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孔子的禮學思想及其當代價值

2019-09-10 18:25白書寧
新生代·下半月 2019年7期
關鍵詞:功用當代價值

【摘要】:禮是是建立在孔子的仁學思想之上的并且在儒家思想體系中占有重要的位置。在孔子儒家的學說中,禮的含義非常廣泛,它既包括國家的重大典禮和日常生活的各種儀式,也含有等級制度、政治秩序和社會規范的意思。在孔子看來,禮具有多樣的社會功用。本文以儒家思想為背景,主要對孔子的“禮”的思想的社會功用進行了闡述,最后對“禮”的思想對當代思想政治教育與和諧社會的建構都具有很大的借鑒意義這方面進行了介紹。

【關鍵詞】:禮仁 功用 當代價值

仁與禮作為孔子學說的兩個最基本的思想,學術界一直對兩個概念的理解和兩者的關系孰輕孰重有不同的想法和解釋。一些學者認為孔子的學說當然由仁的思想圍繞著,仁本禮次,仁決定著禮,但是也有的學者認為禮思想在孔子的中所占據的位置更為重要,實際上在孔子的觀點中,仁和禮是一個價值觀念的兩個方面,仁在價值理性中具有重要地位,禮在實踐理性中占有重要地位。離開了價值理性,實踐理性無從構建 離開了實踐理性,價值理性亦得不到落實,兩者相輔相成。本文從社會功用方面理解禮的思想,對我們今天的實踐有著更重要的意義??鬃訉τ诶硐肷鐣淖穼げ]有片面的停留在抽象的玄思和空洞的說教上,而是實際地把他所向往與追求的理性社會和人道精神融入到日?,F實生活中來,孔子指出:“天下有道,則禮樂征伐自天子出,天下無道,則禮樂征伐自諸侯出?!保ā墩撜Z·季氏》,以下引用論語只注篇名。)

第一,孔子認為禮是社會規范的標志,這與他的生活背景是分不開的,他生活的春秋時代正逢周朝的統治秩序趨于土崩瓦解,周天子當時早已經失去了治理國家和統治諸侯國的能力,下面的諸侯各自為政,相互征討。針對這種政治現實,孔子說:“天下有道,則禮樂征伐自天子出 天下無道,則禮樂征伐自諸侯出”(《季氏》) 當國家的社會規范處于正常時候,禮樂、戰事由天子決定 當國家的社會規范處于不正常的時候,禮樂、戰事由諸侯決定。禮作為社會規范的標志,必須由國家的最高統治者天子制定,如果下面的諸侯任意決定,這就意味著天子的統治趨于瓦解,離亡國不遠了。

第二,孔子認為禮是外王。他認為仁作為內圣,那么禮就是外王,只有內圣外王合一才能達到至高的理想境界。所以他說:“人而不仁,如禮何?”(《八佾》) 一個人如果不具備仁的品行,又如何能實行禮呢?有人向孔子請教禮的本源是什么,孔子說:“禮,與其奢也,寧簡 喪,與其易也,寧戚?!保ㄍ希?禮指禮儀,喪指喪禮,易即松弛、懈怠,戚即哀痛,儀式與其奢華,不如節儉 喪禮與其流于形式使人懈怠,不如盡情表達哀痛。

第三,孔子認為禮是治理國家的重要方式,孔子在這里用禮治來表達他治理國家的想法,他想要通過道德教化來使民眾自覺的遵守社會規范和國家法令,從而維持社會的穩定,這就是所謂的修己治人,他認為可以把修養自身的心性作為治理國家的起點。他說:“道之以政,齊之以刑,民免而無恥 道之以德,齊之以禮,有恥且格?!保ā稙檎罚?道即引導,齊即整齊規范,格即糾正,這句話的意思是說,如果用政令來引導民眾,用刑法來規范民眾,那么民眾就只知道被動的免除責罰而無羞恥之心 如果用德來引導民眾,用禮來規范民眾,那么民眾就有羞恥之心,從而主動的糾正自己的錯誤,自覺的遵守社會規范。

首先,孔子的禮學思想有利于思想政治教育價值目標的確立,思想政治教育的最終目的是培養人不但要學會做人,更重要的是要學會做人才,成人和成才是人的一體兩面,因為成人本身就是一種成才的過程,相比之下,成人才是首要的重要的。在對青少年的教化之中,首先是教會他們如何成人,讓他們學著做符合人倫之事,學會處理人倫之事,做到隨心所欲但又不會違反規范,達到道德自律的程度。 在當代的社會中,功利主義和拜金主義幾乎成為為人處事的基本原則,在人與人的相處之中這種價值目標的體現更甚,怎樣在這樣的社會環境中出淤泥而不染應該是我們每個年輕人所追求的人生目標,亦是當代思想政治教育最艱巨的任務。

其次,禮學思想對思想政治教育的內容、過程和方法都有一定的完善作用。思想政治教育的過程是知、情、意、行相統一的過程,但是當代思想政治教育多呈現出以灌輸為手段,以只是為中心的思想政治教育的教育范式,忽略甚至排斥了我們作為個人的不同的情感、想象、意志等非理性因素,這在很大程度上脫離了現實生活,加大了理想與現實的差距。 從我國當代德育運行的狀況來看,教育主體和教育對象呈現出不對等的狀況,教育主體處于優勢狀態,而教育對象處于劣勢狀態,這種教育方法忽視了對教育對象的道德修養的培養。

最后,禮學思想有利于彰顯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體意識和思維,道德絕不是被迫服從的規范,在道德生活中,人們考慮最多的,常常不是不斷的固守原則或教條,而是更傾向于善良的品性和道德。思想政治教育要與道德修養結合,注重發揮道德主體的主動性、能動性?!肮胖畬W者為己,今之學者為人?!保ā稇梿枴罚?所謂為己,就是把完善自我,做一個有道德修養的人作為學習的目的,而“為人”則是為迎合他人而獲得外在贊賞。以“為己”否定“為人”,反映了儒家對主體自我的肯定,體現了儒家在道德教育方面關注啟迪個體內心世界的價值取向。

在春秋戰國的“禮壞樂崩”的時代背景下,儒家不僅自覺的繼承、維護“禮樂教化”傳統,而且對“禮樂教化”的內容、作用和意義等問題進行了深入的探討。本文以儒家思想為背景,主要對孔子的“禮”的思想的四個社會功用分別進行了闡述,最后闡述了儒家“禮”的思想對當代思想政治教育與和諧社會的建構都具有巨大的借鑒意義。

【參考文獻】:

【1】楊伯峻《試論孔子.論語譯注》[M].北京:中華書局1980年10月版.

【2】祖國華.論儒家“禮樂教化”思想及其當代價值[J].湖南大學學報.2009.11(6)

【3】葉碧.從“仁”“禮”“和”的關系看孔子的和諧思想.[J].浙江社會科學2007.(2)7

【4】候文莉.簡論儒家禮樂教化思想及其意義.[J].新西部.2013.2(3)

作者簡介:白書寧 女 出生年月1996年3月25日 學歷碩士 籍貫內蒙古自治區赤峰市 單位 中央民族大學 單位地址北京海淀區中關村南大街 ?郵編100081 研究方向 外國哲學

猜你喜歡
功用當代價值
虎鶴門身法八勢
井岡山精神的當代意義
淺談長征精神的當代價值
淺析馬克思異化勞動理論及其當代價值
新形勢下正確認識毛澤東思想
花朵的作用
鋼筆和墨水的爭吵
功用遮陽篷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