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教育的重要論述的內涵及特點

2019-10-21 09:28辛越優林成華蔣紅霞
中國高等教育 2019年1期
關鍵詞:內涵式發展高等教育新時代

辛越優 林成華 蔣紅霞

[摘要]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教育的重要論述賦予了支撐全面小康、托起美好生活、助推經濟轉型升級等新的內涵,具有優先性、創新性、均衡性和服務性等特點,為未來我國高等教育改革、世界一流大學建設、促進產教融合、引領邁向全球知識文化高地等指明了方向,并提供了切實可行的方略。

[關鍵詞]新時代;高等教育;內涵式發展

黨的十九大報告作出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的重大判斷,描繪了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宏偉藍圖。教育是人類傳承文明和知識、培養年輕一代、創造美好生活的根本途徑。高等教育作為教育的重要部分既是民生事業,亦是民族發展的基石,必將在新時代的新征程中擔當推動深入實施人才強國戰略、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圓夢復興的重要角色。習近平總書記歷來十分關注教育的改革與發展,特別期待高等教育在新時代的進程中履行新的使命。他指出:“高等教育發展水平是一個國家發展水平和發展潛力的重要標志;我們對高等教育的需要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加迫切,對科學知識和卓越人才的渴求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加強烈?!币虼?,在進入新時代背景下思考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教育的重要論述,對于重新認識教育的重要功能、發展動力、推進路徑等,具有重要的戰略指導價值。

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教育的重要論述的內涵

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教育的重要論述是我國教育改革與發展的理論基礎與實踐指南。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是承前啟后、繼往開來、在新的歷史條件下繼續奪取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勝利的時代,是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進而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時代,是全國各族人民團結奮斗、不斷創造美好生活、逐步實現全體人民共同富裕的時代,是全體中華兒女戮力同心、奮力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時代,是我國日益走近世界舞臺中央、不斷為人類作出更大貢獻的時代?!痹谛聲r代背景下,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教育的重要論述蘊藏著深刻的內涵和鮮明的時代氣息。

1.一個目標:教育支撐決勝全面小康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大力推動教育綜合改革,期望高等教育作為人才培養的主陣地,推進創業就業,并從提升人的思想和素質上解決貧困的問題,即扶貧必扶智。在人才發展和科技強國進程中,教育特別是高等教育起到有力的保障作用。全面決勝小康社會的最大困難在農村和西部,而西部地區的教育與東部發達省份仍然存在較大差距,貧困地區青年接受高等教育也仍然存在諸多困難。習近平總書記時刻牽掛著“老鄉小康”,多次強調西部地區、革命老區等為新中國建設不惜代價,而當前這些地區的貧困問題必須引起全國的關注與支持。他強調要通過領導聯系、山海協作、對口幫扶,加快科學扶貧和精準扶貧,辦好教育等民生實事,支持和幫助貧困地區和貧困群眾盡快脫貧致富奔小康。讓貧困山區和西部地區的青年更多地接受高等教育,成為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通過培養人才實現扶貧開發的關鍵任務,也是阻斷貧困代際傳遞的重要途徑。

2.兩個擔當:教育托起美好生活與中國夢

追求美好生活是新時代我國各族人民的向往,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正是對美好生活的具體期盼。教育,特別是高等教育無疑成為人民追求美好生活和實現中國夢過程中不可或缺的“責任者”與“擔當者”。在十八屆中央政治局常委同中外記者見面時,習近平總書記將“更好的教育”擺在人民“十大期盼”的首位,并莊嚴承諾“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們的奮斗目標”。這體現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更加突出對教育的重視和對人民群眾的高度關懷,體現了黨以人民為本、辦人民滿意的教育的理念。

新時代背景下,黨和國家將“責任擔當”寄托于大學生,新時代的光輝也必將屬于未來的青年。習近平總書記對高等教育的美好愿景更加期盼,對青年學生的未來予以重托。他在給北京大學考古文博學院本科團支部全體同學回信時,充分肯定大學生立志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奮斗的理想和追求,并強調“得其大者可以兼其小”,只有把人生理想融入國家和民族的事業中,才能最終成就一番事業,勉勵當代青年珍惜韶華、奮發有為,勇做走在時代前面的奮進者、開拓者、奉獻者,努力使自己成為祖國建設的有用之才、棟梁之材,為實現中國夢奉獻智慧和力量。

3.三個服務:教育助推經濟轉型升級發展

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我國經濟已由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正處在轉變發展方式、優化經濟結構、轉換增長動力的攻關期?!苯洕母哔|量發展與轉型升級,必須依托高端人才、科技創新成果轉化和全要素資源有效配置,而這些都需要高等教育提供人才、科技、全要素資源,歸根結底就是高等教育努力服務國家戰略、服務創新創業、服務人才強國。

習近平總書記非常注重高等教育培養學生的創新創業精神和能力,他在回信勉勵第三屆中國“互聯網+”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青年紅色筑夢之旅”的大學生時說:“希望你們扎根中國大地了解國情民情,在創新創業中增長智慧才干,在艱苦奮斗中錘煉意志品質,在億萬人民為實現中國夢而進行的偉大奮斗中實現人生價值,用青春書寫無愧于時代、無愧于歷史的華彩篇章?!笨梢?,習近平總書記對高等教育引導大學生積極投身創新創業、服務國家發展寄予厚望。國家提出的“一帶一路”倡議、京津冀協同、長江經濟帶、“中國制造2025”等重大戰略,都需要人才、科技等支撐。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高等教育培養人才和驅動創新是支撐國家戰略發展,推動人才強國的重要因素。

4.四個自信:教育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辦好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大學,要堅持立德樹人,把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教書育人全過程。因此,做好對廣大青年學生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文化傳承教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教育等意義重大,是有效引導新時代大學生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關鍵舉措。黨的十九大報告強調堅持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八膫€自信”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重要內容,是建設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強大動力。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四個自信”的價值基點,高校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要以培養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為著眼點,幫助青少年扣好人生第一??圩?,打牢思想之基、價值觀之基。

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教育的重要論述的特點

全面分析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教育的重要論述的內容,把握其特點,是準確理解其教育思想精髓的關鍵。從習近平總書記諸多關于教育方面的論斷、演講、報告中,可以凝練出強調教育的優先性、創新性、均衡性和服務性等特點。

1.強調教育的“優先性”:抓一個核心兩個確保

黨的十九大報告中,在“提高保障和改善民生水平,加強和創新社會治理”部分,習近平總書記首先談到的就是“優先發展教育事業”,即建設教育強國是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基礎工程,必須把教育事業放在優先位置;加快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建設,實現高等教育內涵式發展;健全學生資助制度,使絕大多數城鄉新增勞動力接受高中階段教育、更多接受高等教育。在全國教育大會上,習近平總書記再次指出,“堅持把優先發展教育事業作為推動黨和國家各項事業發展的重要先手棋,不斷使教育同黨和國家事業發展要求相適應、同人民群眾期待相契合、同我國綜合國力和國際地位相匹配?!?/p>

教育的“優先性”體現為我國將堅定實施科教興國戰略,確保教育的經費保障得到優先考慮。習近平總書記強調,“不斷擴大教育投入,努力讓每個孩子享有受教育的機會,努力讓13億人民享有更好更公平的教育,獲得發展自身、奉獻社會、造福人民的能力?!秉h的十八大以來,我國不斷加大財政教育投入,全國教育經費快速增長,2012年至2016年,全國教育經費總投入累計接近17萬億元,2016年達到38888億元,是2012年的1.36倍,年均增長7.9%。其中,財政性教育經費居主導地位,占GDP比例自2012年以來連續5年保持在4%以上。

2.夯實教育的“創新性”:重視人才和創新精神

新時代意味著教育將迎來新的使命和任務,而教育特別是高等教育的創新性正好與新時代的要求相符合,即高等教育通過創新人才培養和創新技術研發實現國家的創新能力提升。創新不僅需要靠生態、靠技術,更需要靠人才,而這都需要高等教育提供人才支撐、激發創新活力。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縱觀人類發展歷史,創新始終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發展的重要力量,也始終是推動人類社會進步的重要力量;不創新不行,創新慢了也不行;如果我們不識變、不應變、不求變,就可能陷入戰略被動,錯失發展機遇,甚至錯過整整一個時代。高等教育不僅培養創新人才,也能夠培育和弘揚創新精神。黨的十八大以來,創新創業教育在我國高校更加得到強化,黨和國家頒布系列文件和指導性意見,都明確將培養具備創新能力和創新精神的大學生作為高等教育改革發展的主要抓手。我國的創新精神、創新文化、創新生態都需要高等教育一代代傳承和發展。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努力造就一大批能夠把握世界科技大勢、研判科技發展方向的戰略科技人才,培養一大批善于凝聚力量、統籌協調的科技領軍人才,培養一大批勇于創新、善于創新的企業家和高技能人才。

3.倡導教育的“均衡性”:破解資源配置區域差異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我國社會主要矛盾已經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這一主要矛盾反映到教育上,就是人民接受更好教育的需要與教育不平衡不充分發展之間的矛盾,這種不平衡體現為東部、中部和西部地區教育發展水平的落差。當前,西部地區是實現全面小康的重點攻堅區域,更加迫切需要優質教育特別是高等教育供給大量的能夠掌握先進技術,能從事技術研發、產品開發和專利應用的高層次人才。因此,近年來高等教育的“均衡性”引起黨中央和社會各界的極大關注。

習近平總書記曾明確指出西部地區當前發展存在的困難與人才不足密切相關。2014年,在“五四”青年節即將到來之際,他給河北保定學院西部支教畢業生群體代表回信說:“我在西部地區生活過,深知那里的孩子渴求知識,那里的發展需要人才。多年來,一批批有理想、有擔當的青年,像你們一樣在西部地區辛勤耕耘、默默奉獻,為當地經濟社會發展、民族團結進步作出了貢獻”。從習近平總書記的回信可以看出,要打贏脫貧攻堅戰,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需要在實現資源有效配置的同時,鼓勵更多人才支持西部高等教育的建設與發展。

4.秉持教育的“服務性”:教育與經濟社會融合

新時代背景下,教育要發揮提高生產率,促進多要素整合,轉化人才紅利的作用。如,高等教育的發展融入到經濟轉型升級與構建美好生活社會的全過程中,需要克服高等教育“服務性”不充分的現狀,解決高等教育對經濟社會發展的貢獻度還比較低的問題。習近平總書記提出,必須站在經濟與社會發展戰略的高度來思考教育問題,即用新的教育觀來衡量高等教育是否充分發展,不再是過去那種就教育論教育,而是把教育問題同經濟、社會的發展聯系起來,即關鍵要看這個地方的教育是不是適應并且促進了本地區經濟、社會的發展。

教育的服務性在新時代征程中,還將以支撐國家戰略推進為重點。如隨著“一帶一路”倡議的深入推進實施,我國與沿線國家在貿易往來、工程項目建設、人文交流等方面也日益深化。高等教育作為人文交流的重點,承擔“民心相通”的歷史使命;同時,高等教育培養“一帶一路”建設所需的人才,則是保障倡議“從愿景到行動再到成效”的關鍵因素。

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教育的重要論述為我國高等教育未來的發展提供了基本遵循

辦好高等教育,事關國家發展、事關民族未來。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教育的重要論述為我國高等教育未來的發展提供了基本遵循,即堅持正確方向、堅持立德樹人、堅持服務國家、堅持改革創新,面向世界、勇于進取,樹立自信、保持特色,廣育祖國和人民需要的各類人才,深度參與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實施,加快推進“雙一流”建設,為國家發展、人民幸福、人類文明進步作出新的更大的貢獻。

1.從跟跑到領跑:筑造世界一流中國特色高等教育航母

改革開放至今四十年來,我國高等教育獲得了較快的發展。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的高等教育發展水平不斷追趕世界發達國家,從數量上基本滿足了國家建設與社會發展的需要。但是,在大學核心競爭力等方面還與西方一流大學存在較大差距。我國高等教育要從曾經的“跟跑”邁向未來的“領跑”,必須推動我國的大學邁向世界一流方陣。習近平總書記指出:“黨中央作出了建設世界一流大學的戰略決策,我們要朝著這個目標堅定不移前進,辦好中國的世界一流大學,必須有中國特色。沒有特色,跟在他人后面亦步亦趨,依樣畫葫蘆,是不可能辦成功的。世界上不會有第二個哈佛、牛津、斯坦福、麻省理工、劍橋,但會有第一個北大、清華、浙大、復旦、南大等中國著名學府。我們要認真吸收世界上先進的辦學治學經驗,更要遵循教育規律,扎根中國大地辦大學;寸有所長,尺有所短。即使世界一流大學也不可能在各個領域、各個方面都一流,必有其所長、有其所短,關鍵在于發揮優勢,揚長避短或揚長補短,辦出自己的特色、自己的個性?!?/p>

2.從規模到質量:全力推進高等教育內涵式發展

高等教育規模數量的快速提升,能夠整體提升國民素質,為經濟的增長貢獻人力資本;而質量的提升與保障則是高等教育發展的核心。高質量的核心基礎,就是走內涵式發展之路。黨的十八大以來,高等教育的質量發展與內涵發展,得到黨中央、國務院的高度重視,也引起了高等教育界的普遍關注。關于強化高等教育質量與內涵建設,促進高等教育從“數量”向“質量”改革轉型,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教育質量是學校的生命,是教育事業的核心?!币虼?,必須“走教育內涵發展之路”。他要求教育戰線的同志牢記“教育創新的根本目的在于推進素質教育,提高教育質量和水平”,“既要注重教育‘量的擴張,更要突出教育‘質的提高”。

3.從保守到開放:邁向全球化時代的知識文化高地

經濟全球化浪潮推動著高等教育快速變革,高等教育的國家治理也不僅僅是考慮國內的環境與經濟社會發展形勢,而更多地兼顧國際與國內的教育、經濟、社會發展走向。高等教育的改革與發展也要更加關注來自國際的挑戰和標準。新時代高等教育支撐人才強國戰略,必須在國際視野下來審視其創造力、影響力、競爭力,促使我國高等教育從“邊緣”邁向多元開放的“中心”。習近平總書記推動的“大國外交”“‘一帶一路倡議”“人類命運共同體”“融入全球治理”等,很鮮明地表現出中國不能“孤立而為”,必須“擁抱世界”。如在“一帶一路”倡議中,就明確將教育作為推動“民心相通”,筑牢社會根基的重要方式和途徑?!耙粠б宦贰背h提出以來,高等教育國際交流與合作明顯增強加深,沿線國家也非常重視高等教育在人才培養、科技溝通、教育外交等方面的交流與合作,更加期待高等教育成為推動“一帶一路”建設的“連心橋”。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國之交在于民相親,民相親在于心相通。通過更加密切的互動交流,促進對人類各種知識和文化的認知,對各民族現實奮斗和未來愿景的體認,以促進各國學生增進相互了解、樹立世界眼光、激發創新靈感,確立為人類和平與發展貢獻智慧和力量的遠大志向?!?/p>

4.從獨奏到合唱:構建高等教育產教融合的共同體

高等教育的發展并不僅是自身發展,而是高等教育與經濟產業的互動發展,實現產業和高等教育深度融合。習近平總書記曾多次強調,教育的發展必須與經濟社會發展相結合,也必須將高等教育的改革放到經濟和社會轉型發展與改革的時代背景下。因此,新時代下的高等教育改革與發展,不再是“獨奏式”地推動建設,而應當是“合唱式”地容納當今及未來經濟、社會、人口、環境、美好生活等諸多元素的綜合變革。2017年12月,國務院辦公廳頒布的《關于深化產教融合的若干意見》指出,促進高等教育融入國家創新體系和新型城鎮化建設,健全高等學校與行業骨干企業、中小微創業型企業緊密協同的創新生態系統,增強創新中心集聚人才資源、牽引產業升級能力。深化產教融合,構建新時代背景下高等教育與產業的深度融合,符合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教育的重要論述。通過產教融合,完善創新人才培養模式,強化科學精神和創造性思維培養,加強科教融合、校企聯合等模式,可以培養造就一大批熟悉市場運作、具備科技背景的創新創業人才,以及培養造就一大批青年科技人才。深化產教融合的關鍵核心在于努力推動將高等教育的改革發展與國家戰略、產業、經濟、社會等發展相融合,更好地激發高等教育的創新活力和人才培養能力,形成系統化、結構化的產教融合共同體和創新機制。

參考文獻:

[1]習近平談治國理政[M].北京:中共中央黨校出版社,2014.

[2]堅持走自己的高等教育發展道路——論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講話[N].人民日報,2016-12-8.

[3]2012年至2016年全國教育經費總投入累計接近17萬億元[N].經濟日報,2017-12-24.

[4]徐小洲,辛越優,倪好.論經濟轉型升級背景下我國高等教育結構改革[J].教育研究,2017(8).

猜你喜歡
內涵式發展高等教育新時代
淺析新形勢下高校教學管理內涵式發展思路探索
大學工程訓練中心內涵式發展與創新轉型探討
民辦高校內涵式發展的結構要素及策略分析
民辦高校內涵式發展的結構要素及策略分析
應用型高校學生創業教育探析
關于應用型計算機專業培養方案的研究
新時代下會計人員繼續教育研究
基于Flash+XML技術的護理技能虛擬教學平臺設計與實現
新時代特點下的大學生安全管理工作淺析
中國高等教育供給側改革研究:起源、核心、內涵、路徑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