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朝陽地區油松毛蟲的發生與防治

2019-05-16 06:47郭文偉
農業科技與裝備 2019年1期
關鍵詞:防治方法

郭文偉

摘要:為減輕朝陽地區油松毛蟲大面積發生及實現發生后的有效控制,對當地油松毛蟲發生發展規律、高效能預報及防治方法進行探討。概述朝陽地區油松毛蟲發生危害情況,分析災害發生的原因,詳細觀察朝陽地區油松毛蟲生活史,總結出適合當地油松毛蟲的預測預報技術與防治方法,以期為朝陽地區油松毛蟲的防治提供參考。

關鍵詞:油松毛蟲;發生發展規律;高效能預報;防治方法

中圖分類號:S763.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1161(2019)01-0028-03

遼油松是原產于中國北部的一種松樹,為中型常綠喬木,高20~30 m,是重要的林業資源,也是松節等中藥材的來源。油松毛蟲是油松林的主要危害之一,在發生地區有常災區、偶災區、無災區之分。朝陽地區近幾年油松面積集中,但對油松毛蟲的生活史、發生發展動態掌握不夠,導致多年來反復暴發成災,嚴重制約林業可持續發展。

1 朝陽地區油松毛蟲發生情況

據朝陽市林業局資料,2011年朝陽市松毛蟲發生面積達8.54萬hm2(128萬畝),其中輕度發生面積4.27萬hm2(64萬畝)、中重度發生危害面積4.27萬hm2(64萬畝),局部地區災情十分嚴重。有近萬畝林齡為40 a的油松針葉被吃光,油松死亡面積呈持續上升趨勢。特別是位于建平縣和凌源市交界處的牛河梁林區,該地區油松人工純林面積達2.67萬hm2(40萬畝),油松毛蟲暴發成災,并以很快的速度向牛河梁紅山文化核心區擴散,如果不能將其成功控制則后果不堪設想,經濟損失和政治影響嚴重。

2 災害發生原因

一是朝陽市現有油松林多為林齡在40 a以上的大面積純林,樹種組成單一,呈塊狀集中連片分布,且生長條件惡劣,多生長在石質山地,抵御不良環境條件的能力十分脆弱,當發生嚴重干旱或生物災害時其自身恢復能力極差;二是大面積的油松純林和干旱少雨的氣候構成了油松毛蟲的適生條件,加之天敵種群數量少,控制作用不明顯,松毛蟲繁殖量大(平均產卵量300~400粒)、孵化率高(90%以上)、擴散力強,導致油松毛蟲周期性的大發生;三是自1990年以來,平均每年油松毛蟲發生面積4.00萬hm2(60萬畝)以上,當災害嚴重發生時,當地政府財力有限,投資力度不足,不能對油松毛蟲發生區域進行全面防治。綜合上述因素,導致油松毛蟲擴散蔓延速度加快,災害連年不斷。

3 預測預報技術

3.1 蟲情系統調查

系統調查時要設置固定標準地和臨時標準地。固定標準地以林班為單位設置,樣地應具有較強的代表性,其數量為陰坡一塊、陽坡一塊,坡面的上、中、下部位盡可能地落在標準地內,在標準地內采用Z字形法選擇20株標準樹,并用紅鉛油標號;臨時標準地在有蟲林分中設置,僅供補充調查用,設置數量根據需要臨時決定,設置方法同固定標準地。調查主要蟲期、越冬死亡率、蛹質量、性比、平均產卵量等。發生期調查的內容有:越冬幼蟲上樹進度調查、化蛹進度調查和幼蟲下樹進度調查;發生量調查內容有:越冬幼蟲期調查、幼蟲取食期調查、蛹期調查、成蟲期調查、卵期調查和初孵幼蟲期調查,并記載松毛蟲輕、中、重發生面積。上述各類調查方法及調查用表參見《朝陽市預測極點預測預報工作細則》。

3.2 蟲情監測調查

監測標準地必須選擇在面積較大的有蟲林分中,在其內隨機抽取20株標準樹,調查記載蟲口密度等要素,用于掌握蟲口數量的變動、危害及發生發展情況。

3.3 蟲情預報

根據上述各類調查得到的實時蟲情數據,結合歷史蟲情數據,完成以下預報內容。

3.4 發生期預報

預測松毛蟲各蟲態或階段的始盛期、高峰期、盛末期,以確定防治的最佳時期。采用期距法預測各主要蟲態發生期,要求3月15日前發出越冬幼蟲上樹期預報,6月15日前發出幼蟲化蛹期預報,9月15日前發出幼蟲下樹期預報。

3.5 發生趨勢及危害程度預報

預測松毛蟲發生地點和發生面積范圍,需詳細預報出不同程度危害的發生面積、地點,以便確定防治區域。要求應用趨勢面分析法并結合蟲情監測數據進行趨勢預報,此類預報在3月20日前發出。

4 防治方法的探討與研究

4.1 營林措施

4.1.1 封山育林及撫育措施 有計劃地封山,增加林下植被,減少人為破壞。適時適度地進行撫育間伐、修枝、割灌、修樹盤。對密度過大的林分實行合理的撫育間伐或修枝,促進林分生長。對下木覆蓋率較大、嚴重影響林木生存營養空間的實行樹木周圍1 m×1 m范圍割灌的撫育方式,保證樹木更好生長。對灌木覆蓋率較低、水土保持較差的實行修樹盤的撫育方式。

4.1.2 退化林分改造 修復退化林分,增加生態效能。在疏林地、林間天窗、空隙地、林緣等處補植闊葉樹或蜜源植物,將大面積的油松純林逐步改為混交林。

4.2 生物防治

4.2.1 招引益鳥 布巢時間為3月中旬以前,布巢地點可視鳥類而定。在蟲口密度較低、林齡較大的林分,可設置人工巢箱招引益鳥。每公頃設置2個,巢箱懸掛高度為樹冠中下部、距離地面超過2 m,巢口方位向山的下坡。

4.2.2 釋放赤眼蜂 繁育優良蜂種,在松毛蟲產卵始盛期,選擇晴天無風的天氣,分階段林間施放,3萬~10萬頭/667 m2,可使赤眼蜂同時攜帶病毒以提高防治效果。

4.3 化學防治

4.3.1 殺蟲率 化學防治殺蟲率在95%以上。

4.3.2 藥物的安全使用 從保護環境和天敵出發,只允許使用植物源殺蟲劑——苦煙乳油進行航空噴霧和利用紙繩浸泡菊脂類農藥進行防治。按藥物使用規定嚴格操作。

4.3.3 飛機低容量噴霧防治 應用飛機噴霧防治松毛蟲具有覆蓋面寬、漏防面積少、單株樹木著藥率高、省時省工省藥、成本低、施藥盲區少、作業效率高、殺蟲效果好的優勢,可以大區域開展飛防作業。1) 施藥時間:春季飛防作業在5月1日至6月5日為宜,秋季飛防作業在8月30日至9月25日為宜。2) 用藥量:經多年地面和飛機防治松毛蟲試驗,篩選出殺蟲效果好、性能穩定的植物源殺蟲劑——1.2%苦煙乳油,用藥劑量為35 mL/667 m2。3) 飛行作業要求:使用M4型飛機飛行作業時,航速120 km/h,航高距林冠7~10 m,噴幅30 m,風速3 m/s以下,每架次載藥量120 kg,每架次作業面積26.7 hm2(400畝);使用運五B飛機作業時,航速44 m/s,有效噴幅50 m,作業高度距林冠15~20 m,每架次載藥量1 000 kg,每架次作業面積53.3 hm2(800畝)。4) 地面信號:地面設2支信號隊,每支信號隊有隊員3人,備有紅、白色信號旗,旗桿高出林冠0.6 m以上,并配給對講機以方便地空聯絡。作業前,由縣(市)森防站統一繪制飛防作業圖,將作業地塊統一編號;編制飛行作業計劃和作業面積,以便飛行員根據作業圖進行除治,飛防作業計劃制定后不得隨意變動。5) 勘察:檢查48 h,72 h殺蟲效果,同時調查記錄飛防漏噴地塊,若發現效果不好或有漏噴地段及時上報,并立即調整作業時段或用藥劑量,及時進行補防。驗收標準為平均遺留蟲口密度1 頭/株以下。

4.3.4 毒繩防治 毒繩防治適用于孤立地塊。1) 防治時間:春防3月20日至4月10日;秋防9月30日前。2) 用藥量:應用20%中西殺滅菊酯、25%氯氰菊酯、20%速滅殺丁制作毒繩。3) 制作方法:藥液配制比例農藥∶機油為1∶9,將農藥加入機油中,攪拌均勻,再將3號紙繩浸入藥液15~20 min,待紙繩完全浸透后,撈出紙繩控掉多余藥液,裝入塑料袋中將口扎緊。毒繩制作時間為春、秋防前3~5 d,存放時間以不超過10 d為宜。4) 使用方法:作業前先將周圍的側生枝去除,再將毒繩綁于主干胸徑處,形成封閉環。作業完畢用肥皂洗手,否則不可進食。

5 結語

于2011—2016年間開展對朝陽地區油松毛蟲發生情況、發展規律、預報預測及防治方法的研究工作。在充分考慮區域背景等因素后,得出朝陽地區油松毛蟲發生、發展規律與適合的預測預報技術,并總結出適合當地的油松毛蟲防治技術。飛機防治方法覆蓋面積大、效果明顯,適合集中連片油松林地的油松毛蟲防治;綁毒繩的方法則適合面積小、不集中連片的地塊。從目前的蟲情看,這兩種方法在經濟效益、生態效益和社會效益方面都具有可行性和必要性。

參考文獻

[1] 段國庫.油松病蟲害發生特點及防治技術解析[J].現代園藝,2018(6):47.

[2] 萬少欣.油松常見病蟲害及其防治策略[J].吉林農業,2018(4):68.

[3] 張漢朋.遼西半干區油松毛蟲綜合防治技術[J].農業與技術,2017(12):187-224.

猜你喜歡
防治方法
淺談紅松常見病蟲害的防治技術
關于林業病蟲害防治的思考
芻議林業病蟲害防治工作面臨的問題與方法
綠色農產品露地黃瓜三大病蟲害防治技術
黑絨金龜子在玉米上的危害及防治方法
分析果樹病蟲害的識別方法及防治方法
朝陽市玉米苗期常見病蟲害及除草劑藥害防治方法
醫學生網癮成因及防治方法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