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設問引路,讓學生在美術鑒賞活動中漸入佳境

2019-10-21 13:38俞曉岑
當代家庭教育 2019年21期
關鍵詞:設問美術鑒賞引導

俞曉岑

摘? 要:美術鑒賞能力是學生美術素養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小學美術教學的重難點?,F階段我國小學美術鑒賞教學中,授課模式單一,浮于表面,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不高,自主探究意識不強,沒有達到應有的效果。在美術鑒賞課堂中,教師通過合理設問可以引導學生對鑒賞素材進行思考,促進學生自己探索,提高學生的鑒賞能力。

關鍵詞:設問;美術鑒賞;引導

【中圖分類號】G623.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8877(2019)21-0031-01

1.美術鑒賞教學的重要意義

小學是一個孩子健康成長的重要時段,合理的設置小學課程可以更好的培養學生,激發學生個性。新課程標準強調應通過優秀文化的熏陶感染,使他們逐步形成良好的個性和健全的人格,促進全方位的和諧發展。

而美術鑒賞是觀賞者運用自己的視覺、既有的理解、生活經驗、文化知識等對美術作品進行觀賞、體驗、理解、分析,并且獲得一定的感悟,從而不斷提高自身的鑒賞能力,提升自己的美術素養,是一個思維構建活動。理解美術作品最重要并不是分析一個作品技巧、內容、概念,從而提高自身的美術經驗,而是要通過分析美術作品,將美術作品帶來的感悟與生活實際聯系,從而與作品發生實質意義上的聯系。在此之中,巧設問題,提高學生的思考、探索能力是很必要的。

2.目前小學美術鑒賞教學中的問題

(1)教學理念存在偏差

新課改推行之下要求發揮學生的主體地位,就是要從生本理念出發,對學生進行引導,倡導學生自主學習,培養學生的審美情趣和審美能力,因此在小學美術鑒賞課程中,即使小學生的學習能力再差,教師要充分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讓學生能夠充分的自我感知,自我體驗,然后我國在美術鑒賞課程中較多的展現的是教師的主導并沒有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這種教學模式不利于學生學習興趣的激發,也不利于培養學生的創造力與審美情趣。

(2)教學方法單一

現今小學美術鑒賞教學的形式過于單一,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大多采用“填鴨式”教學,其一般是知識型、理解性指導,在這種學習的過程中孩子們的思維模式和創新能力往往被這種單一的教學模式所限定在一定程度上失去了美術教學的意義。隨著新課改的推進,素質化教育被提上日程,要求教師在美術的教學過程中不斷豐富教學形式,充實美術教學的內容。以往固有的教學模式的影響,孩子們在美術課堂中缺乏主觀能動性,美術課的教學單純的變成了孩子們“繪畫課”、“娛樂課”。長期以來孩子們在美術課上失去了學習的主觀能動性,失去了對美術課程的學習興趣。孩子們在這個特殊的年齡階段沒有教師的引導和幫助,使得美術教學失去了意義。

3.從學生角度出發合理設置問題創設高效課堂

以往,小學教育中對美術課的要求較低,僅僅是單純的教師授課,學生機械式的進行臨摹,對作品的內涵知之甚少,甚至毫不知情。長此以往,令學生對美術有了錯誤的刻板形象,即美術就只是畫畫。在這樣的教學環境中,美術教育所起到的作用基本為零,學生對美的認識程度大大降低,缺乏創造力和審美情趣。

為了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轉變學生的學習、鑒賞思路,我們要通過合理預設問題來幫助學生進行主動探索、認知,教師要對學生的認知心理和水平作出恰當的預計,讓教學活動貼近學生的實際,使學生容易進入狀態。比如,在《遠去的路》課時教學中,其教學目標是要求學生了解遠近大小高低寬窄的視覺現象,并能夠運用所學的視覺現象繪制拼貼相關的風景畫。教師在本課的教學中可以通過讓學生欣賞大自然的景物,學生在欣賞完風景畫之后,教師可以向學生提出問題,為什么圖中的路看起來越來越窄?圖片中的樹大小其實是一樣的,但為什么看起來有的樹比較高大的樹比較矮小呢?來分析遠近高低寬窄的視覺現象,以培養學生觀察的能力,通過在不同位置觀察同一現象會發現不同視覺效果,以此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

4.提出具有創新性、開放性的問題

在美術鑒賞活動中,對同一審美對象,不同的學生,因經歷、學識和情感個性的不同,會產生不同的審美感受和理解。對此,教學中教師不僅要課前精心設計問題,還要給學生提供獨立思考鍛煉的機會,鼓勵學生多思,啟發學生巧思。

比如,在的《格爾尼卡》的鑒賞中,由于學生的心智發展以及經歷較少,其往往不能直接體會作品的深刻內涵,教師如果一味的向學生灌輸知識則會起到反作用。為此,教師可以就格爾尼卡作品名字的由來、背景等向學生進行介紹,然后向學生播放相關的影片,繼而向學生提出問題:如果你是作者,你會怎么畫這幅畫?如果你能替代畫中的某一人物,你會替換圖片中的動物還是人等,或者教師可引導學生對該作品進行色彩填充,通過學生的色彩填充來幫助學生更好的理解畫作,教師可以將一些填充作品作為例子在課上進行舉例,并且提出問題:為什么要將作品中的牛涂成紅色,從而加深學生的理解。

鑒賞活動是學生的思維情感交流過程,美術鑒賞活動應能使學生具備讀懂“真善美”的眼睛,能夠感受到作品傳遞的感動,能發自內心地喜愛,能懂得畫面帶給我們的意蘊。在鑒賞教學活動中學生呈現出較強的個體差異化,教師不能用統一的標準去評價學生,教師在鑒賞課堂教學中,要多一點思考,多一點耐心,利用現代教學技術,融合多元教學方法,合理的設計問題,以多元化、開放化的問題激發學生的鑒賞思考興趣,提高學生的熱情。

參考文獻

[1]李林君.用藝術活動來進行美術鑒賞課教學[J].中學課程輔導(教學研究),2018.12(17):168

[2]逄淑騰.淺析美術鑒賞活動中的情境教學法[J].新課程·中學,2016

[3]沈維玨.設問引路,讓學生在美術鑒賞活動中漸入佳境[J].江蘇教育,2013(21):45-46

猜你喜歡
設問美術鑒賞引導
歷史課堂的雙翼:設問和史料
高中美術鑒賞課中的師生互動的探究
中國現當代繪畫鑒賞對高中生讀圖能力的培養
高校通識課程《美術鑒賞》雙語教學實踐與研究
網絡時代大學生非理性愛國現象的引導
立足高考下優化高三英語閱讀理解教學有效講評淺析
細細品味課堂語言 輕松享受教學過程
互動式教學法在大學散打教學中的應用
職業中學美術鑒賞課教學探微
精心引導,實現學生語言積累多點突破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