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共產黨政黨現代化的要求分析

2019-10-21 22:49肖松松
新生代·上半月 2019年8期
關鍵詞:要求中國共產黨

【摘要】:中國共產黨作為國家治理體系的核心,在國家治理體系現代化的進程中面臨著艱巨現代化任務,中國共產黨的政黨現代化是推進國家治理體系現代化的關鍵所在,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提出,中國改革的總目標是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這就要求中國共產黨要實現自身的現代化。向現代化政黨轉型,是一個政黨繼續保持其執政地位與實現國家善治的必經之路。深刻認識中國共產黨政黨現代化的重要性與必要性,在認清現狀的情況下探索政黨現代化的實現要求具有極其重要的理論與現實意義。

【關鍵詞】:中國共產黨 政黨現代化 要求

中國共產黨自1921年成立以來,在90多年歷史的見證下取得了傲人的成就與成績,從其自身來說,無論是黨員隊伍、黨肩負的任務還是黨所處的地位與環境,都發生了翻天覆地的重大變化。十八屆三中全會全面深化改革的決定提出:“全面深化改革的總目標是完善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能力治理體系的現代化······全面深化改革必須加強和完善黨的領導,充分發揮黨總攬全局、協調各方的領導核心作用?!?此決定的提出,要求中國共產黨要深刻認識推進自身的現代化的緊迫性,以自身現代化帶動國家治理能力現代化的必要性,最終實現全面改革的總目標。

一、政黨現代化的基本內涵

目前學界對政黨現代化的定義較多,其中最具代表性并被眾多學者普遍認可的是王長江教授的說法:“所謂政黨現代化,就是政黨適應客觀環境及其變化的需要,適應社會現代化的發展進程,使自身結構、功能、機制和活動方式不斷制度化、規范化、科學化的過程?!?這實際上對中國共產黨提出了兩方面的要求:既要為了適應國家現代化的要求而變革自身,又要調整各方面的機制體制,用黨的理論、路線、方針等引領國家治理的現代化。

二、政黨現代化的重要性

(一)中國共產黨政黨現代化是國家治理體系現代化的關鍵

“辦好中國的事情,關鍵在黨” 。中國共產黨是中國國家治理體系現代化進程中最重要的治理主體,中國共產黨政黨現代化是國家現代化的關鍵,她的生命力與公信力是影響國家治理現代化發展的核心要素。俞可平指出,衡量一個國家的治理體系是否達到現代化的標準有五個,分別是公共權力運行的制度化和規范化、民主化、法治、效率與協調 影響一個國家治理體系現代化的因素有三個,分別是國家治理的主體、機制和效果。我們必須認識到,國家治理主體強調多元參與,中國共產黨是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的先鋒隊,作為國家治理體系現代化的關鍵,她必須要實現自身的現代化轉型。一個國家現代化的發展越落后,就越需要一個強大的國家導向和政治推動其前進,中國共產黨作為執政黨是推進中國治理能力、治理體系現代化的關鍵。

(二)中國共產黨政黨現代化是適應時代發展的要求

中國共產黨是現代化的產物,從成立之初,她就將為中華民族謀復興作為自己的偉大使命,從一開始就以推動中國現代化為己任。習近平總書記在十九大中指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了新時代。世界呈現新形勢、新勢態,我國社會主要矛盾發生新變化,我國的發展階段和發展任務發生深刻變化?,F代化是人類社會發展不可避免的必然趨勢,當然,中國也不可避免地卷入世界現代化的浪潮之中。想要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中國夢,就必須緊跟時代的步伐,向現代化不斷奮進。中國的現代化發展到今天,黨面臨的客觀環境已經發生了根本變化,時代特征與歷史背景都從客觀上要求中國共產黨不斷現代化。因此,中國共產黨在領導國家實現現代化的進程中,必須勇于“否定自己”,必須勇于創新思想觀念與組織形式,努力實現政黨現代化,適應社會發展。

三、中國政黨現代化的現狀與任務

推進國家治理現代化是中國實現國家富強、民族振興、人民幸福的重要途徑,也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必由之路。目前,中國國家治理體系與治理能力現代化在總體上來看,基本適應中國的國情與發展要求,但是,“我們在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方面還存在許多不足,有許多亟待改進的地方。真正實現社會和諧穩定、國家長治久安,還是要靠制度,靠我們在國家治理上的高超能力,靠高素質干部隊伍” 。中國經過了四十年的改革開放,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績,其中最大的成就就是建立起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但是必須認識到,我們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絕對沒有達到成熟穩定的要求,其中最突出的阻礙制度效能發揮的問題在于一些制度沒有得到嚴格的執行和有效運轉,習近平總書記就曾指出,推進國家治理體系現代化,就是要“使各方面制度更加科學、更加完善,實現黨、國家、社會各項事務治理制度化、規范化、程序化” 。中國共產黨作為國家治理體系的核心,尤其是政黨引領力、政黨自主能力和政黨制度化水平三個方面,在國家治理體系現代化的進程中面臨著艱巨現代化任務。

(一)政黨引領力的現狀與任務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是我們實現國家治理體系與治理能力現代化的主體,要發展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真正實現現代化,就必須完善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制度。我們必須充分肯定的是四大政治制度在我國的發展已經日臻完善,無論是在制度架構還是在價值目標上都實現了黨的領導、人民當家作主和依法治國這三者的有機統一,但是,不可否認的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制度的實際運行還存在著一些不如人意的問題,主要就在于政治制度的引領者即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尚未完善,她還沒有足夠的引領力來推動各項制度高效運轉,不足以領導各大治理主體的政治參與。

在中國國家治理體系與治理能力現代化的進程中,各項制度的有效運轉都絕對離不開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國家的現代化首先要求國家相匹配的政治制度現代化,也就進一步要求政治制度的領導者與操作者實現現代化。對于中國共產黨來說,其任務之一就是要實現政黨引領力的現代化。黨的十九大就強調道,要“不斷增強黨的政治領導力、思想引領力、群眾組織力、社會號召力” 。

(二)政黨自主能力的現狀與任務

國家治理體系與治理能力現代化對政黨的現代化提出了要求,也就對政黨的自主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執政黨即中國共產黨在按照黨的主張和人民意愿強力推進全面深化改革,統籌駕馭實現現代化的進程中,需要有更高的執政能力和領導水平,包括不斷提高利益整合能力、政策制定與實施能力、總攬全局、協調各方的能力,為各項制度的高效運轉提供更為強勁且持久的推動力。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進一步把握現代化發展的規律,提出了很多新論斷。如以“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和“四個全面”戰略布局來解決現代化建設的頂層設計問題,使中國的現代化發展方向更加明確、發展戰略更加有效、發展布局更加合理等。但是,我們也必須看到中國共產黨在國家治理現代化進程中面臨的危險與挑戰。胡錦濤總書記在中國共產黨成立90周年大會上指出,中國共產黨面臨著一些前所未有的新情況新問題新挑戰,我們要加強執政能力建設。這一系列現狀都向中國共產黨提出任務,要進一步提高黨的執政能力和領導水平,努力適應國家治理體系現代化。

(三)政黨制度化的現狀與任務

政黨制度建設是推進政黨現代化的重要依托,政黨制度的強勁與否,決定著政黨引領能力與政黨自主能力的發揮。 在我國的政治制度中,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是堅持黨的領導、人民當家作主、依法治國有機統一的根本制度安排 基層群眾自治制度代表著中國當代最直接、最廣泛、最生動的民主實踐,它是建立在基層社會省會中的直接民主和基層自治。我們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本質和核心是人民當家作主,而人民代表大會制度與基層群眾自治制度兩者有機結合,從國家層面與基層層面共同支撐起人民當家作主的價值目標。民族區域自治制度是在國家統一領導下,各少數民族聚居的地方實行區域自治,人民代表大會制度與基層群眾自治制度貫穿其中,是符合我國特殊民族狀況的制度。

以上的這三大政治制度實際上搭建起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制度的骨架。有了骨架,需要一個啟動機制,政黨制度可以說就是這樣一個啟動及運轉機制。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黨制度是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這一制度決定著中國的唯一領導者是中國共產黨,在參與國家治理事務中,其他的治理主體即各參政黨必須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有序的參與其中,它們相互合作、相互監督。因此,中國政黨制度對于政黨現代化的發動與運轉作用實際就體現在在黨的領導制度上,中國共產黨只有領導協調各治理主體共同為之努力,才能實現政黨乃至國家治理體系現代化。因此,完善黨的領導制度以推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制度的有效運轉是實現政黨現代化的關鍵。

四、中國共產黨政黨現代化的要求

(一)克服社會歷史局限

1.克服黨在學習蘇共模式時受到的長期影響

蘇共模式是蘇維埃時期蘇聯共產黨建設社會主義的一種組織體系和思想體系,其采用高度集中的政治經濟體制進行社會主義建設,它的關鍵要害在于樹立個人崇拜,特點是高度的中央集權。它踐踏了社會主義的民主和法制基本原則,以長官意志取代社會主義性質的民主集中制,成為蘇聯解體的因素之一。中國共產黨曾向蘇聯共產黨學習其制度模式,不可否認,在當時的社會歷史條件下這一舉措的確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促進了中國的發展,但是我們也應該意識到此模式存在諸多問題,且早已不適合如今的社會發展要求。作為長期執政的中國共產黨應該積極從歷史中汲取經驗與教訓,剔除蘇共模式對中國共產黨的影響,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作為黨的建設的根本標準。

2.克服黨在領導傳統計劃經濟發展過程中形成的錯誤觀念

計劃經濟是根據政府計劃調節經濟活動的經濟運行體制。1949年新中國成立以后,我國百廢待興,政府曾著力對經濟實行完全的計劃管理,按事先制定的計劃,提出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的總體目標,制定合理的政策和措施,有計劃地安排重大經濟活動,引導和調節經濟運行方向,以此想要達到生產資料的最大化利用,促進經濟發展。不可否認的是,計劃經濟對于當時我國的經濟發展具有不可磨滅的積極貢獻,但是其存在的弊端也不可小覷。同時,計劃經濟體制的基本形成,還影響人們的思想觀念上形成一種錯覺,以為搞計劃經濟就是搞社會主義,把計劃經濟等同于社會主義,而把商品經濟等同于資本主義,并把指令性計劃等同于計劃經濟,這對于經濟發展的影響打擊很大。今天,在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積極推動政黨現代化與國家治理現代化的過程中,我們又面臨著如何把市場經濟與宏觀調控相結合的問題。對此,借鑒歷史經驗,去弊存利,進行大膽探索,克服黨在領導傳統計劃經濟發展過程中形成的錯誤觀念,以促進經濟體制轉換的順利進行,是非常必要的。

(二)參政黨的現代化作為支援

我國的政黨制度是中國共產黨的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首要前提和根本保證是堅持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中國共產黨對民主黨派的領導是政治領導,也就是政治原則、政治方向和重大方針政策的領導。實現政黨現代化絕不僅僅是要實現中國共產黨的現代化,實現各參政黨的現代化同樣關鍵,我們應該具有三維的思考,即政黨現代化的實現既需要執政黨的現代化作保證,又需要參政黨的現代化作支援。

【參考文獻】:

【1】袁紅.國家治理體系現代化進程中政黨現代化的路徑分析——以黨組的現代化轉型為研究對象[J].云南行政學院學報,2018,01.

【2】羅星.政黨現代化:國家治理現代化的必然選擇[J].中共石家莊市委黨校學報,2014,07.

【3】高民政,姜崇輝.政治治理與政黨現代化——中國共產黨目標性治理方略的探索與前瞻[J].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研究,2004,02.

【4】劉明.紀律建構與政黨現代化[J].中共山西省委黨校學報,2017,04.

【5】劉先春,柳寶軍.近年來國內學界政黨治理研究綜述[J].當代世界與社會主義,2016,03.

【6】馮留建.馬克思主義國家理論與中國國家治理現代化[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03.

【7】王長江.政黨論[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8】習近平.習近平談治國理政[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

作者簡介:肖松松(1996—),男,漢族,四川涼山,碩士研究生,四川師范大學,思想政治教育

猜你喜歡
要求中國共產黨
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書法作品選
中國共產黨100歲啦
熱烈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
中國共產黨第十九屆四中全會在京勝利閉幕
中國共產黨第十九屆中央委員會候補委員名單
積極踐行“四鐵”要求,建設過硬黨委機關
簡議小區物業專項維修資金管理使用的要求及其措施
試談在初中數學教學中微課程的應用
《黔東南日報》:地方報紙重大主題報道的選題與采寫技巧
中國共產黨第十八屆中央委員會候補委員名單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