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五味子繁育管理技術

2019-05-16 06:47武國岳
農業科技與裝備 2019年1期
關鍵詞:繁育技術管理

武國岳

摘要:北五味子是生長于東北地區的一種木質藤本植物,其果實具有較高的藥用價值。根據北五味子的習性,從繁殖、播種、施肥、搭架、病蟲害防治等方面總結出一套北五味子繁育管理技術,以期為廣大種植者提供有益參考。

關鍵詞:北五味子;繁育;管理;技術

中圖分類號:S567.19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1161(2019)01-0006-03

五味子為木蘭科植物,植株為落葉木質藤本,長近8.0 m,全株無毛或近無毛,小枝灰褐色、稍有棱,花期5—6月,果熟期8—9月。五味子主要分布在黃河流域以北,以東北最為集中。新鮮的北五味子果實可用來加工天然保健飲品,而其干果則具有較高的藥用價值,市場前景很好?,F總結出一套北五味子繁育管理技術,以期為廣大種植者提供參考。

1 繁殖

1.1 扦插壓條繁殖

利用五味子在地下面的橫走莖進行扦插壓條雖能生長成植株,但其根系生長困難。6—8月間,選2~3 a生的枝條,剪12.0~15.0 cm,將下剪口用ABT 2號生根粉溶液浸泡8 h后取出,待溶液揮發干后將枝條直插在苗床內,搭設塑料拱棚,并經常澆水以保持土壤濕潤,促進生根。幼苗生長期宜設棚架遮陰;及時除草、松土,有蟲害隨時捕殺;一般病害可用波爾多液噴灑。經過2 a,即可按株距30.0 cm、行距50.0 cm移植。

1.2 種子繁殖

1.2.1 春播 取種后進行干燥,可陰干或曬干,之后貯藏于干燥通風處。在上凍前,先用水浸泡去除果肉和癟粒,然后放在水中泡6 d左右,使種子吸水充分,再與3倍濕砂充分混勻,沙子濕度以手握成團、松開即散為好。在室外挖深約60.0 cm的坑,將種子和沙子的混合物放入,厚度約40.0 cm,然后蓋上約15.0 cm的細土,再蓋上草簾子或柴草,進行低溫層積處理。待翌年5月上旬—6月中旬,種子裂口、胚根稍露即可播種。

1.2.2 秋播 于8—9月,選擇已經成熟、果粒大而飽滿的鮮五味子,去除果肉,用水沖洗干凈,瀝干后就可播種。

2 播種

2.1 地塊選擇與處理

北五味子適于微酸性土壤,pH值5.5~7.0為宜。選擇排水好、地下水位低、土層深厚、質地疏松、富含有機質、土壤肥沃的地塊。前茬植物應不施用豆磺隆、普施特等殘效期長的農藥,以免殘留藥害。地塊選好后,要細致整地,耕翻、耙細、打好壟,株行距0.5 m,行距1.4~2.0 m??勺?5.0 cm左右的高畦,地勢干旱高燥則要做成平畦。畦寬1.0 m左右,畦上疏松土層厚達15.0 cm以上。畦土要清除雜質、耙細,每平方米施8.0 kg腐熟農家肥,將畦土與糞肥均勻攪拌,整平畦面,即可播種。

2.2 播種方法

可條播或撒播。條播行距10.0 cm,蓋土2.5 cm。播種后搭1.5 m高的遮陽架,使土壤濕度保持在35%左右,當小苗生長出3片真葉時再撤掉遮陽架。

3 田間管理

人工栽培在排水好、肥沃、濕度適宜的砂子壤土上生長最好。南北行向種植,利于透風透光。

3.1 灌水施肥

因為五味子的根沒有根毛,在定植當年要保證適宜的土壤濕度,略有干旱就要澆水,且要澆透。當年定植的苗要適量施肥,施肥距離植株不超過10.0 cm,以利根系吸肥,同時又避免燒苗。每株施15.0 g肥料,每次施肥氮磷鉀比例各不相同,第一次為2∶1∶1,第二次為1∶1∶1,第三次為1∶2∶2。從現蕾到結果期需要保證充足的肥水,每株追施5.0~10.0 kg腐熟的農家肥料,于根部周圍40.0 cm處開深18.0 cm的環狀溝,施肥,覆土,開溝時盡量不要碰傷根系。

3.2 剪枝

3.2.1 定干 幼苗移栽當年,在夏季生長比較旺盛,應立水泥桿。1株苗需要2根桿,每株選擇4個健壯側蔓枝引其上桿,每桿引2個主蔓。剪掉原實生苗主莖,待主蔓枝長度達50.0 cm時,打頂尖定干,促使短果枝(副梢)從剪口下長出。當新長出的幼枝長度達到30.0 cm時,留1條健壯枝作延長主蔓枝不打頂尖,其他幼枝留20.0 cm進行打尖,注意移栽當年只打副梢的尖,延長枝不打尖至立秋。

3.2.2 春剪 春剪一般在早春樹液流動前進行。對上一年有副梢的各延長主蔓枝保留30.0 cm長度進行剪枝,各副梢回縮至20.0 cm處,延長主蔓枝沒有副梢的留50.0 cm進行定干。

3.2.3 夏剪 夏剪一般在5月上旬—8月中旬進行。當春剪過的副梢長到20.0 cm長時,選擇1條副梢作延長枝不打尖,其余副梢全部打頂尖只留20.0 cm長,以利促進副梢花芽飽滿和主蔓枝粗壯。當原先留30.0 cm的各延長主蔓枝長至50.0 cm時也要打尖,其余副梢再留30.0 cm打尖,使營養歸集到主蔓枝和各副梢,這樣能使雌花的數量提高,花芽成熟飽滿。為了使枝條早日木質化,以防霜害出現抽干枝,在立秋前后要見尖就打。

3.2.4 循環更新修剪 大量結果時應循環更新修剪。在早春將結果短枝(副梢)在10.0~15.0 cm處全部進行回縮。在開花結果時與主蔓枝交匯處的基部發出新的短果枝,選留位置好、健壯的作為來年的結果枝,其余的不留。來年用新結果枝結果,剪掉舊結果枝,循環更新,這種剪法以后將一直沿用。同時要及時修剪爬過立桿的主蔓枝墜落下來的枝條,在立桿頂部10.0 cm處剪掉,以利透光。

3.3 松土、除草

生育期間要及時松土、除草、做好樹盤,以利于灌溉。

3.4 培土

為了使五味子能夠安全越冬,上凍前要在植株基部進行培土,厚度30.0 cm。

4 搭架

栽植后第二年要搭架,支架可用水泥柱或硬雜木,每6.0 m立一柱,柱上端拉一橫向鐵線,每株處插一木桿引蔓上架。用竹竿或木桿每兩行搭成一架,底部要埋牢,架桿上部用鐵線綁緊,并用8號鐵線通行聯起來,以利于其攀援生長。五味子一般第三年開始開花,但花數不多,且很少結果,生長4~5 a后可以收果實,每667 m2產400 kg以上,產量逐年增長。

5 病蟲害防治

5.1 主要病害

5.1.1 白粉病 植株氮肥過量、徒長、枝蔓過密和高溫干旱易發此病。幼葉、幼果受害最為嚴重。一般發生時期為6月上旬,可于5月進行預防。預防用等量式波爾多液間隔7~10 d連噴3次,或用20%粉銹寧乳油1 500倍液噴灑,或用50%甲基托布津700~800倍液每隔7~10 d噴灑1次。病害發生后防治用甲基托布津、粉銹寧可濕性粉劑800倍液進行噴灑。

5.1.2 根腐病 在地勢低洼、排水不好的土壤上種植易發此病。開始葉片萎蔫,根部與地面交接處變黑腐爛,根皮脫落,幾天后生病植株死亡。發病時間一般在5—8月??蛇x高燥的土地種植。在發病初期用50%多菌靈500倍液灌根,間隔7~10 d,連續用藥3次進行防治。

5.1.3 葉枯病 通風不良、溫度驟變、高溫多濕此病發生嚴重。先由葉邊緣或葉尖干枯,逐漸整個葉面干枯,葉片脫落,隨后幼果萎縮,引起早期落果。5月下旬—7月上旬發病。于5月份噴灑等量式波爾多液進行預防。發病時可噴甲基托布津或代森鋅500倍液,7~10 d噴施1次,連續噴3~4次。

5.2 主要蟲害

5.2.1 卷葉蟲 幼蟲屬于鱗翅目螟蛾科,7—8月發生。幼蟲為害,3齡后吐絲卷葉取食,影響光合作用和果實生長,造成落果和減產。用80%敵百蟲1 500倍液或50%磷銨1 500倍液或50%辛硫磷1 500倍液噴霧防治,幼蟲卷葉后用40%樂果乳油1 000倍液防治。

5.2.2 柳扁蛾 幼蟲鉆到莖里,有“鋸末”,一般5月孵化,6月鉆入,8月化蛹,9月成蟲。應盡早找到蟲洞,用DDV棉球塞上即可。

5.2.3 紅蜘蛛 在五味子的葉片上吹一口氣,發現爬動,即被危害。用阿維菌素8 000倍進行防治。

5.2.4 食心蟲 危害期大多在5月下旬—8月下旬,主要危害果穗。

5.2.5 地下害蟲 采用毒餌誘殺方法。用90%敵百蟲80.0~100.0 g拌入炒香的麥麩或豆餅中,加水后撒到田間。

參考文獻

[1] 張慶文,杜秀峰.淺談五味子的藥用開發價值[J].中國新技術新產品,2012(7):239.

[2] 逄喜彬.北五味子苗的繁育技術[J].中國林業,2007(9):59.

[3] 趙時泳,鹿欽祥,王麗.北五味子育苗和種子處理技術[J].農業與技術,2018(24):72.

猜你喜歡
繁育技術管理
種豬繁育及健康養殖關鍵技術探討
探討電力系統中配網自動化技術
移動應用系統開發
北京市中小企業優化升級
采用C—NCAP 2006年版管理規則
營銷管理
“這下管理創新了!等7則
郁金香子球繁育成商品種球的研究
桂中地區“雙高”甘蔗示范繁育與產業化推廣
管理的另一半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