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談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核心素養的培養方法

2019-03-31 09:26黃愛珍
求知導刊 2019年50期
關鍵詞:培養方法閱讀教學核心素養

摘 要:隨著我國新課程改革的層層深入,當前教育越來越注重對學生核心素養的培養。各教育階段的從教者不僅要完成對教材知識內容的講解,還要以培養學生的學科素養為主要教學目的。對小學語文這門學科來說,閱讀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影響著學生的理解能力、寫作能力以及學習效率。因此,開展閱讀教學,成為當前小學語文的重要教學活動。如何在閱讀教學中培養小學生的語文核心素養,已成為廣大從教者重點研究的問題。

關鍵詞:閱讀教學;小學語文;核心素養;培養方法

中圖分類號:G427?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 ?文章編號:2095-624X(2019)50-0014-02

引 言

語文不僅是一門語言類學科,更是我們的母語,因此,小學教育要求從教者培養學生的聽、說、讀、寫能力。其中,“讀”是學習這門學科最基礎也是必須具備的能力。因此,小學階段培養學生閱讀文章的能力,成為當前廣大語文從教者的教學任務之一。本文將分析如何在閱讀教學中培養小學生的語文核心素養。

一、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現狀

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推進,越來越多的教師開始理解培養學生核心素養的重要性。在語文這門學科中,已有大部分從教者通過開展語文閱讀教學來響應新課程改革中的內容和要求。然而,在實際課堂上,仍存在一些有待改進的地方。本文將先對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現狀進行概述,從中找到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從而為具體教學策略分析提供參考。

1.閱讀文章的積極性不高

學生閱讀文章的積極性不高是當前語文課堂中存在的主要問題,并且這一問題不論在哪一教育階段都十分普遍。在小學低年級階段,學生由于識字量有限,讀課文時經常會遇到生字、生詞,但是他們并不愿意通過查詢字典來了解生字、生詞的讀音和釋義,因此,生字、生詞成為阻礙他們讀課文、提高課文閱讀積極性的主要原因。在小學高年級,教材中的課文篇幅增加,讀一篇課文往往需要5~10分鐘,這就導致學生不愿意讀課文,或者是在讀文章的過程中很難長時間集中注意力[1]。

2.沒有掌握正確的閱讀方法

讀文章的目的,是使學生了解文章中寫了什么內容,作者表達了什么情感,又用了哪些寫作手法。然而,當前課堂教學實踐發現,大部分學生并沒有掌握正確的閱讀方法,讀文章時經常出現略讀現象,往往只讀有關文章情節的部分,而對作者用大量筆墨描寫和渲染的人物、場景等沒有充分閱讀。這種情況導致他們往往忽略文章的細節內容,在理解文中內容時經常出現斷章取義的情況。

3.所讀文章存在局限性

當前,開展語文閱讀教學時,學生所讀的文章基本上都是語文教材中的篇章,雖然讀教材中的文章也能達到培養學生閱讀能力的目的,還能對教材中的內容進行預習,但是這種方式也存在一定的弊端。因為教材中的課文都是以短篇幅的文章或者是片段節選為主,無法鍛煉學生讀長篇幅小說的能力,因此,當前語文閱讀教學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二、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培養學生核心素養的策略

1.引導學生掌握正確的閱讀方法

針對上文中提到的問題,開展閱讀教學活動前,教師要先引導學生掌握正確的閱讀文章的方法,改變以往學生讀文章的習慣,使他們通過正確讀文章達到教學目的。盡管對小學語文這門學科來說,低年級和高年級的教育階段存在很大的差異,學習目的也大不相同,但開展閱讀活動時,可以應用同樣的閱讀方法。比如,將一篇文章分為三個步驟進行閱讀。以部編教材小學四年級下冊語文《海上日出》這篇課文為例。這篇課文是我國著名作家巴金所寫的抒情散文,文章以時間順序寫了海上日出的不同景象。因此,教師在請學生讀這篇文章前,要給他們布置第一個任務:首先,請大家初讀文章,了解這篇課文講了什么內容,以什么為線索描寫了海上日出的景色。其次,讀文章的過程中要找出文中的生字、生詞,并通過查字典的方式了解其讀音和釋義。學生初讀文章后,要解決以上兩個任務,接著再讀一遍文章,并根據文章行文線索劃分文章的寫作部分,并且找出文中的好詞佳句進行賞析、積累。當學生完成第二遍讀文章的任務后,教師要求學生再讀第三遍,并讓學生理解作者所表達的情感,并且得出自己的感悟。通過這種層層遞進的三遍閱讀方式,能夠讓學生有效地閱讀文章,從而理解文中所寫的內容,閱讀水平得到進步的同時,也達到培養學生語文核心素養的目的[2]。

2.營造良好的閱讀氛圍

掌握正確的閱讀方法后,教師需要積極調動學生讀文章的積極性。針對這一問題,教師應營造與課文內容相關的氛圍,從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在此,教師可以采用將課文內容與生活實際相聯系的方式吸引學生的興趣。比如,教學部編教材小學五年級上冊語文《父愛之舟》這篇課文前,教師可以先請學生描述一下自己的父親,此時學生會從父親的外貌、工作或者是所做的事情等角度描述自己的父親。其次,再詢問學生對自己的父親想表達什么樣的情感,如何理解父愛。此時學生會陷入沉思,回想自己所感受到的父愛。在請一些學生回答完問題后,教師可以說《父愛之舟》這篇課文描寫了作者對父愛的理解,下面讓我們通過讀這篇課文來了解作者是如何理解父愛的。此時,學生已經進入與生活息息相關的氛圍,閱讀興趣也被充分調動起來。有了興趣,積極性自然就能提高。

除此之外,教師還可以借助多媒體播放音視頻以及圖片,營造與課文內容相關的氛圍,從而激發學生讀課文的積極性。比如,教學部編教材小學四年級上冊語文《觀潮》這篇課文時,教師可以先詢問學生是否見過錢塘江大潮的壯觀景象,此時教師可以借助多媒體技術播放一些有關錢塘江大潮的視頻及圖片,通過直觀視覺的方式,刺激學生的大腦,從而使其產生閱讀興趣。觀看完有關錢塘江大潮的視頻及圖片后,教師要請學生初讀課文,感受作者是如何通過文字來描述錢塘江大潮的壯觀景象的。學生在讀課文的過程中,可以播放一些有關錢塘江大潮來襲時的聲音,從而使學生產生身臨其境的感覺。

3.組建學習小組,開展課外閱讀活動

針對上文中提到的閱讀教學存在的局限性問題,教師可以先將班級劃分成幾個合作學習小組,再預留一定時間,選擇一些對學生有益的書籍讓學生閱讀,接著在組內進行討論,發表自己的感想,并且傾聽其他同學對書中內容的分享,從而使學生能夠更深層次地理解所讀內容。除此之外,在開展課外閱讀活動中,教師要積極地與學生進行交流溝通,通過師生互動,一方面了解學生對課外讀物的閱讀進度;另一方面,了解他們的內心所想,從而引導他們能夠正確理解所讀內容。

結 語

對于語文這門學科來說,學生的核心素養培養重在閱讀,提高學生的閱讀水平是當前廣大語文教師必須進行的教學任務。同時,通過開展語文閱讀教學活動,還能夠促使學生在讀文章的過程中提高理解能力、感悟能力以及寫作水平,一舉多得。

[參考文獻]

章可欣.語文核心素養視野下小學群文閱讀教學策略研究[D].上海:上海師范大學,2018.

李作芳.淺談閱讀教學中小學語文核心素養的培養[J].教育理論與實踐,2017,37(14):60-61.

作者簡介:黃愛珍(1970.12—),女,廣西靖西人,本科學歷,一級教師。

猜你喜歡
培養方法閱讀教學核心素養
初中英語評判性閱讀教學實踐與探索
多元讀寫理論指導下的初中英語閱讀教學實踐
高階思維介入的高中英語閱讀教學
“認知-遷移”教學模式在高年級閱讀教學中的應用
初中生物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
談學生化學興趣的培養
如何在中學地理教育中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
語文教學中對創造思維能力的培養
作為“核心素養”的傾聽
“1+1”微群閱讀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