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初中語文核心素養的培育路徑新探

2019-03-31 09:26劉紫媛
求知導刊 2019年50期
關鍵詞:初中語文教學策略核心素養

摘 要:初中是學生學習語文知識的重要階段。在這一時期,教師不能忽視對學生綜合素養的培育,應從新課程標準出發,提高對學生語文核心素養培育工作的重視,從而促進初中生的全面發展和進步。首先,教師應對初中生語文素養的具體內涵進行深度研讀,了解核心素養包含的知識,據此探究教學方法,采用閱讀與寫作相結合的教學方式,促進學生的語言構建和實際運用能力。其次,堅持生本教學理念,從學生的角度出發,使學生的思維能力得到充分發展。最后,通過在課堂中創建相關教學情境,激發學生對語言進行鑒賞的興趣,促進學生審美能力的發展。本文主要從以上三個角度進行論述,主要探索初中階段培養學生語文核心素養的教學方法及策略。

關鍵詞:初中語文;核心素養;教學策略

中圖分類號:G427?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 ?文章編號:2095-624X(2019)50-0017-02

引 言

初中是培養學生核心素養的關鍵階段。這一時期,學生所學到的語文知識、積累的語文能力會對其日后的學習和發展產生十分重要的影響。因此,教師應重視對學生核心素養的培養,從教學目標出發,基于語文教材,深入挖掘有利于學生提高核心素養的教學方式。但在當前初中語文教學過程中,依舊存在一些不可忽視的問題。比如,部分教師依舊秉持老舊的教學觀念,只重視向學生教授語文知識,并不重視培養學生的語文學習能力,這導致學生只會機械地接受教師所講的知識,嚴重阻礙學生學習能力與綜合素養的發展[1]。那么,語文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怎樣做呢?基于此,筆者與各位同仁展開探討,以期對一線語文教師有借鑒意義。

一、語文核心素養的具體內涵

初中語文學科核心素養主要包括思維發展與提升、語言建構與應用、審美鑒賞與創造、文化傳承與理解等四個方面。具體來說,思維發展與提升主要是指學生在語文學習過程中,能夠獲得思維能力的發展和思維品質的提升;語言構建與應用主要是指學生可以通過主動學習,對語文知識進行整合、積累,并逐漸掌握漢語語言方面的文字特點和應用規律,使學生在具體情境中,運用所學語言知識進行溝通的能力;審美鑒賞與創造主要是指學生樹立語文學科審美理念,提高自身的審美素養;文化傳承與理解主要是指學生在語文學習中,能繼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理解、借鑒不同民族和地區文化的能力,以及在語文學習過程中表現出來的文化視野、文化自覺的意識和文化自信的態度。

二、初中語文核心素養的具體培育方法

1.以讀促寫,促進學生語言構建和應用能力的提高

語文教學中,閱讀和寫作是教師應該重視的兩大基本教學內容。為了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教師可以將兩者進行有機結合,從而促進學生構建閱讀與寫作之間的知識聯系,促進學生語言構建與應用能力的提高。閱讀和寫作并不是毫無關聯的兩個獨立的學習模塊,教師進行教學時,應對閱讀文本進行有效解讀,充分備課,從而更加深入地了解文中所包含的寫作技法,在課堂上更好地講解。這樣一來,通過閱讀課,學生不僅能夠掌握科學的閱讀方法,還能夠學到寫作知識,可謂一舉兩得。因此,初中語文教師應對教材進行深度挖掘,把閱讀與寫作知識進行串聯,使學生的閱讀和寫作學習相輔相成、互相促進,從而促進學生語言建構與運用能力的提升。

例如,講授《春》這一課時,筆者首先借助計算機與投影儀等電子設備,帶領學生欣賞幾幅關于春天的美景圖,從而激發學生對課文的探究興致。隨后,筆者又帶領學生逐段分析文章內容,引導學生感受朱先生筆下的“春草圖”“春花圖”“春風圖”“春雨圖”“迎春圖”。在學生對文章有了整體感知后,筆者向學生提出一個問題:“‘鉆字用得好不好?好在哪里?”學生說:“這個字用得很好,用擬人的手法寫出小草旺盛的生命力?!庇纱艘鰯M人和比喻的修辭手法,讓學生對文中的優美例句進行仿寫,并運用擬人的手法寫一寫自己眼中的春天。如此,通過閱讀促進學生寫作能力的提升,不僅能夠讓學生通過賞析文中對具體物象的描寫來探尋隱藏的物象、體會作者真實的內心情感,又可以在不知不覺中培養學生的寫作能力。這種教學方式有利于提高學生的語言建構與運用能力。

2.以生為本,提高學生的思維發展能力

在傳統的初中語文教學過程中,教師通常處于主導地位,學生則總是處于被動地位,通過背誦課文等方式,對語文知識進行學習和記憶。這導致學生對語文課的興致不高,課上參與度低下。學生對語文學習毫無興趣,不利于促進學生思維能力的發展和提高。因此,初中語文教師不能放任自流,應引導學生根據自身實際思維水平自主解讀和探索課文。這樣學生不僅成為語文課堂的“主人”,還可以有效促進和提高思維能力。

例如,講授《就英法聯軍遠征中國致巴特勒上尉的信》這一課時,筆者就為學生設置了自主討論的環節,引導學生閱讀課文,并思考以下問題:(1)文章可以分為幾部分?分別寫了什么內容?(2)就英法聯軍遠征中國這件事,雨果是什么立場和態度?書信內容表達了他什么樣的思想感情?(3)根據文章描述,說說圓明園是什么樣的?侵略者到底做了些什么?通過連續設疑,引導學生對文本內容進行深度剖析,讓學生在學習中發揮主體作用,更好地了解英法聯軍對圓明園進行破壞的惡行,理解造成歷史悲劇的根本原因,進而促進學生思維的發展與提升。

3.情境激趣,促進學生審美能力的提升

語文教材內容包羅萬象,既有思辨性較強的理性內容,又有形象性較強的感性內容,而后者所占比重較高。這就要求教師在向學生分析和講解文本的過程中,積極借助有效手段創設情境,以引導學生在感受和體驗語言文字表現的形象美和情感美的過程中,形成正確的審美意識、健康向上的審美情趣與鑒賞品位,逐步掌握表現美和創造美的方法[2]。

例如,教授《沁園春·雪》這一課時,筆者首先在課堂上為學生播放了關于這首詩歌的朗讀錄音,使學生在優美的音樂中,跟隨作者步入雪色之中,想象自己正身處美麗的雪景,看著絕色的梅花傲寒而開,為潔白的世界增添一絲生機與活力。當學生聽完課文的朗誦錄音后,筆者問學生:“同學們,你們在欣賞朗誦的時候,想到了哪些描寫梅花的詩句呢?”創設相關情境既讓學生體會到語言文字的無窮魅力,又讓學生聯想到相關詩句,無形之中培養了學生的審美鑒賞能力。教師要積極尋求將核心素養滲透進語文課堂的途徑與策略,發展與提升學生的語文素養,以適應社會進步形勢的需要。

結 語

綜上所述,初中語文課堂中,想要促進學生核心素養的提升,教師要積極改變老舊的教學方式,利用以讀促寫的教學模式,提高學生的語言建設和應用能力。除此以外,教師還應改變原有的課堂教授模式,重視學生的主體地位,引導學生自主學習和探究,促進學生思維能力的發展和提高。最后,使用場景教學法,培養學生的審美和創造力,有效促進初中生核心素養的發展。

[參考文獻]

李丙鋒.初中語文核心素養的實質內涵及培養路徑[J].課程教育研究,2018(35):4-5.

李建軍.初中語文核心素養的培育路徑探究[J].學周刊,2017(04):56-58.

作者簡介:劉紫媛(1984.3—),女,廣西北流人,本科學歷,一級教師。

猜你喜歡
初中語文教學策略核心素養
基于“教、學、評”一致的初中語文作業一體化實踐模式
高中化學反應原理學習難點及教學策略研究
初中語文片段寫作的實踐路徑
群文閱讀與單元教學比較談——以部編本初中語文教材為例
統編本初中文言文選文變化及教學策略
初中數學絕對值概念教學策略
淺談初中語文作文教學
關于提高小學生識字實效的教學策略
作為“核心素養”的傾聽
“1+1”微群閱讀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