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媒體在高校思政工作中的應用

2019-08-07 10:02彭偉紅
都市生活 2019年6期
關鍵詞:思政工作新媒體高校

彭偉紅

摘 要:隨著各種新興媒介的持續發展,新媒體逐漸滲透到高校思政領域,出現新的思政工作內容和要求,即應用新媒體優化高校思政工作。所以本文從新媒體在高校思政工作中應用的重要性入手,探索其應用策略,希望能推動高校思政工作改革的不斷深化,提高成效。

關鍵詞:新媒體 高校 思政工作 應用

引 言

在當今的新媒體時代,高校思政工作的很多方法與措施已經過時了,如果不積極改革和創新,就難以繼續做好思政工作。新媒體具有參與范圍廣、時效性強、方便靈活等優勢,其應用能大大提高高校思政工作的效率。那么如何應用新媒體就成為高校思政工作者的重要課題。

一、新媒體在高校思政工作中應用的重要性

新媒體是相對于傳統媒體來說的,互聯網、數字電視、移動通信等新媒體產業的高速發展使得社會媒體經歷全新變革[1]。新媒體憑借個性化和快捷性、互動性等特點讓媒體獲得廣闊發展的空間,全社會正在形成新的信息消費觀念和文化現象,深刻影響并改變人們的生產生活方式,高校思政工作也不例外。習總書記就十分關注網絡進步和新媒體建設,他指出新媒體思想建設的正確方式是消除消極影響,激發積極能量,把新媒體建設成國家治理和發展的幫手。在該方針的指引下,高校思政工作者應善于應用新媒體,引導師生進一步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并且新媒體的發展是長期的,高校思政工作的改革與創新也是長期的,這是順應社會發展和時代進步的必然要求,高校思政工作者必須正視思政工作氛圍淡薄、工作模式落后、工作方式不合理等問題,積極應用新媒體解決問題,提高工作效果。

二、新媒體在高校思政工作中應用的策略建議

(一)應用新媒體建設校園文化,營造思政工作氛圍?,F如今,校園的廣播、電視、網絡等建設備受高校重視,但軟硬件建設還存在反差,硬件設備越來越完善、技術也在持續更新,信息資源卻是有限的,很難滿足師生的信息需求,將思政工作融入校園網絡更顯弱勢[2]。這就需要高校在新媒體時代不斷加強校園文化建設,特別是校園網絡文化,利用校園網絡平臺加大傳播中國優秀傳統文化及弘揚傳統美德的力度,將新媒體的宣傳和教育功能融入高校思政工作這一大系統中,豐富工作內容、拓展文化內涵、延伸思政功能,通過師生喜聞樂見的形式表現嚴肅的思政宣傳、思政教育等主題,達到情景交融的效果。

與此同時,搶占高校網絡思想文化陣地,大力弘揚主旋律,突出網絡的思想性、政治性、理論性、導向性和多樣性等特征,構建積極向上、文明健康的校園文化環境,營造高校網絡化、信息化、數字化的思政工作氛圍,促使師生既獲得信息資源、提高信息素養與審美能力,又形成正確的信息道德觀、價值觀。例如利用新媒體宣傳高校的精神,并組織師生討論,促使?;?、校訓和校歌等精神內涵越來越豐富;在校園網上公開高校完善的管理制度,推進制度文化建設;通過新媒體深入開展校園主題的思政活動,強化對師生行為文化的引導;挖掘、傳承高校的辦學歷史,建設體現高校文化底蘊和特色的物質文化。通過提高精神文化、制度文化、行為文化、物質文化等的建設水平,讓全校師生潛移默化接受思政文化熏陶,獲得潤物細無聲的工作效果。

(二)轉變傳統的思政工作模式,提高思政工作實效。為提高高校思政工作的實效性,不僅要營造濃厚的工作氛圍,還要以此為基礎轉變傳統單向的工作模式,確保所有人員都接收相關知識[3]。因為單向工作模式相對固定,只能由思政工作者在某個時段普及思政知識,宣傳相關政策或進行思想政治教育,格式單一、內容枯燥,師生大多處于被動接受的狀態,磨滅參與思政活動的主動性、積極性,降低工作實效。在新媒體的影響下,開展高校思政工作時需要借助網絡化平臺落實有關行動,普及思政工作的重要性,從而打破時間和空間的限制,確保每一個人都可以通過獲取信息的多元化方式接收思政內容,以此端正個人思想,及時改變錯誤認知,利用各種各樣的資源實行自主學習和提升。例如高校思政工作者要和新媒體平臺建立聯系,及時與同事交流,在溝通環節提升自我認識,提高開展思政工作的積極性。為更順暢地開展高校思政工作,還可以設置官方微博賬號,有效普及思政工作內容,確保激發師生關注思政工作的信心,同時在官方平臺公布思政工作信息,方便師生隨時隨地學習、瀏覽,深刻體會思政信息在高校的覆蓋面,主動參與、努力學習,提升思想認知。

除此以外,可開通微信公眾號,發布的內容要緊貼高校師生的思想動態,并在其中滲透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宣傳及教育,把微信公眾號變成引導師生前行的明燈;思政工作者在編排微信公眾號的內容時也可參考人民日報在微信公眾號推送的內容,體現時代性與政治性,站在師生角度理解他們的所思所學,拉近和師生的距離;開發和師生互動的方式,例如QQ、微博、微信等,讓師生能在新媒體平臺上暢所欲言,方便掌握他們的實際需求、思想動態,了解他們對高校思政工作的想法、建議,做好新媒體平臺的思政引領工作。

(三)靈活使用網上和網下方式,全面開展思政工作。雖然新媒體在高校思政工作中得到廣泛應用,但并不能完全取代傳統媒體[4]。換言之,應用新媒體開展高校思政工作是不能完全替代傳統的思政工作方式的,反之,應用新媒體可以促進傳統思政工作方式的革新,提升思政工作的全面性,這是時代發展需要。因為凡事都有兩面性,在高校思政工作中應用新媒體時必然會面臨諸多挑戰,作為思政工作者務必要在該過程中時刻關注新問題、新形勢,研究新方法,更有效地解決難題。例如在高校思政工作中應有機結合網上方式、網下方式,利用各種新媒體平臺發布健康向上的思想,加強對師生的正確引導,并通過新媒體交流平臺和師生進行更深層次的溝通,實現針對性教育和宣傳;同時要注重網下工作的重要性,利用訪問、面談等傳統工作方式,用真誠打動師生,獲得良好思政工作效果。

不管是網上還是網下,思政工作者都要掌握師生關注的焦點,構建良好工作聯系,保質保量完成思政工作任務。尤其是要提高師生的媒介素養[5]。例如引導師生形成媒體觀念,正確、客觀、全面地認識新媒體,使其從新媒體受益;鼓勵教師把新媒體當作常用教學工具,在思想政治教育實踐中應用新媒體手段,提高思政工作合力;建立培訓機制,促使教師學會使用先進新媒體手段,整合新媒體和傳統教育資源,確保思政工作手段的先進性和內容的豐富性,從而不斷提高大學生的媒介素養,鍛煉其信息分辨能力,善于從網上網下吸收正向信息,抵制負面信息、消極思想,鞏固思政工作成效。當然,高校的思政工作者更應提高自身的媒介素養,主動參加學習活動、培訓活動,提高新媒體應用能力,提升思政工作能力,保證思政工作隊伍的綜合素質處于較高水平,為在新媒體時代切實做好高校思政工作提供保障。

三、結束語

在新媒體環境下開展高校思政工作,應通過科學的理念和方法實現工作改革,同時應用新媒體建設網絡校園文化、轉變傳統工作模式,并堅持靈活使用網上工作方式和網下工作方式,做到新舊結合,正確引導師生形成思想觀念,提高綜合素質,保證持續有效地落實思政工作,充分體現思政工作的意義和價值。

參考文獻

[1] 沈蓓.利用新媒體開展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微路徑探索[J].才智,2017(10):136-137.

[2] 賀軍生.運用新媒體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J].傳媒,2017(05):80-82.

[3] 張欣.新媒體在高校思政工作中的運用及評價的思考[J].新媒體研究,2018(20):53-54.

[4] 齊冰,周洋.新媒體環境下高校思政工作創新發展研究[J].新聞傳播,2018(16):119-120.

[5] 呂剛,趙姍.新媒體與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融合路徑的研究[J].高校輔導員,2018(01):58-61.

猜你喜歡
思政工作新媒體高校
國企企業文化和思政工作實現融合的有效方法與途徑探究
宣傳工作對事業單位思政工作的探討
新媒體背景下黨報的轉型探析
對農廣播節目的媒體融合之路
中日高校本科生導師制的比較
學研產模式下的醫藥英語人才培養研究
新媒體語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話語研究綜述
高校創新型人才培養制度的建設與思考
高??蒲袆撔聢F隊建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