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互聯網+”視野下人工智能在高職英語教學中的思考與探索

2019-02-03 09:37湯小艷
現代職業教育·職業培訓 2019年12期
關鍵詞:互聯網+學習者人工智能

湯小艷

[摘? ? ? ? ? ?要]? “互聯網+”時代,人工智能技術不斷發展,人工智能產品與教育領域不斷融合,尤其是人工智能英語教育產品給高職英語教學帶來了嶄新的機遇。同時,隨著人工智能技術漸漸融入高職英語課堂,這些應用與探索也開始觸發了許多高職英語教師關于學習者、教育者以及整個教學模式的深度思考。

[關? ? 鍵? ?詞]? “互聯網+”;人工智能;高職英語

[中圖分類號]? G712? ? ? ? ? ? ? ? ? ?[文獻標志碼]? A? ? ? ? ? ? ? ? ? ? ? [文章編號]? 2096-0603(2019)36-0032-02

一、人工智能大背景與當前高職英語教學現狀

1956年,數學博士約翰·麥卡錫首次提出了“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I)這一概念。2016年,阿爾法狗戰勝圍棋世界冠軍李世石,標志著人工智能時代的到來。2017年11月15日,中國新一代人工智能發展規劃暨重大科技項目啟動會公布了中國第一批國家人工智能開放創新平臺。2018年,北京師范大學—香港浸會大學聯合國際學院(UIC)榮譽院士見面會上,科大訊飛董事長劉慶峰表示,人工智能技術能夠幫助學生進行語言學習,也許能夠幫孩子們省掉一半的英語學習時間。

高職英語課程教學有其自身的特點,要求在加強英語語言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訓練的同時,重視培養學生實際使用英語進行交際的能力。但目前高職校英語教學的現狀不容樂觀,存在幾大“痛點”,主要表現為:教材內容與時代脫節,陳舊枯燥;教學方法偏于傳統老套,單一而又缺乏新意;高職學生水平參差不齊,學習興趣和動力普遍不足;師資力量相對薄弱……

隨著人工智能技術的進步和人工智能英語教育產品的不斷更新,對解決高職英語教學的這些“痛點”提供了可能,對達到高職英語教學的要求提供了有力幫助,也必然會引發高職英語教學的深度思考,譬如:如何讓人工智能更好地促進英語學習和學生的發展?如何改變現有的教學方式與學習方式來適應人工智能時代的需求?

二、人工智能技術在高職英語教學中的探索實踐

近年來,教育行業與人工智能可以結合的領域幾乎都有公司在開發AI教育產品,最突出的就是英語教育,從口語考試、自適應學習,到虛擬學習助手,再到AI教師、AI評閱卷等。

(一)針對英語學習者的人工智能技術應用

針對英語學習者而言,人工智能技術可以在語音識別、語種識別、說話人識別、語音增強、語音合成、音色轉換等場景下使用?;谥悄苷Z音技術的英語聽說智能教學系統可以一鍵布置聽說作業,自動對學生口語進行發音評價,智能糾正學習者的讀音,提高口語準確率。通過人工智能的語法分析系統,機器還可以糾正學生的口語語法問題。此外,該系統還可以模擬特定場景(免稅店購物、餐廳點單等)下的對話,根據對話對學生的發音、語法、表達方式等方面提出建議,達到一對一的外教陪練效果,對學生的對話、口音即時糾正。

自動化口語評價運用語音識別等技術實現了多種語言口語語音的自動化測試與評價,其中聲學模型和語言學模型是語音識別的關鍵。ETS的Speech Rater引擎是英語口語測評方面應用最廣泛的測評引擎之一,其測評任務并不限定范圍和對象,開放性是其最大特點。該引擎可以用于提高發音可靠性、語法熟練度和交際的流利程度。Speech Rater引擎使用自動語音識別系統處理每個響應,該系統特別適用于母語非英語的學習者?;谠撓到y的輸出,使用自然語言處理和語音處理算法來計算在許多語言維度上定義語音的一組特征,包括流利性、發音、詞匯使用、語法復雜性和韻律。然后將這些功能的模型應用于英語口語測評,最終得出分數并提供反饋建議。

(二)針對英語教學者的人工智能技術應用

人工智能與互聯網在高職英語課程中的參與,也使教師從枯燥乏味的批改作業中解脫出來,更加注重對學生英語教學的應用能力培養。

1.基于機器視覺的OCR系統

首先基于機器視覺的智能批閱系統(OCR系統)是利用手寫識別技術自動識別學生手寫的結果,目前相關產品的手寫識別率高達98%以上。系統將識別結果與題庫的答案自動匹配,實現自動批閱。批閱結果自動錄入系統,并即時進行成績統計分析,可供教師、學生查詢,可以節省教師大量的工作時間,提高工作效率。

2.自動化短文評價系統

英文短文寫作是當前很多標準化測試的基本要求。隨著人工智能技術的發展, 自動化短文評價 (Automated Assessment of Essays and Short Answers) 運用自然語言處理技術和機器學習等技術實現對短文本的計算分析和語義理解。美國教育考試服務中心 (Educational Testing Service, ETS) 設計和舉辦多項大型標準化考試, 如TOEFL、SAT、GRE等。ETS始終致力于測評理論、方法和技術的研究,尤其在自動化測評領域一直處于前沿。目前,ETS已經實現了語音、短文、數學等領域的自動化評價與反饋。在其產品中,Text Evaluator是一種全自動化的基于Web的技術工具, 旨在輔助教師、教材出版商和考試開發人員選取用于學習和測試的文本段落。Text Evaluator超越了傳統的句法復雜性和詞匯難度的可讀性維度,解決了由于內聚性、具體性、學術導向、論證水平、敘述程度和交互式對話風格的差異而導致的復雜性變化。另外,E-rater引擎用于學生作文的自動化評分和反饋。在設定了評價標準之后,學生可以使用E-rater的反饋來評估他們的寫作技巧, 并確定需要改進的地方。教師可用來幫助學生獨立發展自己的寫作技巧,并自動獲得建設性的反饋意見。除了提供短文的整體得分,E-rater還提供關于語法、寫作風格和組織結構等的實時診斷和反饋。

(三)針對英語教學管理者的人工智能技術應用

針對管理者而言,大數據為人工智能管理教學質量添加了十足的動力燃料。大數據智能以數據驅動和認知計算為核心方法,從教學過程的大數據中發現教學成效,進而根據其幫助教育管理者做出智能決策。教學數據已經成為教育產業界爭奪的焦點,數據驅動的智能決策與服務已經成為高職英語研究的熱點。在高職英語教育領域,教學數據可以解釋教育現象,也可以揭示教育規律,并能夠預測未來趨勢。數據驅動的方法推動著教育研究從經驗主義走向數據主義和實證主義。因此,教育數據革命已經到來。數據驅動的人工智能將引領高職教育信息化發展的新方向。

三、人工智能對高職英語教學的影響

(一)學習者學習方式的改變

隨著人工智能產品的層出不窮,學習者的學習方式也在不斷變革。在傳統教學中,學生只能在有限的教學時間里利用有限的教學資源,通過教師在課堂上的灌輸,被動地進行學習,學習熱情很難被有效激發,學習效果也往往不盡如人意。把人工智能技術引入高職英語教學后,各種人工智能產品可以根據學習者的特點對其進行分析,每個學習者的學習風格和接受知識的能力各不一樣,人工智能可以自動評估學生狀況,為其選擇合適的學習內容,設定學習目標,制定個性化的學習計劃,設置個性化的學習方式。學習者能夠在合適的時間,利用互聯網進行自主化、個性化的學習。人工智能根據其學習的結果,計算學習者對知識的掌握程度,對其提供相匹配的針對性練習,進一步鞏固。這樣既能極大地調動起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激發起學習的興趣,又能切實改變學生的學習方式,加強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有助于其個性化學習。

(二)教育者教學方式的改變

人工智能時代的來臨,使教師這一角色悄悄發生了改變,讓教師的基本職能也有了一些新的轉變。傳統教學中,教師通常只能在課堂上與學生進行交流,根據自己的教學經驗選擇教學內容。而在人工智能時代,教師可以通過人工智能的大數據分析結果,匹配并選擇出最適合學習者的學習資源,靈活而實時地調整自己的教學設計,并根據學習者的自身特點設置教學的重點、難點。課后,教師可以通過互聯網,查閱學生的學習效果,與學生進行在線交流,及時答疑解惑,提高了教學質量。并且借助人工智能產品,教師能夠自動評估學生的學習情況,減輕了批改作業的負擔,可以有更多的時間了解每個學生的學習情況,做出教學方式的調整,真正因材施教,一對一地進行針對性的輔導,極大地提高了教學質量。同時,在這一過程中,教師教學資源挖掘與整合能力、現代教育技術實際操作的能力以及深度學習活動的設計能力都將得到很大的提高,從而實現自身整體業務能力的進一步提升。

(三)教學模式的改變

隨著人工智能技術在高職英語教學中的不斷應用,原本傳統的教學模式也在發生改變。傳統課堂中,教學模式采用的就是知識本位模式,以教師講授為主,學生聽講為輔,沒有對所學知識進行實際操作與運用,直接導致學生缺乏實際運用能力和職業素養。人工智能時代,教師通過人工智能產品,將翻轉課堂模式應用到教學中,將微課、慕課加入人工智能技術,可以實現與學生進行一對一交流,精確掌握學生的學習情況,實現個性化教學。并且,可以更好地在課堂上創設教學情境,讓學生在虛擬的環境中,與人工智能進行溝通,實現人機對話,教師還可以充分利用人工智能平臺,實現“人人皆學、處處能學、時時可學”的新的教學模式。

四、結束語

隨著“互聯網+”時代的到來,人工智能技術正推動著高職院校教學模式的創新,改變著教師的教學方式,更新著學生的學習方法,為課程改革提供了一個新的思路,為高職英語教學帶來了新的機遇。作為高職校的英語教師,我們應該正視現實,把握機遇,主動迎接挑戰,將人工智能技術有效合理地融入高職英語教學,使之更好地服務學生的全面發展,實現英語傳統課堂教學向數字化智慧課堂的華麗轉身,讓人工智能技術在教育者共同的努力下變得更有生命、更有溫度。

參考文獻:

[1]張維民,陳文婷.變革中的外語課堂教學:從傳統慣例走向后方法時代[J].中小學外語教學(中學篇),2013(11):12-16.

[2]余凱,賈磊,陳雨強,等.深度學習的昨天、今天和明天[J].計算機研究與進展,2013,50(9):1799-1804.

[3]華璐璐,陳琳,孫夢夢.人工智能促進英語學習變革研究[J].現代遠距離教育,2017(6):27-31.

[4]古麗夏提·艾尼瓦爾.“互聯網+”背景下的大學英語教學模式的創新[J].現代職業教育,2018(2):120-121.

[5]邵丹.“互聯網+”背景下的大學英語教學模式與應用研究[J].現代交際,2018(3):26-27.

◎編輯 馬燕萍

猜你喜歡
互聯網+學習者人工智能
在線學習環境下學習者畫像構建研究
十二星座是什么類型的學習者
情感過濾假說在對外漢語教學中的應用
非正式學習環境下基于移動終端的學習者模型研究
2019:人工智能
人工智能與就業
數讀人工智能
下一幕,人工智能!
云屏引領大屏走向“互聯網+”時代
醒醒吧,為什么你玩不好“互聯網+”?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