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學體育教學中滲透德育教育的研究

2019-09-10 07:22蘇中奇
新生代·下半月 2019年7期
關鍵詞:中學體育行為習慣德育教育

【摘要】:隨著素質教育的不斷深入,德育教育的重要性逐漸得到凸顯,將德育思想滲透于各個科學當中,保證學生今后的全面健康發展。中學體育這門科學與其它學科存在本質不同,只有在平日的教學活動中滲透德育思想,才能夠在提高學生身體素質的同時增強其道德品質,在后期的學習與發展過程中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因此,教師應充分考慮學生的個性、特點、特征,真正將德育滲透于各個教學環節中,使學生明確體育鍛煉的重要性,樹立健康的體育運動意識。

【關鍵詞】:中學體育 德育教育 行為習慣

一、中學體育教學滲透德育教育的重要性

(一)增強學生的競爭力

中學階段的學生具有較強的勝負心,在參與平日的體育課堂教學活動時,受這一特點的影響極易出現浮躁等負面情緒。因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給予學生更多關注,對于學生存在的問題及時進行疏導,既能夠對學生進行德育教育,還能夠減少學生的負面情緒,甚至將其化作奮斗的動力。久而久之,在提高學生的體育成績與身體素質的同時,增強其競爭意識。

(二)提高學生的意志力

體育這門學科與其它科學相比較,存在本質差異,學生在參與教學活動時需要付出一些體力,在這一過程中培養其吃苦耐勞精神。因此,學生在參與體育教學活動時,需要借助自身意志力才能夠完成相關教學活動,在這一過程中,部分學生因意志力與承受能力較差,中途選擇放,這一情況在當前的教學活動中較為普遍。將德育教育滲透于體育教學過程中,學生能夠逐漸明白開展這門學科的重要意義,久而久之形成堅持不懈的精神。

(三)實現課堂教學目標

將德育教育滲透于體育課堂教學活動中,既能夠幫助學生掌握相關知識與技能,還能夠引導學生養成終身鍛煉的習慣,促進其身心健康發展,這也是開展體育課程教學的重要目標。因此,受傳統教育理念的影響,學生在參與課堂活動時,主體地位難以充分發揮,只能被動接受教師所講解的內容,參與興趣不高,直接影響學生的積極性與效率,課堂教學目標難以實現。因此,將體育教學與德育教育相互結合,既能夠提高學生的真正實力,還有助于實現教學目標。

二、中學體育教學存在問題

(一)教學內容匱乏

在應試教育大背景下,中學體育課堂教學形式與內容匱乏這一問題普遍存在。首先,教學內容尚未及時更新,教師在設置教學活動時,并沒有緊跟時代的發展做到與時俱進,所設置的教學內容習慣性延續傳統的方式,并沒有考慮學生的實際情況與需求,忽略了學生興趣與愛好的培養,導致其參與興趣不高。其次,體育課程內容單一,對于注重專業性的體育知識與實踐性較強的體育技能,忽略了彼此之間的關聯,學生難以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二)教學觀念落后

在當前的中學體育課程教學中,教師習慣性采取講授的方式,學生只能夠被動接受教師講解的內容,自身興趣愛好被忽略,難以發揮主觀能動性。第一,部分學校與教師,并沒有意識到開展體育這門學科的重要性,導致體育教學并沒有得到高度重視。第二,教師并沒有汲取先進的教學理念,尚未根據時代的發展更新自身教學方法與理念,在平日的教學過程中,更加偏向于理論知識的講解,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卻被忽略,直接影響到最終的體育教學質量。

三、中學體育教學中如何滲透德育教育

(一)尊重學生主體地位

教師在設置體育教學內容與教學活動時,應充分考慮這一階段學生的發展規律,根據體育教材特點有序的滲透德育教育。對體育教材進行全面了解,探究體育教學與德育教育的切合點,充分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在課堂教學中為學生提供足夠的自由發揮空間,改變傳統體育課堂教學模式。設置教學活動時,教師應站在學生的角度考慮其實際需求,對教學方式進行改進完善。例如在接力跑比賽當中,教師可以為學生提供游戲化的教學情境,將接力棒換成籃球,學生將籃球傳遞給同伴,傳遞籃球過程中籃球不能掉落,然后再抱著籃球跑向下一位學生,以此類推。這樣輕松的教學方式既能夠提高學生的參與興趣,還能夠培養學生的團結協作意識,提高學生主體地位。

(二)培養學生心理素質

在平日的體育教學過程中,不僅要培養學生的身體素質,心理素質的培養不能忽略。由于中學階段學生需要面臨較大壓力,并沒有給予體育這門學科應有的重視,認為體育課沒有文化課重要,學生的心理受到高考的壓迫,時刻處于一種緊張的狀態,面對這些壓力難以得到放松。教師在體育教學過程中應對學生進行耐心指導,讓學生意識到體育的重要性,通過一些課外活動放松身心,緩解學習壓力。另外,教師在這一過程中還應觀察學生各種變化,當出現異常時及時給予疏導,有針對性的開展體育活動。最后,在體育教學評價中也可以滲透德育教育內容,教師通過了解學生的思想變化采取合理的德育教育方式,使學生自己意識到德育教育的意義,并且嚴格標榜自己。學生出現錯誤觀點與行為時,教師及時給予糾正,讓學生在這一過程中放松身心、強化身體素質,培養其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質。

四、結語

總而言之,中學階段體育教學工作的開展,對于提高學生綜合素質具有至關重要的作用,既能夠提高學生的身體素質,還能夠提升其思想意識、心理素質等。因此,在中學體育教學中滲透德育教育,教師應充分明確體育教學的重要性,對體育教學中滲透德育教學的重要性進行科學分析,以此創新體育教學方式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將學生在課堂活動中的主體性充分發揮出來,為提高體育德育教學工作效果奠定基礎。

【參考文獻】:

【1】.進行有效教學,提高高中體育教學質量的策略研究[A]. 楊明輝,裴小艷,向敏.《教師教學能力發展研究》科研成果集(第四卷)[C]. 2017

【2】.以創新求是精神 全面深化高等體育院校教育綜合改革——兼論我校學科專業特色與人才培養目標[J]. 劉青. ?成都體育學院學報. 2016(04)

【3】.新形勢下體育教育專業人才培養模式遇到的困惑與對策研究[J]. 馬馳,欒振昌,郭占久,邵林海,沈勇,馮永剛. ?當代體育科技. 2015(04)

作者簡介:姓名:蘇中奇 ?出生年月:1990.12 ?性別:男 ?民族:漢 ? 籍貫:四川省遂寧市 職務:教師 ?職稱:助理講師 ? 學歷:大學本科 ? 研究方向:體育

猜你喜歡
中學體育行為習慣德育教育
多動癥幼兒良好行為習慣養成策略
淺談小學生良好行為習慣養成教育的重要性
籃球教學中如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談談如何提高中學生的耐力素質
略論中學體育教學
初中科學課程中利用情境教學法滲透德育的探討
淺析小學校園文化的德育教育
初中政治教學中德育教育的滲透分析
德育在新傳媒時代播音主持專業教學中的重要性
少年兒童良好品德和行為習慣著成中值得關注的48個生活細節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