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行業特色型大學建設“雙一流”的實踐與思考

2019-10-21 09:28王浩
中國高等教育 2019年1期
關鍵詞:內涵式發展雙一流人才培養

王浩

[摘要]“雙一流”建設的背景下,行業特色型大學面臨難得的戰略性機遇。南京林業大學構建有特色的人才培養體系,推進人才特色發展;構建有行業特色的科技創新體系,推進產業綠色發展;建成有特色的學科生態體系,推進學校高水平發展,進一步強化了人才培養特色。

[關鍵詞]行業特色型大學;人才培養;內涵式發展

行業特色型大學是國家高等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長期以來為國家經濟社會的發展特別是行業的發展和科技進步作出了突出的歷史與現實貢獻。近些年來,行業特色型大學在推進內涵發展的同時,遭遇了“大擴招”“大合并”“大建設”之后的方向迷茫和發展瓶頸,面臨著學科結構不合理、與原來所屬部委關系疏離、獲得行業支持不夠等突出矛盾。當前,國家正在推進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建設,提出了“總體規劃,分級支持”的原則,鼓勵高?!鞍l揮優勢、辦出特色”,這為行業特色型大學的發展提供了難得的戰略性機遇。在此背景下,行業特色型大學如何以更加廣闊的視野、更加開放的姿態、更加執著的努力、更加創新的變革舉措迎接機遇與挑戰?這需要行業特色型大學進行仔細而審慎的戰略抉擇。

構建有特色的人才培養體系,推進人才特色發展

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上指出:“只有培養出一流人才的高校,才能夠成為世界一流大學?!绷⒌聵淙擞肋h是學校的立身之本,學校任何時候都不能舍本逐末甚至本末倒置。作為培養國家重大工程建設人才和行業高素質專門人才的重要基地,行業特色型大學在深化人才培養模式改革中,既要充分重視并不斷加強學生綜合素質的培養,更應緊密結合經濟社會發展和行業建設需求,突出專業培養和專業教育,進一步強化高水平行業人才培養特色。

多年來,南京林業大學牢固樹立本科教學中心地位,不斷健全人才培養、科學研究、社會服務、文化傳承創新、國際交流合作的互動機制,形成了鮮明的人才培養特色,人才培養工作取得了顯著的成績。以林業工程學科為例,學科為行業培養輸送的畢業生人數約占全國總數的三分之一。我國林產工業40%以上龍頭企業的董事長或總經理為本學科畢業生。面向未來,學校立足于培養富有科學素養、人文情懷、綠色擔當、創新精神并勇于實踐的高素質專門人才,構建以“綠色發展基因培植”為核心內容的本科人才培養體系。

健全以林為特色的專業體系。學校以品牌專業建設為引領,構建以工科為主體、林科為特色、多學科門類協調發展的專業建設體系。在林科專業建設方面,林學、園林、木材科學與工程等7個林科專業通過加強核心課程建設等舉措,更加凸顯特色優勢,7個林科優勢專業每年培養近800名畢業生,至少50%的學生在林業領域或涉林領域就業;在涉林專業建設方面,生態學、風景園林等23個涉林專業通過嵌入林科類必修課程等,與林科優勢專業實現深度融合,每年有超過70%畢業生在林業行業就業;在非林專業建設方面,43個非林專業通過必選生態環境類通識選修課程,普及綠色發展理念與基礎知識,吸收林科優勢專業的營養,促進非林專業與林科(優勢)專業間的深度融合,實現特色化的專業發展。例如,工程管理專業一方面遵循工程管理專業人才培養規律,開設一些基礎課程和專業課程;另一方面依托林業學科,緊密結合室內裝飾工程管理、園林綠化工程管理等學校已有的特色和優勢領域做文章,推進有特色的課程建設和教材建設,通過必選生態環境類通識選修課程普及綠色發展理念與基礎知識,使學生不僅掌握工程管理方面的基礎知識和專業知識,也掌握林業、生態、室內裝飾和園林綠化工程方面的知識,形成了工程管理專業學生培養特色。

完善有特色的課程教學體系。學校推進主體間性改革,實施“加、減、乘、除”四輪驅動,實現人才特色發展。一是在優質資源投入方面做加法,給予學生更多的選擇空間。打造優質課程資源共享平臺,充分挖掘教育信息化和學校優質資源,引進高水平慕課資源,培育具有學校鮮明特色的通修課程,注重文史、哲學、生態、藝術等模塊,擴充通識教育課程庫,盡量增加學生課程選擇空間。強化實踐導向,針對高等林業院校實踐環節薄弱的普遍性問題,增強實踐性教學環節的系統性、整體性和綜合性,強化人才培養“實踐”要素,增加生產實踐課時,增設學生自主學習環節,強化學生創新創業教育。培養和選配更多的優秀教師。通過發揮績效工資杠桿調節作用、職稱評定條例導向、年度目標考核、教育教學思想大討論等措施,激勵教師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本科生課堂教學中去,提高課堂教學質量。二是在凝練核心課程方面做減法,盡量減輕學生學業負擔。在遵循學生專業建設與人才成長規律的基礎上,深度凝練專業核心課程,培育一些整合式課程,減少專業課程門數,盡量減少學生總課時。三是在營造學生成長環境方面做乘法,強化師生交流互動,實現倍增效應。按照分類管理、分類培養、滿足學生多樣化需求的原則,探索試驗“選拔不離班”的“虛擬實驗班”人才培養新模式,實現對拔尖人才由“圈養”到“散養”的轉變;充分發揮第一課堂與第二課堂協同育人功能,建立和探索學生工作室,深化學業、學術導師制,營造“咖啡館式”交流氛圍,加強師生、生生互動交流;針對公共基礎課程,探索任課教師團隊、教務管理部門、開課學院(專業)三位一體的課程建設模式,試行“一課多綱”,凸顯課程建設的“交叉效應”;改革授課與修課方式,強化學生學習的主體地位,凸顯“多管齊下”教學方式的“交互效應”。四是在改革陳舊管理觀念制度方面做除法。深化綜合改革,按照主體間性理論對不適應高等林業院校創新型人才培養的觀念和制度進行調整。如破除課程建設的門戶制約,以研究促建設,構建課程歸口建設機制;改革傳統“一教師一教案”的孤立備課方式,探索研究“一團隊一教案”的教學團隊集體備課制度,幫扶青年教師成長等。

創新有行業特色的實踐教學體系。學校按照知識傳授、思維訓練、能力達成“三層次”,堅持學習與創新、課內與課外、校內與校外“三結合”,打造通識基礎實驗實訓教學、專業實驗教學、創新引導實踐、創新訓練實踐、集中實踐教學、創業訓練實踐等“六平臺”,完善“363”實踐教學體系。

構建有行業特色的科技創新體系,推進產業綠色發展

科技是行業發展的重要驅動力。推進高水平特色大學建設必須以解決重大關鍵問題為重點,形成引領行業發展的科技創新能力。行業特色大學一貫秉持“以服務求支持、以貢獻求發展”的宗旨,與國家、區域特別是行業的發展聯系緊密,在長期合作中形成了牢固的產學研聯盟。這既是其實現快速發展的優勢所在,更應成為推進“雙一流”建設的重要依托。

長期以來,學校發揮人才和科技優勢,正確處理依托行業和為地方服務的關系,突出內涵發展,準確合理定位,為江蘇生態環境、林業產業和美麗江蘇建設提供了堅強的科技支撐。改革開放以來,江蘇林木覆蓋率從不足4%提高到2015年的22.5%,其中依托學校技術支撐提供的林木良種超過90%。學校百余項科技成果的轉移轉化,發展壯大了江蘇省的林產加工業,使江蘇以占全國0.58%的林地實現了全國7.7%的林業產值,產業規模居全國第四位,為社會提供上百萬個就業崗位,創造了由林業小省向林業強省跨越的歷史性奇跡。面向未來,學校將始終緊密對接國家戰略和行業、區域重大需求,不斷深化服務內涵,強化協同創新,瞄準重大經濟社會問題,緊扣支撐生態建設、引領產業升級、服務綠色發展三大主題,充分發揮科技第一生產力、創新第一驅動力的作用,努力在行業特色領域取得一批重大標志性成果,為國家、行業、區域發展提供有力支持。

構建面向行業產業學科創新體系。學校圍繞林業學科發展前沿和林業產業轉型升級重大需求,加強學科頂層設計和戰略規劃,以林業產業鏈布局學科創新鏈,加強樹種種質創新、資源培育、林業資源的物理、化學和生物加工利用的基礎理論創新,融合納米與仿生、機電與控制、信息與智能等技術,實現南方森林質量精準提升、樹種種植結構調整、木竹加工、林產化工、家具制造、制漿造紙、林業裝備等領域的技術集成創新,構建多學科協同創新和多領域集成創新體系。

提升行業重大需求協同創新能力。針對我國林產工業面臨的“資源、結構、環境”等約束,學校依托省級林業資源高效加工利用協同創新中心,聯合中國林科院、相關高校院所和行業龍頭企業,共同承擔國家重大重點任務,圍繞新技術和共性關鍵技術開展協同創新,在林業行業領域突破一批關鍵技術,并實現產業化示范和推廣應用。圍繞我國大型機電產品包裝運輸的特需及木材安全戰略需求,依托國內首個機電產品包裝生物質材料國家地方聯合工程研究中心,突破一批核心技術,提升服務國家戰略能力。

創建有特色共享創新平臺。學校整合、優化創新資源,在新興領域、交叉領域建設生物質新型材料、家具智能制造等省部級創新平臺。學校以南方林業資源培育和林木加工利用為基礎,組建南方重要林木資源培育與高效利用重點實驗室,力爭進入省部共建國家重點實驗室序列。以江蘇省“科技思想庫基地”建設為抓手,組建由林業工程、經濟管理等不同學科背景的高端人才組成的林業產業發展智庫,圍繞行業重大發展問題開展政策和戰略研究,為政府提供決策依據、為行業企業發展提供咨詢服務。

建成有特色的學科生態體系,推進學校高水平發展

學科是學校事業發展的龍頭,是提升人才培養質量和科學研究水平的抓手。一流學科是一流高校的重要指標。推進特色學科建設是行業特色大學生存和可持續發展的生命力,也是地方高校為社會服務的有效途徑。

長期以來,學校致力于在林業工程、林學學科領域形成自己獨有的優勢,帶動學校整體的可持續發展,并取得了顯著的成績。2017年9月,學校入選國家“雙一流”建設高校,林業工程學科入選國家“雙一流”學科建設點。2017年12月,教育部學位與研究生教育發展中心公布全國第四輪學科評估結果。學校3個學科進入A類,其中“林業工程”“林學”學科為A+;“風景園林學”學科為A-。實踐證明,學校在“雙一流”背景下推進高水平特色大學建設,必須以鮮明的個性和特色來取勝,在某些學科領域形成自己獨有的優勢,帶動學校整體的可持續發展。

堅持扶優做強,瞄準一流。學校林業工程、林學、園林三個學科是在辦學歷史中形成的具有特殊優勢和鮮明特色的學科,是學校建設世界一流學科的立足之本。學校重點推進林業工程世界一流學科建設,在木竹高效加工與利用、林產化學品加工與利用、生物質能源與材料、家具智能制造、綠色制漿造紙、林業裝備與信息化、森林監測與林木采運等領域取得重大突破,并在若干方向實現國際領跑。著力推進林學學科建設,圍繞楊樹、杉木等南方速生用材樹種種質創新、資源培育以及天然次生林森林生態等領域的重大理論問題開展基礎研究,在我國南方森林質量精準提升、江蘇楊樹種植結構調整等重大科技需求方面開展協同創新,努力在若干方向處于國際領先地位,爭取林學學科也能盡早列入國家一流學科建設計劃。在此基礎上,大力推進園林學科一級學科建設,確保園林學科繼續處于全國領先地位。

堅持交叉引領、相互支撐。學校以林業工程、林學為龍頭,通過固本、強基、滲透、融合等方式推進和帶動相關學科協調發展,不斷提升學校整體學科建設水平。林業工程、林學就像是學校學科建設體系中的兩支主干,其他的涉林學科和非林學科就像是依附在主干上的側枝和樹葉,它們共同支撐整個體系蓬勃發展。學校的涉林學科要把建設世界一流學科作為目標,非林學科不能單打獨斗、脫離林的特色,要緊密聯系林學、生態等涉林學科的優勢和綠色發展、生態文明建設的時代使命來發展,如土木工程學科要以綠色建筑技術和綠色建筑材料為特色,食品學科要以林下食品生產和林業食品加工為特色,經濟學科要以生態經濟(含綠色經濟、低碳經濟、循環經濟等)為特色,管理學科要以綠色管理(如林業經濟管理、環境會計、綠色營銷、綠色物流等)為特色,旅游學科要以森林旅游、生態旅游為特色等,充分利用現有資源和優勢,采取合適的發展策略,從不同角度配合、支撐和服務林業工程和林學學科的發展,實現學校學科協調發展與整體提升。

總之,在當前產業和行業創新發展的轉型時期,行業特色型大學只有實現更高層次的發展,才能為產業和行業的成功轉型和可持續發展提供更好的服務。行業特色型大學推進“雙一流”建設是一個漸進的、從量變到質變的過程,絕不是一朝一夕之功。目前,學校正在積極貫徹落實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以立德樹人為根本任務,以科技創新能力建設為著力點,以優勢學科群建設為主抓手,不斷深化學校綜合改革,大力推動學校內涵式發展,推進學校特色發展、協調發展、高水平發展,努力將學校早日建設成為林業工程、林學、風景園林學等學科全國領先、人才培養特色鮮明的國際知名高水平特色大學。

猜你喜歡
內涵式發展雙一流人才培養
淺析新形勢下高校教學管理內涵式發展思路探索
大學工程訓練中心內涵式發展與創新轉型探討
民辦高校內涵式發展的結構要素及策略分析
民辦高校內涵式發展的結構要素及策略分析
應用型高校學生創業教育探析
基于人才培養的中職生日常管理研究
基于人才培養的高校舞蹈教育研究
女子中專班級管理共性問題與解決策略研究
基于人才培養的技工學校德育實效性研究
高?!半p一流”能否打破身份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