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醫藥預防人工髖關節置換術后下肢深靜脈血栓的臨床觀察

2019-08-30 03:13廖永龍
總裝備部醫學學報 2019年4期
關鍵詞:置換術髖關節血栓

廖永龍

瀏陽市中醫醫院 湖南瀏陽 410300

人工髖關節置換術后容易出現相關并發癥,其中下肢深靜脈血栓這一并發癥存在較高的發病率,嚴重者會出現肺栓塞情況,對患者生命健康產生極大威脅[1]。大多數下肢深靜脈血栓起病均比較隱匿,早期患者的臨床癥狀不明顯。在骨科圍術期,肺栓塞是導致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因此,如果患者在圍手術期有高危因素存在,在手術結束后需要對患者實施抗凝治療,采取有效措施對下肢深靜脈血栓的行程進行積極預防[2]。本文主要探究在人工髖關節置換術后運用中醫藥治療對下肢深靜脈血栓發生的預防作用。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于2017年2月至2019年2月本院收治的人工髖關節置換術后患者88 例,將其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兩組,每組44 人。兩組男女人數之比分別為23:21、25:19;兩組患者年齡分別為(49.18±7.03)歲、(50.24±8.47)歲。影響組間比較的兩組之間沒有差異,P>0.05,可以予以比較。

1.2 方法

1.2.1 手術治療方法:對患者實施連續硬膜外麻醉,協助患者采取合理體位,臨床一般取健側臥位,切口選擇在大腿外側和臀部,將各層依次切開,使髖關節充分暴露,股骨頸截骨,同時將股骨頭取出,根據測量的股骨頭大小,將磨臼依次完成,將臼杯植入,通過2 至3 枚螺釘進行妥善固定。按照對髓腔直徑的測量,將擴髓操作依次完成,將股骨柄假體植入后,對髖關節的松緊度進行仔細檢測,將假體裝好后,在大粗隆部位重建短外旋肌群止點,將切口依次關閉以后結束手術。

1.2.2 治療方法:給予對照組患者常規藥物治療,臨床一般運用利伐沙班治療,該品用藥劑量為每次1 粒,一天治療1次,對患者進行15 天的持續治療。除上述常規治療以外,給予觀察組患者復方丹參滴丸口服治療,該品用藥劑量為每次10 粒,一天治療3 次,對患者進行15 天的持續治療,并對患者的D-2 聚體定量進行監測,兩次監測間隔時間為3 天,15天以后結束監測。

1.3 觀察項目

比較兩組患者下肢深靜脈血栓發生率和D-2 聚體水平情況。

1.4 統計學分析

運用SPSS22.0 統計學軟件,表示方法為“[n(%)]”和“(均數±標準差)”、檢驗方法為“χ2”和“t”,用P <0.05表示結果有差異。

2 結果

2.1 兩組下肢深靜脈血栓發生率比較

觀察組較對照組低(P<0.05),見表1。

表1:對比下肢深靜脈血栓發生情況[n(%)]

2.2 兩組D-2 聚體水平比較

觀察組D-2 聚體水平較對照組低(P<0.05),見表2。

表2:對比兩組D-2 聚體水平(±s,ng/mL)

表2:對比兩組D-2 聚體水平(±s,ng/mL)

組別 例數 D-2 聚體水平觀察組對照組tP 44 44 274.14±12.47 356.49±20.14 13.841<0.05

3 討論

相關研究顯示,患者在行人工髖關節置換術后,較易出現下肢深靜脈血栓情況,同時對患者存在較大的危害性,對于靜脈血栓來說,三大因素對其形成具有顯著影響作用,包括血液高凝狀態、靜脈壁損傷及血流緩慢等,骨折發生后,會導致多器官、多系統出現器質性病變和生理退變情況,同時手術結束后患者容易出現下肢活動受限狀況,減緩了下肢血流的速度,從而導致血液處于高凝狀態[3]。

現階段,肝素制劑是防治下肢深靜脈血栓形成的常用西藥,其中首選藥物為低分子肝素,但是低分子肝素的毒副作用比較明顯,容易導致患者出現出血傾向,或使應激性潰瘍的發生率增加,對患者疾病恢復存在不利影響[4]。從中醫角度來說,下肢深靜脈血栓形成的主要范疇為“腫脹”和“脈痹”,需要對患者進行活血化瘀治療。人工髖關節置換術后,因患者長時間臥床或減少了活動量,“久臥而傷氣”,同時受手術創傷的影響,使得患者出現氣虛血瘀情況,機體處于氣虛的狀態下,會出現推動無力、無以攝血的情況,導致血液循環速度減慢,瘀血將通絡堵塞,阻礙了營血的回流,流注到下肢,從而出現下肢腫脹情況。傳統中醫藥主要通過活血化瘀方法對患者進行有效治療[5]。

復方丹參滴丸的主要成分包括冰片、三七及丹參,其中冰片的主要作用為止痛、開竅醒神,對微循環具有改善作用,同時也能夠促進微循環血流量有效增強;三七能夠活血化瘀;丹參能夠祛瘀養血、活血通經,同時,丹參素還屬于氧自由基清除劑,對氧自由基的產生具有阻斷作用,抑制脂質過氧化,同時還能夠使機體纖溶活性和抗凝作用增強,對血小板的聚集和合成具有抑制作用,使全血黏度降低,最終使微循環障礙情況得到顯著改善,從而對下肢深靜脈血栓的形成具有預防作用[6]。

本文通過探究在人工髖關節置換術后運用中醫藥治療對下肢深靜脈血栓發生的預防作用,數據指出,與對照組(20.45%)相比,觀察組下肢深靜脈血栓發生率(6.82%)較低(P<0.05),表明通過中醫藥治療能夠降低下肢深靜脈血栓發生率;同時與對照組(356.49±20.14)ng/mL 相比,觀察組患者D-2 聚體水平(274.14±12.47)ng/mL 較低(P<0.05),表明通過中醫藥治療可以使患者D-2 聚體水平維持在正常范圍內。綜上所述,在人工髖關節置換術后運用中醫藥治療對下肢深靜脈血栓發生的預防作用非常顯著,能夠有效降低下肢深靜脈血栓的發生,應當在臨床中積極推廣應用。

猜你喜歡
置換術髖關節血栓
全膝關節置換術后關節鏡治療:不是良好的治療措施/LOVRO L R,KANG H P,BOLIA I K,et al//J Arthroplasty,2020,35(12):3575-3580.
髖關節創傷性骨關節炎患者用全髖關節置換術治療的臨床效果觀察
半髖關節與全髖關節置換治療創傷性股骨頸骨折的臨床療效
防栓八段操 讓你遠離深靜脈血栓
全髖關節置換術與人工股骨頭置換術治療老年股骨頸骨折的分析
冰球守門員髖關節損傷與治療
評價X線、CT及MRI對髖關節置換術后并發癥的診斷意義
三種血栓各有堵點
阿司匹林對“紅血栓”無效
三種血栓各有堵點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