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初中語文閱讀教學要注重語感的培養

2019-06-11 03:47陳春滿
學周刊 2019年18期
關鍵詞:語感培養訓練方法實踐

陳春滿

摘 要:在初中語文閱讀教學訓練中,語感的培養與體悟是一項重要任務。要想讓學生有好的語文素養,具備豐富的語感是必要條件。本文從閱讀教學語感體悟的三方面出發,對語感培養的方法展開了具體論述,值得語文教師在教學中借鑒。

關鍵詞:初中語文;語感培養;訓練方法;實踐

中圖分類號:G63 ? ? ? ?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132(2019)18-0129-01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9.18.118

隨著語文教學理念的不斷更新,語感教學越來越受到重視。初中語文教學的核心是培養學生語感,培養語感是訓練學生對語言的感受能力。語文課堂教學中,教師應注重培養學生閱讀、運用語言文字的能力,最終目的是培養學生的語感。語感的形成,需要學生積累語文基礎知識,需要教師組織一系列的活動訓練學生的思維訓練。因此,中學語文教師重要任務是讓學生形成良好的語感。

一、閱讀教學的三方面語感體悟

1.形象生動。初中語文統編教材中選編的課文語言生動形象,閱讀教學中,教師要引導學生準確體會課文中精彩的語句,讓學生細細品讀。學生根據文中作者繪聲繪色的描寫,能再現文中一些精彩的畫面,勾勒出文中人物的大致輪廓,讓學生有一種身臨其境感覺。九年級上冊《故鄉》中對“楊二嫂”的描寫:高顴骨,薄嘴唇;圓規式的姿勢;鄙夷的神色;憤憤的回轉身,一面絮絮的說,慢慢向外走等。通過這些語言文字的描述,展現在學生面前的是一個可笑、可氣、可恨而又可憐的人物形象。

2.情感豐富。閱讀教材文本時,透過文中的語句,感悟作者的情感,體會文章中蘊涵的境界。學生閱讀教材文本時,通過文章中的語言文字,品味這些語言文字的魅力,感觸文中人物靈魂的深處,激活學生的思維,促進學生語感的發展?!稐钚拗馈芬晃闹?,作者通過六個小故事,寫出楊修為人恃才放曠,遭到曹操的忌恨,以至引來殺身之禍。通過楊修之死,揭露曹操的虛偽、奸詐,下令“厚葬”楊修,收買人心。

3.意蘊深刻。閱讀教學中,教師應引導學生能夠領悟出文章所蘊含的深意。初中語文教材中有許多文章語言凝練,語句含蓄,另有深意,有的作者將深刻的思想蘊含在所描寫的事物中。韓愈的《晚春》中詩人通過“草樹”“知春”“斗芳菲”的場景描寫,寫自己珍惜春天的大好風光;“春光”是不負“楊花榆莢”這樣的珍惜時光的有心人的。文章中的許多語言含蓄,有深刻的涵義,教師應引導學生讀出其中蘊含的內涵,還應將作品的意蘊開拓及延伸。

二、訓練語感先從語言文字入手

人類借助語言文字傳遞著淵源流淌的文化及思想。初中語文教師運用語言向學生傳遞知識,語言是維系“教”與“學”之間的紐帶。一節好課,就像欣賞一幅幅精美的畫,讓人心曠神怡、流連忘返,陶醉其中;又如一首樂曲,余音繞梁,三日不絕。因此語文教師高超的語言藝術,對學生的表達能力有著深遠的影響。

課堂語言具有藝術性,語言是語文教學的靈魂,要使語文課堂充滿活力,教師必須有豐富的語言,去撥動學生的心弦,開啟學生思維,讓他們跟隨教師的語言,展開想象的翅膀,自由地遨游知識的殿堂中。

初中語文教師語言要準確、凝練,這是語文教師應具備的基本要求。教師表達不清,必然不能準確表達出文中蘊含的情感,甚至會對學生進行誤導,引起學生理解上的錯誤。因此,教師分析教材文本、講評作文、概括主要內容、歸納主題,應切中要點。教師精辟的語言,破解學生的疑惑。教學《秋天的懷念》一文,學生深深感受到,作者對母親的懷念,贊美母愛,卻不能體會作者悔恨之情——子欲養而親不待,懊悔自己對母親不解。通過教師深入的分析,學生能母親對兒子的摯愛,兒子的“暴怒無?!蹦赣H臨終前,仍不忘有病的兒子和未成年的女兒,從而準確地理解文章的內容。生動、形象的教學語言易于學生理解教材,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給學生營造形成語感的環境。

三、閱讀教學是培養學生語感的關鍵

1.積累知識,提升感悟能力。語感包含語言文字正確的理解,也包含運用語言文字生動、形象的表達一種心情、見解、思想等。教師培養學生語感應從積累字詞入手,豐富他們的詞匯量,提高他們對字詞的感悟能力。

酈道元的《三峽》一文,文章以凝練、生動的語言,寫出了三峽險拔、秀麗的美景。描寫景物時抓住特點。山連綿不斷、遮天蔽日。水不同季節有不同的景象。一百五十余字,把三峽萬千景象盡收筆底。寫春冬之景,著“素”“綠”“清”“影”數字;寫秋季景色,著“寒”“肅”“凄”“哀”數字。描繪出景物的神韻,高峻的山峰,洶涌的江流,清澈的碧水,飛懸的瀑布,哀轉的猿鳴,悲涼的漁歌,構成了一幅美好的畫面。要借助已有的知識與體驗去感知語言文字的魅力。實踐與知識形成語感的基礎。學生應多積累知識,將積累的這些語言材料轉化為自身的語言,促進學生語感的發展。

2.反復朗讀,提升語感。教師應引導學生反復讀,然后進行思考,能激發他們的語感。教學《隆中對》一文時,教師讓學生結合文中的注釋,初讀文章,排除語句障礙,進行初步感知。然后讓學生誦讀文章,在讀中培養語感。學生自由組合,分角色讀課文,要注意文中的人物語氣、情感的變化,把握句子間的聯系。接著教師引導學生反復讀文中重點語句,體會文中人物,通過反復誦讀,學生對諸葛亮的人物形象更豐滿。諸葛亮的高瞻遠矚實在讓讀者佩服。

總之,培養初中生語感需要他們多閱讀、積累,不斷充實已有的語文知識。只有多讀、多訓練,才能駕馭語言文字。教師在課堂教學中應有計劃、科學、合理地訓練學生的語感,組織豐富多彩的活動,讓學生在實踐活動中,深化學生的語感,提升學生的語文素養。

參考文獻:

[1]程程.淺談培養初中生良好語感的對策[J].中國校外教育,2018(29).

[2]王小明.圖式:語感的重要心理機制[J].教育參考,2016(4).

猜你喜歡
語感培養訓練方法實踐
壁球反手擊球技術及其訓練方法
跳遠運動員專項力量訓練方法
論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的語感培養
簡論1min跳繩訓練方法
論小學語文教學中語感的培養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