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形勢下圍繞教職工需求建設服務型工會組織的若干思考

2019-09-10 22:52黃紅英
新財經 2019年24期
關鍵詞:服務型工會組織

黃紅英

[摘 要]廣大教職工是國家教育事業的中流砥柱,肩負著培養社會主義事業接班人的神圣使命;工會是聯系黨和教職工的橋梁和紐帶,服務于教職工是工會組織工作的立足點和出發點。工會既要充當教職工心聲的傾聽者,又要積極維護教職工的合法權益,做教職工最貼心的“娘家人”。在當前教育體制改革的新形勢下,高校教職工需求正在發生深刻的變化,研究如何建立以教職工需求為導向的服務型工會組織對維護高校的和諧、穩定及長遠發展意義重大。文章以服務型工會組織的內涵為切入點,分析充分認識高校教職工需求多元化的必要性,提出建設以教職工需求為導向的服務型工會組織的若干思考。

[關鍵詞]教職工需求;服務型;工會組織

[中圖分類號]D412.6

我國現有275萬個基層工會組織,覆蓋各類企業事業單位637萬家,高校工會組織是基層工會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滿足教職工的實際需求,為教職工辦實事、辦好事,是高校工會組織義不容辭的責任和義務,也是工會開展一切實際工作的立足點和出發點。當前的中國,教育產業正經歷深刻的變革,傳統的以工會單方供給為導向的工會組織服務模式距離教職工現實需求漸行漸遠,已經不能適應時代的發展要求,因此,建設以教職工需求為導向的服務型工會組織成為了新時代工會發展的必然趨勢。

1 服務型工會組織的內涵

服務型工會組織是指工會以滿足職工的實際需求為出發點,通過日常信息溝通機制以及職工代表大會機制,收集并梳理職工的各種訴求,加強黨委與職工的雙向溝通,推動單位的民主化決策進程,助力符合職工心理期待的相關政策的出臺,最終達到為廣大職工服務的目的。

2 充分認識高校教職工需求的多元化

伴隨我國高校辦學體制與人事制度改革的縱深發展,高校教職工的人員結構及用工形式都在發生深刻的變化。既有高學歷的教師及專職行政隊伍,也有大量的非在編教職工。據相關統計資料顯示,江西省公辦高校的在崗職工中,非在編職工占職工總數的比例約為37.6%,民辦院校則由于國家政策方面的限制,大部分都沒有事業編制,非在編人員的比例更高。在現有的教育事業單位的運行機制下,與在編教職工比較而言,非在編教職工享受的福利待遇以及個人保障諸如養老保險、醫療保險、職業年金等,均存在一定的差別,諸多現實問題往往導致人事代理及合同制人員對工會組織和學校的認同感及歸屬感普遍偏低。此外,非在編教職工的年齡層次通常介于22~40歲,是教職工隊伍中最有戰斗力的群體,這個群體思想活躍,對新生事物的接受力強,對工會組織在滿足自身需求方面有更高的期望值。

面對新形勢下教職工結構改變帶來的新問題,工會組織必須及時調整工作思路,將編制內和編制外人員一并納入工會的服務體系,深入基層調研,傾聽來自學校各部門、各崗位教職工的心聲,及時把握服務對象的思想動態,收集教職工的各種需求,協調好各方面的利益關系,為學校營造和諧的氛圍和良好的發展環境,將“以人為本”的服務理念真正落到實處。工會組織只有正確認識教職工需求的多元化特點,為廣大教職工提供自由、平等、公開、公正的信息傳遞平臺,讓教職工充分表達自己的想法和意愿,才能準確到位地為教職工提供滿意的服務。

3 建立以教職工需求為導向的服務型工會組織的若干思考

3.1 選擇精兵強將,充實基層工會組織隊伍

工會是教職工之家, 學校工會組織通常配備有專職工會主席和工會工作人員,但是工會工作瑣細復雜,面向的服務群體人數眾多,要想提供精準的服務,必然離不開各基層工會小組的積極配合和鼎力支持?;鶎庸〗M好比是組織細胞,細胞的健康指數和活躍指數直接影響到學校工會這個大肌體的健康狀況。因此,選擇有責任心、有奉獻精神、有服務意識的教職工擔任基層工會小組負責人成為了滿足教職工需求的首要任務?;鶎庸〗M干部必須滿足三個基本要求,首先,要有責任心,積極主動地走進教職工,樂于做教職工的貼心人;其次,要有奉獻精神,不計較個人得失,勤于做干部群眾溝通的聯系人;最后,要有服務意識,積極反映一線教職工的意愿和需求,為提升工會工作效率建言獻策。高校工會組織只有依靠踏實能干的基層工會小組,才能貫徹落實工會的服務理念,才能讓教職工充分認識并理解工會的角色、地位和服務職能,才能有效收集來自一線教職工的意見和建議,才能將服務于教職工需求的目標真正落到實處。

3.2 傾聽教職工心聲,梳理教職工的多元化需求

傳統的工會普惠工作滿足了教職工最基本的心理需求,主要內容是為教職工分發福利、慰問困難教職工、為教職工購買醫療重疾險、組織教職工健康體檢、開展有益教職工身心的文體活動、組織優秀教職工假期外出療養等,在這些“規定動作”之外,教職工其實更加看重的是服務型工會的“自選動作”。

在當前教育深層次改革的背景之下,教職工關注的問題比較多,這些問題能否得到妥善而有效的解決,往往直接關系到教職工個人的切身利益。例如,當前不少高校的行政干預過多,教學考核制度從醞釀、制定到推出、實施,絕大部分是由學校的行政主體獨立完成,體現的僅僅是行政管理部門的單一意志,而教學評價體系中的核心要素——教師未能參與其中,沒有充分地做到公平、公正、公開。另外,教學考核存在“重數量、輕質量”的問題,致使部分教師忽視教學質量,這對于那些教學積極性高、教學質量優秀的教師顯失公平;部分高校受社會功利主義思想的影響,一味跟著社會評價的指揮棒轉,為了爭取學科、學術排名靠前,存在嚴重的“重科研、輕教學”的問題,“非升即走”的考核機制無形中打擊了部分教職工的工作積極性。高校教職工所面臨的這些突出問題,影響了和諧校園的建設,不利于良好校園氛圍的營造。工會組織應該對教職工的需求迅速做出反應,將緊密聯系教職工納入常態化工作內容,經常深入一線進行調研,廣泛聽取教職工的意見,梳理教職工的多元化需求,關注教職工最操心、最憂慮的事情,幫助教職工解決實際問題。

3.3 順應時代要求,提高工會組織整體服務水平

時代在發展,工會組織要擺脫固有的思維模式,主動適應社會變化,工作方式方法上求突破、有創新。尤其在當前的互聯網時代,工會更應與時俱進,從傳統的工作習慣中解放出來,大膽進行探索和創新。學校工會應積極開通面向廣大教職工的微信服務群、職工之家QQ群、教職工信箱等信息輸送渠道,以便第一時間迅速而全面地掌握本校教職工的思想動態、愿望要求,同時讓教職工能夠隨時知曉學校工會工作的進展情況,使得各方信息溝通更為順暢、靈活和高效。

3.4 滿足教職工參與學校民主管理的需求,推動民主管理的常態化

當前,高校教職工參與學校民主管理的需求在不斷增強,推動學校民主管理已然成為學校工會的重要工作。為使廣大教職工的知情權、參與權、表達權和監督權真正落到實處,高校工會要把推進校務公開做到實處。在涉及學校人事制度改革、績效改革、職稱評聘、評先評優等關系到教職工切身利益的重要議題方面,應該形成工會干部參加領導小組,參與評審、考核的常規化運作機制,搭建基層教職工表達自身意愿的平臺。工會小組通過落實教職工代表大會制度,推動校務公開相關具體工作,推進學校的人性化管理,使教職工能夠參政議政,對于教職工代表的每一個訴求都有回復,做到件件有反饋、步步有落實,盡最大可能解除教職工的后顧之憂,真正樹立教職工的主人翁地位,提升教職工的幸福感和滿足感。

3.5 關注教職工心理健康,建立良好的心理幫扶機制

教職工在高校工作面臨著巨大的壓力,諸如教學科研任務重帶來的工作壓力、作息時間不規律帶來的精神壓力、家庭住房問題帶來的經濟壓力、子女教育及入學問題帶來的身心壓力、身體健康狀況不良帶來的心理壓力等。據最新統計數據表明,高校教職工有58%的人感到壓力過大,其中女教職工反映承受高壓力的比值更是高達74.3%,高校教職工正在成為亞健康的高發人群。近幾年來,高校教職工的心理健康狀況已經成為整個社會關注的熱點問題,因為教職工的心理健康問題不僅影響其自身的工作效率,更重要的是會間接影響到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職工的健康狀況應該引起學校領導以及工會組織的高度重視,工會組織為教職工建立良好的心理幫扶機制具有積極的現實意義。

由于高校教職工普遍缺乏科學的心理疏導和干預,大多數教職工的自我抗壓能力都嚴重不足,突出表現是心理承受能力較弱,缺乏擺脫困擾的心理防御機制;另外,教職工普遍存在較為明顯的人格缺陷,其集中體現就是名利思想嚴重、患得患失、追求完美、意志力薄弱。關注教職工心理健康是一項異常艱巨的任務,針對教職工的心理健康需求,工會組織應該開展形式多樣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動,為教職工普及健康心理知識,采用科學可行的方式進行自我心理調節,既可以聘請校外心理學專家來校開展積極心理學講座,也可以以心理沙龍、心靈下午茶、“5·25心理健康日”活動等形式開展心理健康咨詢及互動。比較長效的做法是在學校建立教職工心理咨詢機構,每周安排專題咨詢活動,將積極心理學的理念注入每一位教職工的心靈,指導教職工如何做自己的心理咨詢師,傳授在工作中如何以良好的心態、積極的行動進行自我心理調節的技能與方法。筆者認為,在關注教職工心理健康方面,工會組織應該有更多的作為,不再停留于工作內容的“錦上添花”,更多的是為教職工“雪中送炭”,只有這樣,才能更好地體現以教職工需求為導向的服務型工會組織的存在價值。

4 結論

總之,建設以教職工需求為導向的服務型工會組織是一項系統化工程,工會工作涉及人員多,覆蓋面廣,只有將為教職工服務的理念深深植入工會工作的每一個細微環節,才能團結廣大教職工共同致力于營造健康和諧的校園氛圍。

參考文獻:

[1]中國工會年鑒編輯部.中華全國總工會關于加強和改進新形勢下工會自身建設的決定(總工發〔2010〕6號)[S].基層組織建設工作,2011.

[2]梁偉.堅持以職工為本 著力打造服務型工會[J].中國水運,2014(8):4-5.

[3]王華聲.建設學習型、服務型、創新型工會的內涵路徑思考[J].工會理論研究,2013(4):33-36.

[4]覃麗華.關于切實加強基層工會組織建設的建議[J].中國科技信息,2015(17).

[5]張佑祥,郭玲.基于職工需求導向的服務型工會組織建設[J].文史博覽,2013(12):55-57.

[6]中華全國總工會.全國總工會就下發《關于新形勢下加強基層工會建設的意見》發出通則(總工發〔2014〕22號)[S].中國教工,2014(9):29-32.

猜你喜歡
服務型工會組織
打造有溫度的工會組織——記北京服裝學院工會工作
工會組織要善于“春風化雨”
加快發展服務型制造
劉國中:建設人民滿意的服務型政府
不得與工會組織任職期內人員解除勞動合同
構建服務型政府的路徑選擇
服務型的政府績效評估研究
服務型數字化校園的構建探討
工會組織如何實現企業與職工“雙贏”
工會組織在企業文化建設中如何發揮作用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