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何與家長有效溝通

2019-09-10 17:25張劍蘭
家長·中 2019年6期
關鍵詞:有效溝通學生家長

摘要:家庭是孩子生命的底色,作為在一線奮戰的教師,如何與學生家長建立有效的溝通成為我們必須要解決的問題。孩子來源于千千萬萬的家庭,而學校作為教育學生的組織機構,只有與學生家長齊心協力、通力合作,才能夠培育祖國的棟梁,讓孩子們成為祖國的希望。

關鍵詞:學生家長;有效溝通;班主任教師

孩子成長過程中,單靠學校教育,或單靠家庭教育,都是不夠的。教師不了解孩子在家的情況,家長也不了解孩子在學校的情況。這樣就會不全面,產生片面性。之所以會這樣,是因為學校和家庭的教育目標雖然一樣,但是各自的教育方式、教育內容卻不相同,所以,都要以孩子的發展為本。著名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曾經說過:“學校和家庭是一對教育者”,教師與家長之間只有密切配合,才能建立良好的平等關系。那又如何與家長建立良好的有效溝通方式呢?為此。下面是我個人的幾點看法。

一、勇于承認

作為班級的班主任,當學生在學校發生意外事件時,第一時間要誠懇地向學生的家長道歉,并且勇敢地向學生家長承認自己在工作上的不足,教師在第一時間向家長表達自己的誠意,這樣會讓家長覺得自己得到了尊重,并不是教師就絕對的正確,也讓家長對教師產生好感,而不是產生埋怨。這樣的想法來自我自己的工作經歷。讓我印象深刻的是,我們班的吳澤在課間被其他同學不小心撞到頭部,頭部被撞出一個很大的口子。我當時就聯系了吳澤同學的媽媽,同時心里想著,如果我是媽媽,看到兒子這樣的情況估計會氣瘋吧,所以當時我就向吳澤媽媽承認是由于我的工作不到位才發生這樣的事情,深深地表示了我的歉意。令我感動的是吳澤媽媽那一番言語,我記得她說:“老師,這不怪你,小孩子之間難免會磕磕碰碰,老師您一個人看這么多孩子,能力也有限,這事純屬意外,不能怪您?!边@番話讓我很感動,從那以后,我和吳澤媽媽一直保持著很好的關系。這也讓我明白,有時候勇于承認自己的錯誤也會有意外的收獲。

二、做好準備

班主任在與學生家長溝通之前,要做好充分的準別。尤其是對學生的在校表現、各科學習成績、興趣愛好以及優缺點等要了如指掌,便于與學生家長進行有效的溝通,這樣充分準備的溝通,不僅會提高與家長的溝通時效,還會讓自己在家長的腦海里有個良好的印象。我們的孩子性格有所差異,家長的性格也會有所不同,像我們的學生一樣,有性格比較隨和的,你跟他說什么,他都不會責怪你。有的家長就很較真,他對你說的話會很認真地分析,很容易就會引起他的不滿。也有的家長很直爽,你想說什么就說什么,不必賣關子。所以,班主任老師與家長溝通時要注意語言技巧。

三、尊重信任

尊重家長、信任家長、善待家長是與家長有效溝通的前提。我們的教師和家長都扮演著不同的角色,而在一些方面也存在著差異,這也就決定了教師與家長在教育孩子方面具有互補性。因此,班主任在與學生家長交流和溝通時,第一要尊重家長,面帶微笑。俗話說得好:“愛笑的人運氣都不會很差?!毕嘈拍阍诿鎸议L,始終都面帶微笑時,家長或許更愿意聽你說話吧。第二要善于傾聽,積極反饋。班主任在與家長進行交流與溝通時,在表情、體態、語言上都要支持和鼓勵家長表達的觀點。比如在與學生家長進行溝通時,一般要注視家長的眼睛,在回應家長時盡量用簡短的話語,認同時點頭等,讓家長感到你的真誠,從而讓家長愿意與你進行交流。第三了解家長。在與家長交流的過程中,切忌不能一見面就數落家長,埋怨家長。那樣只會使家長產生逆反心理,拒絕與教師進行溝通。實際上,我們在與家長的交流當中,能夠從家長的身上得到大量的信息,也能從與家長交流的語言當中激發家長對孩子教育的責任心,同樣的,家長也能從教師的身上汲取教育知識和教育技能,這樣,教師和家長才能彼此合作,共同把教育孩子當成重任。

四、賞罰分明

一般來說,得到家長的認同之前先要肯定學生的優點,然后再滲透學生不足,這樣的話家長就比較容易接受。每一次與學生家長交流的機會,都不能看作是與學會家長告狀的機會,尤其是不能當著學生的面向家長數落學生,要循循善誘,引導學生們明白犯錯誤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明知道自己犯了錯還無動于衷。每次與家長交流,不僅要考慮家長的感受,還要滲透對孩子的教育。

五、科學教育

許多家長由于對孩子年齡特點不了解,不知道如何教育孩子,所以教育孩子的方式不恰當,只是一味地溺愛,甚至放縱。對于家長來說,教師是教育方面的專業人員。所以在遇到問題時,教師應該通過各種方式引導、啟發學生家長,從而讓學生家長了解孩子的身心特點,更新教育觀念,掌握正確的教育方法。

學生家長通過教師了解到正確的教育知識,改變自己錯誤的教育方法。與此同時,家長也能了解孩子,同時也拉近家長與孩子之間的距離。而在平時,教師與家長的溝通方式無處不在,設計的內容也很復雜,包含方方面面,但在平時的交流與溝通中,要注意的是要“多報喜,少報憂”,更要在平時的交流與溝通中體現教師自己對學生那份濃濃的愛心、耐心和責任心。讓學生家長深切地感受到教師是真心實意地關心、愛護著自己的孩子,而教師平時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了讓班上的每一個孩子都能優秀,因此,在我們平時的工作當中,更要獲得學生家長對我們教師的認可、信任以及支持。相信在這樣的情況下,不管是家庭教育還是學校教育都會取得好的結果。

(責編? 張 欣)

參考文獻:

[1]陳麗麗.小學班主任與學生家長溝通之研究[J].中國校外教育,2018(13).

作者簡介:張劍蘭(1968.10-),女,漢族,江西南昌人,大專,中小學一級教師,研究方向:小學語文。

猜你喜歡
有效溝通學生家長
基于微信平臺的班主任與家長溝通的思考
論和諧環境對高中生健康成長的保障
人獸表演
家長對學校滿意度調查研究
農村中學“留守兒童”教育問題與教育方式研究
自媒體時代下高校輔導員與大學生有效溝通的困境與出路
淺談企業管理中有效溝通
農村小學教師與家長有效溝通技巧的研究分析
淺談觸覺形象設計下的有效溝通
領導干部如何做好群眾的思想政治工作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