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巧設數學課堂

2019-04-10 11:51曾偉
學周刊 2019年11期
關鍵詞:課堂提問有效性小學數學

摘 要:課堂提問作為小學課堂教學中重要的組成部分,在小學教學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通過課堂提問不僅能夠加強師生之間的交流,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同時也能夠有效提升學生的綜合思維能力,提高課堂學習效率。

關鍵詞:小學數學;課堂提問;有效性;對策

中圖分類號:G6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132(2019)11-0110-01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9.11.098

在小學數學教學中,課堂提問占有重要的地位,是數學教學中必不可少的教學環節,也是加強師生交流的主要渠道。

一、提出的問題目的要明確,重點要突出

小學數學教學中,課堂提問之所以是必不可少的重要環節,是因為課堂提問能夠掌控學生的注意力,較好地完成教學目的。在課堂提問中提出的問題要目的明確,要結合教材內容和學生對知識的掌握情況,盡量避免與課堂所學內容或與教材內容無關的問題[1]。

例如,在學習“工程問題”相關數學內容時,為了能夠讓學生將教材中的重難點(工程總量看作單位1,工作時間×工作時間=工程總量)更全面的掌握,教師可以根據練習題加以轉換,進而創設問題。比如原題為:某糧站有玉米90噸,若A車單獨運完需用20小時,B車單獨運完需用30小時,那么如果A、B兩車同時工作。需要多久可以運完?當學生對此問題進行理解之后,就會列出解題公式,此時教師就可以給學生提出一些問題,如:“這樣解題對嗎?為什么要用這種解題思路,還有其他的解題思路嗎?”通過提出一些這樣的問題,進一步加深學生對此類問題的理解。

二、提出的問題要具有創新性

小學數學教學中提出的問題要具有創新性,這樣才能激發學生對小學數學的學習興趣,讓提問更具有效性。

例如,在學習“三角形面積”內容時,因為在之前的數學課中,已經學習過了長方形、正方形、平行四邊形的面積公式,所以在學習三角形面積時,教師可以提出一些別具一格的問題,如:“知長方形、正方形、平行四邊形的長、寬、高,現在將長方形、正方形、平行四邊形平均裁成兩個面積相等的三角形,那么這個三角形的面積如何計算呢?”這個問題不像傳統的提問,直接提問如何計算三角形面積。而是稍作調整,使問題別具一格,從而激發學生的數學思維,培養學習興趣。

三、提出的問題要激發學生的數學學習興趣

讓學生對數學學習產生濃厚的興趣,需要教師提出的問題具有創新性,更重要的是提出的問題要激起學生對數學學習的欲望,充分調動學生對數學學習的積極性[2]。

例如,在學習“梯形面積”內容時,教師可以在課前準備好兩塊大小、顏色均不相同的梯形硬紙板,在課堂學習時,就可以向學生提出這樣的問題:“我手上拿的兩塊梯形硬紙板中,哪一塊面積大一些呢?”這樣簡單的問題,學生很容易就能夠回答上來。接著,教師可以繼續提出第二個問題:“那么比另一塊梯形硬紙板面積大多少呢?”這樣的問題學生是很難回答出來的,這個時候也是學生急需對梯形知識掌握的時候,教師就可以展開梯形面積的教學,讓學生帶著提出的問題進行學習。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為學生在課堂學習中更好地理解相關知識打下堅實的基礎。

又如,在學習“圓的面積”相關內容時,教師可以借助多媒體為學生展示生活中常見的圓有哪些,然后以不同形狀的汽車車輪為例,向學生提出問題:“為什么我們要把汽車的輪子做成圓形而不是其他形狀的呢?”這樣的問題不但切合學生的實際生活,也容易讓學生產生學習的興趣。通過教師提出一些貼合學生實際生活的問題,讓學生感受到數學就在我們的身邊,學習數學其實是很有意思的事情。

四、提出的問題要具有一定的層次性

在當前的一些小學數學教學中,教師提出的問題往往已經超出了學生的知識范圍和教材內容范圍,甚至有一些教師在課程還未開始時就已經將需要深化的問題提了出來,這樣學生不但對所提的問題無所適從,還可能會對即將要學習的課程失去一些興趣,以致降低了學生的學習效率以及教師的教學效率[3]。因此,教師提出的問題還要具有一定的層次性,根據學習對知識的掌握程度創設問題,既不能太復雜,又不能過于簡單,而是要提出一些適中的問題,即提出的問題要學生經過學習和深入思考后就可以回答,如果不經過主觀思考就不會回答出正確答案的問題。

例如,在學習“長方體的體積”內容時,因為在之前的數學學習中,學生已經掌握了長方形面積的計算,這個時候教師就可以提出這樣的問題:“我們之前已經學習了長方形的面積,那么長方形的面積是怎樣計算的呢?”提出這樣的問題也是為了能夠加深學生對所學知識的印象,緊接著教師繼續提問:“我們已經知道長方形的面積是長乘以高,那么長方體體積的計算和長、寬、高有沒有關系呢?”提出這樣的問題,以激發學生對問題的思考;但教師一定不要提問這樣的問題:“長方體的體積是不是可以用長乘以寬再乘以高計算呢?”這樣的問題不但降低了問題的難度,也不利于激起學生對數學的學習興趣,因此,所提出的問題一定要具有層次性。

總之,小學數學課堂提問的方式多種多樣,如何才能夠提升小學數學課堂提問的有效性,還需要教師在課堂教學中結合實際情況采取有效性的對策靈活運用,以真正提高小學數學課堂提問的有效性。

參考文獻:

[1]高登玲,李金鳳.巧設教學情境——小學數學課堂更高效[J].中國校外教育, 2017(8):143.

[2]卯升廣.巧設導學案,提升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效率[J].教育科學(引文版),2017(2):25.

[3]顏紅,朱志輝.巧設練習,精彩課堂的催化劑——淺談如何提高小學數學練習課的有效性[J].數學學習與研究,2016(12):95.

作者簡介:曾偉(1981.6— ),女,漢族,福建沙縣人,一級教師,研究方向:小學數學教育教學。

[責任編輯 張宏麗]

猜你喜歡
課堂提問有效性小學數學
淺析大學英語教學中的課堂提問技巧
小學語文課堂提問的教學研究策略
提高小學音樂課堂提問有效性的策略
循循善誘,實施生本化初中語文課堂提問
船舶嚴重橫傾時應急行動的有效性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