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國粹五禽戲在走馬燈上的設計與應用

2019-09-10 23:13朱柏霖陳邇文章萌
新教育論壇 2019年26期
關鍵詞:走馬燈設計與應用傳播策略

朱柏霖 陳邇文 章萌

摘要:非物質文化遺產乃全人類應當珍藏的寶藏,而傳承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是亟待去實行的。通過對非遺“五禽戲”的研究,宣傳五禽戲的功用,并對其進行創新性簡練設計:以傳統工藝走馬燈作為其載體,結合光影奇幻之技術,將五禽戲生動形象地展現出來。提高產品的實用性與購置率,在傳播過程中,讓五禽戲這一文化遺產被更多人熟知善用。

關鍵詞:五禽戲;走馬燈;傳統文化;設計與應用;傳播策略

一、五禽戲的文化內涵

被譽為“萬拳之源”的五禽戲是東漢名醫華佗根據前人經驗和對自然界的觀察,探究虎、鹿、熊、猿、鳥這“五禽”的活動特點,并結合人體器官的運作、身體脈絡與氣血的運行功能,編成了一套具有中華特色的導引術。它開創了我國健身運動的新紀元,對養生學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1.1五禽戲的分類與功用

1.1.1虎戲:

虎舉:提高呼吸機能;能很好的預防肩周炎和頸椎病。鍛煉的身體部位:頸部、手臂、腕關節、手指關;

虎撲:鍛煉了身體的柔韌性和可舒展程度,起到通經活血的作用。鍛煉的身體部位:腰部、背部、脊椎、手臂、腕關節、手指關節。

1.1.2鹿戲:

鹿抵:能增強腰部肌肉張馳度,具有強腰健腎的作用。鍛煉的身體部位是:手臂、手指關節、頸部、腰部、肩部、下肢;

鹿奔:讓肩關節有充分旋轉的空間,打開背部肌肉,運動了脊柱關節。鍛煉的身體部位:頸部、前臂、手腕、手指關節、腹部、肩關節、背部、腿部。

1.1.3熊戲:

熊運:可以調理脾胃,促進消化功能。對腰背部也有鍛煉作用。 鍛煉的身體部位:腰背部、胸腹部、手臂;

熊晃:能起到疏通五臟六腑和鍛煉髖關節的作用。鍛煉的身體部位:手臂、髖關節、肩關節、膝關節。

1.1.4猿戲:

猿提:對上焦內臟起到有效的按摩作用,減少心臟壓力,提高肺功能的作用。鍛煉的身體部位:手腕關節,肩部、頸部、腹部、下肢;

猿摘:對大腦神經系統起到調節作用,提高人類身體機能反應的敏銳度。鍛煉的身體部位:頸部、手腕、腰部。

1.1.5鳥戲:

鳥伸:起到吐出濁氣,吸進新鮮空氣,促進新陳代謝的作用。鍛煉的身體部位:臀部、頸部、肩部、前臂、下肢;

鳥飛:可錘煉全身關節,提高身體的平衡能力,有利于心臟造血。鍛煉的身體部位:肩、前臂、手腕、腿、髖關節。

1.2五禽戲的發展現狀及問題

同樣是健身功法,同樣是傳統文化,印度的瑜伽就能風靡世界,被人們傳承,甚至形成了一個龐大的產業鏈,而我們的傳統文化遺產——五禽戲卻無人問津,鮮少被人知曉。我們理當開拓嶄新篇章,創造新型傳播方式,探索新價值。

二、走馬燈的研究與探索

2.1走馬燈的來源

走馬燈是我國最早的旋轉式燈具,亦是我國連環畫的鼻祖。據《萬畢術》的載錄,西漢時也有相似于熱氣球原理的實驗,后人據此制作了孔明燈;東漢出現了類似走馬燈葉輪的裝置;這些雛形發展至南宋,走馬燈的技藝便已十分高超精妙了。每到上元節,便可看到千姿百態的走馬燈飄浮于天空之上,一幕幕絕佳光影盛宴呈現于萬里之際。

2.2走馬燈的制作原理

古時的走馬燈上有平放的葉輪,下有燃燭或燈,一是依托熱氣流上升作為動力源泉;二是憑借葉輪裝置從而帶動繪圖紙上的精美畫面旋轉。簡言之,加熱空氣,造成氣流,并以氣流推動輪軸旋轉,便可建立走馬燈主體框架。

三、五禽戲在走馬燈上的設計與應用

3.1五禽戲的創新是順應時代發展的必然結果

在21世紀這個人類科技與生活高速發展的時代,人們的生活也軌跡越來越快,對應的人們的壓力也就越大,越來越多的人需要用科學合理的方法排解壓力,故此我們根據五禽戲的功用進行了創新,使之更容易被現代人接受。

3.2五禽戲的簡練動作設計

通過研究與總結的五禽戲細節,進而分別針對虎戲、鹿戲、熊戲、猿戲、鳥戲概括出簡練而卓有成效的四套動作,加以現代元素的融會貫通,使之更容易被大眾接受學習。

3.3五禽戲與走馬燈的巧妙結合

五禽戲是虎戲、鹿戲、熊戲、猿戲、鳥戲五套連貫的動作,而走馬燈是連環畫的鼻祖,通過自身加熱使燈體畫面旋轉。在構造走馬燈基本框架之后,加以繪制五禽戲的精簡設計動作并鏤空于外表包裝畫紙,通過內芯燈光透過鏤空之處投放的影子來達成觀賞與學習效果。如此一來,兩者的靈巧結合可以把自身優點與特色發揮到最大,在宣揚發展中國傳統文化“五禽戲”和“走馬燈”的同時,又兼顧了自然環保的原則。

四、傳播策略:提高創新產品的實用度與購置率

4.1產品的優化

基于研究初步建造的實體物,進而進行分析總結:經過實驗設計、風險評估與工藝參數和步驟的整理,用心關注產品的批量,縮減生產成本,有效提高資源利用率;著重關注產品的質量,讓消費者放心使用,從而提高五禽戲的價值實現率。

4.2傳播模式的創新

隨著當今社會信息的高速傳遞與經濟的快速運轉,藝術創新也不斷發展。優良的社會經濟造就了創新型的藝術設計,創新設計也影射著審美文化。而人類所獲取傳播信息的途徑大不相同,因此,五禽戲型走馬燈的傳播不僅僅要利用電視、網絡、廣播等平臺,還要利用傳統紙媒來互補,吸引呼吁各個年齡層人群奔走相告、購買使用。

五、結語

“五禽戲”與“走馬燈”在歷史上皆屬傳統文化,在樊林種種的傳統工藝中璀璨明亮。但現代社會使得它們漸漸被淡漠。我們采用創新性戰略,將華佗五禽戲的五套動作進行精簡使之融入絕美旋轉的走馬燈之中。斑駁光影間,傳承了中華民族的智慧結晶;增強了人們對養生運動五禽戲的學習欲望;賦予了五禽戲和走馬燈新的生命。

參考文獻:

[1]《五禽操產生原因探究和普及推廣的健身價值研究》來源:學術期刊《當代體育科技》2016年24期

[2]《華佗五禽戲歷史文化淵源》 來源:學術期刊《亞太傳統醫學》2016年20期

猜你喜歡
走馬燈設計與應用傳播策略
裝扮大師
走馬燈
神奇的走馬燈
淺談企業社會責任的品牌傳播
探析公益節目《等著我》的傳播策略
地方歷史文化開發的媒介策略
新媒體語境下新華網國際傳播問題與對策分析
智能建筑通訊網絡系統的設計與應用
古代走馬燈詩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