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漫談法治信仰

2019-08-26 06:52鄂明來
職工法律天地·下半月 2019年6期
關鍵詞:正義上帝經濟學

鄂明來

摘 要:“法律是成文的道德,道德是內心的法律”,在以上宏觀背景之下“法律是治國之重器”,“法治”在中國上升到了“信仰”的高度,成為舉國熱議的話題。

關鍵詞:法治;信仰

一、法治在中國上升到了信仰的高度

2014年中共十八屆四中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全面推進依法治國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提出:“全面推進依法治國,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誠如美國法學家伯爾曼所說:“法律必須被信仰,否則它形同虛設”,“沒有信仰的法律將會退化為僵死的法律”,“而沒有法律的信仰將蛻變成為狂信”,這也許是《法律與宗教》留給讀者印象最為深刻的一句話——可能也是唯一一句,這是否意味著以訴諸日常話語推進法治的做法是成本更為低廉的方式呢?若此言非虛,信仰法治意味著什么呢?本文試圖以法律經濟學的視角分析法治信仰,以期豐富和加深我們的認識。

二、如欲民眾信仰法治,必要法治的收益大于成本

若要理解信仰法治意味著什么,我們首先應分析信仰行為本身。下文將運用經濟分析剖析世俗社會中的信仰行為。普羅大眾可能認為上帝存在與否是無法證明的。帕斯卡卻不以為然,他有一個著名的關于上帝存在與否的賭博論,認為從賭博看有以下四種情形:

(1)上帝存在,選擇信仰上帝,結果是獲得無限好處。

(2)上帝存在,選擇不信仰上帝,結果是失去無限好處。

(3)上帝不存在,選擇信仰上帝,結果是無所得亦無所失。

(4)上帝不存在,選擇不信仰上帝,結果是無所得亦無所失。

即便上帝存在的可能性很低,但如果決策者選擇相信上帝存在,并且如果上帝存在為真,那么他就能贏得一切,伴隨的“收益”是升入天堂;再假設信仰上帝的行為沒有直接成本,如果輸了,決策者并不會失去什么。因此帕斯卡認為應當選擇相信上帝存在。

帕斯卡所說的賭博,實際是數學的概率。對其賭博論的經濟學分析如下:由于無法實證,我們認為上帝存在與否有一個概率。即便上帝存在的概率極低,但是由于收益極大(所謂的“獲得永生”),收益與概率兩者相乘所得為“選擇相信上帝存在”的“預期收益”也足夠大。由于損失也極大,比如墮入萬劫不復的地獄,由此導致的“預期損失”同樣足夠大,此即信仰上帝存在的成本。權衡預期收益和預期損失,即便是信仰行為存在成本,只要信仰上帝的預期收益大于信仰的成本,人們應該相信上帝存在。

吊詭的是帕斯卡本人并不信仰上帝。數學概率的運用使得前述論證簡明、清晰,但也只是看起來有邏輯性。著名的法律經濟學家波斯納曾追問:如果信錯了“上帝”呢?假如宗教之間存在競爭,帕斯卡的賭博論就不再是一個安全的打賭,因為你把賭注放在了“錯誤的”上帝身上,你同樣會受到真正的上帝的懲罰。上帝賭博論只是在說應該信某個“上帝”或者說信某個東西。至于這個“上帝”的“原產地”在哪里,我們不知道也無法證明。世界上有很多宗教,各宗教內部又分門別派。特別是,在一神論一元論體系下,信錯了“上帝”同樣要受懲罰。沒有人也沒有哪一位神能夠在其外部證明自己的正當性。某一特定的宗教只能在其宗教教義的內部證明自己宗教信仰的正當性,而在這一特定宗教信仰的外部是不同信仰之間的不同“上帝”在“斗法”,八仙過海,各顯神通,用經濟學語言描述就是在信仰市場上“競爭”。

信仰是世俗社會中的普遍現象。至少從加里·貝克爾開始將人類廣泛的行為納入經濟分析,經濟學大舉進入政治學、社會學、心理學、法學等是已經發生的事實,并促使法律經濟學取得了長足進步。經濟學同樣可以分析信仰行為。在信仰市場上,不同的生產商向大眾提供信仰觀念這種商品。信仰行為并不是神秘的、自愿的,信仰動機可能是不純粹的,存在著機會主義的信仰者。利益決定著信仰。從經濟分析角度看,允許宗教信仰自由是一個權衡了上述諸多利弊之后的理性選擇,且并不涉及人權與自由等虛無縹緲的政治話語。用經濟學剖析信仰行為,我們看到信仰行為同樣存在對成本與收益的比較,人們在權衡了信仰行為的成本與收益之后做出是否相信的選擇。類比上述邏輯,對于信仰法治而言,如欲民眾信仰法治必要法治的收益大于成本方可。

三、法院是司法正義的主要生產者,民眾是司法正義的消費者

既然經濟分析可以讓我們對信仰行為有一個深刻認識,那么經濟分析又將如何豐富我們對法治的認識呢?英國的經濟學家科斯在1974年發表的論文《商品的市場和言論的市場》一文中提出和商品市場一樣,報紙、電視、廣播,彼此互相競爭,而這些產品的生產者包括學者、出版社、書商、報紙、電視臺、廣播公司等,每一方各有其私利,合起來有其共同利益。美國法官霍姆斯也有“言論市場”的表述,類比“言論市場”或“思想市場”,法律背后是一個什么市場呢?

無論是在日常使用,還是在法學研究中,法治都是一個涵蓋范圍較為廣泛的抽象概念。法治的核心是什么呢?中共十八屆三中全會提出:“讓人民群眾在每一個司法案件中都能夠感到公平正義”。習近平總書記提出:“司法是維護社會公平正義的最后一道防線,公正是司法的靈魂和生命?!庇萌粘S谜Z抽象出法治的核心,最沒有異議的是公平正義。面對紛繁復雜的概念和理論,專業經濟學者進入法律領域時可能會迷失在概念和理論的叢林里。如果一定要抽象出法律追求的永恒主題,可能就是——正義。而波斯納一針見血地指出:“對正義的追求,不能獨立于它的成本”(The demand for justice is not independent of its price)。這意味著正義也有價格,民眾對正義的需求亦滿足需求定律。將正義等同于市場上的商品,似乎有悖于人們的直覺和情感??墒钦埾胍幌肽蔷涔爬戏ㄖV:“遲到的正義,是非正義?!闭x為何不能遲到?為什么正義不能等?根據經濟學家費雪的利息理論,不管通脹、風險和交易費用,不管是否是貨幣,凡稀缺品,皆有高于零的利息。由于未來與現在之間存在著貼現問題,正義也是有價值的“稀缺品”,存在貼現問題。遲到的正義是貶值的正義,所以是不正義的。將“正義”看作一種商品,那么在購買和出售“正義”的市場上,法院就是司法正義的主要生產者,民眾是司法正義的消費者。

然而,將“正義”概念應用在法律經濟學分析中,依然有些虛無縹緲。我們不必提及形式正義和實質正義之間的不可兼得,亦不提“正義是強者的利益或好處”與“正義存在于形式之天國,與人完全無關”這兩種根本對立的觀點。正義概念本身也容易招致批評,一個常見批評是正義概念同義反復,比如查士丁尼《法學階梯》所說:“正義是給予每個人他應得的部分”,“應得的部分”已經蘊含了“應當給予”的意思。更為重要的是,如果按照“法律科學”的標準來衡量“正義”理論,法學上關于法律的終極目的是公平正義的理論是不可證實的、不可觀察的、不可驗證的。

猜你喜歡
正義上帝經濟學
移民與健康經濟學
從出文看《毛詩正義》單疏本到十行本的演變
120秒的“上帝”
當上帝給你關上一扇門,請你自己打開一扇窗
是否氣人
經濟學
倒逼的正義與溫情
經濟學的優雅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