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應用臨床路徑開展社區獲得性肺炎護理的效果分析

2019-10-21 10:00高鳳琴葉倩文胡靜菊
健康必讀(上旬刊) 2019年1期
關鍵詞:社區獲得性肺炎臨床路徑臨床效果

高鳳琴 葉倩文 胡靜菊

【摘? 要】目的:探討分析社區獲得性肺炎患者的護理措施,就臨床路徑干預效果進行揭示。方法:納選2017年1月~2018年11月期間我院收治的102例社區獲得性肺炎患者作為研究主體,隨機分成常規組(n=51,常規護理干預)及研究組(n=51,臨床路徑干預),觀察對比患者對護理工作的滿意度評價及患者在住院費用、住院時間等指標。結果:患者對護理滿意度評價,研究組顯著優于常規組(98.0%:82.3%),數據間差異性顯著(p<0.05);研究組患者的住院時間及住院費用分別為(6.34±2.1)天、(4367.6±1201.1)元均顯著低于常規組的(11.2±1.3)天及(6701.7±1001.3)元,數據間差異性顯著(p<0.05)。結論:為社區獲得性肺炎患者開展臨床路徑護理,可顯著提升患者對臨床護理工作的評價,提升縮短患者住院時間,減輕患者住院費用,降低患者經濟負擔,值得進行進一步推廣使用。

【關鍵詞】臨床路徑;社區獲得性肺炎;護理;臨床效果

【中圖分類號】R47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83(2019)01-0088-02

社區獲得性肺炎指患者受到院外支原體、衣原體、病毒或者細菌等微生物的影響,引發的肺炎,以胸痛、咳嗽及咳痰為主要的臨床癥狀,同時可還表現出上呼吸道感染的臨床癥狀,及時干預治療是控制病情發展的關鍵。應用臨床常規護理雖然可一定程度緩解患者癥狀,但效果不甚理想[1]。本次研究中筆者將社區獲得性肺炎患者的護理措施作為論述中心,就臨床路徑干預效果進行揭示,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納選2017年1月~2018年11月期間我院收治的102例社區獲得性肺炎患者作為研究主體,隨機分成常規組(n=51,常規護理干預)及研究組(n=51,臨床路徑干預)。常規組入選患者中男26例(50.9%),女25例(49.0%),年齡范圍在26~67歲之間,均數年齡為(46.8±12.1)歲;研究組入選患者中男27例(52.9%),女24例(47.0%),年齡范圍在25~68歲之間,均數年齡為(46.9±12.4)歲;納入標準:臨床資料全面者;年齡小于70周歲者;意識清醒者;可全面配合臨床研究調查者。入選患者的上述臨床資料間對比,數據間無顯著性差異性(p>0.05),數據滿足研究及對比要求。

1.2方法

常規組患者接受臨床常規護理干預,研究組患則按照臨床路徑表對患者進行臨床護理干預:a、入院第一天:主動向患者介紹住院環境、病房環境、主管醫生,告知患者即將接受的檢查項目、檢查目的及注意事項,引導患者進行各項檢查,告知患者飲食方面的注意事項,選取清淡、營養豐富且易消化的食物,同時告知患者用藥注意事項及臨床護理路徑實施的目的及意義[2]。B、入院第2~4天,留取患者檢驗樣本并及時送檢,觀察患者痰液情況,必要時可為患者進行霧化吸入治療,觀察患者的體溫、呼吸、脈搏等生命體征的變化情況,為體溫較高的患者進行物理降溫,為持續高溫的患者給予必要的藥物干預,囑咐患者增加每日的飲水量,關注患者的咳嗽密度、痰液培養情況,根據患者病情加減藥物劑量。為負面情緒較突出的患者做個性化的心理疏導工作,提升其對疾病康復的信心及治療依從性。C、入院第5~7天,了解患者的飲食情況、呼吸功能運動情況、咳嗽情況及痰液情況,告知患者嚴格按照醫囑用藥的重要性及必要性,鼓勵患者進行適量的運動,以促進疾病的康復,引導患者進行出院前的各項檢查,并對其檢查結果進行詳細的記錄。D、出院日,通知患者辦理出院手續,根據患者的病情、年齡、性別及生活習慣等,為其定制科學合理化的出院飲食及運動方案,做好出院后的用藥指導工作,記錄患者的基礎資料,為電話隨訪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礎,最后完善護理文書[3]。

1.3評價標準

觀察對比患者對護理工作的滿意度評價及患者在住院費用、住院時間等指標。護理滿意度評價內容可分成很滿意、滿意及不滿意,滿意度為很滿意占比與滿意占比之和。

1.4統計學方法

本次研究收集的數據均接受SPSS23.0統計學軟件統計與分析,以(x-±s)揭示計量材料(研究數據范疇內),以±揭示個體間變異程度,將t作為數據檢驗;使用率(%)表示研究數據中的計數資料,并使用χ2進行檢驗。當p<0.05,則可知數據間差異性,在可允許的誤差范圍內。

2 結果

2.1觀察對比入選患者對護理服務工作的滿意度評價

研究組51例入選患者接受臨床路徑干預后,對護理服務工作的滿意度評價如下:很滿意38例(74.5%),滿意12例(23.5%),不滿意1例(1.9%);常規組51例入選患者接受常規護理干預后,對護理服務工作的滿意度評價如下:很滿意28例(54.9%),滿意14例(27.4%),不滿意9例(17.6%);患者對護理滿意度評價,研究組顯著優于常規組(98.0%:82.3%),數據間差異性顯著(p<0.05)。

2.2觀察對比入選患者的住院時間及住院費用情況

研究組患者的住院時間及住院費用分別為(6.34±2.1)天、(4367.6±1201.1)元常規組入選患者的住院時間及住院費用分別為(11.2±1.3)天及(6701.7±1001.3)元,兩組數據間對比差異性顯著(p<0.05)。

3 討論

臨床路徑(Clinical pathway)護理模式最初在上個世紀80年代提出,指針為某一疾病建立一套標準化的治療模式及程序,以循證醫學為證據及指南,對臨床護理工作進行全面化系統化的指導,促進治療組織及對疾病進行管理的方法,最終目的為規范醫療行為,降低變異發生率,降低治療成本,達到提升治療及護理質量的作用[4]。與傳統的護理指南相比,該方法內容更易讀、簡潔,注重治療的協調性、治療結果及時間的局限性。本次研究結果顯示:患者對護理滿意度評價,研究組顯著優于常規組(98.0%:82.3%),數據間差異性顯著(p<0.05);研究組患者的住院時間及住院費用分別為(6.34±2.1)天、(4367.6±1201.1)元均顯著低于常規組的(11.2±1.3)天及(6701.7±1001.3)元,數據間差異性顯著(p<0.05)。

綜上所述,為社區獲得性肺炎患者開展臨床路徑護理,可顯著提升患者對臨床護理工作的評價,提升縮短患者住院時間,減輕患者住院費用,降低患者經濟負擔,值得進行進一步推廣使用。

參考文獻

[1]?? 閆明.臨床護理路徑在社區獲得性肺炎治療中的應用價值[J].心理月刊,2018(11): 49.

[2]?? 王麗林.健康教育對老年人社區獲得性肺炎護理效果的影響[J].中國衛生產業,2016, 13(22):67-69.

[3]?? 洪長發,梁建平,陳新權,張小平,翟全科.成人社區獲得性肺炎實施臨床路徑的效果分析[J].現代診斷與治療,2016,27(02):306-308.

[4]?? 劉文增.對社區獲得性肺炎患者進行C-反應蛋白檢測的臨床意義分析[J].當代醫藥論叢,2015,13(22):47-49.

猜你喜歡
社區獲得性肺炎臨床路徑臨床效果
臨床護理路徑在急性左心衰竭中的應用
臨床護理帶教中應用臨床路徑的優越性分析
臨床路徑應用于心內科護理教學方法的設想
護理宣教前置在胃息肉內鏡下治療中的作用
左氧氟沙星與頭孢呋辛聯合阿奇霉素治療社區獲得性肺炎療效比較
蘭索拉唑聯合抗生素三聯療法治療胃潰瘍的臨床療效觀察
替米沙坦不同給藥時間治療高血壓的療效分析研究
觀察不同劑量阿托伐他汀治療腦梗死的臨床效果
成人腹腔鏡疝修補術92例臨床分析
鹽酸氨溴索聯合抗生素治療社區獲得性肺炎臨床療效觀察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