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談大數據時代的小學教育語文教學創新問題

2019-06-11 03:47李耀春
學周刊 2019年18期
關鍵詞:方法創新教學實踐大數據

李耀春

摘 要:隨著大數據等新興技術的發展,傳統教育教學模式正在悄然改變。小學語文教學是培養學生基本人文素養和學習其他學科的基礎,充分發揮大數據信息技術在小學語文教學實踐中的優勢,對于提高學生語文能力及綜合素質十分重要。本文對大數據時代小學語文教學創新問題進行探索,討論大數據環境下語文教學實踐應該采用的創新方式并提出一些對策建議。

關鍵詞:大數據;小學語文;教學實踐;信息技術;方法創新

中圖分類號:G62 ? ? ? ?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132(2019)18-0145-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9.18.134

二十一世紀,世界已經進入了一個劇烈變革的年代,科技的飛速發展正不斷地改變著我們的生活。從計算機的出現到互聯網,再到近幾年來的“互聯網+”,人工智能和大數據等熱門詞匯正不斷地被提及,并且顯著影響著我們的生活。尤其是大數據,被稱為第三次科技革命,不僅深刻影響著人們的生活方式,也對當前的教育模式形成一定沖擊。2015年,國務院制定《大數據發展綱要》,提出“教育文化大數據”的建設目標。發展大數據在教育領域內具有廣闊前景,對于解決當前面臨的一些問題具有顯著價值。例如,教育資源配置的不平等、教育模式的改革以及學生和家長對于高質量教育資源的訴求等。

“語文”被稱為“萬科之母”,是其他學科的基礎,掌握基本的閱讀能力和寫作能力,是學好其他一切學科的前提條件,也是學生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小學語文教育是語文教育的開端和基礎,是一個學生形成基本人文素養和語文能力的啟蒙。信息技術條件下,傳統語文教學模式已經不能適應學生和家長的受教育需求,這就需要充分利用大數據技術來提高語文教學質量。

一、大數據對小學語文教學的積極作用

(一)有助于改革教學評價方式

傳統教學評價體系更多的是注重結果為導向的評價。例如,考試成績,升學率等,這種教學評價體系在特定的歷史條件背景下具有一定的合理性,但是面對越來越復雜的教學要求,就需要改革以往的教學評價模式。特別是語文教育,是對學生綜合人文素養的培養,閱讀能力和理解能力的提高貫穿于教學的始終,僅僅依靠考試和成績是遠遠不足以說明教學質量的優劣。因此,將大數據運用于教師日常教學活動和學生日常表現中,將學生的表現進行追蹤和記錄,并由大數據專業平臺進行分析,得出學生學習中的規律和軌跡,從而對教學評價體系改革具有顯著參考價值。

(二)有助于發揮學生的學習主體作用

學生是學習中的主體,好的教育方式應該是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發揮其主觀能動性,讓學生自主學習,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一些學生眼里,語文是枯燥無聊的,這可能是因為教師沒有激發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借助大數據平臺,通過分析大量學生學習中的行為,發現他們感興趣的教學模式,以及能夠激發他們學習興趣的課堂模式。然后,教師再根據實際情況做出調整,這樣能更有效率地和學生進行良性互動。

(三)有助于實現“因材施教”,促進學生個性化發展

古人提倡教育要“因材施教”,這是很多教育工作者想要實現的目標,但是在現實教學工作中想要真正做到“因材施教”——根據每個不同的學生制定不同教學方案,促進學生的個性化發展,這是不太現實的,因為目前的教育資源還沒有發達到那種程度,即使要付諸行動也要付出巨大的成本。在大數據背景下,給我們實現“因材施教”提供了一種可能性。根據大數據的分析結果,根據學生不同的學習興趣,將學生分成不同的學習小組,從而制定不同的教學方案,有利于提高整體教學效果。

(四)有助于改善教學資源配置的不平等

充分利用視頻終端技術和網絡平臺,能夠顯著改善當前地區之間、城鄉之間教育資源的不平等配置,主要是教師資源的不平等配置。不少學校缺乏優秀教師,但是借助互聯網技術和大數據,就能讓山里的學生也能聽知名學校的教師上課,實現教育資源的充分利用,改變教育資源配置在區域之間的不平等。

二、大數據在小學語文教學實踐中的應用與方法創新

(一)巧用多媒體技術,豐富課堂教學形式,做到寓教于樂

大量事實和經驗表明,在課堂上運用多媒體,能夠明顯提高學生的學習熱情。在語文課堂上,小學生對于課本的興趣是要小于生動的多媒體。比如,老師在講一篇課文時,可以充分利用多媒體技術,可以做成一個簡單的PPT,將圖片、音頻文件等進行組合,再結合課堂上教師的講解,將會更加生動,課堂氣氛也會更加活躍。豐富課堂的形式,讓學生在學習中感覺到快樂,對于激發學習興趣有很好的促進作用。

(二)結合移動終端平臺,充實學生的課余生活

學生的學習不僅僅是在課堂上,尤其是語文學習,更多在于平時積累和日常閱讀習慣的養成。一些手機APP里面有一些優秀課程教師的錄播視頻,學生可以在上面找到自己感興趣的課程,也可以在上面答疑解惑,對于上課沒有聽懂的學生是良好的學習材料,也是預習的很好平臺。在語文教學中,教師可以在課下利用移動終端平臺,積極和家長溝通和配合,把學生從手機和網絡游戲中解救出來,將其用在正確的途徑中,豐富學生的課余生活。

(三)利用互聯網技術,提高學生自主學習能力

隨著現代社會信息的爆炸式增長,學生知識獲取的途徑越來越多,知識面也越來越廣,遠遠超于課堂和書本上的知識。語文教學更多是培養學生知識獲取的能力,因此語文教師應該在課堂上適度培養這種能力。例如,教師可以將一篇課文分配給幾個學習小組,讓這幾個小組的學生進行分工協作,利用互聯網資源尋找材料,然后再互相講解,這樣既可以鍛煉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又可以提高學生的團結協作能力。

(四)實現跨平臺聯動,促進教學模式的不斷更新

大數據是一個整合多方資源的平臺,它可以實時進行更新,教學模式也不是一成不變的,一種新的教學模式創新需要實踐來檢驗,依靠大數據平臺能夠對新型的教學模式改革的教學成果進行對比和檢驗,并提供相對可靠的信息反饋。因此,大數據技術平臺對教學創新具有放大和激發作用。

三、當前小學語文教學應用大數據信息技術存在的一些誤區

大數據背景下小學語文教學的創新不應該是“一刀切”,也不是對傳統教育的全盤否定。目前,大數據技術應用存在以下誤區。

(一)對大數據信息平臺技術的濫用產生過度依賴

教育,是由“教”和“育”組成的,不是簡單的灌輸知識,大數據平臺在教育領域的應用是為了更好地發揮教師“教書育人”的神圣使命。不過,大數據帶來的便利與高效率很容易讓人產生依賴感,認為大數據的結論一定是科學和正確的。語文教育中所強調的培養學生的感性能力正是其他學科所缺乏的,也是僅僅依靠大數據不能完成的。大數據等信息平臺只是輔助工具,可以更高效率的幫助發揮“教”的目的,“育人”是一項長期且有耐心的工作,需要老師和家長言傳身教,以身作則。因此,應該合理利用大數據信息平臺技術,充分發揮其優勢,而不要讓它成為小學語文教學的主導。

(二)數據存儲的不安全導致個人信息泄露

大數據還存在著由于其存儲功能漏洞和不安全性產生個人信息泄露的危險,一旦這些海量的學生和教師信息泄露,將產生很嚴重的道德風險。因此,在應用教育領域的大數據問題上,我們既要保證共享性,又要保證學生的個人信息得到有效的安全保護。

四、結語

充分發揮大數據信息平臺在小學語文教學領域的應用是十分有必要的,對于提高學生學習興趣和自主學習能力,對教學評價體系的改革,以及改善教學資源配置的不平等問題上具有顯著價值。但是,在應用大數據信息平臺的過程中可能產生過度依賴和個人信息泄露等社會和道德問題,這顯然有悖于推廣其在教育領域應用的初衷。盡管如此,大數據仍然在教育領域具有廣闊的前景,其安全性問題會一直存在,但是隨著科技的發展和立法的完善,這些問題將會得到有效的解決。

參考文獻:

[1]王金濤.從“樣本閱讀”到“全息閱讀”——“大數據”時代背景下小學語文閱讀范式的變革思考[J]. 江蘇教育,2015(1).

[2]馬鵬華, 王金濤.“大數據”時代小語課堂閱讀結構范式的重塑[J].新課程研究(上旬刊),2017(1).

[3]韓建美.大數據時代的小學語文教學之變[J].文學教育(下),2017(8).

[4]倪凱顏.大數據時代,語文教學的悄然轉身[J]. 江蘇教育,2016(5).

[5]王水麗.“互聯網+”背景下小學語文作業的新樣態[J].小學教學研究, 2017(14).

猜你喜歡
方法創新教學實踐大數據
高職院校學生管理精細化淺析
淺論高中化學生活化教學的實踐與思考
淺談初中物理實驗教學與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
測量平差課程教學改革探討與實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