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視幼兒心理疏導,促進身心健康發展

2019-09-10 08:55黃愛梅
學業 2019年9期
關鍵詞:素質教育心理過程

黃愛梅

摘要:在落實素質教育和推動新課程改革的過程之中,幼兒心理健康教育備受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為了踐行素質教育,真正擺脫傳統應試教育的桎梏,許多老師創造性的教學策略和教學手段融入主題教學環節,在體現幼兒主體價值和地位的過程之中實現幼兒的良性成長和發展。但是應試教育之導致老師將理論知識的灌輸為主體,過于關注幼兒學習理論知識的提升,忽略了幼兒的全面成長以及綜合素養的提升。對此,本文立足于樂學教育的現實條件,分析該階段心理疏導以及幼兒身心健康發展的重要價值和意義,針對目前教學實踐過程中所存在的不足提出相應的解決對策,以期為推動幼兒身心健康的良性成長和發展提供一定的借鑒。

關鍵詞:幼兒心理疏導;身心健康發展

一、引言

心理疏導教育符合素質教育的實質要求,能夠為幼兒營造自由寬松的學習氛圍,保證幼兒在自主學習和實踐的過程之中學會主動規范個人的言行舉止,樹立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和價值觀。對于學前教育來說,老師除了需要慎重選擇理論知識的傳授之外,還需要立足于幼兒長遠發展的實質要求加強與幼兒之間的互動,對幼兒進行簡單的心理疏導,根據幼兒在學習實踐活動之中的綜合表現調整后期的教學方向,真正的為幼兒的身心健康發展營造良好的外部空間,只有這樣才能夠體現素質教育以及心理疏導教學環節的重要作用以及優勢。

二、幼兒心理受到現狀

與其他階段的幼兒相比,幼兒的社會生活實踐經驗不足,自我控制能力和分析判斷能力相對較差,往往會受到外部不確定性因素的影響,只要外部環境產生波動,幼兒的心理和生理狀態就會有所變化,由此可以看出,該階段心理疏導教育工作非常關鍵。幼兒老師除了需要了解該階段教育教學的現實情況之外,還需要結合幼兒心理發展的具體規律以及教學要求開展針對性的心理疏導工作,保證幼兒能夠主動的表達個人的真實意見和看法,尋求老師的幫助。

從目前來看,幼兒在入園的過程之中出現了許多不良的行為表現,有的幼兒大哭大鬧,老師在對幼兒進行引導的過程之中會主動的將個人的情調元素融入其中,關心和詢問幼兒在家庭之中的具體表現,但是對于一些比較固執的幼兒來說往往不會接受老師的安撫,仍然大哭大鬧,這一點直接阻礙著心理疏導工作的大力落實。

之所以會出現這一現象,首先在于家庭教育缺失,同時或者是家庭教育出現了方向上的偏差,有的家長過于溺愛孩子,直接包辦孩子的所有事情,這種教育理念和教育模式直接導致幼兒以個人為中心,非常害怕與他人交流和接觸,同時環境的適應能力相對較差。另一方面則在于幼兒的社會生活實踐經驗不足,對親人非常的依賴,同時不會接受他人的意見和看法。對此。老師在教育教學實踐的過程之中,必須要關注幼兒的個性化發展要求以及目前的家庭教育現狀,采取符合幼兒學習興趣的心理疏導策略,盡量避免幼兒產生抵觸和反感情緒,讓幼兒能夠真正的意識到與他人交流的樂趣,主動聆聽他人的看法和意見,從而學會規范個人的言行舉止,按照老師的指導和鼓勵來加強自我規范。

三、心理疏導促進身心健康發展的策略

為了有效的突破上文中所存在的不足,老師需要關注幼兒在學校以及家庭之中的具體表現,了解新時代的背景之下幼兒心理疏導的正確指導方式,嚴格按照幼兒的身心發展規律開展針對性的教學實踐活動,以此來為幼兒的身心健康發展營造良好的外部空間和環境。

(一)、建立師生依戀關系

我國素質教育明確強調幼兒是學習實踐過程中的主體,老師必須要立足語言幼兒的個性化發展要求,積極加強與幼兒之間的互動,構建和諧的師生互動關系,讓幼兒在自主參與的過程之中主動尋求老師的幫助,實現個人的良性成長和發展。對此,在開展教學實踐活動的過程之中,老師必須要注重師生依戀關系的構建,讓幼兒能夠在與他人進行互動的過程之中建立不同的依戀關系。老師成為了幼兒重要的依戀對象,老師需要給予幼兒更多的關注和愛,將情感性元素納入教學實踐環節,體現整個師生關系的安全性和依戀性,讓幼兒能夠在心理上認同老師,這一點對緩解幼兒的分離焦慮意義重大。

從目前來看,許多老師采取趣味性的教學方式,將游戲教學角色扮演教學落到實處,通過這種形式來積極抓住與幼兒互動和聯系的機會,在不斷交流的過程之中降低幼兒的防備心理,讓幼兒能夠主動的與老師進行互動,真正的將老師作為一個人的心理依戀對象,從而接受老師的教育和引導,這一點對體現學前教育的重要作用和價值意義重大,另外幼兒也能夠在老師正確思想以及行為引導的基礎之上實現個人的身心健康發展。比如在學習家庭關系時老師可以開展角色扮演教學,讓幼兒扮演孩子,自己則扮演爸爸或媽媽,通過這種形式來加強師生互動,降低幼兒的心理防備。

(二)、創設交往情境

情境教學屬于一種創造性的教學策略和教學形式,在實踐應用的過程之中備受老師的好評,為了讓幼兒在自主參與的過程之中主動地與他人進行互動和交流,老師必須要投入更多的時間和精力開展形式多樣的教學實踐活動,利用創造性的教學策略和教學方式創設生動直觀的教學情境,彌補幼兒在想象力和邏輯思維判斷力上的不足。其中游戲教學與情境教學之間的結合能夠在第一時間吸引幼兒的注意力,調動幼兒的參與積極性,老師在教學實踐活動之前需要以各種積極的情感體驗為主體,開展符合幼兒個性化發展要求以及參與能力的游戲教學活動。比如老師可以引導幼兒排隊玩滑滑梯,讓幼兒在主動參與的過程之中既能夠意識到游戲規則的重要性,主動規范個人的舉止,還能夠獲得更多與他人交流和接觸的機會,老師只需要在完成游戲教學活動之后詢問幼兒的看法,問幼兒在游戲參與的過程中玩得開不開心,許多幼兒能夠在這種教學環境之下降低個人的心理防備,主動的適應環境并與他人進行互動。

(三)、注重多媒體教學策略的應用

在信息化和科技化時代之下,各種多媒體教學與現有的實踐教學活動實現了極為緊密的聯系,不可否認,這些現代化教學工具的應用既能夠體現素質教育改革的核心要求,還能夠營造自由寬松的學習氛圍,老師可以立足于高效課堂構建的現實條件分析新時代背景之下幼兒心理疏導工作開展的具體內容和形式,通過播放視頻、音頻以及展示圖片的手段來彌補幼兒在想象力和邏輯思維判斷力上的不足,更好的調動幼兒的參與積極性。結合相關的實踐調查不難發現,在觀看視頻和音頻的過程中幼兒的注意力非常集中,同時能夠主動的接受老師的引導,真正的實現個人的良性成長和發展。老師需要在教學實踐的過程中做好充分的準備工作,了解不同教育主題的核心要求,以促進幼兒的身心健康成長和發展為依據和出發點,了解幼兒在自主學習和成長過程中的綜合表現,以此來調整后期的教學目標和教學方向。

需要注意的是,每一個幼兒的教育背景和行為特征,興趣愛好有所區別,老師應該積極踐行以人為本因材施教的教學理念,采取循序漸進的教學策略保證不同層次的幼兒都能夠實現個人的良性成長和發展,老師只需要將課堂教給幼兒在恰當的時間段對幼兒進行簡單的點撥,確保幼兒堅持正確的學習方向,盡量避免幼兒走彎路,只有這樣才能夠更好的體現多媒體教學的作用和優勢。

四、結語

幼兒心理以及身心的健康成長和發展尤為關鍵,幼兒園老師需要了解幼兒的學習和成長規律,明確幼兒的個性化發展要求,開展不同形式的教學實踐活動,保障幼兒在老師的引導之下主動規范個人的言行舉止,以此來真正實現自身的良性成長和發展。

參考文獻:

[1]張海婭. 重視幼兒心理疏導促進身心健康發展[J]. 金色年華:教學參考, 2010(4):29-29.

[2]馮琦燕. 關注“灰色”群體促進幼兒身心健康發展[J]. 中國校外教育(中旬刊), 2016(2).

[3]曾秀麗. 重視幼兒心理健康,促進身心和諧發展[J]. 佳木斯職業學院學報, 2016(2):283-284.

猜你喜歡
素質教育心理過程
不忘初心,落實素質教育
在素質教育中樹立文化自信
心理小測試
描寫具體 再現過程
心理感受
淺析我國的素質教育政策
在這個學習的過程中收獲最大的是哪些,為什么?
心理小測試
圓滿的過程
也談素質教育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