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東北地區玉米新組合生態適應性分析

2019-05-16 06:47張晶
農業科技與裝備 2019年1期
關鍵詞:組合東北地區玉米

張晶

摘要:根據東北玉米主產區的分布情況,將10個玉米組合分別布點在沈陽、鐵嶺、遼陽、錦州、大石橋五地,進行組合間和品種間的產量比較試驗。結果表明:Z4,Z3株高分別位列第一、第三,Z4,Z3穗位高度位列第一、第二,Z4,Z3倒伏倒折率位列第一、第二,說明株高、穗位高低與倒伏倒折率有必然聯系;Z5在各地豐產性、適應性、抗逆性都比較好。

關鍵詞:玉米;組合;生態適應性;東北地區

中圖分類號:S51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1161(2019)01-0001-03

在玉米生長過程中,生態因子決定著玉米的生長發育和產量形成。面對變化的氣候條件,如何有效地適應并實現高產穩產,是玉米生產實踐中需要認真對待的問題。本課題根據東北玉米主產區的分布情況,將10個玉米組合分別布點在沈陽、鐵嶺、遼陽、錦州、大石橋五地,進行組合間和品種間的產量比較試驗,以期在東北地區選育出豐產性、適應性、抗逆性好的優良組合,為玉米雜交種的審定和推廣提供依據。

1 材料與方法

1.1 參試組合(品種)

參試組合共10個,為了便于分析,用Z1,Z2,Z3,Z4,Z5,Z6(CK),Z7,Z8,Z9,Z10分別代表這10個組合。其中Z6鄭丹958為對照品種。

1.2 試驗設計

試驗地分別安排在遼寧地區5個試驗點,即沈陽、鐵嶺、遼陽、錦州、大石橋,分別以A,B,C,D,E代表。試驗采用隨機區組設計,2次重復,4行區,每行15株,每組10個小區,共40行。四周設保護區,收中間兩行計產(如果中間行有問題,允許受臨區影響小的邊行代替)。各試驗點可根據地形自行調整行距和株距,但密度不能改變(均為3 200株/667 m2),同一重復要排成一排。為了便于匯總,各試點按照設計方案安排試驗,收獲時中間兩行計產,產量以千克計算,保留2位小數。試驗產量應為實際產量,嚴禁取樣折產。為了保證一播全苗,試驗材料全部每穴3粒。試驗地的管理、試驗材料的收獲和室內考種嚴格按照國家規定的標準進行。收獲后5個地點不同小區測產,利用Excel軟件進行數據分析。

2 結果與分析

2.1 生育期

組合間在不同地點的生育期測定結果見表1。

由表1可知:組合間生育期相差不大,在118.5~120.6 d之間,最長和最短相差約3.0 d;不同地點間生育期相差較大,生育期從短到長依次為D

2.2 農藝性狀

品種間田間及室內考種結果見表2。

由表2可知:Z7與Z6(CK)株高較低,分別為276.57,276.80 cm。Z4,Z2,Z3株高較高,分別比對照(276.80 cm)高25.06,22.50,21.53 cm;Z5,Z7,Z8穗位分別比對照(88.44 cm)低7.10,5.42,5.31 cm,Z4,Z3,Z9,Z10,Z2穗位較高,分別比對照高13.97,13.17,11.2,10.67,9.10 cm;Z4,Z5百粒質量與對照(30.53 g)差異較大,分別低3.31,2.59 g,其他組合與對照相比差異不大;Z8,Z1,Z3出籽率與對照相當,其他組合明顯低于對照。

2.3 抗逆性

組合間不同地點倒伏倒折率匯總結果見表3。

由表3可知:就組合而言,Z4倒伏倒折率為12.35%,大于國家標準的10.00%,不適宜在北方地區推廣種植。就地點而言,B,C,D三地倒伏倒折率較高,其中B地點Z3,Z4倒伏倒折率為17.00%,11.50%,均大于10.00%,其他組合未見倒伏株,說明Z3,Z4不適宜在B地區推廣種植;C地點Z4,Z3,Z8倒伏倒折率為40.00%,20.00%,10.00%,均大于等于10.00%,說明Z4,Z3,Z8不適宜在C地區推廣種植;D地點各組合倒伏倒折率都較高,其中Z8,Z1,Z4倒伏倒折率為12.50%,12.00%,10.20%,均大于10.00%,說明Z8,Z1,Z4不適宜在D地區推廣種植。A,E兩地點無倒伏倒折株。

3 結論

品種的適應性和穩定性是其自身基因型與環境互作的結果,適應性好的品種不僅對氣候、生態變化反應鈍感,而且對土壤肥力、干旱條件甚至人為栽培因子均有較好的耐性和適應性,對環境的調節能力和緩沖能力較強。大面積生產上豐產性、穩產性及適應性是相輔相存的,僅有豐產性好、雜種優勢強的基因,而缺乏對復雜多樣生態條件和低生產水平條件的適應性基因,則穩產性差,最終也難以實現豐產。適應性是基礎,穩產性是前提,二者是實現大面積豐產的保障。

從株高和穗位比較可以看出,Z4,Z3株高分別位列第一、第三,Z4,Z3穗位高位列第一、第二,而這兩個組合倒伏倒折率位列第一、第二,說明株高和穗位高與倒伏倒折率有必然聯系。所以,密度為

3 200/667 m2的玉米雜交種在北方地區種植,其株高和穗位不易過高,株高宜低于280 cm,穗位宜低于130 cm。Z5在各地點豐產性、適應性、抗逆性都較好,Z5組合為緊湊型玉米,可以再進一步設計密度試驗,以確定Z5在北方地區的最佳種植密度。

參考文獻

[1] 蓋鈞鎰.試驗統計方法[M].北京:中國農業出版社,2000.

[2] 馬慧慧.阜陽地區玉米品種生態適應性的分析[D].合肥:安徽農業大學,2014.

[3] 王晶晶,李鳳海,史振聲,等.遼寧省不同生態區玉米品種適應性研究[J].干旱地區農業研究,2015(4):59-63.

猜你喜歡
組合東北地區玉米
收玉米啦!
為什么人參喜歡長在我國東北地區
我的玉米送給你
現階段市場營銷組合及影響因素研究
球類材料的合理利用與組合
Brand Value: Excavating and Management of Tourism in the Rural and Village Region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