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核心素養下小學數學高效課堂的構建研究

2019-09-10 12:29張健
科學導報·學術 2019年15期
關鍵詞:高校課堂核心素養小學數學

張健

摘 ?要:小學作為教育教學活動的啟蒙階段,在學生成長及成才過程中發揮著重要作用。數學作為一切科學的基礎,其教育教學不僅關系到學生邏輯思維能力的培養,還會持續、長久地影響學生今后的生活和工作。因此,持續推進教育改革創新,優化教育教學形式,培養學生綜合能力及核心素養,從而在提升課堂教學質量和效率的基礎上完成教學目標是當前小學數學教育教學活動開展的關鍵。

關鍵詞:核心素養;小學數學;高校課堂

構建小學數學高效課堂是符合當前教育改革工作的重要舉措,直接關系到課堂氛圍的營造及學生主體作用的發揮。因此,在當前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應該以核心素養培養為目標,以探究式學習為方法,以生活化教學為內容,加快小學數學課堂模式的轉變和課堂效率的提升步伐,促進小學數學高校課堂的構建。

一、活躍教學氛圍,激發學生數學學習興趣

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是達成學生核心素養培育目標的手段之一,也是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的重要方式。數學教師既要做好數學知識和數學技能的傳授工作,還要重視對學生學習興趣的培養,讓學生能夠發自內心地喜歡數學這門學科。只有這樣,教師才能充分發揮學生的主動性,使學生全身心地投入數學課堂中來。因此,數學教師首先要做到的就是為學生營造生動的教學氛圍,讓學生充分感受到學習的樂趣,從而激發其學習興趣。

例如,在教學“長方形和正方形”的時候,數學教師直接給學生展示長方形或者正方形,然后告訴學生這樣的圖形有哪些特點,這樣的課堂乏味、枯燥,難以激起學生的學習興趣。數學教師可以引入生活素材,比如教室的門和窗、黑板、課桌、教材、文具盒等,讓學生對這些生活中的物體表面形狀進行研究,主動說出這些圖形有什么樣的特點,這樣就將學生帶入到生活情境之中,減少學生對數學理論知識的疏離感,使學生在熟悉、寬松且愉悅的氛圍中,激發出濃厚的學習興趣。這種將數學教學內容與生活情境融為一體的教學方法可以有效縮短學生和數學學科之間的距離,從而激發學生的學習動力和學習興趣。

二、結合數學教學內容,有效創設課堂情境

小學數學作為學生啟蒙教育的重要內容,是一切科學的起點和基礎,在學生邏輯思維能力和綜合素質培養過程中發揮著重要作用。然而,由于受到小學生年齡小、智力發展有限等因素影響,學生綜合能力不高,在傳統灌輸式教學途徑中對知識的掌握程度不高,難以實現知識的內化和后期的應用,教學效率較低。通過情景創設進行教學,能夠讓學生跟隨教師多樣化的教學引導,完成感性知識的積累,繼而在實際應用之中實現感性知識向理性知識的過渡,深化對數學原理、概念等的學習和理解,在充分掌握的基礎上提升數學知識應用能力,促進核心素養培養目標的實現。

以《長方體與正方體》這一知識點的教學為例,在傳統課堂教學中,教師僅通過教材圖片或者一些實物模型展示的方式向學生展示長方體和正方體的不同,但是,在具體講解上容易受到語言文字的制約,難以讓學生切實感受到長方體和正方體的特征。因此,要構建高效課堂,教師可以結合組多媒體技術對教學方式進行創新,通過多媒體制作視頻課件,在視頻課件中可以播放日常生活中的畫面,如街道上一座座高樓大廈、超市貨架上的一個個紙盒、魔方等等,并在課堂上進行播放,讓學生自主思考這些日常生活中所見到的事物的異同點,并在此基礎上對教學內容進行分解分析,各個擊破,循序漸進,讓學生形成對相關知識點的整體印象和理解。繼而,引導學生進行小組探究式學習,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自行繪制長方體和正方體,并分別說出兩個不同形狀的特點,提升學生參與課堂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形成有效的課堂教學情境,提升課堂效率,在學生綜合思維能力、團隊合作能力等素質提升的基礎上促進核心素養的培養。

三、小組合作探究,培養學生團隊協作能力

陶行知先生曾經說過,集體生活是兒童社會化發展的推動力之一。這一點與核心素養的培養有相似之處。數學教師既要做好數學知識和技能的傳授工作,還要重視對學生團隊協作能力的培養。要想實現這一目標,數學教師可以采取小組合作進行教學探究。

例如,在教學“長方形周長”這節內容的時候,教師給學生創設這樣一個生活化情境:“王伯伯想在院子里用繩子圍一個長 6 米,寬 3 米的苗圃,但他不知道要買多長的繩子,同學們能不能幫王伯伯計算一下要買多長的繩子?結合這一生活場景,同學們能否推導出長方形周長公式?”然后,教師將學生分成若干個小組,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展開交流、探討。有的小組通過“6+3+6+3”推導出“長方形周長= 長 + 寬 + 長 + 寬”這一公式;有的小組根據“(6+3)×2”推導出“長方形周長 =(長 + 寬)×2”這一公式;還有的小組根據“6×2+3×2”推導出“長方形周長 = 長 ×2+ 寬 ×2”這一公式。最后,教師要求學生互相評比,選出最簡潔的計算公式。在這一過程中,學生不僅深刻地記住了長方形周長計算公式,其合作能力和合作精神也因此得到培養。

四、創設活動探究教學模式,提高學生的探究能力。

由于深受中國傳統教育思想的影響,大部分的教師都只是將教育事業當作自己晉升的墊腳石,只注重學生的升學率,忽略培養學生對外界事物的探究能力。在數學教學過程中,多數只是偏理論性,教師沒有充分發揮課堂的作用,促進學生多方面能力的發展,針對這些問題,教師可以開展一些實踐活動。

例如:讓學生小組合作進行幾何圖形的制作,然后了解哪些圖形是可以相互變換的,促進學生相互協作,挖掘學生的探究能力,促進高效課堂的有效建構。

五、結語

綜上所述,數學學科素養的培養是小學數學教學中的重點內容,并且在這一前提下構建高效的課堂構建需要教師能夠從多方面完善教學現狀,在教學中及時發現問題、解決問題,通過自身的專業能力為學生構建高效的課堂教學,實現學生核心素養的培養以及綜合能力的提升。

參考文獻

[1] ?張慧.核心素養下小學數學高效課堂的探究[J].課程教育研究,2018(36):142-143.

[2] ?顧靜芳.基于核心素養的小學數學高效課堂的教學研究[J].數學學習與研究,2018(16):102.

[3] ?李曉紅.以核心素養為指導構建小學數學高效課堂[J].名師在線,2018(22):57-58.

猜你喜歡
高校課堂核心素養小學數學
打造生本高效課堂以學定教是關鍵
導評模式構建高中歷史高效課堂初探
農村學校數學生活化教學探析
培養學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體驗式學習在數學教學中的應用研究
培養數學意識發展思維能力的研究
作為“核心素養”的傾聽
“1+1”微群閱讀
向著“人”的方向邁進
核心素養:語文深度課改的靶向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