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借力打力,事半功倍

2019-10-21 02:30張美娟
新生代·上半月 2019年8期
關鍵詞:事半功倍文言文閱讀答題技巧

張美娟

【摘要】:文言文閱讀是高職高考語文試題中一個重要組成部分,筆者針對近幾年高考中出現的不同題型,在文言文閱讀學習的過程中,引導、幫助學生掌握基本的閱讀方法與答題技巧,進而提高學生文言文閱讀的興趣,增強閱讀信心,爭取提高文言文題目的得分率。

【關鍵詞】:借力打力 事半功倍 文言文閱讀 題型? 答題技巧

文言文閱讀是高職高考語文試題中一個重要的組成部分,但對中職學生來說,文言文閱讀就像一座可望而不可及的高山,得分情況不容樂觀。

結合學生的實際以及近幾年高職高考文言文閱讀的常見題型,為了更好地幫助基礎較差的同學在考試時拿到相應的分數,在注重平時專項訓練的基礎上,筆者會引導他們學會充分借助題目選項提供的信息,掌握相應的答題技巧,借力打力,進而提高答題的準確率,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人生若只如初見”——提高閱讀興趣,由淺入深,借力打力。

興趣的提高、信心的建立都源自于行動的獲得,因此,在閱讀文言文時,筆者嘗試引導學生放下心中的膽怯,重新去面對古文,重新建立信心,邁出第一步,大膽地去看看古文的“繁華”。

(一)快速閱讀,理清思路。帶著“何人”、“何時何地做何事”、

“結果怎樣”、“為什么”等問題用心地默讀文章,以“事件”為依據對文章分層,理清文章思路。關注出現的人名、官職、地點,便于我們在做題目時判斷一些內容是否出現混淆(如人物混淆、時間混淆、地點混淆、事件混淆等)。遇到實在不懂的字詞,不必著急,同時必須用記號來提示自己放放先讀下文。文章閱讀結束后,快速瀏覽文后題目,看是否有出現自己剛才標注不懂的地方,如果沒有,就跳過,對文意大致理解即可。有的話,可聯系上下文進行推導分析。

(二)文言文的翻譯,秉承“十六字原則”:直譯為主,意譯為輔

字字落實,文字通順。文言文中大部分的字都會有相應關的實詞對應,

在翻譯時,首先要求學生聯系上下文,學會組詞,繼而將詞語連接起來進行造句。組詞、造句是學生學習語文最基礎的能力,由最基礎的知識入手,由淺入深,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學生的心理抗拒性,一點點地練習、積累,學生的自信心也會隨之得到增強。

二、“山重水復疑無路”——嘗試代入,字通理順,事半功倍。

對于實詞、虛詞類的選擇題目,代入法是最常用的方法。積累是解題的前提,在平時的學習中,我們要多積累、多記憶。實詞題目可將各選項里加點字的解釋代入句子,借助語言流來推斷意義是否符合,若句意通順則說明詞義正確。

虛詞與實詞相對,在做此類題目時,弄清虛詞在句中所屬的成分,進而確定虛詞的用法及意義。常見的虛詞有12個,完成虛詞法的題目時,需要我們能夠對出鏡率較高的一些虛詞(而、其、且、為、以、因、于、之、何)的主要意思能夠較為扎實的掌握。(2017年高職高考)下列句子中加點的字,與“以從征平原功”中“以”字用法和意義相同的一項是(? ?)A.以晝繼夜? ? ?B.以貨賄事發? ? C.乃以墨涂字觀之? ?D.以命歸之? 根據“以”的常見用法,結合上下文句,例句中的“以”可譯為“因為”,將例句“以”的意思代入到四個選項中去,會發現只有B項翻譯為“因為”比較合適。

三、“問渠那得清如許”——詞類活用、特殊句式,由果溯因,按圖索驥。

面對這類題目,結合平時對特殊句式結構、詞類活用知識的積累,可根據選項所提供的“答案”,以答案為根據向前進行尋找,在句子中進行對照、分析,按圖索驥,進而對答案正確與否進行判斷。

(一)考試常見的特殊句式有判斷句、被動句、賓語前置、定語后置、狀語后置、省略句等。在做特殊句式題目時,建議學生記住各種句式的標志性詞語,如判斷句的“者、也”用法 被動句“為……所”等用法 定語后置“中心詞+之+后置定語+者”等。記住標志性詞語,方便學生更好地理解記憶。

(二)詞類活用要求學生掌握較為常見的名詞、形容詞的活用情況,如名詞活用主要有以下四種:(1)名詞活用為動詞 (2)名詞活用為使動:有“使成為”的意思,(3)名詞活用為意動:有“把XX當作XX”的意思,(4)名詞活用做狀語——修飾動詞,可翻譯為“怎么樣”。形容詞活用主要是形容詞的意動與使動用法。答題時,可根據選項給出的答案,對加點詞語的具體情況進行分析、翻譯,看是否翻譯的通順。

四、“眾里尋他千百度”——概括分析、簡答題,就地取材,尋蹤覓跡。

(一)在文中尋找線索。概括分析題目考查的基本都是細節內容,敘述或分析的錯誤只在某一小點,可能是順序的顛倒、無中生有等,所以,一般情況下,在文章中劃分出每個選項內容的信息區域,然后我們就可以先通過對照,找準選項中與文章區域里內容的不同點,看看人物事跡的敘述是否張冠李戴,事件的時間是否準確,人物性格是否準確等,然后去偽存真,選出答案。

(二)在題目中尋找線索。簡答題,一般是以掌握文章大意為基礎,對文章相關內容綜合性的概括總結的題目,往往是通過文章所列舉的事跡,反映主人公的特點、精神、品格的問題。由于大部分同學存在讀不懂文章的情況,所以在回答此題目時,建議根據題目的具體要求,可參考關于文章內容大意的選擇題。通過分析后,將可用的答案進行提煉、歸納、概括,進一步地完善?;蛘吒鶕}目的要求,在文中找尋相關的句子,除非是要求直接找出句子,否則最好是能夠用自己的話對這些句子進行概括歸納,適當加入些詞語讓整個答案通順些。

學習的過程是一個自我完善的過程,掌握一套有效的學習方法和解題技巧,能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通過訓練與積累,筆者所帶班級學生的古文閱讀和答題水平都有了一定的提高,他們較大程度地克服了對古文的畏難情緒,建立了古文閱讀的信心,成功的邁開了第一步。雖然距“行到水窮處,坐看云起時”的境界還有很長的路要走,但“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希望他們能夠一步一步扎實地走下去,去領會古文的閱讀樂趣。

【參考文獻】:

【1】 李艷琴.文言文閱讀復習方法探究[J].語文教學之友,2015,(11):45-46.

【2】 萬進峰.淺談高中文言文閱讀能力的培養[J].北京:亞太教育,2016,(11):26-27.

猜你喜歡
事半功倍文言文閱讀答題技巧
因“體”而讀整體觀照
暢游文言王國,感受古文神韻
簡析如何有效進行初中地理教學
整合現代媒體教好物理實驗
小議初中物理教學
厚愛物理優化教學
遵循教學原則優化英語教學
小學英語復習的方法與技巧
關于中考記敘文閱讀的一般考點及解題思路的幾點說明
例析提升中考文言文閱讀復習實效的策略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