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析儒家“慎獨”思想

2019-10-21 02:30王紫洋
新生代·上半月 2019年8期
關鍵詞:道德傳統文化

【摘要】:自古以來,中國便是禮儀之邦。筆者認為這一切都是源自于古人有著對個人自身以及家國天下的一系列道德準則與約束,正是因為社會中每個人都有崇高的自我標準,并要求自己嚴格踐行,才使得中華文明成為世界文明中一顆璀璨耀眼的明星,五千年來血脈相承,熠熠生輝。其中儒家所提倡的“慎獨”更是為人們修身養性提供了準則,歷來受到推崇。

【關鍵詞】:慎獨 道德 社會現狀 傳統文化

一、“慎獨”釋義

《說文》云:“慎,謹也?!庇纱丝梢?,慎可理解為我們通常所言的慎重謹慎 《爾雅·釋詁》云:“慎,誠也?!币虼恕吧鳌币部衫斫鉃椤罢\”的意思,“言不可不慎”就有此意。

《正字通·犬部》云:“獨,猨類?!j性群,獨性特?!痹谶@里可以看出,獨和特同義,但這并不是用來形容人的?!稜栄拧め屧b》云:“特,獨也?!倍氉钟糜谛稳萑?,則是為了表述人的獨特個性,至此,慎獨可順理成章的解釋為誠實對待個人自我的本性,不含欺騙。

“慎獨”合在一起統一成為一個詞語,最初出現在《禮記》中《中庸》和《大學》篇,這一點下文將詳細討論。自戰國起到秦皇漢武這一時期,慎獨開始作為獨立范疇出現,已不止限于《大學》、《中庸》,在《禮記·禮器》篇中有“君子慎其獨”、帛書《德行》里(又言《五行》)亦有“必貴慎其獨”的說法。下面,筆者就《大學》、《中庸》篇中“慎獨”所蘊含的意義分別予以闡述:

二、《大學》中的“慎獨”說

《大學》曰:“所謂誠其意者,毋自欺也,如惡惡臭,如好好色,此之謂自謙。故君子必慎其獨也?!敝熳幼ⅲ骸白云墼普?,知為善以去惡,而心之所發有未實也?!氄?,人所不知而己所獨知之地也?!蛊渥云邸蛊鋹簮簞t如惡惡臭,好善則如好好色,……故必謹之于此以審其幾也?!?P49這就是說,做人要內心意念誠實無欺,不能欺騙自我,如同討厭難聞的氣體味道、喜歡美麗好看賞心悅目的景色一般,統統都要出自于內心的本心之誠,自然而然,如此這般則可使自己真正地誠實無妄,問心無愧。在日常生活中,“意”最容易出現與人的真性情有所脫節甚至背道而馳,便是個體閑居獨處的時刻。由于缺乏外界監督,導致人很可能或是必然的無拘無礙地隨心所欲,因此之故做出不正當的行為或者說不道德的舉動措施。所以,閑居獨處隱微之地之時最能檢驗一個人,因此儒家提倡人在獨處閑居之時應慎獨更甚以往,不要被過分不當的欲念所侵蝕,而做出有虧德行的事,從而偏離了“善”的天性 不能自欺,知善去惡,順應心之本然,這就是慎獨。身為君子,就應該時時刻刻的如此規范自己,而小人則不然,《大學》曰:“小人閑居為不善,無所不至。見君子而后厭然,掩其不善而著其善。人之視己,如見其肺肝然,則何益矣?此之謂誠于中,形于外,故君子必慎其獨也?!敝熳幼ⅲ骸伴e居,獨處也…….小人陰為不善,而陽欲掩之,則是非不知善之當為惡之當去也,但不能實用其力以至于此耳?!司铀灾匾詾榻?,而必謹其獨也?!?P52這就是說,小人平日里為非作歹,無惡不做,見到君子之后卻又試圖掩蓋自己的不善,但這怎么可能。一個人的內心狀態總是通過外在的言行舉止所展現,正所謂相由心生。所以說小人為惡是無法偽裝的,君子對其一清二楚,表里不一的行為最終逃不過人們的眼睛??梢?,小人在不為人知即閑居獨處之時做出不善之舉,卻試圖在大庭廣眾之下偽裝遮掩自己的惡行,這是徒勞無益的,君子必須引以為戒,做到慎獨。因為日常之中本心的善是通過個人言行舉止的點點滴滴中自然地流露,這就是上文朱子所言“誠于中,形于外”。因此,哪怕是在一個人獨處的時候,也要謹慎。一個人是否可以在“獨處”的時候,約束自己的舉動,順應自我本心所堅守的道德,也就作為評價君子與小人的顯著區別。身為君子,一定要慎其獨。所以《大學》還借用曾子的話來闡明,人必須順應心之本然,使心免受欲望的蒙蔽,絕不可以自欺和欺人。因為閑居獨處時,自己的所作所為,是善是惡,會被他人看的一清二楚即十個眼睛所注視,十雙手所指向,如此嚴厲令人畏懼,怎么膽敢做出不善的行為呢?這就是《大學》對“慎獨”的闡釋。

三、《中庸》中的“慎獨”說

《中庸》開宗明義:“天命之謂性,率性之謂道,修道之謂教。道也者,不可須臾離也,可離非道也?!示由髌洫氁??!敝熳幼ⅲ骸暗勒?,日用事物當行之理,……若其可離,則為外物而非道矣。是以君子之心常存敬畏,隨不見聞,亦不敢忽,所以存天理之本然,而不使離于須臾之頃也。隱,暗處也。微,細事也。獨者,……言幽暗之中,細微之事,跡雖未形而己則已動,人雖不知而己獨知之,……是以君子既常戒懼,而于此猶加謹焉,所以遏人欲于萌芽狀態,而不使其滋長于隱微之中,以至離道之遠也 P55。由此可見,“慎其獨”的含義,即君子在對道有隱、微、不明的地方,應更加審慎持重。君子是儒家理想人格,圣人道德要求太高,很難普及每個人,所以,將力求盡善盡美的君子塑造為常人標準,也就是說儒家對“慎獨”的理解有兩層:一是君子與道,二是君子與他人。在君子與道的關系下,在幽暗之處,無人監督之時,也是要堅守自己的本心,約束自己的行為,扼壓自己的過分之欲 同樣,即使別人能看到你的所作所為,但卻不了解你的本心,在這樣的情況下,君子更應該嚴禁審視自己的內心活動,把不當過分之欲扼殺于未萌狀態,使其不在幽暗之處生長。在君子與他人的關系中,一個人在大庭廣眾之下約束自己的言行舉止很正常,也能夠盡可能的控制自己的所作所為,使其符合道德標準。但當一個人處于沒有任何監督之下,或者說在缺乏監督的情況下,如果仍能夠嚴格約束自己,使自己的言行舉止能夠堅守道德標準,則能稱為真君子了??傊?,君子要在閑居獨處的時候,思想、舉動符合道,同時,在與他人相處之時,要做到對道的堅守,堅守自己的真誠本心,達到與道相合。

【參考文獻】:

【1】【2】【3】朱熹.四書章句集注[M].北京:中華書局,1983.

【4】王東猇.公民道德狀況調查[M].北京:中國社會出版社,2004.

作者簡介:王紫洋(1968.12—)男,漢族,甘肅白銀人,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倫理學,單位:西北師范大學。

猜你喜歡
道德傳統文化
跟蹤導練(五)(2)
為何不吃梨
道德
道德一論
道德認同感提高≠道德包容度提高
“圖書館+書院”公共文化服務模式探析
就陜西平面外宣出版物創意設計談幾點看法
淺析日本“世襲政治”產生的原因及其影響
大學生國學教育中相關概念辨析
中國影視劇美學建構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