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遼寧地區玉米高效施肥技術研究

2019-05-16 06:47房圣東
農業科技與裝備 2019年1期
關鍵詞:施肥技術措施玉米

房圣東

摘要:科學合理的施肥是實現玉米生產高產高效的重要手段。闡述玉米各生育時期的生長發育特點及需肥規律,分析遼寧地區玉米施肥現狀及主要問題,提出改善玉米施肥效果的技術措施,以降低玉米生產成本,提高肥料利用效率,獲得玉米增產提質,從而促進遼寧玉米產業發展。

關鍵詞:玉米;施肥;需肥規律;現狀;技術措施;遼寧地區

中圖分類號:S51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1161(2019)01-0013-03

玉米是我國主要的糧食作物,也是重要的能量飼料與工業原料,其在國民生活和經濟發展中具有重要地位,人們對玉米的需求量逐年增長。遼寧是我國優質玉米產區,加強遼寧玉米生產、提高遼寧玉米總產量對于保障國家糧食安全和促進農民收入增加具有重要意義。施肥是提高作物產量的重要措施之一,但施肥的增產潛力并不是無限的。掌握科學的玉米施肥技術,采用正確的施肥方式方法,按需施肥,提高肥料利用率,是實現玉米生產經濟效益最大化的基礎。

1 玉米需肥規律

玉米植株高大、根系發達、莖葉繁茂、生育期長、產量高,對肥料反應敏感,在生長發育過程中需要吸收大量的營養元素,如氮、磷、鉀、鐵、鋅、銅、錳等,其產量高低與施肥有著直接關系。因此,了解玉米生長發育各階段對肥料的需求特點及吸收規律,對于合理施肥、獲得玉米高產、提高玉米種植經濟效益具有重要意義。

1.1 玉米對氮的需求

氮是構成玉米蛋白質、葉綠素、核酸及多種酶等重要生命物質的營養素。合理施用氮肥能明顯提高玉米生物總量和經濟產量,特別能增加籽粒中蛋白質的含量,改善玉米營養價值。

玉米需氮量大,一般每生產100.0 kg籽粒需氮2.2~4.2 kg。玉米缺氮會發育遲緩,開花推遲,影響產量。苗期缺氮,玉米生長緩慢,植株矮瘦,葉色黃綠,抽雄遲;生長盛期缺氮,葉的癥狀更為明顯,老葉從葉尖沿著中脈向葉片基部枯黃,枯黃部分呈楔形,葉緣仍保持綠色,略卷曲,最后呈焦灼狀而死亡。玉米施用氮肥過多也會影響正常的生長發育,導致玉米產量下降。播種時氮素過量會傷害種子,影響發芽,降低出苗率;后期氮素過量會造成玉米營養生長繁茂,生育延遲,組織分化不良,籽實產量降低。

苗期到拔節期,玉米對氮素吸收很少,吸收速度較慢,僅占全生育期累積吸收量的1%~7%;拔節期以后,玉米對氮素吸收明顯增多;抽絲前后,玉米對氮素吸收達到高峰,占總吸收量的50%~60%;抽絲至籽粒形成期,玉米對氮素吸收速度仍然較快,占總吸收量的40%~50%。

1.2 玉米對磷的需求

磷是組成細胞核、原生質的重要成分。合理施用磷肥可以提高玉米植株抗旱、抗寒等抗逆性,增加產量,改善品質。

玉米對磷的需求較小,一般每生產100.0 kg籽粒需磷0.5~1.5 kg。玉米缺磷會影響發育,植株生長遲緩,莖稈細弱,植株矮小。苗期缺磷,幼苗生長緩慢,下部葉片先呈現暗綠色、之后從邊緣開始呈現紫紅色,極度缺磷葉色會變成褐色;開花期缺磷,雌蕊抽絲延遲,受精不完全,容易導致籽實行列歪曲,果穗畸形。玉米施用磷肥也不宜過多,磷素過量會造成玉米加速生長,果穗形成過程縮短,穗粒數減少,產量降低。

苗期,由于幼苗根系不發達、吸收能力弱,玉米對磷素的吸收很少,只占全生育期累積吸收量的1%~3%,但此時玉米對磷素很敏感,如果早期缺磷,即使后期供給充足的磷也難以彌補不良影響;拔節期以后,玉米對磷素的吸收速度顯著加快;抽雄期和吐絲期,玉米對磷素的吸收達到高峰。

1.3 玉米對鉀的需求

鉀能促進植株體內多種酶系的活化,參與糖分和氨基酸的合成與運輸,增強光合作用。合理施用鉀肥可以改善玉米對外界環境的適應性,促進生長,提高產量。

玉米整個生長期都需要補充鉀,一般每生產100.0 kg籽粒需鉀1.5~4.0 kg。玉米缺鉀會使根系發育不良,植株生長緩慢,影響產量。苗期缺鉀,玉米生長緩慢,莖稈矮小,葉色呈黃色或褐色,嚴重時葉緣和葉尖干枯呈灼燒狀;后期缺鉀,植株瘦弱,易感病,易倒折,果穗發育不良,頂部缺粒,籽粒中淀粉含量少,產量降低。玉米施用鉀肥過多對生長發育及產量的影響并不明顯。

生育前期,玉米對鉀素的吸收速度比氮和磷都快;拔節期以后,玉米對鉀素的吸收猛增;抽雄期和吐絲期,玉米對鉀素的吸收達到高峰,占全生育期累積吸收量的60%~80%;開花授粉以后,玉米對鉀素吸收較少。

2 遼寧玉米施肥現狀及存在問題

近年來,遼寧地區土壤耕層變淺,犁底層情形加重,活土量減少,土壤結構變差,土壤養分不平衡,生產能力下降。在玉米施肥中普遍存在一些問題,影響了玉米的生長發育及產量,也制約著玉米產業的可持續發展。

2.1 沒有掌握科學的施肥方法

部分地區玉米一次性施肥面積較大,易造成生育后期脫肥,影響化肥利用率的提高,使產量降低;一些地區施肥深度不夠,易造成前期燒種、燒苗;施肥不合理,施肥量、施肥時期不當,存在重基肥輕追肥現象;種植密度較低,保苗株數不夠,影響肥料應用效果。

2.2 沒有設計合理的肥料配比

玉米生產中施用的肥料包括化肥和有機肥兩大類,化肥主要是尿素、磷酸二銨及復合肥等,有機肥主要是禽糞及畜糞。肥料使用上,過多施用化肥,有機肥施用量不足,秸稈還田比例較低;肥料配比上,偏重氮肥,磷、鉀肥比例不足,對鋅肥、硫肥等中微肥重視不夠;肥料研究上,通用型肥料占絕大比例,緩、控釋肥效果不明顯,缺少針對性強、技術含量高的新型肥料。不合理的施肥結構造成土壤養分失調、土壤保肥供肥能力下降,影響玉米產量水平的提升。

3 玉米高效施肥技術措施

對于玉米施肥,既要實現穩產保質,又要嚴格控制化肥施用量,提升土壤供肥性能,達到化肥投入與生態平衡相協調。在農業生產中,氣候因素、土壤環境、耕作栽培方式、作物特點、肥料特性、施肥技術等均直接影響肥料利用率,尤以肥料特性和施肥技術影響最大。應在充分了解農田土壤養分狀況的基礎上,根據作物需肥規律、土壤供肥性能及肥料效應,科學化、定量化施肥,以提高肥料利用率,減少肥料損失,最大限度提高肥料增產效益,并消除施肥不當對環境造成的不良影響,以保障農業生產可持續發展。

3.1 提高肥料利用率

多種元素綜合作用才能實現玉米產量增加和品質提升,各元素之間的平衡施用相比于單獨施用一種或兩種元素對于提高肥料利用率和玉米產量更有幫助。一是科學配比氮磷鉀。氮肥對玉米生長發育和產量的貢獻最大,首先要穩定氮肥用量,同時要保證磷肥、鉀肥的平衡施用,以促進玉米對氮肥的吸收。二是合理補充中微肥。長期施用大量元素造成未施用元素的相對虧缺,導致土壤養分失調,影響玉米的生長發育與產量提高。補施硫、鋅、錳等中微量元素,增產作用非常明顯。三是適當增施有機肥。有機肥的原料直接或間接來自農作物,營養全面,除了含有“三要素”氮磷鉀外,還含有玉米生長發育所需的其他營養元素。相比于養分單一的化肥,施用有機肥更能調節土壤養分平衡,改善土壤肥力,提高玉米產量及品質,增加種植效益。

3.2 改進施肥方法

實施測土配方施肥技術,通過對土壤中的有效養分進行測試,了解土壤肥力狀況,根據玉米預期產量、需肥規律及土壤養分狀況,計算需要的肥料種類及用量;將所需肥料進行合理安排,采取科學的方法施用。根據玉米生育期的營養吸收規律進行施肥,重施基肥、適量種肥、合理追肥、適時葉面噴肥。1) 基肥是長效肥料,提供玉米全生育期所需的養分,保障玉米高產穩產?;室杂袡C肥為主、遲效性化肥為輔,用量占總施肥量的60%~70%;基肥一般條施、穴施效果較好。2) 種肥提供幼苗生長所需的養分,促進苗壯,在底肥施用不足時對增產的作用很大。種肥以速效氮肥為主、配施磷鉀肥,也可用腐熟的優質農家肥。種肥穴施或條施于種子側下方,避免與種子直接接觸而燒苗。3) 追肥可以補充基肥和種肥的不足,及時充分地供給玉米生育過程中所需的養分,促進玉米生長發育。追肥要依“前重后輕”的原則在幼苗生長不同階段分次追肥:在拔節期追施“攻稈肥”,促根壯苗,促葉壯稈,促進穗分化;在拔節期至抽雄穗期間追施“攻穗肥”,促進雌穗小花分化,為實現穗大粒多打下基礎;在灌漿期追施“攻粒肥”,增加粒質量,獲得高產。4) 根據玉米植株生長發育情況,適時進行葉面噴肥,補充缺失的營養元素。

3.3 配套栽培技術

選擇適應性強、抗性強的優良品種,采取適宜的種植密度,加強田間管理,以促進肥效的充分發揮,達到玉米高產高效的目的。對土壤進行深松,打破犁底層,改善土壤結構,促進玉米根系發育,提高水肥利用效率。加大秸稈還田力度,構建合理耕層,提高土壤有機質含量,促進玉米生長發育與產量提高。

3.4 研究新型肥料

開發研制效果好、針對性強的新型緩、控釋肥料,使肥料養分釋放、土壤養分補給與玉米生長發育營養需求相匹配,達到玉米生產低消耗、高產出、高效益。

4 結語

掌握科學合理的施肥技術,可以有效提高遼寧地區玉米的產量與品質,對于實現遼寧生態農業、綠色農業及可持續發展農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參考文獻

[1] 田建立,李歆琰.農村環境污染防控分析[J].環境與發展,2018(5):71-72.

[2] 王政軍.玉米高效控量施肥試驗報告[J].農業科技與裝備,2018(1):13-15.

[3] 王芳.海城市高效控量施肥田間試驗分析[J].農業科技與裝備,2016(9):7-8.

猜你喜歡
施肥技術措施玉米
收玉米啦!
我的玉米送給你
滴灌棉田氮鉀后移和磷肥減半化肥減量增效試驗
渭北旱塬玉米施肥現狀及對策
淺談如何提高煤礦綜采工作面回采效率的技術措施
淺談加強煤礦礦井通風安全技術措施
高壓輸電線路防雷接地技術與措施
10kV配電網施工安全管理及技術措施分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