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明十三陵石刻武將服飾研究

2019-04-23 03:09鄭藝鴻
藝術設計研究 2019年1期
關鍵詞:武將服飾

鄭藝鴻

一、前引

明十三陵位于現今北京昌平之天壽山,是明成祖朱棣及之后十二位明朝皇帝的陵寢所在。對于十三陵之始建也就是朱棣長陵的營建,顧炎武在其《昌平山水記》中有所記載:

“天壽山在(昌平)州北一十八里。永樂五年七月乙卯,皇后徐氏崩,上命禮部尚書趙羾以明地理者廖均卿等往,擇地得吉于昌平縣東黃土山。及車駕臨視,封其山為天壽山,以七年五月己卯作長陵。十一年正月成,仁孝皇后梓宮自南京至,二月丙寅葬。二十二年七月辛卯,上崩于榆木川,十二月庚申葬。

自是列圣因之,皆兆于長陵之左右而同為一域焉?!雹?/p>

說明了十三陵之首陵長陵建于永樂七年至十一年,即1409至1413年。而至明滅亡后的幾百年,十三陵遭遇諸多劫難,其間損毀之巨難以計數,直到新中國成立后,十三陵的保護才真正得到重視,并于1961年被列為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后于2003年入選世界文化遺產名錄,成為全人類最高級別的保護遺產。

十三陵雖為十三位皇帝之陵,但卻只有一個共用的神道,即長陵神道,也稱為十三陵總神道,而石刻群自然也僅此一處。由于材料及結構的原因,十三陵地上建筑多已損毀,而其神道石刻,卻因是一整塊巨石雕刻而成,最重者約達八十噸(依據每立方2.5噸計算而得),無法隨意搬運、也不易恣意破壞,故受損最小?,F今來看,十三陵保存較好又最具價值的正是此神道石刻。史載對石刻設置亦有記之?!睹饔⒆趯嶄洝肪硭妮d:“宣德十年夏四月……辛酉……修葺長陵、獻陵,始置石人石馬等于御道東西?!雹谡f明了石刻的設置為宣德十年,即1435年,距朱棣逝世后已十余年之久。

經實地考察,十三陵神道為南北走向,其神道石刻群包括石柱一對、六種石獸各兩對、三類石人各兩對,共19對。每對石刻東西相對,分置于神道兩側,保存俱好、刻功俱佳。而所有雕刻中最為精美細致者,要首推石刻武將;武將共兩對,位于由南至北第14對、第15對之處。本文結合實地考察信息對此兩對武將樣貌服飾等內容做一探討。

二、武將姿態及器械

十三陵兩對武將保存較為完好,高三米左右、重達十余噸。兩對武將僅面部、手部外露,其它俱為盔甲包裹。其服飾精致繁瑣、層次豐富。前一對其臉為方形,眉頭略皺、雙目圓睜、儀表堂堂、不怒自威,長須分綹飄灑及胸,從氣勢、外貌來判斷應為中年以上的形象。后一對也是四方大臉,與前一對臉型接近,雙眉外展、眉間平緩、雙目平視,外眼角稍斜向上,嘴角略微上揚,上唇胡須與前對一致,八字胡分兩端壓至嘴角,下頜胡須僅為一綹,且較前一對短一半有余,從外表推斷應為中青年之形象。

除樣貌外,兩對武將器械配置不同,前者為持錘佩劍,后者僅佩劍。二者雖然都是站姿,但卻有姿勢上的差異,這主要體現在上肢的動作上。前一對武將左手緊握劍柄、按于左腰胯,右手持小錘短柄、握于右肋處,如隨行護駕狀。后一對武將左手外右手內雙手相疊、按于胸前正中護心鏡處,似作揖待命狀(見圖1、圖2,本文圖片皆為作者實地采集)。二者相比,有一開一合之感,也有行于外、立于內之感。

此處需要說明的是,武將所持之小錘,因錘頭形似瓜狀且又鎏金,俗稱金瓜;又因其形似蒜頭,名為“蒜頭骨朵”?!段鋫渲尽て餍等犯接小八忸^骨朵”之圖,其后有解釋:“骨朵……以鐵若木為大首,跡其意以為胍肫,胍肫大腹也,謂其形如胍而大,后人語訛,以胍為骨,以肫為朵,其首形制不常,或如蒺藜,或如羔首,俗亦隨宜呼之。短柄鐵鏈皆骨朵類,特形制小異爾?!雹壅f明了“骨朵”的由來。

在明人所繪之《出警圖》及《入蹕圖》中,有眾多金瓜將軍的生動描繪,其中多數為持長柄金瓜、腰懸弓箭的武將,也有少數手持金瓜、配帶腰刀的武將,而獨不見持短柄金瓜加佩帶長劍的搭配。包括《大明會典》對“長陵神道石像生”的記載中,對此武將亦是以“‘帶刀’執瓜盔甲將軍二對”④來稱呼。而我們現在明確看到的明十三陵武將“佩劍”持瓜之裝扮,估計當時并無此制,故無此之記載。

圖1:前對武將正面

圖2:后對武將正面

兩對武將除了相貌及動態之外,最為復雜的就是其服飾上的異同,包括頭盔及遍身鎧甲的各個具體構件。本文按照常規順序,從上往下依次分解。

圖3:前對武將背面

圖4:后對武將背面

三、武將服飾之頭盔

兩對武將俱頭戴戰盔,頂飾匯纓,鳳翅雙耳,后圍頓項,盔帶系于頜下。對于此類有翅頭盔,宋、明時期稱為鳳翅盔?!翱?,即胄之屬,左右有珥,似翅,故曰鳳翅?!雹荻魇筋^盔其統稱為兜鍪,至宋《武經總要》多稱為頭鍪,而到明《武備志》之時,因頭盔的樣式太多,對古之傳統樣式已經難以準確的考證?!翱?,即古之鍪牟也,其式甚衆,見于武經者幾五,而今所用者六,又續圖之,其說則今之制也,古不可考矣?!雹薅邳S輝《中國歷代服制服式》中,又稱為風翅盔,“頭戴戰盔,戰盔由胄發展而成,在胄的前面飾有圍圈稱為頍,后將圍圈裝飾為風翅,又名風翅盔,為秦漢及歷代將帥的典型戰盔?!雹咴撝械采婕罢呓砸浴帮L翅”稱呼。但其所言“為秦漢典型”筆者并不贊同,筆者認為“鳳翅盔”始于唐末時期,主要存于宋、明時期。而“風翅與鳳翅”比較而言,所用較多者還是鳳翅,如中華十大暢銷古典小說《說岳全傳》中有多處此類裝扮的描寫:“頭戴鳳翅銀盔,身穿魚鱗細甲”⑧等,所用均謂“鳳翅盔”,而未見“風翅盔”。而此描述也與明十三陵之武將裝飾是完全一致的。自明之后,則再無此類鳳翅盔。

對于盔的制作材料在《武備志》中亦有所交代:“造盔式,每頂用凈鐵五六斤,加鋼一斤重圍,起細皮為止,如連圍腦重二斤,其制諸如此。頂樣不一,有名一塊鐵,有四明盔,有六葉盔,有皮穿柳葉盔,南方用舊綿花作盔,以水濕為利?!雹岽颂幩灾饕侵副克髦?,而鳳翅盔主要為高級將領所配戴,或者用于儀式、儀衛的將軍所配戴,如明十三陵之武將,故該記載未列舉鳳翅盔的制作材料。

明十三陵前后兩對武將之頭盔造型一致、結構相同,皆為左右尖圓對稱式造型,由盔纓、盔體、抹額等組成。而僅在裝飾及用材細節方面有所不同。如抹額正中處所飾團云紋樣略為不同。左右盔體拼接處的盔脊所飾紋樣也略有不同??w后部下連長及肩部的披幘,披幘處外綴甲片,組成頓項,以保護腦后及頸部,而兩對武將頓項所用甲片不同,一為等寬之長條形甲片,稱為條形甲(見圖3前對武將背面);一為上緣寬圓下緣窄方之圓頭形片,稱為烏鎚甲(見圖4后對武將背面)。鳳翅盔具體結構詳見本文插圖比對。

四、武將服飾之身甲

此處身甲乃指周身之甲,包括上肢、軀干、下肢等部位所著鎧甲。明十三陵武將內著襯里,包含襯衣襯裙;襯里之外穿掛全套護甲。其上肢鎧甲包括肩、臂等部位,形態具體:獸首護肩、護膊、護臂一應俱全,護肩獸首獸口全開、牙齒齊露、獠牙外呲,護膊甲衣由獸口吐出、長及肘部。肘部處大袖袖口向后上翻為倒琵琶狀。小臂束有臂鞲,上綴甲片。其軀干鎧甲首先是指胸、背之甲:胸口正中處綴護心鏡,鏡后為護身胸甲,對應著后背之護身背甲,統一固定在環扎勒甲絳之中;其次也包括腹、腰、腿甲:腹部置獸首護腹,左右兩腿邊各配護腿甲裙。腹下正中配護襠甲,對應著后面之鶻尾甲。甲裙之外罩護腰。此幾處先以帛帶束扎,再以革帶加固、緊勒腹部獸首。其下肢鎧甲主要指脛、足甲:一般來說武將小腿處扎護脛(脛甲),但十三陵武將腿部被戰袍所遮擋,余露部分無法確定是屬于脛甲還是戰靴靴靿,僅見波紋甲片橫向編綴,下緣一條橫向束帶,脛骨處一條豎向束帶。足著高靿戰靴(此處稱高靿乃以忽視脛甲為前提),靴頭以團云裝飾,稱為云頭靴,靴面橫鋪波紋甲片,中間一條豎向皮帶,起到加固甲片的作用。本文所言身甲構件詳見插圖標注。

前后兩對武將身甲除以上共性之外,又各具其異。其一,披肩不同。前對武將肩披方形巾帕、其上繡祥云紋飾,緣邊直平、巾角打結,系于胸前,稱為肩巾(圖1、圖3)。而后對武將披肩滿繡纏枝花卉紋飾,下緣為彎曲花邊狀,以寶相花扣將其系于肩部,其上緣為領,只是其領并未立起,而是翻折平壓,若豎起則具有保護項部之效,故該披肩應稱為護項,只是其為低領,故應稱為低領護項(圖2、圖4)。胡漢生在《明十三陵》中將后者稱為“云肩”,本文卻以為并不合適,且不論其形制相似與否,僅從云肩多為女性裝飾而言,十三陵武將應用就有點牽強?!懂嬚f中國歷代甲胄》中說“五代時期護項逐漸被取消,取代的是系在頸間的肩巾,肩巾在以后的宋、元、明時代更為流行”⑩,后者披肩應該弱化了護項的立領,而強化了護肩的披巾,故而出現了此種樣式。因此,兩對武將肩披之物不同。

其二,身甲之組裝甲片不同。對于甲制,《唐六典》卷十六將其歸為十三類:“一曰明光甲,二曰光要甲,三曰細鱗甲,四曰山文甲,五曰鳥鎚甲,六曰白布甲,七曰皂絹甲,八曰布背甲,九曰步兵甲,十曰皮甲,十有一曰木甲,十有二曰鎖子甲,十有三曰馬甲?!?如上文所述之頓項,其中就有烏鎚甲。至于十三陵兩對武將之身甲,二者所用甲制不同。前對武將全身甲片一致,為三棱形,凸起如山,稱為“山文甲”(圖1、圖3),此類甲片在很多資料中都可以找到,如《畫說中國歷代甲胄》等著述多次提及,可以確定無誤。另一對武將身甲為混搭,前護襠用“魚鱗形”甲片,稱為“魚鱗甲”(圖2);其余部位皆用“站立人形”之甲片組成,此甲還未曾在現有資料中找到,故本文以其形命名稱之為“人形甲”(圖4)。

其三,身甲某些部件樣式不同。除上文所述之披肩外,主要體現在護腰、護襠及戰靴等處。前后二者護腰樣式、所用紋樣均不同。前者為兩端方形、后部中間內切半圓形的樣式,繡纏枝寶相花紋飾(圖3);后者為兩端螺旋弧形、后腰中間為外凸尖形樣式,繡江水海馬圖(圖4)。護襠之不同主要體現在樣式上,前者為圓形山文甲,較短,中間配圓形轉輪紋飾(圖1);后者為倒三角形魚鱗甲,較長,中間豎以锏狀甲脊壓制(圖2)。戰靴之不同主要體現在腳背處之裝飾上,前者云頭保存較為完整,靴面甲紋也較完整、至靴靿轉折處為花邊紋樣裝飾,皮帶壓于花邊下;后者云頭已損,靴面甲紋完整、至靴靿轉折處則增加了獸首裝飾,且靴面皮帶與鼻環相連接(圖5)。

圖5:云頭靴比較

五、總結及余問

古代衣冠服飾作為我國悠久的傳統文化之一,對周邊國家影響巨大,現今影視題材的需求更甚,可惜研究的力度卻始終不夠,尤其是客觀深入的研究更是稀少。又因出土文物多為殘缺,古籍書畫亦不夠詳細清楚,以致要準確地了解其服飾結構甚為困難,而這其中尤以古代武將之盔甲為最。為突破這一局限,本文以明十三陵武將為目標,考證各類資料,以探析明代武將之服飾。值得慶幸的是,還有明十三陵石刻這一絕佳載體、這一直觀參照物——可以與各類記載相互驗證比對,使我們還能從中一窺當年的服飾規制。而十三陵作為當時的官方工程,其武將服飾之制無疑體現了當時的主流形態,并對應于史籍記載,因此十三陵武將之服制即為當時的明代武將服制。

本文雖然基本分析出明十三陵武將之服飾結構,也將實證和論證做了較深入全面的結合,但對于能否成功上穿還有待實驗,因為這牽扯到服飾構件之間的組裝(如胸甲與背甲是如何組裝的,這些組裝部件一般在甲內,外面難以看到)。如果無法組裝,那么這些構件即使穿著在身也無法起到緊密的保護作用,還因為易于脫落而起到妨礙行動的負作用,就這一點也顯示出對古代盔甲的研究必須注重考證與實驗的有效銜接。而僅有的史籍記載并不完整,即便按照其記載也難以穿戴舒適,比如按《武經總要》《武備志》中對盔甲之記載,是難以穿戴或即使能穿也不夠合理的,更不要說現今的研究多為紙上談兵,無法切實穿戴了。而古人卻能夠將其合理地穿戴于身并實踐于戰場,這種差距給了古代盔甲這一領域極大的研究空間。

總結本文,可見十三陵武將所著服飾結構非常復雜,具體包括頭盔、披肩、掩膊、臂鞲(護臂)、勒甲絳、護心鏡、胸甲、背甲、腹部獸吞、護腰、甲裙、護襠、鶻尾、戰裙、脛甲、戰靴等部件,這其中某些部件又可細分,如頭盔包含有頓項、掩膊包含著吞肩獸首與護膊等。而其武將之甲制也有多種,如“ 山文甲”“人形甲”“魚鱗甲”“條形甲”“烏鎚甲”等,亦相互組合編制使用。此即為十三陵武將盔甲服制。

在本文文末,借此僅提出幾個疑問,以拋磚引玉。

一、本文所言之護腰,有稱為銷金白汗袴者(《大明衣冠圖志》語),也有稱為抱肚、袍肚(《畫說中國歷代甲胄》語)或包肚者(《中國歷代服制服式》語),還有稱為悍腰者,此幾種是否為一物?

二、大袖后翻為倒琵琶狀,是否可以稱為琵琶袖?若不是,古代所指琵琶袖應是何物?

三、在陳蔭榮版《興唐傳》中關于古代武將服飾常如此描述:“三疊倒掛吞天獸,口內銜金環”,十三陵武將倒置的護腹獸首是否就是吞天獸?正常向下的是否為吞地獸?護腹獸首是單獨構件還是與護襠一體?

以此為后引,期待更多有志者的加入。

注釋:

①[清]顧炎武:《昌平山水記》,北京:北京古籍出版社,1980年,第4-5頁。

②[明]《明英宗實錄》,臺北:中研院歷史語言研究所,1962年,第87頁。

③[明]茅元儀:《武備志·器械三》,明天啟元年刻、清初蓮溪草堂修補本,卷一百四,第13頁下-14頁上。

④[明]李東陽等撰、申時行等重修:《大明會典·山陵》,明萬歷十五年(1587年)內府刊本,卷二零三,第2頁下。

⑤[明]王圻、王思義撰輯:《三才圖會·衣服一卷》,明萬歷三十七年(1609年)原刊本,第24頁下。

⑥[明]茅元儀:《武備志·器械四》,明天啟元年刻、清初蓮溪草堂修補本,卷一百五,第 1頁。

⑦黃輝:《中國歷代服制服式》,南昌:江西美術出版社,2011年,第89頁。

⑧[清]錢彩著、金豐編著:《說岳全傳》,北京:中華書局,2009年,第278頁。

⑨[明]茅元儀:《武備志·器械四》,明天啟元年刻、清初蓮溪草堂修補本,卷一百五,第7頁。

⑩陳大威:《畫說中國歷代甲胄》,上海:上海書店出版社,2009年,第144頁。

?[唐]李林甫等撰、陳仲夫點校:《唐六典》,北京:中華書局,2014年,第462頁。

猜你喜歡
武將服飾
動物“闖”入服飾界
宋初武將政治地位再認識
嘉米拉伊斯蘭服飾旗艦店
聽諸子百家講“服飾穿搭”
從《長安十二時辰》看唐代服飾
女性形象門畫研究
外婆家的“花武將”
做自己個性本色 COCO薇服飾
日本女性喜歡男人扮武將
斗聯話諧音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