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初中物理教學中有效解題方法的運用

2019-03-31 09:26申婷
求知導刊 2019年50期
關鍵詞:解題方法教學實踐初中物理

摘 要:解題能力是學生學習物理需要具備的一項重要能力。較強的解題能力,不僅能夠幫助學生在平時的做題過程中有效運用已學的知識解決問題,還能夠提高物理成績和物理素養。初中是學生首次接觸和學習物理知識的時期,在這個時間段,教師要有效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從而為學生樹立良好的開端,為其之后的物理學習奠定基礎。本文主要介紹初中物理教學中的有效解題方法,主要以整體法、假設法、特例法、代數法以及幾何法為例,探討和總結物理解題過程中對這些解題方法的有效運用,從而提高教師的教學水平以及學生的學習水平。

關鍵詞:初中物理;解題方法;教學實踐

中圖分類號:G427?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 ?文章編號:2095-624X(2019)50-0044-02

引 言

物理教學中,教師經常會遇到這樣的情況。有些學生會說:“老師在上課時講的知識點我都能夠聽懂,并且也掌握了,但是在做題時就會茫然無措,不知道從何下手?!边@說明,物理學習過程中,并不是學生聽懂教師的講解就代表已經掌握了物理知識,還應該提高和培養學生對物理知識的運用能力,即解題能力,讓學生在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中,提高對物理知識的認知水平和靈活運用能力。因此,在初中物理教學中,教師要有意識地提高學生的解題能力,根據教學內容有效滲透解題方法,授人以魚更要授人以漁,從而提高學生的總結和分析能力,促進初中物理課堂的可持續發展。

一、整體法

整體法是在物理解題過程中對物理題目的整個過程或者整個系統進行分析和探究的方法。運用整體法解決物理問題,體現的是綜合性思維,同時也是多種思維的高度結合,旨在綜合學生已經學過的知識,對其進行分析、討論,融會貫通。這是物理復習階段經常運用的解題方法,考查和培養學生對知識的綜合運用和分析能力。在初中物理學習中,這種能力是學生必須要掌握的。因此,初中物理解題教學中,教師要善于向學生滲透整體法的解題方法,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物理知識,提高學生的綜合分析能力。

例如,在這道題目中:一只質量為m的小貓抓住懸吊在天花板上質量為n的豎直木桿,在這一瞬間,懸繩斷了。當小貓繼續向上爬時,小貓離地的速度不變,那么木桿下落的加速度是多大?在這道題目中,我們要求出木桿下落的加速度,就要分析加在這個木桿上的力分別有哪些?然后,讓學生對這個問題進行分析,結合自己所學,區分不同的對象,從局部到整體,解決這道題目,培養學生的全面意識。因此,初中物理教學中,教師要善于運用整體法幫助學生解決問題,構建物理知識網絡,使學生能夠對物理知識有整體的了解,厘清不同知識點之間的聯系,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

二、假設法

在物理習題中,一些物理過程、研究對象在題目中難以做出判斷。在這種情況下,我們可以根據生活經驗或者是物理經驗,對題目中的對象和條件進行假設,并按照這個假設進行推理,得出結論,最后再用結論印證假設,推翻假設,確定新的假設,進而得出正確的結論,以解決問題。

例如,在這道題目中:一共有12只戒指,測得總質量一共是49.6克,現將這些戒指放入裝有水的量杯,發現量杯液面升高4毫升,試判斷這些戒指是否都是純金的?分析這道題目時,先引導學生預設,假設這些戒指不全是純金的,這樣的話計算起來會很麻煩,造成檢驗困難。如果我們假設這些戒指都是純金的,然后根據條件進行統一計算,根據結果比對,然后判斷其是否為純金。這種解題思路運用的就是假設法。教師在講解過程中,應該有意識地告訴學生這個方法和思路,從而讓學生在解題過程中根據題目設定而靈活運用,進而提高學生的解題能力。

三、特例法

特例法是指在物理解題過程中回避一般性的討論,通過選取有代表性的特殊情況帶入題目,然后按照條件進行解答,最后由這個特例的解答回到一般性結論的方法。這種解題方法能夠在最短的時間內解決相關問題,提高學生的解題效率[1]。

例如,在這道題目中:光滑水平面上有兩個木塊A、B并列在一起,質量分別為m1、m2,現有一個水平推力F推木塊A,則木塊A對木塊B的作用力N為多少。在這個題目中,由于我們不知道具體的值,這時就可以用一個特殊值來分析,最終求出N的表達式。設定m1=0,N=F,由此推斷出N的表達式。初中物理解題過程中,教師要善于引導學生運用特例法解決相關的物理問題,幫助學生更加快速、準確地解決問題,得出一般性結論,從而增強學生的自主學習和探究能力,提升物理學習的信心。

四、代數法

代數原本屬于數學知識的范疇,但不同的學科之間知識是相通的,所以在物理解題教學中,教師可以利用代數法將物理題目中不同變量之間的關系表示出來,然后讓學生根據代數關系求出最后的結論。其實,在物理解題中,有很多情況都運用到代數法。比如,平時解題過程中需要帶入公式求解,這就形成了關系式,無形中運用了代數法。在初中物理解題過程中,教師要善于帶領學生分析題目中的不同變量以及已知條件的關系,進而根據所學知識將這些條件聯系起來形成等量關系,最后求出相關結論,以此解決這個物理問題。由此可見,代數法不僅應用在數學學習中,在物理解題過程中,學生也可以有效運用代數法將題目中的關系串聯起來,幫助求解。這就要求學生充分掌握相關的物理公式、定理,在解決物理問題時能夠游刃有余??梢?,代數法存在于初中物理知識的方方面面,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讓學生明白和理解這個方法,進而使學生在解題過程中明確方向。

五、幾何法

幾何法也是數學解題中的常見方法,主要是指解題過程中根據題目內容將抽象、復雜的關系轉化成直觀、形象的圖像進行分析。通俗來講,它就是數形結合思想,強調的是數與形的有效轉化[2]。在初中物理解題教學中,教師同樣可以利用幾何法輔助解決問題。在物理解題過程中,教師要培養學生對題目的敏感度,對于可以轉化為圖形的題目,教師要讓學生學會畫圖,根據題目中闡述的條件畫出相應的圖形,更加直觀地將條件羅列出來。這樣學生能夠更加清晰地知道物理題中的關系,從圖形中分析出隱藏條件,或者是得出有效結論。這比單純地看那些物理變量以及符號要容易得多。由此可見,在初中物理教學中,教師要善于滲透幾何法,讓學生通過分析直觀形象的圖形解決問題,從而提高學生的數形轉化能力。

結 語

在傳統的初中物理課堂教學中,教師一味地向學生灌輸物理知識,對每一類型的題目都進行講解,但不注重對學生解題方法的傳授,導致學生缺乏舉一反三的能力。教師講一道,學生會一道,這種教學并不能有效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因此,初中物理教師應該提高自身教學能力和專業素養,在教學中有效滲透解題方法,培養學生的解題能力,從而提高學生的物理學習能力,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喻四銀.淺談初中物理解題常見方法[J].數理化學習(初中版),2019(07):51-52+54.

閆紅國.談初中物理解題方法指導策略[J].中國校外教育,2017(19):72-73.

作者簡介:申婷(1993.3—),女,新疆烏魯木齊人,本科學歷。

猜你喜歡
解題方法教學實踐初中物理
高中數學解題思路探討
高中數學函數解題思路多元化的方法舉例探索
排列組合的幾種解題方法分析
淺析高中數學解題方法和技巧
中職計算機應用課程教學改革與反思
淺論高中化學生活化教學的實踐與思考
淺談初中物理實驗教學與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
切入生活,構建魅力初中物理課堂
測量平差課程教學改革探討與實踐
微課對提升初中物理實驗教學有效性的作用分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