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校服我做主:設計并改良我們的校服

2019-09-10 18:22張國興張亮李娜
教育·項目學習 2019年2期
關鍵詞:項目學習實施方案高中化學

張國興 張亮 李娜

摘 要:項目學習是培養學生學科素養的一種非常重要的學習方式和課程形態。將項目學習運用到高中化學教學中,可以有效地將課堂教學與社會教育緊密聯系起來,貫徹并落實STSE的教育思想。本文以項目學習的形式設計了人教版高中化學選修5第五章《進入合成有機高分子化合物的時代》的教學方案,包括項目的任務設計、實施步驟、時間分配、成果展示和評價等內容,提供了一個流程完整、可操作性強的項目學習實施方案,并提出了高中化學項目式學習方案的設計應做到選題明確、教師積極引導、以學生學習內驅力促進項目實施等建議。

關鍵詞:高中化學 有機高分子化合物 項目學習 實施方案

基金項目 全國教育科學規劃課題“基于課標的‘習得性’項目學習教學模式的實踐研究”(FHB170581)

一、設計項目的背景

1.從課堂走向社會,是一個意義重大卻很難完成的目標

人教版高中化學選修5第五章《進入合成有機高分子化合物的時代》有三節內容:“1.合成高分子化合物的基本方法”“2.應用廣泛的高分子材料”“3.功能高分子材料”。在我們傳統的教學過程中,本章的重點在第一節,后兩節的內容靠學生自己閱讀進行了解,這樣的教學方法將“科學教學”與“社會”“環境”割裂開來,不符合STSE教育思想,也無法落實對學生學科素養的培養,與教材設計的初衷以及科學教育的目標存在很大的差距。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幾方面:第一,學生缺乏學習的興趣,教材中大篇幅的文字介紹難以引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第二,傳統的講授式教學模式難以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主動性;第三,教材選擇的STSE切入點與學生的真實生活情景聯系不緊密,學生缺乏學習動機。

2.“校服的改良”是一個良好的STSE切入點

學生對于現有校服存在諸多不滿意,但抱怨、責怪卻解決不了任何實質性問題。如果能夠將學生的角色由“旁觀者”轉變為“參與者”,那么一方面可以為學生的學習提供巨大的驅動力,另一方面學生也將有可能對校服的改革真正起到推動作用。

3.項目學習是一個突破教學瓶頸的有效途徑

項目學習教學方式,實現了授“漁”和“魚”的結合。精心設計的項目學習通過拓展性的、積極的學習挑戰,能夠使學生積極參與其中并在學習過程中得到極大的滿足。這種滿足不僅來自知識學習的成就感,更來自學習技能的獲得和對于社會活動的真實參與。項目學習的特點和優勢,決定了它是當下突破這部分內容教學瓶頸的最有效的途徑。

二、項目學習的設計與實施

基于以上背景,我們設計了項目學習課題“我的校服我做主”。

1.核心知識

(1)簡單合成高分子的組成與結構特點,了解鏈節和單體的概念。

(2)加聚反應和縮聚反應的特點。

(3)三大合成材料(塑料、合成纖維、合成橡膠)的結構、性能和用途。

(4)功能高分子材料的特點和應用。

2.驅動問題及預期成果

(1)驅動問題

這一項目的本質問題有:有機高分子材料的主要合成方法有哪些?它們有怎樣的結構特點?它們有怎樣的優異特性以及缺點?它們的應用范圍有哪些?

基于以上問題所形成的本項目的驅動問題如下:你將如何改良中學生的校服?

驅動問題的設計是對本質問題的體現,它沒有對問題的答案進行具體的指向,但是學生想要解決這個問題,需要從本質問題出發,并結合生活經驗和實際需求,可以很大程度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1]

(2)預期成果

本項目的設計預計獲得“解釋說明”和“制作表現”兩大類的成果。

解釋說明類成果主要通過PPT報告形式展現,內容包括:①常用的有機高分子服裝材料的介紹,包括其合成工藝、性能優劣以及實際應用;②新校服的設計理念、材料選擇以及新功能的加入。

制作表現類成果主要是:①校服設計手稿的繪畫、校服小樣的制作;②利用生活中的材料制作校服并進行服裝秀表演;③形成1~2套完整的校服設計方案,為學校新校服的制作和購買提出合理的建議。

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帶著自己的學習成果進行展示,呈現作品效果。

3.任務安排

任務1:校內問卷調查

通過問卷調查的方式(見圖1),了解同學們對于現在的校服的看法,它有哪些讓大家覺得滿意和不滿意的地方?

任務2:社會調查

社會調查分為三部分:

①主流衣物面料的調查(見表1):鼓勵學生回歸家庭、走入市場,查看衣服的水洗標,認識目前常用的衣物面料,并通過與導購聊天、查閱資料等方式對于這些常用面料的物化性質進行調查和統計。

②新型面料的調查(見表2):走訪市場,查閱文獻,瀏覽網絡,了解最新的科研成果,了解新型的功能性材料,并嘗試根據面料的特點設計其針對性的用途。

③了解其他國家、國內其他地區的校服款式(見表3)。

任務3:設計方案

根據調查結果,項目學習小組成員進行分析和商議,確定小組內人員分工,設計活動的過程和方案(見表4)。

4.實施過程

因為這個項目的設計與學生的日常生活密切相關,所以學生的興趣和參與熱情都非常高,項目學習的具體實施過程如下:

(1)發布項目主題,開展入項活動,進行校園調查。

實施時間:第一周

校服是中學生日常穿的最多的服裝,在不同的場合、不同的季節有不同的校服。你喜歡你現在穿的校服嗎?為什么?如果有這樣一個機會,讓你參與到新校服的設計和制作中來,你會對目前的校服進行怎樣的改良呢?

全體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利用午餐時間,在食堂對全校師生進行問卷調查,完成校內問卷調查;問卷回收之后進行結果統計,主要統計出學生們對于現行校服在面料、款式方面的看法。

本次調查共回收302份有效問卷,從調查結果可以看出,女生對于校服的關注程度要更高一些。學生普遍想要在目前校服的基礎上,對材質和款式進行改進。

(2)社會調查,將面料按不同的標準進行分類,認識有機高分子材料。

實施時間:第二周

本項目的本質問題是基于有機高分子材料的相關知識,所以學生要對社會調查的結果有目的地進行篩選,識別出有機高分子材料。本項目是對校服進行改良,那么對于面料的選擇是至關重要的,需要將這些面料從成分、功能、價格、可替代性等方面進行分類和對比。所以本環節的實施過程分為以下幾步:

①將面料按照化學組成分為有機高分子材料、無機材料;②將面料按照性能特點進行分類,如透氣性、耐磨性、特殊功能等;③從性價比的角度出發,研究不同面料的可替代性。

這一環節的實施,需要學生掌握基本的數據分析方法、分類方法,并使用相關的技術工具,如搜索引擎和表格工具等。

學生通過調查得出結論,現代衣物使用的面料中合成纖維的應用比例較高,且價格便宜;新型面料的應用賦予了衣服更多的功能性特點,在生活中受到很多人的喜愛。

(3)根據需求,選擇適合用作校服的面料。

實施時間:第三周

根據校服在使用過程中不同部位的磨損情況和功能要求,考慮面料的價格,選擇相對應的性價比最高的面料。在這個過程中,需要學生對信息的匯總分析和二次加工的能力,體現了化學學科中“性質決定用途”的思想。

(4)設計校服

實施時間:第四周

根據學校生活的真實場景,每個小組設計至少兩套校服。①校服的設計應強調實用性,基礎的功能應該完備,選擇合適的面料;②校服的設計應考慮整體性和美觀性,設計的校服應該是成套呈現的,風格統一;③校服的設計可以適當加入一些高科技的功能,如防丟、定位功能、運動數據統計功能等。學生設計的校服整體風格偏歐式學院風,部分小組則注重傳承中華文化,設計了漢風校服;針對體育運動設計了運動校服,校服的細節設置充分體現了學校特色。在面料的選擇方面,針對中學生運動量大的特點,多采用了透氣速干的合成材料;考慮到校服要經常穿著,采用了耐磨的材料,并且加入了GPS定位防丟、語音通話、反光條等功能(見圖2)。

(5)制作校服樣品

實施時間:第五周、第六周

每個小組根據設計的校服樣式進行校服制作,有條件的同學可以使用真實材料制作實物;因為有些材料難以獲得,所以可以用報紙、塑料等生活常見材料進行簡單制作;還可以使用黏土等材料制作微縮版的校服模型。

(6)修訂成果

學生們在規定的時間內完成相關作品,對于作品的類型、合作的對象、完成及展示的方式,學生有充分的自主權。

成果1:PPT展示報告。主要內容是面料的分類及介紹,包括合成原料、合成方法、性質特點等;

成果2:2~3套校服設計手稿、校服樣衣實物、服裝秀等。

成果3:建議書。將項目學習的成果提煉升華,從實際使用出發,撰寫校服采購建議書,提交給學校相關部門,爭取對現有校服進行合理的改良。

5.展示與評價

項目學習的評價包括對“項目學習過程”和“項目學習成果”兩部分的評價,[2]評價的量綱借鑒了一些著名的評價量表。

(1)自我評價

圖3所示的自我評價量規,借鑒了來自李克特(Likert)量表,包含了多維度的評價量規,能夠深入地引發學生關于項目學習過程的自我反思。

除此之外,對于項目學習的成果評價,在進行成果展之前,引導學生先對自己的研究成果進行自我評價,審美性的自我評價有助于學生對項目學習成果進行改進(見圖4)。

(2)項目學習成果的整合性評價

項目學習成果的評價采取的是整合性評價方式,所有參與項目學習的成員進行小組之間的交叉評價。成果展示的內容主要包括兩部分:PPT報告和校服樣衣制作及服裝秀(見圖5、圖6)。所以,采用的量規也分為兩部分:第一套量規是針對PPT報告的整合性評價(見圖7),第二套量規則是針對小組制作的校服手稿、樣衣以及服裝展示(見圖8)。

通過以上的量規評價,在項目結束之后,每個參與的學生都將獲得一份自我評價報告,對學生參與項目學習的各種收獲進行總結;每個小組都將獲得兩份交叉評價報告,取兩項評價結果的平均分,根據總分進行小組評比。

三、反思

歷時近兩個月,學生完成了本次項目學習,并圓滿達成了項目設定的目標。通過對這個項目學習的設計和實施進行反思,有以下幾點是需要我們在項目學習中注意的:

項目主題應該明確,并且能夠直觀地表明項目學習的目標。[3]在項目實施的初期,項目的名稱擬定為“設計我們的校服”,但是由于學生是第一次接觸項目學習,對于“設計”主要理解為對于校服樣式的設計,發現這一問題后,我們及時將項目名稱修改為“我的校服我做主:設計并改良我們的校服”。

在項目學習過程中,教師的引導是必不可少的。[4]雖然項目學習的主體是學生,但是在項目學習過程中,學生遇到的最大問題是如何根據目標設計合理的探索和研究的思路、方法,對于初次參與項目學習的學生來說,需要指導教師給予指導,引導他們制訂研究的方案,從最初的資料收集開始,一點點發現問題、主動提出問題進而積極解決問題。指導教師最好可以在每一個環節都及時跟進,適時給出合理的建議。

選擇學生感興趣的課題形成指向核心知識的驅動型問題,為學生的項目學習提供巨大的內驅力。此項目以學生關注的校服為切入點,以真實的問題為載體,充分發揮了學生的自主性和創新性,激發了學生的內在動力,增強了學生的社會責任意識,獲得了巨大的成就感,對化學學習和生活充滿了熱情。

項目學習的最終目標應該是通過研究,將驅動性問題最終指向學科本質問題。[5]本項目設計的一系列環節,注重引導學生不斷探索、改進。成果展示中的服裝秀環節,體現了對學生動手能力的培養。從設計到最終做出服裝成品,這對動手能力和創新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進一步傳遞給學生一種生活的態度:積極生活,快樂學習。

參考文獻

[1]曹璐. 三種版本教科書中有關“高分子化合物”知識內容比較研究[D].內蒙古師范大學,2015.

[2]王佳. 實訓類項目教學階段性成果間的關聯策略研究[D]. 湖南師范大學, 2016.

[3]侯肖,胡久華. 在常規課堂教學中實施項目式學習:以化學教學為例[J]. 教育學報,2016,12(4):39-44.

[4]沈永軍. 項目教學法與傳統教學法的比較[J]. 東方青年·教師, 2012(2):164.

[5]劉景福, 鐘志賢. 基于項目的學習(PBL)模式研究[J]. 外國教育研究, 2002(11):18-22.

猜你喜歡
項目學習實施方案高中化學
高中化學解題技巧分析
基于“336”模式構建高中化學智慧課堂的實踐研究
下周分紅派息實施方案
下周分紅派息實施方案
下周分紅派息實施方案
下周分紅派息實施方案
高中化學高效課堂構建策略初探
廣挖資源深度整合巧用技術
拾級而上 順流而下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