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應用型民辦高校思政課教法轉變為學法的教學改革研究*
——以“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為例

2019-01-11 03:07朱春花徐志麗山西應用科技學院
教書育人 2019年12期
關鍵詞:毛澤東思想學法自學

朱春花 徐志麗 (山西應用科技學院)

一 應用型高校思政課教學改革的必要性

應用型本科大學培養的人才應與社會需求緊密對應,滿足應用型高校發揮社會服務的主要功能,重點突出“應用”,是一種介于傳統研究學科型人才與職業技能型人才之間的“中間型人才”,是一批基礎知識牢、綜合素質高和實踐能力強的高層次應用型人才。因此,應用型人才不僅需要提高科學文化素質,具備一定的專業知識和專業技能,能夠把理論成果運用到社會實踐中,同時還需要提高思想道德素質。思想政治教育是社會主義理論教育的前沿,是學生必修的課程,加強思想道德修養,在人才培養中有著重要意義。

(一)應用型高校學生的特點

高校人才培養目標是育人先育德,思政課是對學生思想品德教育的主要渠道。但目前許多高校在培養應用型人才的過程中思政教學方式比較單一,教學質量不高,理論脫離實際,學生缺少實際動手的機會。思政課教學改革迫在眉睫。在思政課堂上,要以學生為主體,進行全新教學模式,開展以問題為導向的研究性學習方法和以活動為主要手段的實踐性學習模式,以此來培養學生在實踐活動后總結知識的能力。在實踐活動中學生可以更加牢固地掌握知識點,提高其思想道德水平,同時還能培養學生的創造力,增加集體榮譽感。

民辦應用型本科高校招收的學生和傳統本科高校相比,錄取分數線相對低,這些學生有其特殊性。優點方面,如:政治方面能積極要求進步,興趣比較廣泛,特長比較突出,社交能力比較強,且容易接受新的事物、新的理念,動手能力較強。缺點方面,如:學習興趣不濃厚,厭學情緒較為嚴重。大部分學生基礎知識不扎實,并且難以適應大學的學習模式,自主學習能力較差,遲到、曠課、上課睡覺或玩手機等不良行為常常發生。針對學情,傳統的說教教法已經不能滿足學生的需要。

(二)民辦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論課存在的問題

第一,教育理念陳舊。教師在思政課授課中受傳統教育理念的束縛,課堂講授中過分注重知識的傳授,忽視了德育的教育。這導致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主體性沒有發揮。課堂上教師講的滔滔不絕,學生聽得昏昏欲睡,沒有達到應有的教學效果。

第二,教學內容陳舊、教學方法單一。思政課是一門理論性較強的課程,會讓學生感受到枯燥和僵化。教師只講書本上的知識,不加入一些時事熱點,不體現思政課的時效性。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調動不起來,只是為了上課而上課。教學方法上多數采用講授法,和學生的互動方面,一般采用討論和提問方法。在討論、提問中沒有真正起到探究啟發的作用。課程講授中同一內容針對不同的學生,講授方法及內容選取角度沒有體現差異性。

第三,應用型人才培養目標不明確。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我國高等教育已經大眾化,其發展形勢須跟社會的需求相適應。應用型人才的培養也是我國高等院校發展的需要,學校的任務之一就是培養學生的創新素質、個性發展和挖掘學生的創新潛能。因此,單純的專業素質顯然是不夠的。為了實現應用型人才培養的目標,要樹立正確的教育理念,在教學模式上進行改革,重點突出學生創新思維和意識的培養。

二 應用型民辦高校思政課教法轉變為學法教學案例

結合本校的校情和學情,把教師的教法轉變為學生的學法, 采用重視對學生學法指導的教學理念,用“教學——自學——三論”的教學模式,扎實推進習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即:進教材、進課堂、進頭腦。在課堂上強化問題導向,弘揚改革創新精神,希望能在破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短板上取得一些進展。根據應用型本科高校的定位及培養目標,思政課上課內容以專題方式進行,學生分成小組學習討論。這種教學模式具體包括:教學目標、教學程序、師生角色、教學對策、四個部分。

(一)教學目標

堅持教法轉化為學法,積極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我們要求學生能讀懂教材,能理解教材中的概念、原理,能掌握重點和難點,最終形成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方法,并能用這種方法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在學習過程中能發現更多的新問題,激發學生的求知愿望。

(二)教學程序

“教學”即教會學生學。組織學生參與閱讀、討論和辯論等活動。教師通過“自學大綱”、講解、討論等方式引導學生閱讀,啟發學生提出問題。

“自學”即在教師指導下,學生自己學。讀懂、學會教材中的概念、原理。之后引導學生鉆研教材,大膽提出問題,使知識向廣和深擴展。在討論和辯論中進一步鞏固知識,最終提高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三論”即包括學生討論、學生辯論和教師總結性三個部分。討論和辯論主要是以學生活動為主。教師總結是教師通過總結“教”與“學”兩個方面,使學生獲得一塊完整的、準確的知識和方法技能。

(三)師生角色

教師處于主導地位,學生處于主體地位。學生活動是中心,教師活動則以幕后為主,而學生活動需在整個教學中都始終活躍在幕前。教師在課堂上講解的時間與學生在課堂上自學和討論的時間的比例是1:4。教師在引導和輔導中,采用啟發式教學,盡量不要給學生現成的答案,而要以指方向、教方法為主,讓學生自我尋求答案、自消化知識。

(四)教學對策

運用這種方式教學,把每一個教學專題分為兩部分,一部分是知識,另一部分是方法技能。所以這種教學方法不是每堂課都可以使用的,每門課程根據內容,選取幾個有代表性的使用。

第一堂課:學生在教師設計的“自學大綱”指導下自學。教師設計的“自學大綱”內容包括:目的要求,重點、難點,思考題。以“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第一章毛澤東思想及其歷史地位為例。目的要求:了解毛澤東思想形成和發展的社會歷史條件,了解毛澤東思想主要內容及活的靈魂,正確認識毛澤東思想的歷史地位。重點:理解毛澤東思想主要內容及活的靈魂,正確認識毛澤東思想的歷史地位。難點:正確認識毛澤東思想的歷史地位。思考題:怎樣正確認識毛澤東思想的歷史地位?學生以組為單位在“教學大綱”指導下閱讀課本及相關材料,遇到問題可以問老師,學生自學中需做好學習筆記。筆記內容包括:老師布置的思考題和自己給自己設問。各組把自學筆記交給老師后,第一堂課結束。教師批閱學生的筆記,根據學生反饋上來的問題,備下一堂課。

第二堂課:首先,教師組織學生討論和辯論。論題選取時需注意幾點:第一,應該是易發生錯誤的、分歧較大的問題;第二,課本上的重點和難點以及社會時事熱點和學生思想熱點的交匯點;第三,論題較有趣味性,激發學生討論的積極性。組織學生討論:第一,毛澤東思想和毛澤東晚年的思想。第二,結合習近平系列講話談談實事求是的現實意義。第三,討論每年國慶,天安門城樓毛主席像迎來每年一次的“換新”工作。

其次,教師小結性的結論。結論需要注意:第一,把學生學的知識點系統化為完整的一個網;第二,糾正學生的片面觀點,解答學生的疑問,鼓勵并且積極引導學生探索更高層次的知識;第三,教師總結要從學生的討論和辯論的論點和論據出發,以此來激發學生創新精神。通過學生討論回答,教師總結毛澤東思想的形成的歷史條件及其歷史意義,正確評價毛澤東及毛澤東思想。

三 對應用型高校思政課教法轉變為學法教學案例的教學評價

從理論根據方面看“教學——自學——三論”教學模式,符合系統論中的反饋原理、有序原理和整體原理。本模式強調教法向學法轉化,突出學生為主體,確定學生為教學中心,這種模式是唯物辯證法中“內因是根據,外因是條件,外因通過內因起作用”的哲學原理的應用。在模式的教學策略中,無論閱讀、討論、辯論、講解均是以問題引發的,這遵循了啟發式原則。模式目標和策略中每個環節都非常強調知識轉化為能力、情感,體現了思政課教學的最終目標。

從教學實踐看,本教學模式從教師為中心轉變為學生為中心,從教法為主轉變為學法為主,使以往傳統的“填鴨式”“滿堂灌”教學模式轉變為教師指導下學生積極自主鉆研,使以前被動學習轉變為現在主動學習,使死記硬背書本知識轉變為能力、技能、情感的提高,有利于把書本上的理論知識和學生的日常生活實踐相結合。但是,由于本教學模式大幅度增加教學活動的容量,這對教師的愛崗敬業精神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時把學生推到教學活動的幕前,這對學生學習的主動性、積極性提出更高的要求,所以成績較好班級的學生容易適應本模式,學生基礎較差的班級,應該降低要求,讓學生漸進式地適應、提高。

思政課教學改革需要以應用型人才培養的基本特點為前提。準確把握思政課課程特點、學生的學情、關注與再開發教師教學能力是開展思政課教學改革的前提。應用型本科民辦高校的學生基礎差,但思維靈活、富有創造性,這一特殊性要求思政課教師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應該綜合運用多種教學手段和教學方法,如:多媒體、案例、討論、辯論、主題演講、社會實踐等,目的就是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積極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以此來探索新的且是行之有效的教學方法,吸引學生的學習興趣,提升學生的學習自主性和分析問題的能力,使我們的思政課能真正入耳、入腦、人心,讓學生受益終生,也使思政課能夠在民辦高校的德育工作中發揮重要作用。

猜你喜歡
毛澤東思想學法自學
毛澤東思想與中國現代思想的啟蒙
摭談初一數學學法指導
基于先學后教 培養自學力
教學與自學
對“自學·議論·引導”教學法的認識和思考
沈尹默:如何自學書法,才能少走彎路?
“二元一次方程組”學法指導
三角恒等變換學法直通車
站在學生的角度看學法
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