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探討BNP、甲狀腺激素水平在老年心衰患者病情及預后判斷中的價值

2019-10-15 04:41孫丹
健康大視野 2019年23期
關鍵詞:甲狀腺激素腦鈉肽心力衰竭

孫丹

【摘 要】目的:對腦鈉肽(BNP)、甲狀腺激素水平在老年心力衰竭(心衰)患者病情及預后判斷中的價值進行探討。方法:92例老年心衰患者,心功能分級:Ⅰ級24例,Ⅱ級20例,Ⅲ級22例,Ⅳ級26例,對各級患者血清中游離三碘甲腺原氨酸(FT3)、游離甲狀腺素(FT4)、促甲狀腺激素(TSH)及BNP水平進行測定。結果:隨心衰的加重,患者BNP水平逐漸升高、FT3水平逐漸降低,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Logistic回歸分析顯示BNP的增高與FT3的降低會影響患者死亡。結論:在老年心衰患者病情及預后判斷中,BNP、甲狀腺激素水平中的FT3具有重要臨床指標價值,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關鍵詞】心力衰竭;腦鈉肽;甲狀腺激素;病情;預后;老年

【中圖分類號】R81【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5-0019(2019)23-0-01

在老年群體中, 心衰患者日漸增多, 該種疾病主要與心臟排血量無法滿足機體組織代謝需求有關, 是一種心臟收縮和舒張功能受損綜合征。老年人心衰總體預后當前還比較差, 如何及時正確的診斷心衰病情是提高患者搶救成功率的關鍵[1]。近年來, 血漿BNP和甲狀腺激素水平變化被逐漸應用于老年心衰患者病情及預后評估中, 取得了較大的療效[2]。本文對BNP、甲狀腺激素水平在老年心衰患者病情及預后判斷中的價值進行探討, 現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以本院心內科2017年4月~2018年4月接收的92例老年心衰患者為研究對象, 其中男43例, 女49例;年齡61~90歲, 平均年齡(75.3±4.9)歲。所有患者均經多種項目檢查并結合專家會診被確定為心衰。心功能分級:Ⅰ級24例, Ⅱ級20例, Ⅲ級22例, Ⅳ級26例。

1.2 方法 研究對象在入院治療前需采取6 ml肘正中靜脈血, 且必須在清晨空腹狀態下。將靜脈血分為兩份放在塑料試管中。對兩份靜脈血實施離心, 對血清進行收集, 在反應杯中加入血清, 對全自動免疫發光分析儀加以應用, 對BNP進行測定。通過電化學發光分析儀, 對患者甲狀腺激素(即FT3、FT4、TSH)進行測定。對患者進行為期1年的隨訪, 以心源性死亡為臨床終點, 根據隨訪結果分為死亡組與存活組, 觀察兩組BNP、FT3水平。對心衰程度及預后與各檢測指標的關系進行評價。

2 結果

2.1 BNP水平:心功能Ⅰ、Ⅱ、Ⅲ、Ⅳ級患者分別為(85.36± 21.50)、(668.18±228.44)、(1255.29±611.61)、(2134.12± 1021.33)pg/ml。FT3水平:心功能Ⅰ、Ⅱ、Ⅲ、Ⅳ級患者分別為(4.92±0.85)、(4.21± 0.60)、(3.33±1.01)、(2.61±1.16)pmol/L。FT4水平:心功能Ⅰ、Ⅱ、Ⅲ、Ⅳ級患者分別為(16.88±5.46)、(16.20±4.51)、(16.04±7.62)、(15.71±4.19)pmol/L。TSH水平:心功能Ⅰ、Ⅱ、Ⅲ、Ⅳ級患者分別為(2.91±1.94)、(3.28±2.35)、(2.36±2.17)、(3.71±1.72)pmol/L。隨心衰的加重, 患者BNP水平逐漸升高、FT3水平逐漸降低, 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不同心功能分級間FT4、TSH水平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2.2 92例患者均接受了隨訪, 住院期間死亡4例, 隨訪期間發生心源性死亡22例, 存活患者66例, 存活組BNP、FT3(911.44±464.14)pg/ml、(3.88±1.28)pmol/L優于死亡組(23308.96±1002.77)pg/ml、(2.66±0.96)pmol/L(P<0.05)。

3 討論

作為復雜的臨床癥候群之一, 心衰是各種心臟病的終末階段。隨著人口老齡化和生活方式的變更, 老年人群心衰的發病率越來越高。在老年人的死亡原因中, 心衰是常見原因, 其猝死發生率是普通病癥的5倍之多, 所以心衰的早期準確診斷及預后十分重要。不過相對很多病癥, 老年心衰患者在癥狀和體征方面表現不夠明顯, 尤其當患者合并多臟器病變時, 常常會掩蓋患者的心衰癥狀, 加大了患者心衰診斷和預后的困難。

血漿BNP作為一種肽類物質, 是人體心室合成和分泌的產物, 對人體排尿、排鈉具有一定的促進作用, 有利于人體血管舒張。在對心衰的診斷中, 當前認為最為客觀有效的指標即為血漿BNP, BNP測定在心功能紊亂時敏感性和特異性尤為明顯[3]。血漿BNP能夠對心衰患者循環充血的失代償狀態進行精確地反應, 在心臟功能狀態的評價中, 屬于重要補充之一, 在心衰患者的治療及預后效果中具有重要指導作用, 同時可被應用于普通人群的心功能異常排查中。本次研究顯示, 隨心衰的加重, 患者BNP水平逐漸升高(P<0.05)。對患者進行為期1年的隨訪后發現, BNP水平越低, 發生心源性死亡的可能性越小, 而反之BNP水平越高, 發生心源性死亡的可能性越高, 說明在心衰的嚴重程度及預后評估中, BNP可作為一項較好的指標。

甲狀腺激素對人體心臟和外周血管系統具有直接影響, 心血管疾病的發生可由甲狀腺激素分泌障礙導致, 并可能在其影響下加重病情。臨床實踐發現, 老年人甲狀腺激素水平較年齡小人群呈現出一定的衰減趨勢[4]。近年來, 人們開始加強研究甲狀腺激素水平與心衰的關系, 并對甲狀腺功能正常的病態綜合征加以提出。當甲狀腺功能不正常時, 三碘甲腺原氨酸(T3)會處于下降狀態, 甲狀腺素(T4)、TSH則分別處于正?;蚱团c正?;蛏愿郀顟B。有臨床文獻認為在心衰危重程度及預后判定中, T3水平的下降可作為獨立因子而存在[5]。本次老年心衰患者研究結果顯示, 隨心衰的加重, 患者FT3水平逐漸降低, 其變化關系著隨訪心源性死亡。

總之, 在老年心衰患者病情及預后判斷中, BNP、甲狀腺激素水平中的FT3具有重要臨床指標價值, 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蹇在金.老年人心力衰竭的病因及診斷.中華老年醫學雜志, 2005, 24(2):156.

楊義明, 張瑞霞, 李玢, 等.老年慢性心衰患者N末端腦鈉肽前體和其它生化指標的檢測及意義.中國實驗診斷學, 2012, 16(1):71.

佟玉紅, 馬麗娜, 張秀君.心力衰竭患者血漿BNP水平的診斷價值及預后分析.健康大視野(醫學版), 2012(11):1307.

蔣守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清甲狀腺激素水平變化臨床觀察.臨床和實驗醫學雜志, 2011, 10(7):533-534.

王建旗.心力衰竭的風險評估與預后判斷.中國醫刊, 2012, 47(12):3.

猜你喜歡
甲狀腺激素腦鈉肽心力衰竭
碘攝入量、TRAb在Graves病發病及臨床轉歸中的重要意義
心絞痛、急性心肌梗死與甲狀腺功能變化的相關性
BNP、甲狀腺激素水平在老年心衰患者病情及預后判斷中的價值
中藥湯劑聯合中藥足浴及耳穴壓豆治療慢性心力衰竭的臨床觀察
冠心病心力衰竭應用美托洛爾聯合曲美他嗪治療的療效分析
探討糖尿病合并促甲狀腺激素、甲狀腺激素異?;颊叩呐R床診斷治療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