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探究課堂”模式

2019-09-10 23:13趙曉玲
新教育論壇 2019年26期
關鍵詞:探究課堂閱讀現狀閱讀教學

趙曉玲

摘要:緊隨新一輪基礎課程的革新步伐,各學科的課堂教學模式也正煥然一新,“探究型”的課堂教學模式正被廣大中小學教師所關注。而現下傳統閱讀教學模式與新時代教育發展下的人文素養的矛盾在現下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愈演愈烈,那么提升學生的學習自主性和自覺性,對于最大效度的優化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成效就顯得尤為重要。在本文中,我將結合小學語文閱讀教學實際談談有關于“探究型”課堂教學模式的思考。

關鍵詞:小學語文;閱讀現狀;閱讀教學;探究課堂

隨著新課改提出的教學任務和教學要求的發展,傳統教學模式下的教學理念、教學形式、教學手段、教學內容顯然已不能滿足現下新時代教育的發展需要,尤其是小學語文閱讀教學課堂中最為顯著,這樣一來,形式多樣、內容豐富、教學高效的“探究型”課堂教學模式以其不可替代的優勢在閱讀教學課堂中迅速發展。

一、我國小學生的語文閱讀現狀

在應試教育的大環境下,課外補習時間嚴重占據了孩子們的課外閱讀時間,抄寫課文內容仍是小學生學習語文的主要方式,我國大多中小學生都沒有閱讀習慣:我國小學生閱讀書籍類型單一,閱讀內容極其狹窄和碎片化,未建立起一個全面科學的閱讀體系,對其所閱讀的內容也只是簡單的瀏覽,并沒有深入探究,致使學生自主通過閱讀所獲得學習內容是片面的。

老師和家長對閱讀定位不準確,在部分學校中語文任課教師會強烈推薦學生只去閱讀名著,尤其是考中頻繁出現考點的名著,并要求學生把該名著在考試中所涉及的考點死記硬背,讓學生被動的“被閱讀”,忽視了學生的自主閱讀興趣和閱讀需要,讓學生對閱讀學習產生了誤解和偏見,致使學生不愿閱讀,對閱讀不感興趣。

二、“探究型”教學模式在語文閱讀教學實際中的運用價值

1.學習自主性和自覺性的提升

“探究型”閱讀教學模式更多的是強調學生的實踐探索,學生要在課堂上更好的完成教學任務、參與教學活動,就意味著在課前要做好充分的準備工作,那么學生在課前就會借助各種學習資源網和資源平臺去查閱學習資料,這樣一來,學生自身對數學的學習要求就會不自覺的有所提升。

2.學習習慣和學習能力的養成

探究型閱讀教學活動不僅教學內容豐富、教學環節多樣,且教學主體也變成了以學生為主,這樣一來學生對自己的學習目的也更為明確、學習方向也有所安排,慢慢的學生的學習習慣和學習能力均有所進步。

三、“探究型”教學模式在語文閱讀教學實際中的運用提升

1.師生平等合作探究學習

“探究型”的課堂教學模式改變了教師屹立于三尺講臺的權威形象,教學活動的開展不再是以教師的講授為主,教學活動更多的關注到了學生在學習中的發展需要,教師在教學活動中更多的是以一個參與者、合作者的角色參與并支持教學活動。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活動中,一改以往傳統的教學模式,教師在教學活動中都以本堂教學活動中的核心教學問題“拋磚引玉”,從而運用有效的教學手段去引導學生發散思維、實踐探索,引導學生在探究中深化理解知識點的運用和學習。

“探究型”教學課堂教學模式拒絕教師包辦一切的傳統教學模式,要求教師在教學活動中要善于拋磚引玉,以課堂教學情境的創設將課堂的主權交還到學生手中,要求學生在教學活動中要一顯主人公地位?!疤骄啃汀钡慕虒W課堂教學環節應是這樣的:教師給出教學情境拋出教學問題,學生小組合作探究學習,分享匯報學習成果、師生共同總結分析學習環節。

如《童年的風箏》,通過題目教師就可以給學生設置出一系列值得探索,并且學生也愿意探索的問題,比如:(1)作者為什么要寫童年風箏?(2)作者筆下的童年風箏是怎樣的?作者是怎樣描寫童年的風箏的?(3)通過童年的風箏,作者表達了怎樣的思想感情?(4)你童年中記憶最深刻的事情是什么?我們就可以將這一系列有學習意義的問題作為學習任務布置給學生,讓學生通過小組合作學習模式,自主發現學習重難點和問題,自主搜尋學習資料,并以分享交流的形式完成學習。

2.與學科教學活動銜接較為和諧自然

一堂無瑕疵的教學活動不僅依賴于教師靈活高效的教學手段,也同樣取決于學生已有的關鍵經驗,“探究型”語文閱讀教學活動的設計理念就是基于學生能夠運用自己的既有生活經驗去解決生活實際閱讀中的問題,那么在操作過程中學生的既有經驗就會給予學生極大的動力支撐去完成本次教學活動。在整個實踐操作中學生既能調動既有生活經驗,又能結合自身的學科知識體系,這樣的語文閱讀活動必會事半功倍。

例如:《鞋匠的兒子》,教師通過教學手段給學生設置自主學習任務和自主探索學習問題,自主完成課文中林肯的教學片段,通過自主學習合作和小組交流分享的學習模式,完成課文學習和學習任務:(1)通過對文中人物語言的細節描寫,感知理解人物形象。(2)以文中的矛盾沖突為線索,深入理解學習課文。(3)根據“鞋匠的兒子”的人物形象,感悟本文的中心思想以及作者感情。在學生自學完成本課學習以后,教師帶領學生一起進入課文學習,然后教師組織形式進行小組互評、學生自評、教師點評,使學生充分認識到此次學習中自身存在的問題和他人學習的好方式。

結語

“探究型”課堂教學模式是現下“素質教育”的有效教學手段,素質教育著力于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要求以教育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探究型”教學課堂不僅要求學生要合作與交流,還注重學生學習的自主性和自覺性,更注重學生的學習能力和學習習慣的養成,總之,為有效解決已迫在眉睫的傳統教學模式與新時代教育發展的矛盾,“探究型”課堂教學模式應高效的運用于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活動中。

參考文獻:

[1]李澤民,高健.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策略探析[J].教育實踐與研究,2017(13).

[2]周紅強.“自主學習,合作探究”教學模式在語文閱讀課堂教學中的應用[J].中國科教創新導刊,2011(18):356-357.

[3]任懷玲. 基于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幾點思考[J]. 好家長. 2015(43)

猜你喜歡
探究課堂閱讀現狀閱讀教學
初中英語評判性閱讀教學實踐與探索
多元讀寫理論指導下的初中英語閱讀教學實踐
高階思維介入的高中英語閱讀教學
“認知-遷移”教學模式在高年級閱讀教學中的應用
在高中生物教學如何實現探究課堂
淺析農村中學生閱讀習慣的培養
初中學生讀書類課程開發思路
理工科研究生閱讀現狀的調查研究
談談如何構建小學數學自主合作探究課堂
初中數學探究型課堂的探索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