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談數學文化融入高中數學教學思考

2019-09-10 07:22郭海燕
科學導報·學術 2019年15期
關鍵詞:融入數學文化課堂教學

郭海燕

摘 ?要:高中數學文化的價值越來越受到教育界的重視。如何將數學文化融入課堂教學,使學生在學習中體味數學文化,感受文化魅力,產生文化共鳴,從而實現數學的文化教育功能,是新一輪課改提出的課題。

關鍵詞:數學文化;融入;課堂教學

“數學文化”是指數學的思想、精神、語言、方法、觀點,以及它們的形成和發展,還包含數學在人類生活、科學技術、社會發展中的貢獻和意義,以及與數學相關的人文活動 [1]?!镀胀ǜ咧袛祵W課程標準(2017年版)》(以下簡稱《標準》)指出“數學承載著思想和文化,是人類文明的重要組成部分?!盵1]基于教育發展和課程改革的要求,數學文化成為課堂上一道時尚的風景,但高漲的應試需求使課堂對其難以顧及,這種現實讓數學教學變得狹隘和偏頗。張奠宙教授指出:“數學文化必須走進課堂,在實際數學教學中使得學生在學習數學的過程中真正受到文化感染,產生文化共鳴,體會數學的品味與世俗的人情味?!盵2] 本文試圖就教學中數學文化的來源,以及融入數學文化的途徑作一些探索。

一、教學內容是數學文化的“源頭活水”

數學既是一門科學,又是一種文化,數學教育在本質上也肩負著人文陶冶的使命。因此,數學教學要知識和文化并重,尤其要注意深挖知識的文化內涵。

新課改重視數學文化的育人功能,《標準》提倡把數學文化融入教學內容,教師應有意識地結合相應的教學內容,將數學文化滲透到日常教學中,引導學生了解數學的發展歷程,認識數學在科學技術、社會發展中的作用,感悟數學的價值,提升學生的科學精神、應用意識和人文素養。數學文化時常靈活浸潤在教學內容中,或明顯的在引入中呈現,或婉約的在生成中蘊含,或直接在閱讀中給出,教學內容成為感受數學文化的源頭活水。例如,函數概念的發展歷程、對數的發明、中外歷史上的方程求解、歐幾里得《原本》與公理化方法、笛卡爾與解析幾何等,都是數學文化的具體展現。在諸多課程資源中,作為課程內容主要載體的教材是最重要的教學資源,同時也是課程標準的具體化,教師要把握教材的精髓,深挖教材的文化內涵,整合教學資源進行教學設計,實現教學內容與數學文化的完美融合。

二、教學中滲透數學文化的途徑

1.導入情境中滲透

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課堂導入是上好課的關鍵。學習新知前,學生往往會有這樣的疑問:這個知識點是怎樣形成的?為什么要學?有什么學習價值?如果能解決這些困惑,就有助于激發學生的問題意識,提高學習興趣,這就需要教師去創設適切的教學情境。

情境創設的途徑有很多,如從概念、定理、公式的產生和發展背景,數學家的故事,有影響的數學事件,以及社會生產、生活等方面選取素材,讓學生體會到數學知識的產生都是自然的,不是強加于人的,數學結論的形成都是合情合理的。例如,在“微積分基本定理”教學中,從微積分基本定理也稱牛頓—萊布尼茲公式引入,介紹牛頓和萊布尼茲各自獨立創立微積分,歷史上歐洲數學家關于微積分創立優先權之爭,讓學生循著數學家的足跡,懷著崇敬的心情來學習這節課。再如,“數系的擴充和復數的概念”可從“卡當問題”引入,將10 分成兩部分,使兩者的乘積等于40,則兩數各是多少?學生很容易判斷該問題在實數范圍內無解,于是內心產生了矛盾,此時介紹數學史,這個問題正是十六世紀數學家卡當遇到的問題,他在問題無解的情況下并沒有放棄,而是承認負數開平方有意義,認為方程 有解,在此引入虛數也就水到渠成了。

2.知識生成中滲透

數學知識的產生、發展和應用是一個連續遞進的過程,其中不僅有方法,還凝聚著數學文化。教學中的文化體驗不是為了點綴課堂,而是為了促進學生的深度思考,這是數學文化進入課堂的落腳點。例如,在“任意角的三角函數”教學中,學生總感到三角函數概念模糊不清,而筆者曾借助數學史讓學生意識到建構三角函數的必要性,取得了較好的教學效果。翻開數學史可知三角函數早已進入人類的視野,當時人們為了研究平面三角形和球面三角形,為了研究星座關系以及測算天體距離,就已經對三角形展開研究并初步得出了函數關系,進而逐漸演化成今天的三角函數。結合這段數學史,讓學生認識到三角函數的形成并非是數學家閉門造車,而是基于實際需要的產物。

通過在知識生成中滲透數學文化,將數學文化當成知識生成的催化劑和潤滑劑,學生從中不僅能有效地學習知識,而且還能領會知識中蘊涵的思想方法,從而更好地鍛煉理性思維,提升數學素養。

3.解題教學中滲透

在當前高考的重壓之下,中學教學普遍偏重于解題教學。但長遠來看,解題決不是學習的唯一目標,它除了作為知識、技能運用的途徑,更承載著傳遞思想方法的重任。從數學文化的角度審視數學解題,它是策略創造、邏輯材料、技巧和程式化的有機結合,是一個有序的統一體,解題中隱含著數學的思維方式,這就是解題中的文化特征,可它常常被遮掩著,這就需要教師做一定的指導,讓學生沿著數學家的心路歷程感受數學文化。如用傳統尺度評價,學生能用所學知識解題,就認為達到了教學目標,但這樣的教學難免留下遺憾,學生無法從結論中使思維得到升華。

4.與其他學科聯系中滲透

客觀說來,數學文化不是獨立的知識模塊,而是學科內以及學科間的文化交叉。在教學中,教師不能僅囿于數學這方天地,還要關注學科間的聯系,使學生能夠將知識融會貫通?!稑藴省窂娬{數學與生活以及其他學科的聯系,重視提升學生應用數學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同時注重數學文化的滲透。數學向其他學科滲透,不能停留在為其他學科提供數學工具的應用層面,而必須深入到思維領域,它的內涵不僅是學科之間在知識方法上的交叉,更重要的是在思想策略上的融合。

參考文獻

[1]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普通高中數學課程標準(2017年版)[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7.

[2] ?張奠宙,梁紹君.中學教材中的“數學文化”內容舉例[J].中學數學教與學,2003,(2):117.

[3] ?張維忠.文化視野中的數學與數學教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15.

猜你喜歡
融入數學文化課堂教學
簡約化初中化學課堂教學實踐探索
自然拼讀法在小學英語課堂教學中的有效融入
數學開放題在初中課堂教學的探索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在大學生社會實踐中的作用
數學文化融入高?,F代數學教育
關于“四個全面”戰略布局融入“概論”課教學的幾點思考
數學課堂中的文化滋潤策略
如何構建有文化的數學課堂教學
初中階段的數學教學方法論
激發興趣, 成就精彩小學數學課堂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