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談在高中語文教學中滲透傳統文化的策略

2019-10-18 09:20劉振北
求知導刊 2019年16期
關鍵詞:高中語文教學滲透策略傳統文化

摘 要:在高中語文教學過程中,加以傳統文化,不但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同時還可增加學生的文化底蘊。在這一過程中,教師應對傳統文化進行深刻剖析,并結合實際教學情況,創新教學模式,改革教學方式,結合學生的學習特點,有針對性地對教學目標進行設定,從而不斷縮小語文教學與傳統文化之間的距離。

關鍵詞:高中語文教學;傳統文化;滲透策略

中圖分類號:G633.3?文章編號:2095-624X(2019)16-0044-02

傳統文化的傳承與發揚一直以來都是中華兒女的責任與使命。語文教學是傳承與發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有效途徑及重要方法之一。如何在高中語文教學過程中,不斷加大傳統文化的滲透力度一直以來都是我國高中語文教學過程中的難點之一。新時代的發展背景下,新課改的到來使高中語文教學迎來了新的機遇與挑戰,基于此,高中語文教學應充分發揮自身的優勢,在教學過程中不斷培養學生的民眾精神,促使學生在優秀傳統文化的熏陶下,培養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從而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一、高中語文教學過程中傳統文化的發展現狀

第一,傳統文化滲透的功利性。眾所周知,我國是一個歷史悠久的文明古國,在源遠流長的歷史發展長河中,我國之所以能在亞洲大陸屹立不倒,就是因為我國有著優秀的傳統文化。一直以來,對傳統文化的繼承與發揚就是中華民族的強國之魂,興國之力。由此可見,為了進一步加快我國社會主義建設的步伐,為人們謀取更多福利,將社會主義的惠果分享給更多國人,勢必要將中華傳統文化的傳承列入當代教育教學過程中。然而,在高中語文的教學過程中,部分教師在實際授課時存在一定的功利性,其教授目的過于偏向應試與升學,反而對“傳授知識”這一本質不甚在意。在傳授語文知識的過程中過分在意學生的語文考試分數,大大忽視了對學生人文素質的培養。在高中語文教學過程中滲透傳統文化時,也往往只是流于形式,并不在乎傳統文化會給學生帶來什么好處,只是將傳統文化當作附加產物,這樣一來,也就失去了原本的教學意義。

第二,傳統文化的傳授方式過于單一。在高中語文教學過程中,部分教師在進行傳統文化滲透的時候,過于依賴課本內容,沒有考慮學生的學習習慣和學習特點等,進而降低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導致教學效率較低的現狀。與此同時,還有部分教師在授課時形式過于單一,教學死板,課堂氛圍沉悶,缺乏創新性,進而導致整個教學質量處于較低水平。教師在授課時如果過于依賴教材內容(或者是一些參考書上的內容),自身沒有主動進行傳統文化的學習,沒有對傳統文化知識建立全面的認識,則會致使整個教學方式較為單一,進而影響傳統文化的滲透效果。

二、高中語文教學中滲透傳統文化的策略

第一,對高中語文教學過程中的傳統文化進行深刻剖析。眾所周知,高中語文課本都是由專門的教育專家及相關學者精心編寫的,所編寫的內容都是傳統文化的精華所在,對促進學生身心健康發展有著重要意義。而語文教師需要在充分了解傳統文化相關知識的基礎上,結合自己的學識對其進行解讀和分析,如此才能做好傳統文化的滲透工作,進而取得理想的教學效果。例如在學習《師說》一課時,教師可引導學生進行思考,從而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課文內容,抓住課文中心思想,明確課文所闡釋的道理等。教師在引導學生對課文進行深刻解讀的過程中,應逐漸引導學生明白尊師重道的重要性,幫助學生形成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鼓勵學生勇敢承擔歷史使命,肩負起繼承和弘揚我國優秀傳統文化的重任。

第二,不斷創新高中語文教學過程中的傳統文化傳播方式。在以往的高中語文教學過程中,在教學方式上往往更重視教師的講解過程,對于課堂互動等則很少予以關注。授課過程中也過于拘泥于形式,忽略了學生的實際情況。長此以往,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便會受到嚴重影響,學習效率也會相對降低。由此可見,教師在實際的授課過程中,應結合實際的教學現狀以及學生的學習特點等,創新教學模式,改變教學方式,制定適合學生學習的教學目標,實行“因材施教”的教育模式。與此同時,教師也應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不斷激發學生對傳統文化的學習興趣,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盡一切可能增強高中語文傳統文化的滲透效果。例如在《將進酒》一文的學習過程中,教師可對學生進行分組,然后鼓勵學生對其進行編曲等,盡一切可能激發學生對傳統文化知識的學習興趣,豐富授課方式,并通過這種方式,加深學生之間的溝通,提高學生的表達能力,在不斷加深對課文內容理解的同時,提升教學效率。

第三,縮小高中語文教學與傳統文化之間的距離。在高中語文教學過程中,傳統文化的滲透不僅僅體現在詩歌方面,同時也體現在其他方面。經過長期的教學實踐可知,教師在實際的語文教學過程中,應緊密聯系中華傳統文化,將中華傳統文化滲透語文教學的方方面面,充分利用各種學科的教學材料,在秉承“以人為本”的教學理念的基礎上,結合相關教學目標及教學準則,提升語文教學的效率,從而增強整個語文教學的課堂教學效果。而為了達到這一教學目標,教師應充分激發學生對傳統文化知識的學習興趣,提升學生對繼承、發揚傳統文化的勇氣與毅力,使學生自主、自愿在傳統文化教學過程中展示自己的能力。此外,教師應以身作則,使學生充分認識到傳統文化對我國社會發展及國家進步的重要作用,從而增強學生對傳統文化的興趣,積極投身到傳統文化的傳承與繼承過程中。如,在端午節時,教師可以讓學生在課后查找一些有關屈原的資料,并在課堂上進行分享,以加深學生對屈原的認識與了解,從而幫助學生更清楚地了解端午節的意義。諸如此類的教學活動,可以在縮短語文教學和傳統文化之間距離的同時加深學生對傳統文化的認識程度和理解程度,從而使學生更好地參與傳統文化的繼承與傳揚過程。學生在充分了解到傳統文化相關知識之后,便可自覺提升傳承傳統文化的自覺性,并在繼承和弘揚我國傳統優秀文化的過程中,不斷提升自身的語文素養。

三、結語

在高中語文教學過程中,不斷加大傳統文化的滲透力度,有利于學生對傳統文化的宣揚與繼承。在這一過程中,學生不但培養了良好的語文素質,而且也提升了對語言的運用能力,更好地實現了相關教學目標。教師應對高中語文教學過程中所涉及的傳統文化知識進行深刻解析,結合實際的教學環境及學生的學習特點,創新教學模式,改變教學方式,提出有針對性的教學目標,不斷縮小高中語文教學與傳統文化之間的距離。眾所周知,學習是一種態度,語文學習是一個不斷發展的動態過程,而傳統文化的滲透則是多元化的,所以教師應站在繼承與宣揚的角度,充分挖掘教材中的內容,活躍課堂氛圍,創新教學方式,更好地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做好傳統文化的繼承與發揚工作。

參考文獻:

[1]何艷紅.高中語文教學中傳統文化滲透策略探賾[J].成才之路,2018(29):51.

[2]王廣峰.基于高中語文教學中滲透傳統文化的策略研究[J].中國校外教育,2018(17):69.

作者簡介:劉振北(1973—),男,廣西北流人,中學高級教師,本科,研究方向:教育教學管理。

猜你喜歡
高中語文教學滲透策略傳統文化
中學音樂教學中德育的滲透策略探析
關于新課程理念下高中語文教學有效性的解析與研究
淺析高中語文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的人文素養
“贊賞發現”在高中語文教學中的運用
淺析日本“世襲政治”產生的原因及其影響
大學生國學教育中相關概念辨析
中國影視劇美學建構
中國傳統文化與現代社會主義的和諧思想融合
文言文教學在高中語文教學中的實踐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