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卵巢卵泡膜細胞瘤的MRI和CT表現與病理分析

2019-07-26 01:22陳智慧陳任政姚正信林錦秀敖瑞苓
分子影像學雜志 2019年3期
關鍵詞:囊性腹水實性

陳智慧,陳任政,姚正信,林錦秀,敖瑞苓

陽江市人民醫院放射科,廣東 陽江 529500

卵巢腫瘤按組織來源一般可分為上皮源性腫瘤、性索間質腫瘤、生殖細胞腫瘤及轉移瘤[1-2],而性索間質腫瘤又包括顆粒細胞瘤、卵泡膜細胞瘤和纖維瘤[3]。卵巢卵泡膜細胞屬于少見良性腫瘤,文獻報道其發生率約占卵巢全部腫瘤的4%[4-5]。絕大多數發生在中老年婦女,發現時一般較大或無意中發現,且常伴有胸腹水,容易誤診為惡性腫瘤[6]。目前國內外文獻對本病的報道仍較少,特別是CT和MRI方面的綜合報道更少,分析缺乏特異性,術前診斷準確率不高。本研究通過回顧性分析32例經病理證實的卵泡膜細胞瘤患者的臨床、影像及病理資料,總結影像方面的特征,旨在進一步提高術前診斷的準確率,以助手術方案的制定,具有較高的臨床意義。

1 資料與方法

1.1 臨床資料

選擇我院2012年8月~2018年2月間的住院患者為研究對象。納入標準:(1)經手術病理證實為卵巢卵泡膜細胞瘤;(2)有完整盆腔CT或MRI檢查資料。排除標準:(1)缺少影像學資料;(2)缺少病理資料。共收集到符合標準的患者32例,最大年齡90歲,最小年齡13歲(月經未來潮),中位年齡49歲;其中18例(56.25%)發生于絕經后。臨床癥狀有月經紊亂、腹痛、腹部墜脹、絕經后陰道流血、陰道脫隨、排尿困難、月經量增多等,部分為體檢發現。有9例(28.12%)伴有Ca-125值升高,最高值達320 U/mL。

1.2 檢查方法

本組有19例行MRI檢查,14例行CT檢查,其中1例同時行MRI及CT檢查,MRI和CT檢查均行平掃、增強掃描。CT掃描的采用飛利浦Brilliance 64 CT,平掃及增強掃描,120 kV,406 mAs,層厚3 mm,螺距1,造影劑為碘海醇。MRI掃描的采用西門子NOVUS1.5 T超導磁共振,常規平掃、增強掃描,造影劑用釓特酸葡胺,行軸位、矢狀位、冠狀位掃描,采用SE序列行T1WI(TR 109 ms,TE 4/1 ms)、T2WI(TR 800 ms,TE 69/1 ms)掃描,層距8 mm,層厚6 mm。

2 結果

2.1 部位、大小、形態

雙側同時發病1例;31例為單側發病,其中右側卵巢18例,左側卵巢13例。大小不等,長徑約0.3~28.4 cm。圓形或橢圓形25例(78.13%),不規則狀、分葉狀7例(21.87%);4例可見外凸結節;29例邊界清楚,3例腫瘤局部邊緣稍模糊。

2.2 囊實性

按囊性成份所占比例分為3型,囊性所占比例<1/3為Ⅰ型,1/3≤囊性所占比例<2/3為Ⅱ型,囊性所占比例≥2/3為Ⅲ型。本組Ⅰ型22例(68.75%),Ⅱ型7例(21.88%),Ⅲ型3例(9.37%)。囊變區域可表現為完全囊狀、大片狀、片狀、裂隙狀,1例完全囊狀為多房性漿液性囊腺瘤伴卵泡膜細胞瘤,另1例呈多房囊狀僅近宮角處見少許實性成分。

2.3 伴隨病變

4例瘤內出血:1例伴非典型增生,1例為多房性漿液性囊腺瘤伴卵泡膜細胞瘤,1例為成熟型囊性畸胎瘤伴卵泡膜細胞瘤,1例為顆粒-卵泡膜細胞瘤;其他29例為單純卵巢卵泡膜細胞瘤:6例合并子宮肌瘤,1例合并對側卵巢成熟型囊性畸胎瘤,1例合并子宮內膜息肉,5例伴子宮內膜增厚,9例術中見蒂扭轉。

2.4 影像學表現

CT掃描實性部分或囊壁平掃以等低混雜密度為多,囊狀部分呈明顯低密度(圖1B);MRI平掃實性部分T1WI呈低信號,部分病灶信號欠均勻,T2WI信號欠均勻,可呈高信號、稍低信號、高低混雜信號等(圖1A),T2WI脂肪抑制序列示11例瘤內極低信號結節(圖1);有3例可見“荷包蛋”征(圖1C、D);可見囊狀部分呈明顯高信號,增強掃描實性部分呈漸進性輕-中度強化,輕度強化者較多,明顯低于子宮強化程度。9例病灶內見較多明顯強化的纖細血管影(圖1E、F)。本組病例均未見鈣化灶。13例出現少量腹水,1例中量腹水,其中5例合并少量胸腔積液。1例盆腔內可見一小淋巴結,其余未見淋巴結腫大。

3 討論

卵泡膜細胞瘤是一種良性腫瘤,來源于卵巢性索間質組織,占卵巢原發性腫瘤的4%~6%[7],多數發生在絕經前后的中老年婦女,少見于20歲以下女性[8]。本組40~59歲共18例(57.25%),20歲以下1例(3.13%),30歲以下3例(9.37%),與文獻報道相似[9]。腫瘤具有內分泌功能而出現相關的臨床癥狀,如內膜增厚、月經紊亂、絕經后陰道流血、月經量增多等[10]。本組有5例(15.63%)出現明顯的內膜增厚;1例(3.13%)合并內膜息肉;部分患者可出現胸腹水(即麥格綜合征)及Ca-125值升高,但明顯低于卵巢癌的指標[10],腹水可能由腫瘤刺激腹膜或腫瘤表面分泌產生,腹水經淋巴或橫膈至胸腔而產生胸水[11-12]。9例(28.12%)伴有Ca-125值升高,最高值達320 U/mL,有學者認為是由于腫瘤刺激腹膜間皮細胞分泌產生[13]。因腫瘤生長緩慢,臨床癥狀不明顯,腫瘤往往較大,本組最大徑約28.4 cm。

病理特征與影像結合分析:首先,MRI信號及CT密度混雜,主要由于腫瘤是由富含脂質、與卵泡膜內層細胞相似的瘤細胞構成[14],在T1WI呈低信號,T2WI表現為等/稍高信號,CT常呈等或低于肌肉密度;瘤細胞被多少不一的纖維母細胞包繞,故在T1WI表現為等低信號,T2WI表現為低信號,CT與肌肉密度相仿。瘤內部分區域疏松水腫,部分有較明顯的玻璃樣變,又表現為T1WI低信號,T2WI高信號,CT上的低密度。本組14例CT掃描平掃實性部分以等低混雜密度為多;19例行MRI掃描實性部分T1WI呈低信號為主,T2WI信號欠均勻,可呈高信號、稍低信號、高低混雜信號等,皆因腫瘤各成份所占比例不同而異。個別較大病灶,中央組織較疏松,而周圍纖維組織較致密,在T2WI像呈周圍低信號,中央高信號,形似“荷包蛋”。該現象暫未見文獻報道,筆者稱之為“荷包蛋”征,本組有3例可見此明顯征像。其次,腫瘤內可見多發結節狀,大小不一,在T2WI脂肪抑制像可見極低信號結節,可能與瘤細胞富含脂質及周圍結締組織含水分少等組織學有關;結節周圍可見散在裂隙狀、條片狀高信號影,是卵泡膜細胞瘤較為特征性的表現。本組有11例在T2WI脂肪抑制像見到極低信號結節。另外,腫瘤以實性為主[15],本組囊實性Ⅰ型22例,占68.75%;囊性部分CT呈低密度,MRI掃描T1WI呈低信號,T2WI呈高信號。增強掃描腫瘤實性部分強化不明顯,大多數為輕度強化,少部分也可呈漸進性中度強化[16-17],故認為卵泡膜細胞瘤為乏血供腫瘤;部分腫瘤內可見較多纖細小血管影[18],本組有9例,但腫瘤還是強化不明顯。筆者認為腫瘤增大時需要更多血管提供營養,而由于腫瘤內部有大量排列致密的纖維組織,致使血液攜帶的對比劑不能很快彌散[19],也與漸進性強化方式相符,這種特征在其他卵巢腫瘤未見。文獻報道有些腫瘤可惡變[20]、局部可見鈣化[21],發生率分別為1%~5%和10%,但本組未見鈣化,僅1例伴非典型增生。

鑒別診斷:顆粒細胞瘤,也是卵巢性索間質腫瘤,但屬于惡性腫瘤,一般囊變較多[22],增強掃描實性部分明顯強化,常有擴散轉移。子宮漿膜下肌瘤或闊韌帶肌瘤,與子宮分界不清,一般囊性變少見,可伴有多少不等的鈣化,一般不伴有腹水,無分泌流激素功能,增強掃描強化程度比卵泡膜細胞瘤明顯,由子宮動脈供血可資鑒別。卵巢癌,可為雙側性,腫瘤邊界模糊,常有大量腹水,增強掃描明顯強化,Ca-125值明顯升高,多有淋巴結增大或腹腔、腸系膜轉移。胃腸間質瘤,卵泡膜細胞瘤較大時需與胃腸間質瘤鑒別,胃腸間質瘤與局部腸管分界不清,一般增強掃描強化比較明顯。

圖1 影像學表現

綜上所述,卵巢卵泡膜細胞瘤具有良性腫瘤的特征,圓形或橢圓形,邊界清晰,MRI信號及CT密度混雜,根據其輕度強化、多發纖細血管、極低信號結節、“荷包蛋”征等影像學表現,一般可術前作出正確診斷。

猜你喜歡
囊性腹水實性
胰腺實性漿液性囊腺瘤1例
肉雞腹水咋防治
一例黃顙魚腹水病的處理案例
實時超聲彈性成像診斷甲狀腺實性結節的價值
囊性腎癌組織p73、p53和Ki67的表達及其臨床意義
胰腺實性假乳頭狀瘤14例臨床診治分析
囊性血管平滑肌脂肪瘤一例
腺樣囊性癌細胞雪旺細胞化在嗜神經侵襲中的作用
中西醫結合治療肝硬化腹水30例
異位巨大囊性包塊蒂扭轉1例超聲表現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