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雙一流”建設高校校領導群體特征研究

2019-07-01 11:44馬春波龍獻忠陳來
大學教育科學 2019年3期
關鍵詞:校領導雙一流特征

馬春波 龍獻忠 陳來

摘要:? 對140所“雙一流”建設高校的1 317名校領導進行調查研究,發現該群體的基本特征是:男性,54歲左右,長期在高校工作,任現職4.5年,在國內名校獲得博士學位,其中正副校長一般為理工學科某一研究領域的專家,正副書記一般畢業于工學、管理學、法學中某一專業。結合調查研究,提出加強“雙一流”高校校領導班子建設的建議:運用多種遴選方式,擴大選人視野;適度放寬任職年齡和任期限制;注重學科專業結構;提高國際交流與合作能力;提升爭取外部資源能力;注意遴選女性成員。

關鍵詞:“雙一流”建設高校;高水平大學;校領導;特征;遴選

中圖分類號:G64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0717(2019)03-0116-06

一、引言

“雙一流”建設高校中,校領導群體是“雙一流”建設最核心的領導團隊,其年齡、性別、學歷背景、工作經歷等特征將對所在高?!半p一流”建設產生至關重要的影響。就大學校長而言,近代中國高水平大學的出現與其主政的著名校長密不可分[1],大學校長的背景特征對大學績效具有重要影響,畢業于國內名校且具有國外工作經歷的大學校長更有利于大學績效的提升[2]。而國外知名大學校長的教育背景往往具有某些共同之處,如高學歷、多元知識結構、名校就讀經歷以及多元教育背景等[3]?!半p一流”建設背景下,大學領導團隊凝練成的學校的積極“個性”或“風格”以及現任校級領導的某些特征將對“雙一流”建設的成效產生深刻的影響[4]。本研究旨在通過調研“雙一流”建設高校校領導群體的背景特征,為合理遴選與搭配校領導成員以促進“雙一流”建設提供啟示。

目前已經有一些學者對高校校長群或書記群的背景特征進行了細致深入的描繪。譬如,張應強等對我國普通本科高校校長進行了大規模調查,細致刻畫了校長群的群體“畫像”[5];另有學者詳細分析了1 028位高校黨委書記的學歷、學科特征[6]。在國外,美國教育委員會自1986年起,先后對美國大學校長開展了8次調查,內容涉及美國大學校長的人員結構、成長路徑、工作職責、學校財政和質量指標、女性大學校長研究等[7](P20)。這些為本研究提供了啟示。但上述研究主要是對大學校長或黨委書記群體進行考查,且是將校長群與書記群分開來考查,未能充分體現我國高校核心領導層由正副校長和正副書記構成的實際。因此,非常有必要將校長群與書記群置于同一框架中加以分析和比較,藉此深入探析高校核心領導層對“雙一流”建設成效的影響。

鑒于此,本研究以140所“雙一流”建設高校的校領導成員為對象,對這一群體的學歷專業背景和工作經歷等特征進行了細致梳理,同時對校長群與書記群兩個子群體進行比較,結合國外高水平大學有關情況開展分析,以期為遴選和搭配“雙一流”建設高校的領導班子,提升“雙一流”建設高??冃峁┬┰S參考。

二、研究方法

1.研究對象。研究對象包括42所世界一流大學建設高校和95所世界一流學科建設高校的校領導(包括正副校長和正副書記,分別簡稱為校長群和書記群)。由于中國石油大學、中國礦業大學和中國地質大學不同校址分別有各自的校領導。因此,實際分析對象為140所高校的校領導。

2.數據來源與統計方法。研究通過各高校、教育部、中國黨政領導干部資料庫官方網站獲得上述140所高校校領導成員的記錄共1 317條,統計時間截至2017年9月。少數不全的信息(主要為出生日期和專業)通過知網查到的期刊論文作者信息加以補充。為保證每條記錄信息的完整性,本研究將每條記錄中不全的信息作為缺失處理。調查對象不包括名譽校長。研究采用EXCEL軟件登錄、補充、整理記錄,并用SPSS24.0進行統計處理,主要采用頻數、百分比、卡方檢驗和方差分析等統計分析方法。

3.編碼說明。出生日期編碼到年,就職日期編碼到月。學歷按???、本科、碩士、博士,共4類進行編碼。畢業學校按985高校、211高校、其他高校(中國的非985非211高校)、國外高校,共4類進行編碼。專業所屬學科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學科分類與代碼國家標準(GBT13745-2009)》進行編碼。工作經歷按在企業工作過、在政府工作過、一直在高校工作、在企業和政府均工作過,共4類進行編碼。

4.樣本特征?!半p一流”建設高校的校領導成員總數為1 317位,其中正副校長861位,正副書記456位。校領導平均任職時間為4.5年,其中校長群和書記群任現職平均年限分別為4.8年和3.9年。

三、實證分析

(一)人口統計特征分析

校領導群體人口統計特征主要包括性別和年齡(見表1)。

(1)性別。校領導群體中,男性1 177位,占89.4%,女性140位,占10.6%。其中,校長群中男性791位,占91.9%,女性70位,占8.1%;書記群中男性386位,占84.6%,女性70位,占15.4%。校長群與書記群中的男女比例存在顯著不同(似然比卡方值為15.66,p<.001),書記群中的女性比例明顯高于校長群。

(2)年齡。校領導群體的平均年齡為54.3周歲,其中男性平均年齡為54.4周歲,女性平均年齡為53.2周歲。具體年齡段分布為:年齡≤50周歲者196位(占14.9%),>50且≤60周歲者共1 002位(占76.1%),年齡>60周歲者共72位(占5.5%)。其中,校長群平均年齡為54.2周歲,書記群平均年齡為54.3周歲,兩者無顯著差異(F1,1268=.09,p=.94)。

(二)學歷專業特征分析

校領導群體學歷專業特征主要包括畢業高校情況、畢業專業、最高學歷、最高學歷畢業高校以及最高學歷畢業專業。

(1)在畢業高校方面,校領導群體在各學習階段畢業高校的分布大致相同。校領導主要畢業于985高校和211高校,其中,985高校是校領導群體畢業高校的主體,在本科、碩士、博士階段均達到40%以上(見表2)。調查數據還顯示,校長群與書記群本科畢業高校的比例不存在顯著差異,碩士和博士畢業高校比例存在顯著差異。具體而言,書記群中碩士、博士畢業于985高校的人數比例明顯高于校長群,在碩士階段二者的比例分別是58.8%和44.2%,在博士階段二者的比例分別是55.9%和44.7%;校長群中碩士畢業于211高校、博士畢業于國外高校的人數比例明顯高于書記群,兩者分別相差10.2%和6.5%。

(2)在最高學歷方面,校領導群體最高學歷主要為博士,達到71.6%,其次為碩士,占比為17.6%(見表2)。調查數據還顯示,校長群和書記群中最高學歷為???、本科、碩士與博士的人數比例明顯不同,書記群中最高學歷為本科和碩士的人數比例明顯高于校長群,兩者相差11.4%和15.4%,校長群中最高學歷為博士的人數比例明顯高于書記群,兩者相差27%。

(3)在最高學歷畢業高校方面,校領導群體最高學歷畢業高校主要為985高校,達46.6%,其次為211高校,達26.8%(見表2)。調查數據還顯示,校長群和書記群中在此方面的人數比例明顯不同,書記群中最高學歷授自985高校的人數比例明顯高過校長群,兩者相差10.2%,校長群中最高學歷授自211和國外高校的人數比例明顯高過書記群,兩者分別相差4.2%和7.3%。

(4)從畢業專業來看,校領導群體本科、碩士、博士階段畢業的專業分布大致相同,主要集中在工學(達30%以上)、理學(約20%)相關專業,其次為管理學、法學、醫學、經濟學等(見表3)。在此方面,兩個子群體相比較,在本科、碩士、博士各階段都有相似表現,即校長群中畢業于理工科的人數比例明顯高于書記群,書記群中畢業于文科(尤其是管理學、法學、哲學)的人數比例明顯高于校長群,值得注意的是書記群中碩士和博士畢業專業為管理學類和法學類的人數比例已經超過了理學并趨近工學。在最高學歷畢業專業方面,與上述表現基本一致。

(三)工作經歷特征分析

工作經歷主要包括博士后及非高校系統任職兩個方面,前者側重學術工作經歷,后者側重非學術工作經歷。校領導群體工作經歷特征表現見表4:

(1)在博士后工作經歷方面,校領導群體中有博士后工作經歷的共164人,占總人數的12.5%。其中校長群中有博士后工作經歷的占16.1%(139人),書記群中有博士后工作經歷的占5.5%(25人)。具有博士后經歷的校領導主要出站高校為國外高校(占47.6%),其次為985高校(占26.2%)。校長群和書記群中博士后出站高校為985、211、國外和其他高校的人數比例沒有顯著不同。

(2)在非學術工作經歷方面,校領導群體成員有高校以外任職經歷的占17.3%,其中有政府任職經歷的占14.6%,有企業任職經歷的占2.2%,有企業、政府雙重任職經歷的占0.5%。調查數據還顯示,書記群中有政府任職經歷的人數比例明顯高于校長群,兩者分別為23%和10.3%。

四、結論與建議

本研究以“雙一流”建設高校的校領導群體為對象,對其在人口統計、學歷背景和工作經歷等方面的特征進行了分析,同時對其子群體校長群與書記群的群體特征進行了比較,主要結論如下:

1.“雙一流”建設高校校領導群體基本“畫像”如下:男性,54歲左右,在國內名校獲得博士學位,長期在高校工作,任現職4.5年,其中校長和副校長一般畢業于理工科專業,是某一研究領域的領軍人物或專家,書記和副書記一般畢業于工學、管理學、法學中某一專業。

2.“雙一流”建設高校校長群與書記群群體特征的主要差別:群體規模方面,校長群遠大于書記群;任現職年限方面,校長群略長于書記群;性別方面,書記群女性比例略高于校長群;學歷層次方面,校長群學歷層次較高,獲得博士學位的人數比例遠高于書記群;畢業專業方面,校長群主要集中在理工科專業,書記群主要集中在工學、管理學、法學等專業,書記群畢業于人文社科專業的比例遠高于校長群;工作經歷方面,校長群中有小部分擁有博士后工作經歷,書記群有小部分擁有政府工作經歷??傮w來看,校長群的群體特征趨同性更加鮮明,書記群在畢業專業、任職經歷等方面分布呈現多樣性,校長群更加傾向于學術型,書記群更加傾向于管理型。

3.校長群與書記群群體特征的相似之處:在平均年齡方面,二者幾乎相同;在性別、任現職年限、任職經歷等方面,如前所述二者有一定差別,但總體上具有較大相似性,如兩個群體成員的絕大部分都是男性;相對于國外高校的校長來說,兩個群體成員任現職時間都比較短;大部分人工作經歷較為單一,長期在高校工作。

基于上述“雙一流”建設高校校領導群體特征的分析,結合國內外相關研究成果和“雙一流”建設高校實際,本研究就遴選和搭配“雙一流”建設高校校領導以及有效提升校領導群體素質能力提出幾點思考和建議:

1.綜合運用多種遴選方式,選人視野可適度向教育之外相關領域拓展。當前,我國公立高校校領導成員的產生方式主要有校內升遷、平行調動、其他部門調任、公開選拔等,確定人選后統一由上級組織部門任命。其中,運用較多的是校內升遷和高校之間調動,公開選拔方式相對較少且施行較晚,如教育部直屬高校2004年開始公開招聘副校長,2011年首次面向海內外公開選拔2名校長。2017年美國大學校長調查顯示,15%的大學校長直接來自教育體系之外,75%的大學校長任職前曾在其他高校就職[7](P21)。本調查顯示,“雙一流”建設高校中校領導群體成員特別是校長群在高校之外有任職經歷的比例較低,可見校領導成員的選拔以高校內部為主,這樣可能會限制校領導的工作視野和創新能力。因此,我們建議進一步加大校領導特別校長群成員公開選拔和從其他部門調任的力度,考慮到書記群的特殊政治屬性,可在“雙一流”建設高校適度探索運用公開選拔方式遴選書記和副書記。

2.適度放寬校領導的任職年齡和任期限制。我國高校的校領導成員擁有行政級別,具有職務任期和任職年齡限制?!吨泄步逃奎h組關于進一步加強直屬高等學校領導班子建設的若干意見》規定,高校黨政領導班子實行任期制,每屆任期5年,領導干部原則上擔任同一職務時間不超過兩屆或10年,年滿60歲的領導班子成員要及時退出領導崗位。本研究調查顯示,“雙一流”建設高校校領導的平均任職年限均未超過5年,平均年齡均為54歲,而美國大學校長的平均年齡為62歲,平均任職期限為7年[7](P20)。國內外許多有影響力和成就的大學校長往往任期較長,如哈佛大學的艾略特(40年)、麻省理工的康普頓(18年)、清華大學的梅貽琦(18年)、北京大學的蔡元培(10年)。任期和任職年齡限制,一方面容易導致校領導無法落實自己的治校理念,另一方面容易出現為追求政績的短期急功近利行為,不利于學校的長期穩定發展。因此,我們建議遵循教育規律,適度延長校領導成員的任職年齡,同時適度放寬其任期限制。

3.注重校領導的學科專業分布,適當增加人文社科專業背景的校領導成員。高校是一個學術共同體,一般由多個學科專業組成,作為領導核心的校長群和書記群,學科專業背景過于集中,可能不利于高校發展,而領導團隊教育背景的多元化有助于促進大學治理。根據教育部文件精神,要按照社會主義政治家、教育家的要求選好配強高校領導班子,領導班子成員要熟悉高等教育規律,能夠全身心投入學校管理工作。盡管教育規律可在教育管理實踐中逐步掌握,但系統的教育管理專業知識也相當重要。在美國,教育學專業是大學校長比例最高的專業,達到39.4%,其次為社會科學、人文、藝術學科[7](P22)。本研究調查發現,我國“雙一流”建設高校校領導畢業專業主要集中在工學、理學、管理學相關專業,人文學科背景的成員較少,教育學專業背景的成員極少。因此,校領導成員專業背景應合理分布,特別是在綜合性大學,校長群中應有一定比例的人文社科專業背景的成員,此外如有條件應搭配一定數量教育學背景的成員。

4.注重提升校領導的國際交流與合作能力。國際交流與合作是大學的五大職能之一,國際化是世界一流大學建設的必然選擇,“雙一流”建設高校的校領導必須具備寬廣的國際視野和較強的國際交流能力。從本研究調查數據看,“雙一流”建設高校校領導成員本科、碩士、博士其中一個階段畢業于國外高校的比例約為16%,校長群成員博士后工作期間在國外高校的比例為49.6%,書記群成員為36%??傮w來看,“雙一流”建設高校領導班子尤其是書記群成員國際交流與合作能力有待提高。因此,我們建議:一是在遴選校領導時,將海外學習經歷或海外工作經歷作為考慮因素之一;二是加大派遣“雙一流”建設高校的校領導成員及其后備人選海外訪學、考察、交流的力度。

5.大力提升校領導爭取外部資源的能力。資源是辦好高水平大學的基礎和條件,高水平大學資源管理需要解決好一個大問題,就是如何最大限度地調動外部資源“為我所用”[8]。隨著“雙一流”建設的快速推進,爭取資源能力在“雙一流”建設高校的競爭中顯得尤為關鍵,這就迫切需要提高高校領導班子爭取外部資源的能力。因此,我們建議:一是注重選任具有高等教育系統之外工作經歷的人員進入“雙一流”建設高校領導班子,同時可鼓勵部分成員經過一定程序適度從事有意義的社會兼職。教育系統之外的工作經歷和社會兼職,有利于學校領導班子成員協調好學校與政府、社會、企業之間的關系,營造良好的辦學環境,為學校爭取外部資源。二是注重培養校領導成員的社會視野,主動思考高校對社會的作用與貢獻,積極關注和服務區域經濟社會發展,在為社會做貢獻的同時謀求社會支持。

6.注意遴選女性校領導。女性領導可能在親和力、洞察力、寬容度等方面更具優勢,在行事中表現出友善和關心下屬的行為,其領導風格更注重參與和分權,有利于促進團隊的團結和融合[9]。據2017版《美國大學校長研究報告》,美國大學校長中女性比例達到34.3%[7](P20-21)。本研究顯示,我國“雙一流”建設高校校領導中女性比例相對較低,這與我國家庭分工、傳統觀念、女性社會地位等因素影響相關。近年來,我國女性受教育程度和社會地位已大幅提高,如2011年起高校本科生中女生比例已超過男生,研究生中女生比例接近男生,女專任教師和女教職工比例分別達到46.9%和45.7%[10],培養和遴選女性進入高校領導團隊具備現實條件。結合本調查數據,我們建議在遴選校領導特別是校長群成員時適當增加女性成員的比例,合理調整性別結構。

參考文獻

[1] 程斯輝,李漢學.中國近代著名大學校長的教育質量觀探析[J].大學教育科學,2018(01):11-16.

[2] 孟曉華,張振波,張曾.大學校長之背景特征與大學績效分析——基于高階理論的視角[J].高等教育研究,2012(01):33-43.

[3] 吳堅.從國外知名大學校長的素質看教育背景在大學校長選拔中的影響[J].高等教育研究,2010(07):105-109.

[4] 徐上,涂陽軍,周晶.“雙一流”建設對中國高校發展的影響——基于“雙一流”建設高校與學科名單的量化分析[J].中國高等教育評估, 2018(01):3-8.

[5] 張應強,索凱峰.誰在做中國本科高校校長——當前我國大學校長任職的調查研究[J].高等教育研究,2016(06):12-25.

[6] 姜華,關瑩,王鳳輝.中國高校黨委書記基本數據調查分析[J].中國高教研究,2008(09):59-61.

[7] 金雷.美國教育委員會發布《2017版美國大學校長研究》[J].世界教育信息雜志,2018(02):20-22.

[8] 張德祥.高水平大學建設要重點處理好的八個關系[J].高等教育研究,2009(06):21-25.

[9] 李鮮苗,羅瑾璉,霍偉偉.基于Cross-Temporal Meta-Analysis方法的性別特征與領導風格及跨文化比較研究[J].科學學與科學技術管理,2012(05):160-168.

[10] 教育部發展規劃司.2011年教育統計數據[EB/OL].http://www.moe.gov.cn/s78/A03/moe_560/s7382/201305/t20130529_152561.html.

猜你喜歡
校領導雙一流特征
抓特征解方程組
“陪餐制”不是“吃頓飯”這樣簡單
邵陽學院“校領導接待日”常態化
高?!半p一流”能否打破身份制
“雙一流”需 從去行政化做起
素質教育下如何做好小學德育工作
溝通:班主任工作的良方
春天來啦(2則)
抓特征 猜成語
不存在的特征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