各有所長,在培養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分別發揮各自的作用。隨著技術的推動和移動互聯網時代的到來,兩種教育形態在教學資源建設及教學方法兩方面逐步形成了互補及融合的態勢,尤其是一些實操性較強的專業,如電子商務專業等,兩種教育形態的融合顯得更加明顯。本文以國開農業經濟管理農村電商專業為例,從教學的角度探討的學歷教育與非學歷教育的融合,并以教學觀念轉變、教學資源建設及教學過程落實為路徑,對學歷教育與非學歷教育的融合進行了探討。

概述

學歷教育與非學歷教育的概念

按照《教育大辭典》的解釋,學歷教育是指:對學生實施系統的初等教育、中等教育、高等教育的總稱,畢業后獲得相應的學位或學歷證書。具體來看,我國現階段學制體系規定的學段有初等、中等和高等三個基本學段。經教育部批準的民辦院校、具有學歷招生資格的院校,包括普通高等教育、自考、成人教育、廣播電視大學等系列教育,國家承認其畢業證書,都屬于學歷教育。

郭文奇(2002)在《非學歷教育定位問題研究》中指出非學歷教育是指:根據各種實際需求而進行的教學形式(學歷教育以外的),主要有崗位培訓、項目培訓、專業技術培訓、行業培訓和各種層次、行業的繼續教育,以及各種內容在內的中短期培訓。

學歷教育與非學歷教育的特征

從上述的概念中可以看到,學歷教育與非學歷教育的主要區別在于“歷”,學歷教育中的“歷”表示學習的“歷程”,其強調教學的過程與學習的過程,有一定的過程性,依據于過程性,使學生進行系統性的專業知識的學習,構建系統化的專業知識框架。非學歷教育的學習歷程較短,通常是學習者基于自身發展需要而主動選擇的學習,更加突出“實用性”,更加強調學習效果,因此,與學歷教育學習的系統性相比,非學歷教育的學習則顯示出其“碎片化”的特征,這與當前移動互聯網對于學歷教育的要求不謀而合。但我們也可以看到,非學歷教育的知識傳播是將學歷教育中系統化的知識進行拆分,而脫離系統化的專業知識支撐的碎片化學習對于學習者專業素養及專業前瞻性展望是遠遠不足的。

綜上所述,學歷教育與非學歷教育在教學方面有著緊密的聯系,因此,有必要對學歷教育與非學歷教育在教學方面的融合進行研究。

學歷教育與非學歷教育融合的研究現狀

筆者在中國知網上以“學歷教育”“非學歷教育”“融合”或“溝通”等為關鍵詞進行檢索,檢索到1988~2016.10間論文共18篇,以“學歷教育”“非學歷教育”等為關鍵詞,則檢索到1988~2016.10間論文等為821篇。通過查閱文獻和分析,我們發現所有文獻都體現出三個主要特征:一是突出了發展非學歷教育的意義、作用和政策取向,未對具體融合的措施進行深入討論;二是2006年后對于學歷和非學歷教育的融合研究多數是基于廣播電視大學的實踐;三是少有從教學角度出發,以教育資源、教學方法融合為研究主題,展開學歷和非學歷融合的研究。根據現有的文獻資料,學歷與非學歷教育融合研究的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有的學者將關注點聚焦在學歷教育與非學歷教育的區別上,試圖從兩者的區別這一角度,找到學歷教育與非學歷教育架構的橋梁。如謝瑞霞(2012)認為非學歷教育有別于學歷教育,是源發于社會性需求的一種教育模式,包正樺(2015)進一步從需求角度區分了學歷和非學歷教育的模式,指出了非學歷教育已經超出了傳統的學校教育模式,呈現出多樣化、靈活性等特征。這部分學者從需求角度出發,對學歷與非學歷教育的區別有清晰的認識,并從政策角度和“學歷+技能”的教學模式轉變角度,提出學歷與非學歷融合的可能性。

有的學者基于非學歷教育研究文獻的缺失,試圖從實踐中找到學歷教育與非學歷教育融合的具體經驗,基于此思路,這些學者對已有的實踐活動進行總結,得到一些有益的結論,其中一些學者認為發揮高??蒲泻蛯W科優勢是融合的關鍵,劉杰(2015)等人認為要發揮好高校教學科研綜合實力的優勢,推進非學歷教育的發展,另一些學者比較充分地認識到了非學歷教育的社會性,在不排除理論基礎的前提下,更關注如何在教學過程中實現學歷教育與非學歷教育的融合,比如在教學方法和策略上的改進(黃洵,2011),在“學歷+技能”的教學模式方面進行改進,引入職業證書形式(陳桂興等,2012)。

綜上所述,學者們的研究成果基本厘清了學歷教育與非學歷教育的差異,在如何推進非學歷教育發展上,更多的是從宏觀政策角度,提出了加快思想觀念的轉變、學歷+技能、引入職業證書等等措施,忽視了學歷與非學歷教育融合的關鍵在于如何適應教育需求的變化,即教育內容的變化,即如何把系統的理論知識進行重新整合,符合非學歷教育知識需求的碎片化、時效化、短期化等特征,從目前的文獻資料來看,還沒有把兩者教育資源有效融合的研究成果,這一缺憾在實踐中體現為“我國目前非學歷教育的實際情況是絕大多數移植學歷教育,多數都停留在知識傳授階段,理論講授還是較多?!保▽O愛玲,2014)

隨著非學歷教育的快速發展,有必要化解如此尷尬的局面,并拓展對非學歷教育的社會性的界定(不能僅僅把技能作為社會屬性的全部內涵),加快學歷教育與非學歷教育資源的融合研究。

基于教學的學歷教育與非學歷教育的融合路徑

教育的首要問題是培養什么樣的人,學歷教育是從各專業的教學目標、課程的設置、教學計劃等方面來回答這個問題;非學歷教育則是從教學目標和學習內容兩方面來回答這個問題。教學是落實“培養什么人”這個教育目標的具體方法與手段,也是學歷教育與非學歷教育融合的關鍵點。因此,從教學出發,以滿足學生的學習需求為根本點,進行學歷教育與非學歷教育的融合路徑的探討,具體有以下幾個方面:

以教學觀念的轉變為突破口

教學是涉及“教”與“學”兩個過程,對應“教師”和“學生”兩個主體。當前無論是學歷教育還是非學歷教育,在開展教學活動時都是以“教”為主,以“教師”為中心,以傳授知識為主的教學,這種教學觀念忽視了“學”的過程和“學生”這個主體,因此教學效果不明顯。盡管非學歷教育的教學活動開展的最初原因是為了滿足學生自身的發展需求,但是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由于既有教學觀念的影響,距離完全滿足學生的需求還有一定的差距。造成這種情況的根本原因就是教師的教學觀念沒有與時俱進,沒有跟上時代的發展。因此,在兩種類型的教學過程中,要想取得好的教學效果,就要將學習者學習需求的滿足放在首位,在農村電商專業的授課及輔導過程中,我們發現有的同學是準備從事電商行業,有的同學在電商經營方面則小有成就,作為教師更是要注意到學生的需求并提供給學生不同的學習方法與資源并對其學習進行指導,對于準備從事電商行業的同學來說,除了要傳授其相應的專業知識之外,還要引導其進行相應的發展規劃;對于小有成就的學員來說,應為其分析當前其經營活動中的問題及難點,并引導其履行相應的社會責任等。

總的來說,只有教師切實轉變自己的教學觀念,從學生的需求出發來開展教學活動,才能讓學生在其所從事的電商行業中有所收獲、有所提升,進而實施當地的發展戰略。

以教學資源建設為主要途徑

教學資源是實現教育的主要途徑,在以學生需求為中心的教學觀念指導下,學歷教育與非學歷教育的資源應遵循共建共享的原則來進行構建,即所構建的教學資源既符合學歷教育中系統化的知識體系,又符合非學歷教育中碎片化的知識點的應用需求。農村電商專業的課程在構建教學資源時,就遵循了共享的基本原則,即既能滿足學歷教育的教學需要,同時也可以滿足非學歷教育的需要。

課題組成員從專業計劃中遴選出一些課程,這些課程既在專業中比較重要,同時又是實用性較強的課程,如《網上開店》《農產品營銷理論與實務》《網絡營銷實務》《電商案例分析》《網店美工》《電商法律與法規》等課程。以上課程,我們按照學歷教育的要求構建了完整的教學資源,在構建學歷的教學資源時,對課程的知識點進行了梳理,尋找對于非學歷教育中那些時效性、實操性強的知識點,對這些知識點進行基于移動智能終端的學習資源建設。通過課程組的努力,一方面我們對農村電商專業進行了座談,了解其在從事電商行業時需要的知識與指導;另一方面我們對課程知識點進行了梳理。在資源制作方面,充分考慮到學生的需要與專業知識的共通性,在共建共享的原則指導下,從上述課程中梳理出并錄制《網上開店基礎》《網站美工》《內容營銷》《社區(群)營銷》《網店定位和市場分析》《數據分析基礎》《農村電商案例分析》《農村電商發展》《互聯網金融服務農村電商》和《電商法律基礎》等10個系列100多節微課。這些微課資源不僅僅是農村電商學生的學習資源,同時整合為“農村電商”專題向社會供應。在共建共享原則下,依托于專業系統性,制作出的資源不僅在學歷教育中得到學生認可,在非學歷教育中也受到了廣泛好評。

以教學過程落實為抓手

教學目標的實現和教學資源的制作最終都是通過教學過程的落實來完成教育的最終目標的。教學本身是具有過程性的,即教的過程和學的過程,對應著教師與學生兩個主體。教的過程直接會影響到學的效果。因此,在學歷教育與非學歷教育融合路徑的探討中,課題級通過研究與實踐發現,教學的落實中很重要的一個方面是教學方法。眾所周知,非學歷教育的教學效果相比于學歷教育而言要更加有效一些,其根本原因之一就是其教學方法的不同。在農村電商專業的教學過程中,充分借鑒了非學歷教育中的授課方式,以專業課中的《網絡營銷實務》課程為例,除了提供傳統的面授課之外,我們還嘗試使用非學歷教育中職業培訓的方式來進行教學,結合當前網絡營銷實務中比較重要的內容營銷進行《互聯網思維下的網絡營銷及內容營銷》專題的授課。課后通過對學生電話采訪、訪談等方式了解學生對授課的滿意度,并且發現滿意度較高,而且學生希望這類結合當前熱點的專題授課可以盡量增加,這樣的課程對他們從事電商活動的啟發很大。

此外,結合國家開放大學學習網,在農村電商的教學中,采用線上與線下相結合的教學方式來進行依托于平臺的課程教學,這既是電大系統開展遠程開放教育的特色之一,也是順應社會發展,滿足學生學習方式多樣化需求的結果。

結語

學歷教育和非學歷教育作為目前兩種普遍存在的教育類型,為社會經濟發展的人才供給做出了巨大的貢獻。學歷教育與非學歷教育的融合在教育發展的趨勢中是必然的。本文主要是從教學角度來進行兩者融合的探討,而隨著教育技術的不斷應用與發展,學歷教育與非學歷教育在教學方面可進行更有深度的融合。

基金項目:2017年度浙江廣播電視大學科學研究課題規劃課題(項目編號:XKT-17G01 )

猜你喜歡
非學歷學歷教學資源
新能源汽車技術專業教學資源開發
非學歷教育進入規范管理新階段
讓非學歷教育監管“長牙齒”
高質量發展視角下的非學歷教育實踐
國家開放大學非學歷教育模式探討
新型教學資源在綜合課程中的應用
新型教學資源在語文教學中的應用
初中數學數字化教學資源的建設與應用
膨脹學歷
知識無力感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